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768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02 大小:1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2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docx

新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

NO: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页例题1,练习一的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景,探索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观察单元图,引导学生通览市场购物图。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可以用整数乘法解决,哪些需要用小数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选择板书。

每千克白菜2.2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

每千克西瓜1.6元,一个西瓜重4千克多少元?

每吨水3.45元,8吨水要缴费多少元?

3、让学生选择进行交流,在大部分学生发生困难时,顺势转入新课的探究。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我们先来思考买西红柿的问题。

“每千克西红柿4.2元,买6千克西红柿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思考?

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1)加法计算

4.2×6表示6个4.2相加。

4.2×6=4.2+4.2+4.2+4.2+4.2+4.2=25.2(元)

(2)乘法计算

4.2元=42角42×6=252(角)=25.2(元)

4.2元转化成角作单位的42角。

42×6等于252角。

最后再把252角转化成元作单位的25.2元。

师:

同学们分析一下,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深层次分析与思考,得出把元转化成角的目的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就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的问题。

想象除了用角可以吧小数转化成整数以外,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把小数乘以整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法来做?

学生不难想到把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

42×6同学们会计算吗?

学生把结果算出来。

引导学生讨论:

4.2变成42,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

因数扩大到了原来的多少倍?

(向右移动1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另外1个因数变化了没有?

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

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求原来的积不变,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缩小多少倍。

2、基本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3、组织学生议一议,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1题。

独立完成后开火车报答案。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2题。

让学生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数位相同。

四、总结与反思

总结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疑惑。

五、作业

练习册上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4.2扩大到原来的10倍→42

×6×6

25.2←缩小到原来的10倍252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3页例题2,练习一的3、4、6、7、9题

教学目标:

1.根据例题继续探索与感悟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乘末尾有0的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确定小数点位置,将已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估算。

教学难点:

当整数末尾有0,怎样计算并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积有几位小数。

0.9×40.3×30.1×62.5×7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扩大了多少倍?

0.40.7639.320.01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2,创设情境。

(1)根据题目,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这箱糖果重多少千克?

(2)你能列出算式吗?

0.75×24

说说算式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与上节课的异同。

2.探究整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

像这样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会算吗?

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着重议论2个问题:

(1)竖式计算怎么列比较简便?

末尾的0不参与计算,最后补上。

(2)怎么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

3、即时练习。

不计算,说说积最多有几位小数?

0.24×500.625×5027.8×35

4.总结,怎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小数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练一练。

0.36×150.25×48

学生板演

可。

7.课堂活动。

先找算式上的不同,再计算,最后谈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3题(第一行)

计算后,交流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6题

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已知数量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算式,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估算,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有估算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怎样算的,使知道自己错在哪。

四、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教学探讨了小数乘法的那些新问题?

感觉如何?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2、0.75×24=18(KG)

0.75

×24

18.00答:

这箱糖果重15KG。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整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一的5、8、10、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认识,能熟练地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同时提高学生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当整数末尾有0,能计算并正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演练

1.口算。

0.9×40.35×200.1×702.5×40.7×5

2.估算。

0.29×251.05×3030.97×26

学生独立思考,指明回答估算方法。

3.计算。

4.96×173.125×180.306×15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根据25×5=125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5×50.25×50.025×5

指明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总结与反思

三、作业

练习一5题、8-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6页例1,7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探索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与小数乘整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激发学生运用知识,归纳得出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方法,并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体验,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归纳小数乘小数的加速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计算法则的正确使用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学例题1.

课前,请同学们测量了黑板的长和宽,请校长汇报测量数据。

根据这一数据,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

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师:

黑板的面积怎么算呢?

生:

用长宽相乘就得到黑板的面积。

算式是3.1×1.2或者1.2×3.1=

(1)揭示课题。

根据算式板书课题。

(2)研究算法。

师:

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我们是否可以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计算呢?

大家先讨论。

引导学生校长合作、交流探讨得出共识——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

3.1×1.231×12

当两个因数都转化成整数时,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大家想一想。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板书。

2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计算后,要把积缩小100倍,这样才不会改变原算式的积。

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能确定吗?

从右边起,数出2位,点上小数点。

(3)解决问题:

如果漆这块黑板,每平方米要花9.6KG,一个需要多少KG?

引导学生列示,并说明计算方法。

重点强化积为什么有三位小数。

师:

我们再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每一题都想因数一共扩大了多少倍,然后把积缩小多少倍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

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位小数,积就有多少位小数。

2.教学例题2。

(1)学生自己审题,确定算法并列示。

8.35×1.8=

教师或者指明学生板演。

(2)用自己的话归纳算法。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出积。

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统一法则。

(1)回顾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今天的小数乘小数,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

(2)议一议,再交流。

(3)总结: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可能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二1——3题。

口算、连线、填表。

2.拓展练习

课堂活动2题。

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

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

四、总结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

或者还有什么新的看法要提出来?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1、3.1×1.2=3.72(平方米)

3.1扩大10倍31

×1.2扩大10倍×12

6262

31缩小100倍31

3.72372

答:

它的面积是3.72平方米。

3.72×0.6=2.232(KG)

3.72

×0.6

2.232

答:

一共需要油漆2.232KG。

例2、8.35×1.8=15.03(吨)

8.35

×1.8

6680

835

15.030

答:

本月产奶15.03吨。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7页例题3,试一试,练习二的4、5、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技术方法,认识并掌握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补零占位的原理。

教学难点:

补零占位和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积有几位小数。

10.36×2.30.78×1.6218.3×5.2

2.看谁算得快。

4.3×1.58.25×1.235×0.520.25×0.14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研

1.指明0.25×0.14出现的情况,正是本课要探究的内容。

即积的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情况分析:

竖式中,积的位数是三位,而积的小数位数是四位,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学生相互议一议

确定用0补位再点小数点的思路。

思路反思质疑:

(1)数位不够,用0补位,这些0应该补在积的哪边?

(2)积末尾的0什么时候划掉?

是先确定完小数点的位置再化简,还是先划掉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完成“试一试”。

解答时让学生说一说:

积有几位小数、要用积个0来补位、小数点在哪。

如果把0.05×0.25改成0.54×0.25再计算一次,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确定积的小数点时又得注意什么?

(积的末尾0的化简时机的把握)

三、练习与深化

1.练习二6题。

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大夫,看看四个小动物毛病在哪里?

再帮助它们纠正过来。

小狐狸正确。

其他三个小动物的问题都处在积的小数点定位上。

狮子错在积的小数位应为3位。

小猴估计是积末尾0先划去了才定的小数点位置,小猪则是积的位数不够没有用0补上。

小动物身上有没有自己的影子呢?

2.练习二4题。

独立完成,交流

思考:

这道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3.练习二5题。

要求列竖式

四、总结

这节课遇到什么新问题?

解决办法是什么?

对于小数乘法,你又长了什么见识,积累了什么经验?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例3、0.25×0.14=0.035

0.25

×0.14

100

25

0.0350

教学反思:

NO: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8页例题4、例5,试一试,练习二的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

2.学会解答小数连乘的计算题。

3.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小数连乘计算,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估算方法,学会解答有关小数连乘的问题。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的正确估算和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学例4

1.理解图示内容。

根据这幅图,你知道哪些信息?

能完整将图中信息说一遍吗?

指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

小孩带了50元买肉,肉每千克24.9元,买一块1.9千克的肉,她的钱够吗?

2.引导列示。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回忆:

单价×数量=总价

24.9×1.9

3.尝试估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组内交流。

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一下估算方法:

估算24.9×1.9的结果,可以把24.9看成25,1.9看成2。

25×2=50。

由于估算时把2个因数都看大了,所以原来的积一定比50小。

所以小朋友带的50元够。

4.拓展延伸

你能举例用估算的方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吗?

指明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鼓励。

二、小数连乘的探究

教学例5

1.出示情境图。

动物园有狗,梅花鹿、长颈鹿,狗的身高只有0.7米,梅花鹿的身高是狗的2倍,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的3.5倍。

2.问题的提出与算法的探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长颈鹿的身高是多少?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列式:

0.7×2×3.5

算式中有几步计算?

每个数都是小数吗?

怎么计算?

积的小数位数怎么确定?

学生口述。

师生共同总结:

小数连乘的方法与整数连乘方法一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积的小数是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能否有简单的方法来解答?

先算2×3.5=7,再算7×0.7=4.9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新的感受?

还有什么困难吗?

三、课内反馈

1.在()内填上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11.9×0.9()11.9

0.32×1.1()0.32

22.3×1.0()22.3

2.根据算式回答积与因数的关系。

0.07×0.8

2.8×0.98

1.45×1.2

四、作业

练习二6——10题。

板书设计:

小数估算、连乘

例4、24.9×1.9≈50(元)

答:

50元够买。

例5、0.7×2×3.5

=1.4×3.5

=4.9(米)

答:

长颈鹿高4.9米。

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2页的例1,13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实际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级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

1.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

(1)教学例1。

展示例题1,让学生描述图中细节信息。

(2)师组织学生列式计算奶奶应交的水费。

3.45×8.5=请学生们算出结果。

3.45×8.5=29.325(元)

请同学们拿出29.325元……你发现了什么?

(不能拿出29.325元。

(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分以后的钱就拿不出来了。

那该怎么办呢?

(3)解决积取多少合适?

原题中没有精确度要求,根据什么原则取值?

引导学生讨论,大概有3种情况:

A.把“分”后面的数去掉。

B.把“分”以后的数作为“1”收起来。

C.用四舍五入法。

你们觉得哪种建议最好呢?

(四舍五入法)

那结果该保留几位小数呢?

(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写结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

(约等号,因为这个结果不是精确结果,是个近似数。

3.45×8.5≈29.33(元)

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就是取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2.小结:

从水费问题中的近似值引发开来,你有什么感悟?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这样2个结论:

(1)积的近似值问题来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

(2)先求积,再根据要求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3.练一练。

根据自己了解的家庭用水情况,算一算这个月应交多少水费?

二、引进计算器

1.计算器的引入。

较大数的计算,如果还停留在笔算,显然很累,可以让计算器来代劳。

2.揭示课本14页例题2。

学生自由解决。

0.47×3268≈1544(KG)

先算出积,再保留整数。

3.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6题。

主要针对结果取值方法评讲。

三、练习深化

1.下列各题的答案,你认为怎样取近似值合适?

为什么?

(1)大米每千克1.68元,买2.7千克多少元?

(2)一个操场,长65.5米,款42.7米,操场占地面积是多少?

2.练习反馈。

四、总结

对于积的近似值,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作业

练习三1题。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

例1、3.45×8.5≈29.33(元)

3.45

×8.5

1725

2760

29.325

答:

奶奶应交水费14.88元。

例2、0.47×3286≈1544(KG)

答:

大约可以榨1544KG油。

教学反思:

NO:

积的近似值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课堂活动,15页的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积的近似值内涵。

2.能正确地根据要求确定积的近似值,并通过解决问题感悟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积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正确地确定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回顾

1.竞赛式的比赛练习。

练习三1题。

练习后简单评议。

2.辨析正误。

练习三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1)要求保留1位小数,10是整数,与题意不符合。

4.32×2.3=9.936,保留1位小数应该是9.9。

(2)83.3×0.12=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结论正确。

(3)7.64≈7.4,7.65≈7.7,此题正确。

谈谈,做这道题你有什么体会?

二、课堂活动

揭示14页,课堂活动情景。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0.81×8.3=6.723(千米)

2.让学生就算出的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留几位小数进行交流。

(1)三位小数,精确到米。

(2)两位小数,因为已知条件中精确度是两位小数。

(3)一位小数,相当于精确到百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1——4、6题。

2.针对性评讲4题。

四、总结

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练习课

教学反思:

NO: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5页例题1,练习四的1、2、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的情景,探索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2.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问题解决,进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分析与建构的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集成中感悟小数乘法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切入课题谈话

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生活中的小数乘法,尤其关注水电气的计费方法,不知道同学们进行的怎样?

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研

1.教学例题1。

2.分析资料。

(1)计算7月份的天然气费用需要什么资料?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份天然气用量

学生抓住这个主要关系后,追问:

在这个关系中,哪些是题中直接告诉了的,那些量不能在题中直接找到?

学生不难发现:

天然气单价1.3元/立方米是题中直接告诉的,7月份天然气用量不能在题中直接找到,所以要先求7月份天然气用量。

(2)7月份的用气量怎么获得?

表中给出的读书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得出:

7月份天然气用量=本月读数-上月读数。

(4)7月份的应缴费用怎么求?

理清关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算出7月份应缴气费。

3.解决问题。

(1)理出思路。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用气量

(2)根据思路分析正确列出算式。

7月份天然气用量:

506-478=28(立方米)

7月份缴气费:

1.3×28=36.4(元)

或(506-478)×1.3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读题-分析-列式-答语

在解决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要理解题意,特别是题中不理解的词,要消除障碍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二是分析时要抓住题中最主要的数量关系,在这个关系的指导下才能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

三、练习与深化

1.完成17页“做一做”。

完成后及时反馈,描述解题思路。

2.独立完成练习四1——3题。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7月份缴气费=天然气单价×7月份天然气用量

7月份天然气用量=本月读数-上月读数

7月份天然气用量:

506-478=28(立方米)

7月份缴气费:

1.3×28=36.4(元)

答:

7月份应缴36.4元天然气费。

教学反思:

NO: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6页例题2,练习四的4、5、6、7、8、9、10题

教学目标:

1.透过对计程车计费方式的认识,增进数学应用的实感。

2.能熟练地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进而认识生活的多样化给于数学解题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与读取资料。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资料灵活地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正确地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布置的调查咨询作业完成情况。

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研

1.教学例题2。

(1)出示例题2信息。

起步价8元,2千米以后按每千米1.8元计费,行程6千米。

至少需要多少钱?

(2)思路探索。

让学生议一议,取得共识。

6千米分为2段计费:

要付的车费金额=起步价+以1.8元计价路程的车费

追问:

在这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题中直接告诉的,哪些量是需要我们先求的?

学生不难发现:

起步价8元是题中已经告诉的,以1.8元计价路程的车费是不知道的,需要先计算。

以1.8元计价路程的车费=单价×以1.8元计价的路程

追问:

在这个关系式中那些量是题中已经告诉的,哪些是未知的?

学生不难发现:

单价1.8元已知,以1.8元计价的路程有多少千米是需要计算的。

即6-2=4(千米)

后4KM的车费是多少元?

1.8×4=7.2(元)

至少要付多少元?

8+7.2=15.2(元)

(3)请几位学生口述思路。

(4)还可以怎样算?

全程按1.8元计算+少算的金额=要付的车费金额

1.8×6+(8-1.8×2)=15.2(元)

2.即时反思与质疑。

(1)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是思考角度问题。

(2)你有什么感悟?

3.算算10千米要多少车费?

再与原题比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