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619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docx

活动纪录簿理化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

实验4-1接触面积、浓度与反应速率

目的:

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器材:

下列为本实验所需的器材,请在备妥该物品后于前方空格打勾。

□粗粒状大理石3公克□细粒状大理石9公克□1M盐酸62mL

□蒸馏水18mL□50mL烧杯4个□25mL量筒1个

□10mL量筒1个□玻棒1支□称量纸1包

实验步骤与纪录【依学生实际活动情形填写】

一、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

1.准备3公克粗粒状大理石,置于称量纸上备用。

2.准备3公克细粒状大理石3份,置于称量纸上备用。

3.取二个50mL烧杯标示为甲、乙,各倒入1M盐酸20mL,并分别放入约3公克的粗粒状、细粒状大理石,观察并记录烧杯中气泡产生的快慢于表一。

 

■表一

烧杯

气泡产生的快慢

二、浓度与反应速率

1.再取2个50mL烧杯标示丙、丁,丙烧杯倒入1M盐酸20mL;丁烧杯先倒入少许蒸馏水,再沿玻棒慢慢倒入1M盐酸2mL,稀释成0.1M盐酸20mL。

2.在丙、丁两烧杯中分别放入3公克细粒状大理石,观察并记录两烧杯中气泡产生的快慢于表二。

■表二

烧杯

气泡产生的快慢

问题与讨论

1.将大理石放入盐酸后,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会有气泡的产生。

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和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难溶于水,故以气泡方式逸散到空气中。

2.在实验一中,甲、乙两烧杯何者的反应较快?

大理石的颗粒大小与反应的快慢有何关系?

答:

乙烧杯气泡产生较快。

大理石颗粒愈小时,总表面积愈大,粒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加,故反应速率愈快。

3.在实验二中,丙、丁两烧杯何者的反应较快?

盐酸浓度与反应的快慢有何关系?

答:

丙烧杯气泡产生较快。

盐酸浓度愈高时,解离出的氢离子也愈多,粒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加,故反应速率愈快。

实验题组练习

1.小杰在甲、乙、丙三试管皆置入3M的盐酸15mL;丁试管中置入3M的盐酸1mL与14mL的水,混合均匀后,分别在4个试管中各加入2g颗粒大小不同的贝壳

(成分为CaCO3),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C)

(1)小杰想藉由此实验探讨盐酸与贝壳的反应速率,应观察下列哪一项较为方便?

(A)HCl的消耗量(B)CaCO3的消耗量

(C)CO2的生成量(D)H2O的生成量

(D)

(2)请问在未加入贝壳前,丁试管中的盐酸浓度为多少M?

(A)3(B)2(C)1(D)0.2

(B)(3)小杰想了解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观察下列哪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B)(4)甲、乙、丙、丁四支试管中气泡产生速率的快慢,其关系为下列何者?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丁<丙<乙<甲(D)甲=乙=丙=丁

(A)(5)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得最佳结论为下列何者?

(A)固体颗粒愈小、盐酸浓度愈大,反应速率愈大

(B)固体颗粒愈大、盐酸浓度愈大,反应速率愈大

(C)固体颗粒愈小、盐酸浓度愈小,反应速率愈大

(D)固体总表面积愈大,盐酸浓度愈小,反应速率愈大

(2)丁的莫耳浓度=3×0.001÷0.015=0.2(M)。

实验4-2温度与反应速率

目的:

探讨温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器材:

下列为本实验所需的器材,请在备妥该物品后于前方空格打勾。

□0.5M硫代硫酸钠水溶液20mL□0.5M盐酸40mL

□10mL量筒2个□50mL烧杯4个□500mL烧杯1个

□试管8支□温度计1支□酒精灯1个

□陶瓷纤维网1个□铁架(含固定夹)1座□马表1个

□白纸1张□麦克笔1支

实验步骤与纪录【依学生实际活动情形填写】

1.用麦克笔在白纸的中心处,画一个「+」。

2.取4支试管,各加入0.5M硫代硫酸钠溶液5mL,并作标示。

3.另取4支试管,各加入0.5M盐酸10mL,并作标示。

4.将步骤2.、3.的试管同时放入500mL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以温度计持续测量水温。

5.当水温达30℃时,取出硫代硫酸钠及盐酸试管各1支,同时倒入放在「+」上的50mL烧杯内,并立刻按马表计时。

观察并记录取出试管时的水温及生成物完全遮住「+」的时间于表一。

6.当水温加热到40、50、60℃时,重复步骤5.,并记录水温和反应时间。

实验必须在通风处进行,并由同一位同学观察完全遮住「+」记号的时间。

■表一

烧杯

温度(℃)

30

40

50

60

遮住「+」记号的时间(秒)

16

9

5

3

问题与讨论

1.将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后,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可观察到黄色的沉淀物产生,这黄色的沉淀物是由硫代硫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的硫沉淀。

2.操作实验时,记录沉淀物恰好遮住「+」所需的时间,代表什么意义?

答:

当沉淀物恰好遮住白纸上的「+」记号时,代表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相同量的硫,藉此可了解生成相同量的硫,所需时间的差异。

3.依据实验结果,温度与沉淀物恰好遮住「+」的时间,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在生成相同的硫的情况下,温度愈高时,遮住「+」记号所需时间愈短,则表示反应速率愈快。

实验题组练习

1.小杰在画有「+」的白纸上置放一烧杯,将定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及盐酸溶液同时倒入烧杯中,并开始计时,直到溶液颜色恰可遮住纸上的「+」时停止计时,下表是实验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条件

温度(℃)

Na2S2O3

浓度(M)

HCl浓度(M)

时间t(秒)

时间倒数(1/秒)

S生成量

1

30

0.40

0.30

40

0.025

M1

2

50

0.40

0.30

20

0.050

M2

3

70

0.40

0.30

10

0.100

M3

(C)

(1)三次实验在停止计时的瞬间,遮盖「+」字记号的硫生成物产量分别为M1、M2、M3,则三者间的大小关系为何?

(A)M1>M2>M3(B)M1<M2<M3

(C)M1=M2=M3(D)无法判断

(B)

(2)根据本实验结果可归纳出哪一个结论?

(A)温度愈高,产生二氧化硫愈多

(B)温度愈高,反应速率愈快

(C)温度高遮住「+」字记号所需时间愈长

(D)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第4章 习题

一、填充题(每格4分,共28分)

1.下列事项分别与影响反应速率中的何种因素最有关系?

(1)冬季食物比较不易腐烂:

 温度         。

(2)木材劈成细木片易着火:

 颗粒大小(或表面积) 。

(3)硫代硫酸钠溶液加浓盐酸比加稀盐酸变黄的时间短:

 浓度 。

(4)氢与氧在常温不易化合成水,须加热才化合成水:

 温度 。

2.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变快,而自身不变之物质,称为 催化剂 ,在生物体中的这类物质,则称为酶或 酵素 ;工业上,这类物质则称为 触媒 。

二、选择题(每格4分,共72分)

4-1接触面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1.下列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何者?

 (A)食物腐败 (B)铁钉生锈 (C)火药爆炸 (D)钟乳石生成

(D)2.在大木块与碎木片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下列何者反应速率最快?

 (A)大木块在空气中燃烧 (B)碎木片在空气中燃烧 (C)大木块在纯氧中燃烧 (D)碎木片在纯氧中燃烧

(C)3.消防队员在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最主要是为了下列何种原因?

 (A)降低水的温度 (B)水遇到火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C)增加水与周遭环境的接触面积 (D)降低从水管中喷射而出的水柱压力

(D)4.取三份质量均为1g且相同大小的镁带,分别浸入甲、乙、丙三杯溶液中,如右图所示,三杯溶液最初产生之气泡量的大小关系为下列何者?

 (A)乙>甲>丙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甲

2.碎木片和纯氧的接触面积与碰撞机会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4-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5.下图为阿谦进行实验的步骤图,假设过程中,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没有散失,则步骤四完成后,分别取其中一瓶溶液与其中一份大理石反应,反应初期何种组合其冒泡的速率最快?

 (A)甲瓶溶液和丙 (B)甲瓶溶液和丁 (C)乙瓶溶液和丙 (D)乙瓶溶液和丁。

(A)6.牛奶在冰箱可以保存较久,但在室温下却容易腐败,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A)温度 (B)物质本性 (C)催化剂 (D)颗粒大小

(A)7.右图为君君购买、食用与保存蛋糕的过程。

下列关于影响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何者与君君保存蛋糕的方式最接近?

 (A)化学反应时,将反应物隔水加热比没加热的反应快 (B)加热金属铜与金属镁,后者的反应会比前者激烈 (C)以双氧水制氧时,有加二氧化锰比没加二氧化锰反应快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时,用1M盐酸反应比用0.1M盐酸快

4-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8.关于反应速率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反应物颗粒愈细,反应愈快 (B)温度愈高,有效碰撞频率愈大,故加快反应 (C)浓度愈大,反应速率愈慢 (D)催化剂参加反应,但最后质量未减少

(C)9.欲以相同量的双氧水制备氧气,若加入不同量的二氧化锰,则生成氧的量会有什么不同?

 (A)加入二氧化锰的量愈多,生成的氧也就愈多 (B)加入二氧化锰的量愈少,生成的氧就愈多 (C)加入二氧化锰的量,和生成氧的量无关 (D)一定要加二氧化锰,否则不会反应

7.温度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一项因素,(A)温度、(B)活性、(C)催化剂、(D)浓度;故选(A)。

8.(C)浓度愈大,反应速率愈快。

9.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的量。

4-4可逆反应与平衡

(C)10.所谓化学平衡是指以下何者?

 (A)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速率完全停止,不再变化 (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

(B)11.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制氨的化学反应为一可逆反应,其反应式如下所示,当反应达平衡后,下列哪一项方法无法改变原平衡状态?

 (A)增加氮气与氢气的浓度 (B)增加催化剂的量 (C)增高温度 (D)降低温度

(C)12.室温下,有一密封的透明瓶子,装了半满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水位没有明显变化。

关于瓶内系统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速率大于水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速率 (B)水的蒸发速率小于水蒸气的凝结速率,所以瓶中仍见得到水 (C)水的蒸发速率等于水蒸气的凝结速率,两者持续进行且速率相等 (D)水的蒸发速率与水蒸气的凝结速率达到平衡后,蒸发与凝结均停止

(C)13.在25℃下,某固定体积之密闭系统中的化学反应已达成平衡,其反应式如下所示:

2NO2(g)

N2O4+热量

   红棕色  无色

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当系统温度下降时,气体颜色变深 (B)当系统温度上升时,反应向右进行 (C)当系统温度上升时,N2O4分子数减少 (D)当系统温度上升时,气体总分子数减少

(B)14.贝壳(CaCO3)与稀盐酸置于密闭的锥形瓶中,反应初期会产生二氧化碳(CO2)的气泡;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锥形瓶内不再产生气泡;此时拔开橡皮塞,又可看见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有关橡皮塞拔开前的现象,下列解释何者正确?

 (A)锥形瓶中化学反应已停止 (B)锥形瓶内反应均已达平衡 (C)贝壳中的CaCO3已完全用尽 (D)锥形瓶内的CO2全部溶解在溶液中

11.催化剂无法改变平衡状态。

12.密闭空间中,无明显变化,代表呈现反应平衡,意即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皆未停止。

14.未打开瓶盖,反应已达平衡,打开瓶盖后,反应会再次平衡。

请在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15.~16.题

公元2015年6月27日,新北市八仙乐园内举办喷洒染色玉米粉的彩色派对,舞台灯光四射,效果十足,活动尾声不慎引发粉尘爆炸,由最接近舞台的西侧区块开始突然起火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主办单位宣称使用的玉米粉,于制程添加了1%至5%的水分,使得玉米粉颗粒变大并显色,可降低爆炸的机率。

(C)15.此次粉尘爆炸,主要是那些因素加快反应的进行?

 (A)温度、浓度 (B)表面积、催化剂 (C)浓度、温度、表面积 (D)温度、表面积、催化剂

(C)16.为何主办单位宣称玉米粉颗粒变大,可降低粉尘爆炸的危险?

 (A)浓度变小 (B)温度变小 (C)表面积变小 (D)添加催化剂

请在阅读下列叙述后,回答17.~18.题

自然界中许多矿石含有CaCO3的成分。

建豪设计一项实验要检验甲、乙、丙三种矿石中是否含有CaCO3,他将此三种矿石秤取相同质量后,分别置入如图的实验装置中。

先加入少许的水,使水面高于矿石,固定蓟头漏斗并使漏斗管末低于液面下,再将1M的盐酸缓缓加入蓟头漏斗内,所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以检测该气体,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检验步骤

矿石

一、与盐酸反应是否产生气体

二、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

(B)17.此依据上表推论甲、乙、丙三种矿石中,何者可能含有CaCO3?

 (A)仅甲 (B)仅乙 (C)仅丙 (D)甲、乙、丙

(C)18.若将盐酸更换为同样浓度的醋酸,分别再进行步骤一的检验,乙、丙则可观察到下列何种现象?

 (A)没有气体产生 (B)产生更多的气体 (C)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 (D)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17.CaCO3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得澄清石灰水混浊。

故选(B)。

18.氢离子浓度变小,碰撞机率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