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775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docx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二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历程GDP

1955-2010年日本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日本统计局

年份

名义GDP(亿日元)

名义增长(%)

实际增长(%)

名义GDP

(亿美元)

年平均汇率(美元兑日元)

1955

83,695.0

232.49

360

1956

94,222.0

12.6

7.5

261.73

360

1957

108,583.0

15.2

7.8

301.62

360

1958

115,383.0

6.3

6.2

320.51

360

1959

131,903.0

14.3

9.4

366.40

360

1960

160,097.0

21.4

13.1

444.71

360

1961

193,365.0

20.8

11.9

537.13

360

1962

219,427.0

13.5

8.6

609.52

360

1963

251,132.0

14.4

8.8

697.59

360

1964

295,413.0

17.6

11.2

820.59

360

1965

328,660.0

11.3

5.7

912.94

360

1966

381,700.0

16.1

10.2

1060.28

360

1967

447,305.0

17.2

11.1

1242.51

360

1968

529,749.0

18.4

11.9

1471.53

360

1969

622,289.0

17.5

12

1728.58

360

1970

733,449.0

17.9

10.3

2037.36

360

1971

807,013.0

10

4.4

2241.70

360

1972

923,944.0

14.5

8.4

2999.82

308

1973

1,124,981.0

21.8

8

4150.15

271.07

1974

1,342,438.0

19.3

-1.2

4591.89

292.35

1975

1,483,271.0

10.5

3.1

4989.81

297.26

1976

1,665,733.0

12.3

4

5622.73

296.25

1977

1,856,220.0

11.4

4.4

6953.96

266.93

1978

2,044,041.0

10.1

5.3

9833.27

207.87

1979

2,215,466.0

8.4

5.5

10007.53

221.38

1980

2,401,759.0

8.4

2.8

10592.57

226.74

1981

2,579,629.0

7.4

3.2

11696.88

220.54

1982

2,706,007.0

4.9

3.1

10864.01

249.08

1983

2,817,671.0

4.1

2.3

11863.38

237.51

1984

3,005,430.0

6.7

3.9

12653.38

237.52

1985

3,204,187.0

6.6

4.4

13432.49

238.54

1986

3,354,572.0

4.7

2.9

19906.08

168.52

1987

3,497,596.0

4.3

4.2

24181.39

144.64

1988

3,739,732.0

6.9

6.2

29182.46

128.15

1989

3,999,983.0

7

4.8

28993.79

137.96

1990

4,300,398.0

7.5

5.1

29700.93

144.79

1991

4,582,991.0

6.6

3.8

34021.16

134.71

1992

4,710,207.0

2.8

1

37190.74

126.65

1993

4,753,811.0

0.9

0.3

42750.10

111.2

1994

4,884,500.0

2.3

0.6

47788.87

102.21

1995

4,951,660.0

1.4

2

52643.63

94.06

1996

5,050,120.0

2.0

2.7

46425.08

108.78

1997

5,156,440.0

2.1

1.6

42618.73

120.99

1998

5,049,050.0

-2.1

-2

38568.86

130.91

1999

4,976,290.0

-1.4

-0.1

43686.16

113.91

2000

5,029,900.0

1.1

2.9

46672.54

107.77

2001

4,977,200.0

-1.0

0.2

40954.50

121.53

2002

4,913,120.0

-1.3

0.3

39182.71

125.39

2003

4,902,940.0

-0.2

1.4

42292.25

115.93

2004

4,983,280.0

1.6

2.7

46060.45

108.19

2005

5,017,340.0

0.7

1.9

43141.36

116.3

2006

5,073,650.0

1.1

2

45998.64

110.3

2007

5,155,200.0

1.6

2.4

43780.89

117.75

2008

5,051,120.0

-2.0

-0.6

48845.57

103.41

2009

4,709,367.0

-6.6

-6.3

50303.00

93.62

2010

4,792,231.0

1.8

3.9

54607.30

87.75

1955-1993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GDP)使用的基期价格是1990年价格。

这一时期内,1956-1970年是日本经济的黄金发展时期,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7%;特别是1966-1970年连续5年经济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

1970年之后,除了1972、1973年这两年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外,其余年份大多在5%以下。

1971-1993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3.9%。

1994年之后使用的价格基期是2000年不变价。

分阶段来看年平均实际增长率:

1955-1970年为9.7%,1970-1979年为5.2%,1980-1989年为3.8%,1991-1999年为1.5%,2000-2008年为1.5%。

而年平均名义增长率方面:

1956-1970年为15.6%,1970-1979年为13.6%,1980-1989年为6.1%,1990-1999年为2.2%,2000-2008年为0.2%。

1966-2008年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1966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为381700亿日元;2008年增长到5051119亿日元,名义增长了12.2倍。

2008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是1966年的4.5倍,增长了3.5倍。

1966年,日本三次产业比重为9.2:

39.4:

51.4%;2007年调整为1.4:

26.5:

72.0。

1966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为22.2:

32.2:

45.6,2008年调整为4.2:

26.4:

68.2。

1966年,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合计(剔除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重复计算)为73780亿日元;2008年预算为1389030亿日元,是1966年的18.8倍。

1966年,日本粗钢产量为4778.4万吨;2008年粗钢产量为11873.8万吨,是1966年的2.5倍,是其历史最高值2007年的98.8%。

1966年,日本东京日经平均指数年终值为1452点;2008年底上涨到8860点,是1966年的6.1倍,但仅相当于其历史峰值1989年38916的22.8%。

1966年,日本国际储备(黄金和外汇储备等)只有20.74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10306.47亿美元,是1966年的496.9倍。

1969年,日本对外国际援助金额为12.63亿美元,占GNI的比重为0.76%;2007年增长到464.89亿美元,占GNI的比重提高到1.03%。

1966年,日本完全失业率为1.3%,2008年则是4.0%。

1966年日本劳动者家庭月均收入为71347日元,月均消费53599日元;2008年增长到家庭月均收入534235日元,月均消费324929日元。

1966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18670亿日元,占国民所得比重为5.9%;2006年社会保障支出为891100亿日元,已占到国民所得的23.9%。

日本经济发展历程: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在战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

这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

战争毁灭了日本42%的国民财富,经济混乱,物价飞涨,大量失业,通货膨胀。

借助占领军的巨大影响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

1949年基本稳定了通货膨胀,经济开始恢复,1953年接近战前水平。

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

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

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中速增长期(1974—1991年)。

受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靠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被迫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调整,重化工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

这期间GDP年均增长4.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

经济危机并走出困境期。

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但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大国。

受到企业效益恢复的刺激,设备投资逐渐复苏,雇佣及收入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改善。

由于企业的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战后经济复兴(1946—1955年)

二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年,日本开始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

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能力锐减,工业设备的30%—60%遭到空袭破坏,未遭破坏的设备也急需修理与更新。

同时,由于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结果,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许多生活必需品供应奇缺。

1946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战前(1934—1936年平均值)的65%,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28%,农林渔业生产仅为78%。

全国的失业人口多达1300万,从海外撤退回国的日本国民多达650万人。

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露宿街头,食品不足导致许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可以说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是极为困难、悲惨的。

在经济复兴的开始,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后改革,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大民主改革。

战后改革使日本在外力的推动之下确立了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并使市场竞争原理在除金融外的大多数产业领域得以发挥作用,为整个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年采取的“倾斜生产方式”对经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当时的能源中心是煤炭,产业“粮食”是钢铁,为了全面恢复生产,首先需要倾全力于增产煤炭与钢铁。

“倾斜生产方式”就是选准煤炭与钢铁作为恢复经济的突破口,首先将依靠美国援助,从美国进口的重油优先投入钢铁生产,接着将增产的钢铁优先投入煤炭生产,再将增产的煤炭投向钢铁生产,通过钢铁业与煤炭业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振兴来带动电力、化肥、交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为了实施“倾斜生产方式”,日本政府还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价格补贴,并于1947年初设立了“复兴金融金库”,给重点产业部门提供低息贷款。

这样,到了1948年日本经济虽然摆脱萎缩状态而走上了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整个经济重建工作开始走上轨道,但是,大量的价格补贴和巨额的低息贷款加剧了通货膨胀,出现了所谓“狂乱物价时期”。

为了稳定日本经济,克服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于1948年底提出了稳定日本经济的9条方针,并委派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为占领军司令部的财政金__融顾问。

1949年根据道奇的指示(道奇路线),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废除了价格补贴和低息复兴贷款,并编制了超平衡预算,使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物资供应的紧张局面得到缓和,对经济的统制也逐步撤销,为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推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虽使通货膨胀趋于收敛,却又引起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导致日本经济一步步地陷入危机的深渊。

正在这个关头,美国侵朝战争于1950年6月爆发,大量的战争“特需”犹如及时雨润泽了日趋干枯的日本经济,使工矿业生产部门重又活跃起来,不仅摆脱了道奇路线造成的经济危机,而且带来了空前的“特需景气”。

1952年朝鲜停战之后,由于美国不再从日本大量采购战争物资,致使日本经济一度陷入短暂的不景气,但此时日本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得以依靠其资本积累扩大设备投资,实行产业的合理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城乡居民在收入明显提高的条件下,对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大,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因而很快出现了“投资、消费景气”。

至1953年日本的实际GNP超过1944年的水平,而在1946年实际GNP只及1944年的56%。

从1946—1955年的10年间,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2%。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

1956年发表的《经济白皮书》宣称:

“现在已不是战后了”。

这句话一时成为流行语,甚至被后人认为是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宣言”。

1955年度的日本经济不仅在国民收入、矿工业生产等“流量”方面,而且在企业设备等“存量”(即业已积累起来的资源)方面,都超过了战前水平。

“现在已不是战后”的判断,所依据的正是对战前、战后经济实力的比较。

然而,日本经济彻底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其增长率是否也将恢复到战前的4%—5%的平均水平去呢?

如果把经济复兴阶段的高增长率看作是对作为复兴出发点的战败之初过低的经济水平的补偿(即越是低水平的经济越容易达到高的增长率),那么,在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之后,还能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率吗?

对此很多人是抱有疑问的。

然而,“奇迹”再次发生了。

从1955年到1973年将近20年期间,尽管增长率年年都有变动,但平均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甚至比复兴时期的平均增长率还要高一些,既然高速增长时期的出发点与经济复兴时期的出发点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两个时期十分相近的增长率数字(9%—10%)的含义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在1973年、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终点”年份,日本的实际GNP达到1946年的11倍,达到战前水平(1934—1936年)的7.7倍。

日本的人均GNP从50年代不及美国的1/10,增长到相当于美国的60%。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日本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如果说,在经济复兴时期的经济增长是以出口(“外需”、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特需”)为主导的增长,那么,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则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即迅速增长的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数字上看,例如1969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率(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高达27.3%,包括政府投资在内的投资率更是高达__35.3%。

当时,日本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在消费方面,都以美国作为样板,为此所需要的技术,也无需自己从头开发,只要把先进技术引进来,通过模仿、消化与改良,就能迅速使之产业化、产品化。

由于竞相引进技术而导致了设备投资的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投资呼唤投资”的热潮。

通过设备投资热潮,在战争期间由发达国家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大量流进日本,使原有的产业设备一举更新,崛起了钢铁、合成纤维、石油化学、电子工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也就是战后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的过程。

1960年由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象征,使广大的民间企业受到鼓舞,其低利率政策则有力地刺激了民间投资的增长。

迅速增长的投资促使生产设备日趋先进化、大型化:

在钢铁业,最大高炉容量从1953年不到1000立方米扩大到1964年超过3000立方米,1973年超过4600立方米,以致在70年代世界最大的5座高炉中日本占了4座,并迅速导入氧气顶吹转炉等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在石油化工业,最大乙烯工厂的规模从1958年的年产2万吨扩大到1966年的年产20万吨,1973年的30万吨,建成了以大型联合企业为主的石化生产体系;在电力工业,最大火力发电机容量从50年代后半期的17.5万千瓦扩大到1967年的60万千瓦,进而向100万千瓦升级。

与“大量生产”形成相互促进关系的是“大量消费”,特别是“家庭电器热”成为高速增长时代国民消费的一大特征。

在50年代,号称为“三种神器”的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得到普及,其中黑白电视迅速普及是在每台价格相当于人们一个月工资的50年代后半期。

到了60年代,彩电、空调、小轿车(由于这三大件的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故又称“3C”)成为国民消费需求的新的中心。

其中小轿车的普及率从1955年每千人口保有

1.7辆提高到1965年的22.0辆,1973年的133.6辆。

由于技术引进与革新提高了生产力,加上1949年设定的日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偏低(1美元等于360日元),日本的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出口以两倍于GNP增长率的速度增加,其结果在60年代后半期开始形成贸易收支的黑字态势(出口大于进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于1964年加入经合组织(OECD),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以美元换算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于1967年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超过了西德,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的人均国民收入也从1960年的378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1515美元,接近了西欧的水平(占世界第20位)。

1969年度的《经济白皮书》以“第2位与第20位”的表述,刻画了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认为导致日本的GNP占第2位与人均GNP占第20位的“不平衡”的是农业、服务业、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生产率。

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对以年轻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趋势,以致低生产率部门的工资也迅速增加,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又加速了消费物价上涨。

高速增长总的来说使蕴藏在日本国民中的“能量”得到了发挥,国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困,基本上实现了完全雇佣,在消除经济“二重结构”(例如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方面也作出了成绩,广大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物价上涨、生活环境建设落后及公害问题严重化等弊病。

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末期,增长减速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

1970年度的实际增长率为7.6%,71年度由于“日元升值”的冲击增长率下降到5.0%,1972年度增长率复又回升到9.2%。

然而,紧接着在1973年发生了石油危机,致使1974年实际增长率下降到-0.4%,为战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

可以说正是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转折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给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划上了句号。

稳定增长时期(1973—1986年)

1970年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美元大量流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大大动摇。

1971年8月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对进口加征10%的关税,即发生了所谓“尼克松冲击”。

1971年底十国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开会,对各国通货进行了调整,其中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调整到1美元兑换308日元,但行情仍不稳定,又于1973年2月转为浮动汇率制,即各国通货的比价不再固定,而由市场机制来决定。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将油价从每桶约2—3美元提高到4美元、8美元、12美元,从而引发了所谓“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对石油消费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通货膨胀、经常收支恶化等问题,尤其是对进口中东石油依赖很大、号称“油上楼阁”的日本经济的冲击更大。

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国内投机盛行,物价暴涨,甚至出现了家庭妇女抢购卫生纸的现象。

为此,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金融紧缩政策,结果虽然控制了物价上涨,但却导致设备投资停滞,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雇用减少,失业增加。

日本政府于1975年春解除了金融紧缩,又于1977年底采用了财政刺激政策,同时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促使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

由于出口持续扩大,填补了国内需求的减少,结果经济开始稳步回升,同时物价保持稳定,失业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率的上下摆动也不大。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努力推行生产与经营合理化的民间企业功不可没。

它们依靠市场原理,一方面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并实行“减量经营”以节省各种费用,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

通过推进生产与经营合理化,企业的素质与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发生尼克松冲击与石油危机以后,人们曾经预计日本经济承受不了这样的双重打击:

担心进入浮动汇率制以后,日元升值会导致民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担心石油价格上涨会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经常收支恶化,总之,担心日本会进入“零增长”的经济萧条时代。

但是,到了70年代后半期,人们逐渐发现,尽管油价上涨,在西方国家中受打击最大的日本经济却恢复得最快;尽管汇率浮动,民间企业却能在困境中顽强地恢复其活力。

整个日本经济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企业素质的增强而加强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

因此,尽管在1978—1979年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从1978年中期的每桶13美元暴涨到1980—1981年的每桶40美元),1981—1983年又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所受影响甚小。

总之,日本经济走上了稳定增长的道路,其经济表现在发达国家之中实属上乘(见下表)。

石油危机前后10年的实际增长率

前十年平均

后十年平均

日本

9.3

3.6

美国

3.9

1.8

西德

4.5

1.6

法国

5.5

2.3

英国

3.3

1.0

随着日本的经济、科技水平日益赶上欧美,日本政府越来越感到必须加强自主的技术研究、开发,“从模仿外国技术的时代走向独创的时代”。

为此,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技术立国”方针,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科技厅)、“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通产省)等重要的研究开发计划,采取各种政策措

名词解释“非银行”:

从事金融业务、但不受理存款的公司,如住宅金融专门公司等等。

非银行开展融资的资金需从同系列的金融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