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灾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429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水灾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矿井水灾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矿井水灾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矿井水灾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矿井水灾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水灾赵.docx

《矿井水灾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水灾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水灾赵.docx

矿井水灾赵

矿井水灾

赵冠军

一、水灾的危害

矿井水灾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人员、对矿井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以煤矿事故死亡的人数计算,水害事故占15.72%,仅次于瓦斯和顶板事故,位居第三,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其危害是:

1、冲毁巷道,埋压、淹没和封堵人员。

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具有极大标高差即显现一定压力的水流奔腾而下,形成巨大的压力水头,当具有很大压力和流速的水头达到巷道拐弯处及人员时,就会冲垮巷道,打倒人员,封堵人员,形成严重的破坏。

2、损坏电器设备。

井下电器,电缆被水浸泡后,其绝缘能力迅速下降,给井下的运输、通风、排水等造成很大的困难。

3、涌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实践证明,伴随矿井突水的水流,会涌出大量的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毒化或者惰化井下气候环境,使井下人员生存条件及救灾人员救灾的环境更加恶化。

4、伴随突水,会有大量的煤泥和岩石淤积巷道,给救灾人员的通行造成障碍,延长和延误救灾救人的时间。

5、人员的位置难以判定。

突水事故发生后,人员的奔跑,强力水流的冲刷使人员受灾后的位置难以判断,增加了救灾的难度。

综上所述,矿井水灾是煤矿严重的灾害,在煤矿生产中对矿井水灾危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近期煤矿水害的主要特点及防治对策:

在近年郑州地区水害事故中,老空水水害事故占较大比例,因此,充分认识老空水的充水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加以认真实施,对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一)老空水的充水特征

我国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许多矿区浅部都有废弃的老空,矿井范围内也分布有废弃的老空区。

这些老空积水后便形成老空水,它们像小水库一样分布于生产矿井井田内,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老空水的充水特征如下:

(1)老空水积存于生产、开拓水平以上,虽然水量不很大,一般不致造成淹井事故,但水量集中,来势凶猛,一旦揭露,就会以“有压管道流”的形式突然溃出,迅猛异常,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对人身安全危害极大。

(2)老空积水区的空间位置一般都很隐蔽,形状很不规则,深度和层位不一,大小各异,既有连成一片,较易探明的较大积水区,也有深入腹地、孤立存在,很难用钻探查找的较小积水区。

老空积水区的位置、深度不易准确确定。

(3)有的老空积水补给缺乏,是一坑死水;有的可以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以泉水的形式排泄;有的相邻老空中的水可能相互连通。

没有补给水源的老空水,短期内即可排干,但当老空水突然溃入矿井,而且与地表水连通或者因大量雨水注入老空渗入井下时,则可能造成淹井事故。

(4)由于老空中煤层及顶底板岩层中黄铁矿的氧化作用,老空水可以形成酸性的强腐蚀性水,对矿山设备破坏甚大,特别是那些顶底板碳酸岩类较少而以砂页岩为主,交替循环条件较差的老空水更易形成强酸性地下水。

老空水的化学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老空水的补给、排泄条件,老空的深度,老空所开采的煤层的煤质及顶底板岩性和气候条件。

(5)老空水除了突然溃入矿井外,在采区接近老空时,老空水也会以淋水、渗水、滴水等形式进入矿井。

三、老空水水害原因

通过对老空水事故的分析,发现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楚。

有些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楚,资料不全,对老空水心中无数,就盲目开拓或采掘;有的积水巷道位置测量错误或资料遗漏;有的明知道有水源,但对其赋存状态及补给关系不清楚;有的对老空分布较广的地区,对水源的位置、水情不清楚,就盲目掘进,结果酿成突水事故。

(2)没有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没有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有些企业领导和作业人员抱有侥幸心理,也有的图省事,怕麻烦,更有甚者竟乱采乱掘,不惜采掉护巷煤柱,结果造成突水事故。

(3)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前已有明显征兆,但职工缺乏安全意识或经验不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

如1990年7月7日,重庆市永川县滑石板煤矿“7.7”透水事故,导致6人死亡。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明知上山风眼可能揭穿采空区发生透水,却没有认真调查分析,从6月26日以前发生透水征兆到发生事故的7月7日这段时间,透水征兆越来越明显,掘进工和瓦斯检查员也多次向矿领导反映其征兆,矿领导却无动于衷,既不停止作业,也不详细研究制度探、放水方案及措施,而继续违章蛮干,终于导致透水。

(4)许多矿井周围大量的小煤窑给矿井防排水带来许多困难。

有的矿井在保安煤柱、防水煤柱上采煤,有的与大矿采通,一到雨季山洪暴发,山洪从小煤窑灌入井下,使多矿井同时受灾。

四、老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

从近年来水害事故的统计分析看,老空水事故占第一位。

老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不能真正地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防治水的规定;缺乏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作人员,地质情况不清楚;乱采乱掘等。

因此,对老空水水害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必须采取如下具体预防措施:

(1)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防治水的规定,必须坚决贯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探放水措施,对需要排出的积水,必须预先排出。

(2)煤矿企业应有从事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真正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防治水的基础工作。

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利用钻探或物探技术等手段查清矿井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明确划出积水区域,编制好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3)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

需要审批的,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报批,必须认真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

(4)煤矿企业必须加强队伍建设,除了配备从事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作的人员外,还必须对煤矿企业职工强化安全及技术培训,真正掌握透水前的各种征兆及其规律,并掌握发生透水事故时的避灾方式和方法。

(5)政府、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必须对煤矿企业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情况进行认真监察,对不符合煤矿生产条件的矿井要坚决整顿,决不迁就姑息。

五、矿井水灾的主要原因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矿井发生水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因对防洪设施管理不善,雨季山洪由井筒或塌陷裂缝大量涌入井下,而造成水灾。

(2)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楚,井巷接近老空积水区、充水断层、陷落柱、强含水层以及打开隔离煤柱时,未执行探放水制度,盲目施工;或者虽然进行了探放水,但因措施不严密,而造成涌水淹井或人身伤亡。

如某矿在超前钻探时,只打了正前眼,却未发现大致平行巷道的断层,结果造成重大涌水事故。

(3)井巷位置不合理。

如将井巷置于不良地质条件中或过分接近强含水层附近,导致顶底板透水。

如某矿是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可是却将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及硐室设在煤层底板,结果造成突水量20t/min的突水事故。

(4)施工措施不力,工程质量低劣,致使井巷严重塌落冒顶、跑砂、透水、或者工程钻孔在固井止水前误穿巷道,导致顶板强含水层透水。

(5)乱采乱掘,破坏了防水煤(岩)柱而造成透水。

(6)测量错误导致巷道穿透积水区而引起透水。

如邯郸磁县小煤窑,因没有很好地测量煤柱厚度,在掘进中,老空积水将煤柱鼓开而淹井。

(7)矿井发生较大突水时,因无防水闸门或已建有防水闸门但因组织不当而未及时关闭,或因长年失修关闭不严而造成淹井。

(8)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机电事故而造成淹井。

(9)排水设备平时维护不当,水仓不按时清挖,突水时排水设备、设施失去效用而淹井等。

(10)因采掘失调,强行越过停采线。

(如超化矿)

六、矿井透水规律与预防

(一)透水规律

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即是高位水的沟通,补给较低的巷道,水位越高,压力越大,这就是透水的一般规律。

1、凡是地面、井下水互相贯通的老空废巷、断层、裂隙等,都一定有水的积存。

这条规律就说明,当井下采掘工作遇到有补给水源的老窿、废巷、裂隙、钻孔等,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2、积水区的水位越高压力越大。

在处理水位高的积水时,因作用于煤(岩)壁的压力大,煤(岩)会被压破造成穿水。

必须采取分段的方法,将高位积水由上而下,分段进行探放,疏干地层水。

3、透水前,一定有预兆。

这是从多次透水事故的教训中总结出的一条科学结论。

若广大井下职工掌握这一规律,发现透水预兆时,撤出人员,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加固探放水地点的支护,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二)透水预兆

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前一般都有如下预兆:

1、巷道壁或煤壁“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水渗透微细裂隙后,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

2、煤层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壁时,有发凉的感觉。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这表明已接近水源,就密切注意水流的变化情况,如果出水混浊,说明接近水源,否则,相反。

5、煤层有水挤出,并产生“嘶嘶”声。

有时还能听到空洞的泄水声。

这是明显的突出征兆。

6、采掘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如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增加,氧含量下降。

7、煤壁或巷道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积水的特点,由于积水时间长,水中溶解许多杂质;含铁时;水色变红,含硫化氢时有臭鸡蛋味,酸性水发涩。

8、煤壁发潮发暗。

干燥光亮的煤体,由于水的渗入,变得潮湿、暗淡。

9、采掘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或水蒸气大,有雾气产生。

这是由于工作面接近积水区的缘故。

如果矿井水的类型不同,出现的预兆也不相同:

1)老空水:

老空水年代久,水量补给较差,属于“死水”,所以有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的特点。

2)断层水:

断层附近的岩层较为破碎,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工作面来压,淋水增大。

断层水的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

因此,很少出现挂红,水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层中遇到断层水,有时能从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现射流,水呈黄色等预兆。

3)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有时出现顶板来压,柱窝渗水,裂缝渗水等现象。

由于溶洞长期受水侵蚀,水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或出现挂红。

4)冲积层水,在浅部掘进井筒时,常遇到冲积层水。

如隔离煤柱过小,回采冒落后,裂缝沟通冲积层时,也能遇到冲积层水。

冲积层水的特点,开始时水较小,水色发黄,往往夹带有砂子,以后逐渐变大。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遇到特殊情况,如过断层时,没有出现透水预兆,只是压力增大,支柱断裂,有的巷道上方是一条盲巷或老空,并有较厚的淤泥杂物隔离堵塞,预兆不明显,造成一种假象,结果当巷道掘过后引起岩石松动,突然发生透水等。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作业时,必须保持警惕,注意水情,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七、井下防治水

(1)、探水的条件:

①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时

②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③接近含水层,采水层,溶洞,陷落柱以及可能同河流、湖、池等联通的断层破碎带时,底板右裂隙透水危险时。

④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或可能出水的钻孔或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⑤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2)探水起点的确定

①当老空、老巷,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水压不超过981kpa(10米)探水起点至积水落石出区的距离,煤层不得小于30米,岩层不得小于20米。

②对矿井的积水区不能准确确定边界位置时,探水起点至防断积水区边界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③掘进巷道附近右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起点距预计煤柱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米。

④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起点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米。

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超前距离一般不小于20米,在薄煤层中可适当减少,但最小不得小于5米,岩层中的探水钻孔,超前距离一般为5~10米,钻孔深度一般为40米,这样每打一次钻,可掘进20~30米。

(4)钻孔直径与数目。

对于积水,一般是利用钻孔放出积水,因此,钻孔直径的大小,既能使积水顺利流出,又能防止冲垮煤壁,钻水钻孔直径一般不超过75mm。

探水钻孔的数目,不少于3个,一个中心孔,两个帮孔,其方向应保证在掘进工作面前方中心及上下左右都起到钻水的作用。

(5)探水的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探水人员及整个矿井的安全、探水时应做到下列安全措施:

①探水前应加固探水工作面地架,背好帮顶,以免压力水冲垮煤壁及支架。

②清理巷道,保证安全退路畅通,坡度较大的斜巷要设梯子和扶手。

③保证水流畅通,并有适当的坡度及断面,保证水仓有足够的容量。

④一旦发现透水量无法控制时,立即通知险区人员撤离。

⑤打眼过程中如发现煤岩变松或沿钻杆内外流水超过正常打钻供水时,必须立即停钻(但不得拔出钻杆),派人监视水情,并报告矿调度室,如果情况紧急,应立即通知受水威胁区域的人中撤离。

⑥钻孔接近老空时,可能突然涌出大量的瓦斯和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必须由瓦检员随时监测气体情况,当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立即停电撤人。

⑦预计水压较大时,孔口要加套管,使钻杆通过套管打钻。

2、疏放水

将矿井水源的全部或部分的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措施之一,其方法是:

①直接放水,当水量不大,不致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时,可利用钻水钻孔直接放水。

②先堵后放:

当水流之间有联系,动水储量很大不堵住水源就不可能排空时,应先堵住补助水源点,再排放积水。

③先放后堵,当出水点遇有补给水流,但补给量很小,或在一定季节没有补给,就应选择时机先引放水,然后再采取堵漏措施。

疏放水的注意事项:

①放水前,根据预计的积水量,水位标高,水仓容积和排水能力,作出放水设计。

②探到水源后,一般可以利用钻孔放水,水量很大时,需要另打放水钻孔,其孔径一般为50~75mm,孔深≤70米。

③放水过程中密切注意水量变化、出水的清浊和杂质情况,设专人检查有害气体,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④放水设计中应包括人员撤退路线,设置指路标记,保证退路畅通,沿途应设照明。

八、透水时的抢救工作:

(一)透水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设法堵住出水点,突然透水时,现场人员要利用现场材料,破衣物,木塞等设法堵住出水口,以防事故继续扩大。

(2)向有通往地面出口的上部巷道撤离。

(3)当水势很猛,无法堵住出水点时,沿巷道撤退,要设法躲过水头可能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4)当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时,要使用隔离式自救器。

(5)人员临时躲避的地点,要避开巷道的交叉点。

(6)临时避难地点如果有压缩空气管路,应设法打开,提供人体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可增加人员所在地点的空气压力,阻止外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

九、救灾措施

(1)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核查井下人员,如发现有人被堵井下,要尽快判断人员可能的躲避地点,根据涌水量和排水能力估计排水所需要时间,计算人体的生存时间。

(2)立即通知泵房人员,使水仓水位降至最低,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3)地测人员应分析涌水性质、涌水量、查清地面水体变化,判断突出的发展趋势,防止淹井事故。

(4)采取措施,保证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转。

如果水中携带大量淤煤时,应在水仓进口建筑临时挡墙,使淤煤沉淀,减少水仓淤塞。

(5)做好防水闸门关闭的准备,拆除短道,清除淤渣,待命关闭,在关闭水闸门时,必须保证人员已全部撤出。

十、被淹巷道的恢复

(1)直接排干。

增加排水能力,直接将突出的全部积水排干,此法适用于水量不大,补给水源有限的情况下。

(2)先堵后排。

当涌水储量特别大,补给丰富,用强力排水也不可能排干时,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然后再排水。

(3)排水期间的安全措施

①保持良好通风,经常检查有害气体的含量。

因为随着水位的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有害气体随时可能涌出,因此应首先准备好局扇,随着排水工作的进行,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当水位下降到巷道口以下时更应如此。

②严禁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使用明火,以防止突然涌出的瓦斯形成瓦斯事故。

③在有害气体超标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应使用隔离式自救器。

④修复井巷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冒顶和坠井事故的发生。

十一、对矿井水灾被堵人员生存条件的分析

矿井水灾是煤矿事故的一种严重灾害,矿井发生水灾后,常常有人被堵在井下,在被堵地点待救。

在组织抢救时,广大的煤矿工人要发扬对工友负责的态度,争时间、抢速度,为使遇险人员早日脱险而战斗。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遇险人员较长时间没有被营救出来,有人就认为不能活着救出,因此抢救时决心不大、信心不足;当外部水位超过遇险人员所在地点标高时,有人会认为遇险者已失去了生存条件,在抢救时动作迟缓,个别人甚至放弃抢救。

在抢救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往往会贻误战机,使遇险矿工遭受更大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

为了避免这种惨局的发生,有必要对矿井出水后人员的生存条件做一个分析。

(一)人体生存的空间

(1)矿井突水后,人员的所在地点的标高高于矿井突水的标高,毫无疑问,无论巷道的形态如何(开放的、半封闭的)那么人员都不可能被水淹没,即有生存的空间存在。

此应坚信不移。

(2)当人员所在地点低于突水的外部水位,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由于井下发生透水,一般来势凶猛,大水一边向下部奔流,一边将下部巷道中的空气挤出,使下部巷道的空间被水占有。

这种情况,洪水能直接涌入位于透水点以下的巷道,是不会有人体生存空间的。

②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洪水往往先将下部的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口淹没,封堵了空气排泄的通路,而这个巷道上部若不漏气,即使在外部巷道水位高于遇险人员所在巷道的标高时,人员所在地点也不会被水淹没,即有人员生存的空间。

以U形管的原理说明之。

(二)人体生存空间的体积

玻意尔——马洛特定律:

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它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

P1/P2=V2/V1即:

V2=P1V1/P2

式中:

V2——被水封堵后人员所在地点的巷道体积,m3。

V1——被水封堵前巷道内的空间体积,m3。

P2——被水封堵后巷道内的空气压力,kg/cm3。

P1——被水封堵前巷道内的空气压力,kg/cm3。

(三)被堵人员巷道空间的空气质量

1、以氧气的消耗计算人体生存的时间。

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被堵空间内的氧气浓度与正常值相近,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氧气浓度会逐渐降低。

当氧气浓度降到10~12%时,遇险人员极度昏迷,因此我们把10%的氧气浓度,称为人体生存的极限浓度,氧气由20%降到10%,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1)人的呼吸耗氧。

人在呼吸时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体重、劳动强度及紧张程度。

处于休息时,约需0.25升/分。

(2)从煤岩中放出瓦斯相对降低人员所在地点的氧浓度。

由于突水后,人员所在地点的空气压力大为提高,所以从煤岩中放出瓦斯的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以氧的消耗计算人体生存时间如下式:

T=V1000(20%-10%)/0.237N分

式中:

V——被封堵空间的空气体积,m3。

1000——变量单位,由立方米变为升。

N——被封堵的人员数量,人。

2、以二氧化碳的浓度计算人体生存的时间。

透水期间,井下被封堵空间的CO2浓度会逐渐升高,CO2有刺激呼吸中枢的作用,会造成呼吸加快。

当空气中CO2的浓度达到1%时,出现呼吸急促;3%时呼吸次数增加1倍;5%时,呼吸困难;10%时,出现昏迷。

因此我们把CO2浓度上升到10%作为人体生存的极限浓度。

以二氧化碳上升到10%的人体生存时间计算为:

T=V×1000×10%/0.197N

3、以瓦斯涌出计算人体生存时间。

前边已经说过,在密闭的空间内,由于空气压力的上升,从煤岩中放出瓦斯的量较小,但是,如果人员所在地点是相对敞开的巷道,那么,从煤岩中放出瓦斯是必然的,而瓦斯浓度的上升,势必降低人员所在地点的氧浓度。

以瓦斯涌出计算人体生存的时间为:

T=V0.4/QC分

式中:

V——人员所在地点巷道的空间体积,m3。

0.4——40%的瓦斯浓度。

Q——封堵前通过巷道的风量,m3/min。

C——封堵前回风流中瓦斯浓度,%。

十二、被水封堵人员的抢救

(1)当人员所在地点低于突水最高水位时,禁止采用卸压的方法(如开绕道,从地面或井下向遇难人员打钻)的方法抢救遇难人员,防止因空气压力的下降而使水位上升,淹没人员,而只能采用强制排水的方法,尽快创造救人通道。

(2)当人员所在地点高于突水最高水位时,要依据巷道情况采取开绕道,原巷道疏通的方法尽快地接近遇难人员。

如果以上方法受现场条件、抢救时间的限制不可行时,可采取由地面向遇难人员所在地点打钻的方法,以稳定被堵人员的情绪,向遇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和食物,延长被堵人员的生存时间。

(3)在寻找遇险人员时,应仔细观察,注意巷道的敲击声、呼喊声,以便及时发现遇险人员。

(4)最好采用由上而下开挖堵塞物、寻找遇难人员的方法,清理堵塞物时要全断面清理,防止越过遇难人员,形成二次返工。

(5)当人员所在地点高于突水水位时,可打开与遇难人员的所在地点相通的水管,压缩空气管,并向遇难人员的所在地点输送压缩空气。

而遇难人员所在地点低于外部水位时,禁止采用这种方法。

(6)在组织抢救时,应加强抢救人员工作地点的通风必要时,释放纯净氧,提高工作人员所在地点的氧气浓度。

(7)抢救人员通过局部积水巷道时,要十分慎重。

应考虑到水位的上升速度,距离和有害气体情况,选择熟悉水性的人员通过。

(8)在淤泥中清理淤积物时,要铺水板,防止人员陷入淤泥中。

十三、人员获救后的注意事项:

(1)人员长时间在的黑暗的环境中,眼睛的瞳孔是散大的,当强烈的光线照射伤员的眼睛时,瞳孔急剧收缩,眼压瞬间升高,伤员会出现剧烈的头疼,甚至形成失明,因此,遇险人员获救后,禁止用头灯照射伤员的眼睛,以防止以上症状的发生。

对获救人员采取避光措施。

(2)避免伤员的暴食暴饮,获救初期,应让伤员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食用一些营养丰富的流质食品,当伤员的胃功能逐步恢复后,再逐步增加饮食量。

(3)采取疏亲措施,防止伤员情绪的激动而产生休克症状。

(4)分段输送。

在伤员运往地面的过程中,要在巷道不同标高地点设置救护站,伤员在每个救护站停留一定的时间,即使伤员的身体适应不同高度气压的影响,坚决杜绝伤员获救后一次运往地面,否则会出现减压反应,使伤员的脑膜发生爆炸而出现危险。

(5)运送伤员时,采用脚前头后的运输方法,禁止给伤员垫枕头,因为人体生命特征在极其微弱的情况下,保证大脑、心脏的供血是必要的,有时甚至采取减少下部供血的方法以保证人体重要器官的危险,采用脚前头后的的输送方法,伤员人体向前运动的惯性会流向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生命特征微弱状态下重要器官的供血需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