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391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docx

扬尘污染控制方案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河南省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台帐目录

序号

资料名称

页码

备注

1

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方案

3-12

2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各级责任制

13

3

扬尘控制管理网络图

14

4

扬尘观测报告单

15-16

5

施工现场洒水记录

17-19

6

砼泵车进出大门冲洗记录

20-21

7

大门口车辆进出冲洗记录

22-23

8

隔油地、沉淀池清理记录

24-25

9

垃圾出运纪录

26-27

10

木工间废弃物清理记录

28-29

11

防扬尘检查记录表

30-31

12

项目部扬尘防治征询单(业主)

32-33

13

项目部扬尘专项管理制度

34

14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河南省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月日

1、编制依据

2、工作概况

2、组织机构

3、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目标

4、施工降尘措施

5、房屋建筑工程

6、扬尘防治信息化

7、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要求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方案

1、编制依据

1、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

5、《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

6、《河南省治理扬尘污染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7年)》

7、根据《关于印发河南省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环〔2016〕40号)

8、《关于调整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取办法的通

知》(豫建设标〔2014〕57号)

9、《关于印发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豫政〔2014〕

82号)规定

10、《河南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豫建建〔2014〕

83号)

11、《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

12、《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13、《建筑遮阳用织物通用技术要求》JG/T424

14、《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59-994)

1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17、技术性手册《建筑施工手册》

18、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规定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建设单位:

郑州金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河南省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河南省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郑州市东明路与荣欣路交叉口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设规模:

本项目工程包括:

1#、2#楼及地下车库。

1#楼:

总建筑面积19023.16㎡,占地面积1026.82㎡,建筑结构形式为主楼剪力墙结构、裙房框架结构,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两层局部有夹层,建筑高度90.80m;

2#楼总建筑面积20619.18㎡,占地面积1356.63㎡地下二层(局部有夹层)地上三十二层,建筑高度92.15m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主楼剪力墙结构、裙房框架结构。

地下车库二层,总建筑面积12804.18㎡,设计停车数量为362辆。

二、组织机构

扬尘治理小组

组长:

卢金旺

组员:

王春明、常朝增、常景超、张津瑜、郭长青、常增喜

刘小平、邓宝运、杨东涛

三、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目标

1、配备专职扬尘防治管理人员:

1.1建筑面积5万m2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含标段)项目配备不少于

1人,5万m2以上的不应少于2人;

1.2我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规模,配备足够的专职保洁人员,负责

防治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

2、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及技术交底

2.1我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及实际情况,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明确

扬尘防治目标、职责、措施等,内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方案经审

核、审批,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

2.2建立扬尘防治逐级技术交底制度,履行交底手续,并经相关人员签

字确认。

3、扬尘防治标识

3.1我单位在扬尘防治区域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明确扬尘防治

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及举报电话等信息。

3.2扬尘防治区域内应有扬尘防治设施平面布置图,在易产生扬尘部位

设置标识牌,并根据场地和设施变化及时调整。

4、扬尘防治教育

4.1我单位应建立扬尘防治教育培训制度。

4.2作业人员上岗前,组织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扬尘防治入场教育培训和考核。

4.3各级扬尘防治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1次的扬尘防治教育培训。

4.4我单位建立扬尘防治教育培训档案。

5、扬尘防治检查

5.1我单位建立扬尘防治检查制度,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定期检查

和不定期抽查,并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5.2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每月对工程项目开展一次扬

尘防治综合检查。

5.3季节性天气变化、扬尘污染主要因素变化时,我单位应及时进行

扬尘防治检查。

5.4我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扬尘污染问题应及时整改。

6、扬尘预警响应

6.1扬尘防治单位应编制扬尘预警响应预案,按照大气重污染蓝色、

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预警响应级别,针对扬尘防治特点,采取洒水

降尘、局部停工、全面停工等预警响应措施。

6.2当按照《河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Ⅱ级(橙色)以上预

警或风速达到4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土方挖填和转运、拆除等易产生

扬尘的作业,并对作业面进行覆盖。

7、资料管理

7.1扬尘防治单位应做好扬尘防治工作记录和数据监测记录,建立完善

的扬尘防治管理台账。

7.2扬尘防治单位应保存完整的扬尘防治档案资料。

8、围挡

8.1施工现场应沿周边连续设置硬质围挡,不得有间断、敞开,底边封

闭严密,不得有泥浆外漏。

8.2城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其它路段的围挡

高度不应低于1.8m;拆除工程应设置全封闭围挡,围挡高度不应低于

2.5m。

8.3围挡上部应设置喷淋装置,保证围挡喷淋全覆盖,每组间隔不宜大

于4m。

8.4临时维修、维护、抢修、抢建工程应适当设置临时围挡。

8.5围挡立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时清理。

8.6工程结束前,不得拆除施工现场围挡。

当妨碍施工必须拆除时,应

设置临时围挡并符合相关要求。

8.7围挡应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周边行人的安全,且牢固、美观、环

保、无破损。

9、场地

9.1施工场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9.2施工场区的其他道路应采取硬化或砖、焦渣、碎石铺装等防尘措

施。

9.3施工场区主要道路的硬化宜采用装配式、定型化可周转的构件铺

设,道路承载力应满足车辆行驶和抗压要求。

9.4生活区、办公区地面应进行硬化或绿化,优先使用能重复利用的预

制砖、板等材料。

9.5施工场区内加工区场地应采用硬化防尘措施。

9.6施工场区内裸露场地应采用防尘网等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扬尘防治

措施。

9.7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专人负责定时对场地进行打扫、洒

水、保洁,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确保场区

干净。

10、车辆冲洗

10.1工地车辆出入口应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移

动式冲洗设备。

车辆冲洗应有专人负责,确保车辆外部、底盘、轮胎处

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施工场所车辆出口30m以内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

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材料,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10.2车辆冲洗装置冲洗水压不应小于0.3MPa,冲洗时间不宜少于3min。

10.3车辆冲洗应填写台账,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

10.4车辆冲洗宜采用循环用水,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应做防渗处理,污

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沉淀池、排水沟中积存的污泥应定期清理。

10.5冲洗装置应从工程开工之日起设置,并保留至工程竣工,对损坏的

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正常使用。

11、物料存放

11.1施工现场严禁露天存放砂、石、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材料。

11.2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或严密遮盖。

砂、石等散

体材料应集中堆放且覆盖;场内装卸、搬运易扬尘材料应遮盖、封闭或

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或抛洒;其他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

11.3土方堆放时,应采取覆盖防尘网、绿化等防尘措施,并定时洒水,

保持土壤湿润。

11.4钢材、木材、周转材料等物料应分类分区存放,场地应采取硬化或

砖、焦渣、碎石铺装等防尘措施。

12、建筑垃圾处置

12.1施工单位应当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出量。

12.2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

12.3楼层内清理施工垃圾,应采取先洒水降尘后清扫的作业方法,并使

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或容器)使用垂直升降机械清运,严禁高处随意

抛撒。

12.4施工现场内严禁随意丢弃和焚烧各类废弃物。

12.5建筑垃圾运输应当委托经核准的运输单位运输,委托合同中应明确

运输扬尘防治责任。

12.6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应制定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

测,保持车况完好、车容整洁、车辆号牌清晰。

12.7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随车携带驾驶证、行车证、营运证、建筑垃圾

运输处置核准文件和装卸双向登记卡,做到各项运营运输手续完备。

12.8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密封密闭措施,切实达到无

外露、无遗撒、无高尖、无扬尘的要求,按规定的时间、地点、线路运

输和装卸。

12.9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出入施工工地和处置场所,应进行冲洗保洁,防

止车辆带泥上路,保持周边道路清洁干净。

12.10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开启实时在线定位系统,严格实行“装、

运、卸”全过程监控,严禁“跑冒滴漏”和违规驾驶,确保实时处于监

管系统监控之中。

四、施工降尘措施

4.1工程项目部应结合季节特点、不同施工阶段实际情况等,贯彻落实施工

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并进行动态调整。

4.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扬尘防治需要,施工区与办公区、生

活区布局合理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扬尘防治设备、机具、材料等,采取喷淋、覆

盖、绿化、封闭等综合降尘措施。

4.4由于工序交接或车辆碾压原因造成防尘网临时掀开或破损等情况,应及

时进行恢复。

4.5城市建成区施工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确需现场搅拌的,应

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4.6施工现场禁止使用燃煤锅炉,应使用燃气、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4.7易扬尘材料的运输应采取覆盖、包装防尘措施或采用密闭化车辆。

4.8施工现场工程车辆、运输车辆应达标排放、限速行驶,减少扬尘污

染。

五、房屋建筑工程

5.1房屋建筑工程应安装环绕喷淋和高空喷淋降尘系统,并配备洒水车、

雾炮机等设备,定期洒水降尘。

5.2土石方及桩基施工扬尘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土方作业面可暂不覆盖,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作业时,作业面场地

应采用洒水等降尘措施,当天施工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覆盖;空置或已完

成的场地应覆盖。

2土方作业时临时道路应采取降尘措施,确保临时道路不扬尘。

3基坑开挖应及时支护,避免裸土长时间暴露产生扬尘;采取自然放坡开

挖时,边坡应采用防尘网覆盖并可靠固定。

4采用凿裂法、钻爆法等对岩石层开挖时,应采用湿法作业。

5现场进行截桩和破碎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时,应采取洒水湿润等防尘

措施。

5.3主体施工扬尘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

1脚手架外侧应满张密目式安全网或有防尘作用的金属网,密目式安全

网应满足《安全网》GB5725的要求,且网目数不小于2000目/100cm2。

2定期对外架密目式安全网进行清洗,清洗周期不大于2个月。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底部应采取硬质材料封闭,并及时

清理封板上的垃圾或其他遗撒物。

清理时应提前洒水湿润,严禁采用掀

起、拍打或吹风等方式清理,防止出现扬尘。

4脚手架上应设置洒水喷雾装置,沿外架周长方向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5m,垂直间距不宜大于30m。

5.4待建场地

1、待建场地现场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明确扬尘防治措施、负

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及举报电话等信息。

2、待建场地应按照本标准4.1节的要求沿周边连续设置封闭围挡,围挡

间无缝隙,同时底部应设置防溢座,挡墙顶部应设置压顶。

3、待建场地应采取地面喷水、固化硬化、覆盖防尘网等有效措施防止

场地扬尘;对超过3个月不能开工的,应采取绿化防尘措施。

4、采取绿化防尘措施的待建场地在未进行绿化施工期间,应每天洒水

一至两次;风速达到4级以上天气时应及时洒水防尘或加以覆盖。

5、采取绿化防尘措施的待建场地在土地平整后,应在一周时间内开始

绿化工作。

在实施绿化期间,应采取降尘措施,风速达到4级以上或启

动Ⅱ级(橙色)以上预警时,应停止土地平整、换土和原土过筛工作。

6、待建场地用作临时停车场及其他用途时,场地应按其用途采取硬

化、覆盖或洒水喷淋措施,并配备专职保洁人员,及时洒水,确保场内

干净、整洁、无浮尘。

场地应设置垃圾存储设施,并应每天及时清理产

生的垃圾。

5.5城区道路降尘

1、城区道路降尘根据道路性质和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实施;施工污染道

路路面的,由施工方负责清理恢复。

2、城区道路等级的划分、清扫保洁的通用质量标准及各级道路清扫保洁

质量,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要求。

3、城区道路清扫和保洁以各类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清扫保洁为辅,实

行机械化清扫、定时洒水(冲刷)、专人保洁。

4、当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或其他应急预警时,按政府预警要求落实城

市道路机械作业。

5.6人员及车辆配置要求

1、城区道路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的要求配

备。

2、城区道路按照快速路(环路)、主干道配备8吨或以上车辆,次干道

配备3至5吨车辆,具备机械作业条件的背街小巷(支路)配备1吨车辆的

要求,合理配备冲洗、清扫、洗(吸)扫车辆,作业车辆应满足城区道

路机械化作业率需求。

其他环卫车辆配备符合《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的要求。

5.7城区道路扬尘防控要求

1、城区道路上人工垃圾收集、清运及各类环卫作业车辆实行全密闭,作

业过程中无垃圾及尘土扬、撒、拖、挂和污水滴漏。

2、人工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人工作业按照“先人行道、再慢车道、后快车道”的程序开展清扫,严

格执行每天“两清扫、随时收集、全天保洁”工作制度。

2人工作业顺风清扫,及时收堆,禁止向下水口、井箅子扫倒尘土与杂

物、焚烧落叶垃圾等行为。

35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人工作业以捡拾保洁为主,停止清扫作业。

5.8机械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城区道路各类机械作业制度完善、方案具体、安全运行。

2、道路机械作业应充分考虑交通状况,白天安排机械化保洁作业和洒水

作业,凌晨安排机械化清扫作业和冲洗作业,机械化清洗作业应根据实际

情况和需要安排。

3机械作业应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按照车辆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作业应

避开交通高峰时段。

4机械作业时速应符合表4-1要求。

表4-1机械作业时速

机械作业方式

时速要求

各类机械作业

空驶速度≤60km/h

大中型扫地车作业

清扫作业≤10km/h,保洁作业≤15km/h

电动车扫地作业

清扫作业≤5km/h,保洁作业≤8km/h

冲洗作业

5km/h~10km/h

洒水作业

15km/h~25km/h

清洗作业

≤5km/h

5机械作业频次符合表4-2要求。

可根据天气、道路人车流量、天气污染

实际等情况,在保证机械作业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对作业频次作适当调

整。

表4-2机械作业频次

作业道路等级

机械作业频次明细(次/日)

清扫

保洁

冲洗

洒水

主干道

≥2

≥2

≥1

≥3,并按照不同季节、道路污染实际调整作业频次,以达到降尘、控尘、除尘和夏季小环境降温的效果。

次干道

≥2

≥1

≥1

6当气温低于5℃时,应暂停道路冲洗及洒水作业。

7城区道路清扫(含电动车作业)、清洗作业,一般降至刷苗四分之一

处接触地面为合适,垃圾箱应保证密封完好,严禁“跑、冒、滴、漏”,

并定期检查主刷子落地高度。

5.9清扫保洁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城区道路环卫作业后,应达到道路无积尘、泥沙、无漏洗痕迹,无积

水,雨水口净、路边石净,路面和交通标志线见本色。

2城区道路扬尘评价实施“以克论净”,机械作业后主干道路面积

尘不得超过10g/m2,次干道和城乡结合部路面积尘不得超过15g/m2。

3人工作业应提高垃圾扫净率并防止扬尘污染,作业后路面要不留浮

土,基本见本色,路面感观量化应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路面

废弃物控制指标要求。

六、扬尘防治信息化

1、监控系统

1.1施工现场、垃圾消纳场和填埋场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1.2视频监控设备宜安装在工地主出入口和扬尘重点监控区域。

远程监控

设备应能覆盖项目90%以上区域或采取云台技术360°监控。

1.3工程项目应安排人员定期检修监控设备,确保监控正常运行。

1.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安装实时在线卫星定位系统。

2、空气质量监测

2.1施工现场应安装扬尘监测与超标报警系统,系统应包含建筑环境

监测(PM2.5、PM10监测、噪声监测)、气象环境信息采集等。

2.2扬尘监测与超标报警系统应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或季风下风向位

置安装。

2.3扬尘防治单位应及时采集、存储、传递空气质量、气象信息和现

场扬尘情况等数据,提升现场扬尘防治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2.4施工现场PM2.5浓度3h平均值大于等于78μg/m3或PM10浓度

3h平均值大于等于115μg/m3时,应启动现场喷淋及其他应急措施。

七、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要求

现场封闭围挡100%,现场湿法作业100%,场区道路硬化100%,渣土物料覆盖100%,在建楼体封闭100%,出入车辆清洗100%,远程监控安装100%。

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各级责任制

一、经理

1、负责组织本施工队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组织宣传扬尘污染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部门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项扬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3、负责组织本施工队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激励先进,发现问题,落实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本单位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

4、组织技术攻关,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水平,提高扬尘污案控制的效率。

签字:

二、专职环保员

1、必须熟知《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对建筑工地扬尘防治要求。

2、必须熟知《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扬尘防治要求。

3、必须负责在本工地实施各项扬尘法规、法律;

4、必须熟知所在工地每个不同阶段的扬尘污染源、污染因子、污染特性;

5、必须熟知所在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6、必须熟知组织、参与本工地的扬尘防治措施的事实。

7、必须加强对职工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的教育。

签字:

三、班组长

结合各自的班组工作在施工中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1、做到运输车辆清洗、除泥、冲洗干净,方可驶出施工工地。

2、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临时堆放的采取围档、遮盖防尘措施。

3、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时,采用密闭方式清运。

4、工地内堆放的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

5、及时做好地沟、三级沉淀水处理系统的清泥。

6、及时做好路面清洁工作。

7、在完成各自的扬尘防治工作同时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台帐。

5、对本班组作业场所产生的扬尘负有直接责任。

签字: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扬尘控制网络

项目经理

专职环保员

其他

围栏管理

材料堆放

木工间

水循环清灰

路面保洁

楼层清灰

车辆冲洗

扬尘观测报告单

工程名称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观测方式

目测

观测人

观测日期

部位

观测结果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扬尘控制洒水人员名单

1

邢建国

单号

2

常增喜

双号

3

邢建国

单号

4

常增喜

双号

扬尘控制洒水记录表

工程名称: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洒水部位

日期

洒水结果

洒水人

记录人

砼泵车进出大门冲洗记录表

工程名称:

东明苑1#楼、2#楼及地下车库

部位

起止时间

冲洗结果

冲洗人

记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