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358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docx

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

第五章雌性动物的发情周期

第一节卵子的发生和形态结构

卵子发生(书P99):

♀的生殖细胞经一系列的分化和成熟而形成卵子的过程。

一、卵子发生的过程与机制

三个阶段:

卵原细胞的增殖

卵母细胞的生长

卵母细胞的成熟

其发育顺序:

PGCs→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子

1、卵原细胞的增殖

有丝分裂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开始于胚胎前期,结束于中期(绵羊:

胚胎35-90d;牛:

胚胎45-110d),妊娠期短的动物可能结束于出生后一段时间(猪:

胚胎30d-生后7d;兔:

胚胎21d-生后10d)。

增殖期:

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增生,形成许多卵原细胞,这个时期称之。

2、卵母细胞的生长

生长

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在妊娠前期和中期即在增殖完成后卵母细胞开始生长至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静止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核网期,并在短时间内便被卵泡细胞包围而形成原始卵泡。

此后,一旦动用此卵子,其生长即开始。

特点:

(1)卵黄颗粒增多,使卵母细胞体积增大;

(2)出现透明带;

(3)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

3、卵母细胞的成熟

第一次成熟分裂

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PB1

减数分裂I

第二次成熟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卵子+PB2

减数分裂II

成熟过程从卵原细胞增殖完成开始至受精后才完成。

对于大多数家畜,是完成成熟分裂I后才排卵的,而对于马、狗和狐狸,是排卵后才完成成熟分裂I。

(二)卵子发生的特点

1、卵子发生特点(记忆,书P101)

(1)经两次成熟分裂仅产生一个卵子;

(2)卵原细胞的增殖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3)卵子生长中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遗传信息于卵黄和核内。

2.卵子发生与精子发生的异同(记忆):

(1)相同之处:

A、都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PGCs);

B、两次成熟分裂;

C、形成单倍体配子。

(2)不同之处:

(书P101)

A、精子发生于初情期之后,卵子发生起始于胎儿期;(时间)

B、精子发生连续不断。

卵子发生时第一次减数分裂时静止;(时续性)

C、精子发生是在精细管而卵子发生是在卵泡细胞中进行,;(场所)

D、配子数目;(数量)

E、形态不同;(变形)

F、排卵时,卵子并未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而射精时,精子已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和变态过程。

(成熟阶段)

四、卵子的结构和形态(书P103)

(一)卵子的形态和大小

卵细胞形态:

圆形;大小:

直径﹤185µm

(二)卵子的结构

从外到内:

1、放射冠(coronaradiata,CR);2、透明带(zonapellusida,ZP);3、卵黄膜(vitellinemembrane);4、卵黄(vitelline)

1、放射冠(CR):

由卵丘细胞及卵泡液基质环绕卵母细胞组成。

于透明带周围的卵泡细胞,通过穿过ZP的微绒毛可以与卵子发生联系。

2、透明带(ZP):

是紧贴在放射冠内的一层的半透明膜,来源于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分泌物形成的细胞间质。

其上有精子受体,透明带蛋白,ZP1,ZP2和ZP3,具有多精子入卵阻滞作用。

3、卵黄膜(vitellinemembrane):

是卵母细胞的细胞膜,源于卵母细胞皮质分化物,具物质交换和防止多精子受精功能。

卵膜:

即卵子表面的膜,包括卵黄膜和透明带。

它们形成细胞间隙,极体存于此。

4、卵黄(vitelline):

即卵子细胞质和核,其内含有RNA、蛋白质、脂质和糖原等。

提供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核和核仁:

卵子的核位置不在中心。

有明显的核膜,核内有一个或多个染色质核仁,所含的DNA量很少。

卵子如未受精,则卵黄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碎块,每一块含有一个或数个发育中断的核。

第二节卵泡发生、排卵及黄体

卵泡形成:

卵原细胞在增殖结束后,就开始减数分裂(成熟分裂),但终止于成熟分裂前期,卵原细胞此时也成为初级卵母细胞。

来自生殖上皮的细胞向卵巢内部生长并包围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周围由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原始卵泡占卵巢中卵泡总数的95%,是以后卵泡利用的源泉。

一旦形成原始卵泡,卵母细胞就被维持在一个严格受控制的环境中,与血液中任何潜在的有害物质隔离。

一、卵泡发育的阶段划分和结构特点

过程:

原始F→初级F→次级F→三级F→成熟F

(一)原始卵泡(记忆):

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单层扁平卵泡细胞。

(二)初级卵泡(记忆):

卵母细胞周围包被着一层立方(柱状)卵泡细胞的细胞团。

(三)次级卵泡:

卵母细胞周围包被着二至数层卵泡细胞的细胞团。

(四)三级卵泡(记忆):

卵泡细胞层的分离,其中形成卵泡腔并在内充有卵泡液。

特点:

1、形成卵泡腔,里中充满卵泡液;

2、形成卵丘,卵泡颗粒细胞可分为卵泡壁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

(五)成熟卵泡:

又称葛拉夫氏卵泡。

三级卵泡进一步发育至排卵前的卵泡,其中充满卵泡液,卵泡质地软,将排卵。

 特点:

卵泡液增多,卵泡腔增大,卵泡扩展到整个皮质部而突出卵巢表面。

完整的成熟卵泡构成:

卵泡外膜、卵泡内膜、基底膜、颗粒层、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卵泡腔和卵泡液组成。

二、卵巢上卵泡发育的动态(了解)

(一)原始卵泡库的形成和原始卵泡的活化

1、原始卵泡库的建立

胚胎时期卵黄囊内胚层迁移到生殖嵴的PGCs,在性别分化后形成卵原细胞,并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这种增殖通常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停止。

卵原细胞发育成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原始卵胞而进入原始卵泡库。

原始卵泡库建立后,卵泡的征集(卵泡发育启动)即开始,且在生命中从不停止。

2、原始卵泡的活化(书P107)

出生后的卵巢中并不是所有的原始卵泡同时开始生长。

因此,必然有些其他因素是使一些原始卵泡保留在静止阶段,另一些卵泡则开始生长。

(二)卵泡波型

所谓卵泡波实质是卵泡周期性生长发育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卵泡发生波的三个术语(记忆,书P108):

•征集:

生长卵泡中一群小卵泡开始迅速生长。

•选择:

只有部分被征集的卵泡继续发育,以致最终确立优势卵泡的过程。

•优势化:

优势卵泡迅速发育而其他同时被征集的卵泡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三、卵泡发育的调控

卵泡发育受系统的(传统内分泌,亦是主要的)和局部的(旁分泌和自分泌,尚无确定和次要的)机制调节。

(一)卵泡发育的内分泌调控(理解,书P109)

1、卵泡征集的内分泌控制

在卵泡征集期间,一群小卵泡对Gn变得敏感并依赖于其生长。

引起卵泡征集的主要激素是FSH。

LH脉冲在征集中不起作用。

2、卵泡选择和优势化的内分泌控制(书P109)

(1)被动途径

A、最大卵泡产生较多得E2和抑制素,反馈抑制FSH分泌,使FSH浓度降低到维持其他较小卵泡所需得阈值以下,从而间接抑制较小卵泡的生长,而大卵泡本身一方面对Gn的敏感性增强。

B、另一方面,大卵泡将其依赖逐渐由FSH转向LH。

在卵泡内高浓度的E2+FSH共同作用下,增加颗粒细胞上FSH和LH受体,从而使Gn对这些大卵泡的作用加强,维持优势卵泡的发育。

(2)主动途径

优势卵泡可能产生一些“优势化因子”直接抑制从属卵泡的发育。

(二)卵泡发育的旁分泌、自分泌调控(自学,书P109)

(三)卵泡选择和优势化机制的综合模式(了解,书P112)

四、卵泡的闭锁

1、闭锁(记忆):

指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都中途退化,表现为功能和形态结构的退化,从而退出发育行列。

2、闭锁的形态学变化(了解,书P112)

3、可能的原因或机理(书P113)

五、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

(一)排卵(书P113)

排卵(记忆):

卵泡发育成熟后破裂、排出卵子的过程。

排卵率(记忆):

一次发情中两个卵巢排出的卵子数。

牛、马、驴:

1个,个别排2个

母猪:

10-25个

羊:

1-3个

排卵部位:

除马、驴有排卵窝外,其他动物可在卵泡上任何点排卵。

1、排卵类型(记忆,书P113)

(1)自发排卵

定义:

指卵泡成熟后不需要外界刺激即可排卵和自动形成黄体。

A、功能性黄体可维持一定时间:

猪、马、牛、羊等。

B、除非交配,黄体功能可维持一定时间:

如鼠类。

(2)诱发排卵

定义:

动物经过交配或人为刺激子宫颈才能引起排卵,又称刺激性排卵。

如兔、猫、貂、骆驼;同性集养母兔互爬跨,也引起排卵(1%~5%)。

2、排卵过程及细胞的变化(了解,书113)

(1)排卵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卵母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成熟;卵丘细胞聚合力松解,颗粒细胞间各自分离;卵泡膜变薄和破裂。

(2)排卵机制(尚不清楚)

E↑引起排卵前LH峰的形成,LH峰引发卵泡内一系列细胞和分子事件,包括PG和类固醇合成和释放,P↑、PGF2↑,卵丘细胞松散,卵泡排卵点外膜被纤维酶分解,PGF2使排卵点处细胞内的溶酶体分解而使细胞分解,加上卵泡内液体分泌增加而突破排卵。

(二)黄体形成和退化(记忆,P115)

红体→黄体→白体

1、黄体(Corpusluteum,CL)形成

(1)形成红体:

排卵后,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下内陷,原来卵泡液部分留下,卵泡膜血管由于负压而破裂流血,积于卵泡腔内,形成红体。

(2)黄体CL组成

•颗粒细胞增生增大—黄体化—大黄体细胞

•卵泡内膜细胞侵入、增殖—黄体化—小黄体细胞

•而内膜伸出毛细血管—供血—黄体血管化

(3)白体

黄体细胞空泡化→血管退化→黄体体积缩减→被卵巢中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代替→完全退化→白色斑痂—白体

2、CL功能

黄体形成后,再经数天生长达到最大体积,黄体体积的大小同它的功能强弱相一致。

其主要功能是分泌P维持妊娠。

3、CL退化机理

(1)未妊娠雌性在周期的一定时期,子宫如未有胎儿及其产生的胎儿信号,子宫内膜能分泌PGF2α,使黄体溶解。

(2)OT和E2对牛和绵羊具有促使CL退化的作用,是间接通过促进子宫生成PGF2α实现的。

而猪则相反,E2具有促进黄体的功能。

名词解释(记忆):

(1)功能黄体期:

黄体分泌P的期间

(2)功能黄体:

分泌P的黄体

(3)周期黄体:

在发情周期中,如果母畜未孕,这时的黄体称之,它在黄体期末退化。

(假CL)

(4)妊娠黄体:

在发情周期中,如果母畜怀孕,黄体分泌P维持妊娠,这时的黄体称之,它在怀孕终止才退化。

(真CL)

第三节发情周期及其调节

一、发情书P117)

(一)发情的概念

发情(记忆):

♀性成熟后受激素的作用而在特定的时间内出现一些特有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称为发情。

如阴道湿润和有粘液,外阴红肿,接受爬跨交配等。

(二)正常发情的征状(记忆,书P117-118)

1、行为变化(精神状态及性欲)

兴奋不安、活动增加、呜叫、拱背举尾,频频排尿、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接受爬跨和爬跨其它母畜,母猪有静立反应。

2、生殖道变化(生殖器官及粘液排出)

子宫输卵管活动性增加,子宫颈口开张,阴道粘膜充血潮红,阴道有粘液流出,外阴红肿。

3、卵巢变化(卵巢上有卵泡发育和排卵)

卵巢上有发育成熟的卵泡,直肠触诊卵巢感觉卵巢质地软。

二、发情周期的概念与类型

(一)发情周期

定义(记忆,书P118):

♀达到初情期后,整个机体及生殖器官便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周而复始(非发情季节及怀孕♀除外),一直到性机能停止活动年龄为止。

这种周期性变化过程,称之。

从时间上定义:

为从一次发情至下次发情之间的时间间隔。

记忆:

牛、水牛、猪、山羊、马、驴平均21d;绵羊16-17d

(二)发情周期类型(记忆,书P119)

1、季节性发情周期

定义:

雌性只在一年的某个季节内有发情周期的现象。

例:

马、驴、绵羊、山羊、骆驼为季节性多次发情;猫、水貂等为季节性一次发情。

2、无季节性发情周期

定义:

动物在一年中任何时节都有发情周期的现象。

例:

牛、猪、热带山羊等动物属此类型。

三、发情周期的阶段划分(记忆)

(一)二分期法

根据卵巢上卵泡和黄体的发育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

(二)四分期法

根据母畜的生殖道和发情行为分为:

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

(三)发情周期阶段特点(记忆,书P120)

1、卵泡期:

从上次发情周期的黄体退化开始,卵泡重新发育至排卵结束。

包括:

发情前期和发情期。

发情前期:

黄体退化、卵泡开始发育、E2分泌开始增多、腺体生长无分泌,生殖道开始充血,♀尚无性欲;

发情期:

♀性欲旺盛,卵泡发育接近成熟、分泌大量E2、生殖道充血、外阴红肿、腺体分泌、流出粘液,卵泡发育很快,多数在发情末期排卵;

2、黄体期:

从卵泡排出形成黄体至黄体退化,包括发情后期和间情期。

发情后期:

♀性欲转入静止状态,腺体活动减少,充血减少,无粘液。

黄体开始形成并分泌P,子宫内膜增厚,卵泡破裂排卵。

开始发育。

间情期:

♀性欲完全停止,精神恢复正常。

黄体继续增大,子宫内膜发达,子宫颈管紧闭、粘液少且稠。

2、二期方法(以卵巢组织学的变化)

①卵泡期:

卵泡开始发育并渐成熟,分泌雌激素,刺激生殖道变化并产生性欲,最后卵泡破裂排卵。

包括发情前期与发情期。

②黄体期:

卵泡破裂后形成黄体,直到黄体萎缩退休为止。

它包括发情后期和休情期。

四、雌性动物发情周期中的变化

(一)生殖器官的周期变化(见上表)

(二)行为的变化(记忆,书122)

兴奋不安、活动增加、鸣叫、拱背举尾,频频排尿、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接受爬跨和爬跨其它母畜,母猪有静立反应。

(三)生殖激素的变化

四)卵巢变化(书P124)

经历卵泡生长、发育、成熟、破裂、排卵,CL形成和退化等一系列过程。

五、发情周期的调控机理

发情周期是卵泡期、黄体期的交替,影响卵泡发育和黄体溶解的因素均参与发情周期的调控。

1、初情期到来,♀的下丘脑—垂体—性腺反馈轴建立。

在发情季节,下丘脑分泌适量的GnRH,促进垂体分泌适量的Gn(即FSH和LH);

2、FSH和LH协同作用,促进卵巢发育及卵泡发育,同时卵泡分泌E2和少量P。

E2经循环到大脑性中枢,在少量P协同作用下,引起♀发情;

3、E2一方面负反馈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FSH大量分泌;E2另一方面正反馈于下丘脑和垂体,促进LH大量分泌形成排卵前LH峰;

4、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在LH峰作用下引起卵泡破裂排卵,形成CL,其在LH+PRL作用下分泌P;

5、大量P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使GnRH和Gn的分泌减少,抑制FSH的分泌,抑制卵泡继续发育和成熟,抑制♀发情。

(怀孕♀不发情的原因)

6、黄体期末,如子宫未接受胎儿,就分泌PGF2溶解黄体,P分泌量大减而解除了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GnRH和Gn的抑制和卵泡发育的抑制;

7、下丘脑又脉冲式分泌GnRH,其作用于垂体分泌大量Gn(FSH和LH),从而促进卵泡可再次发育至成熟,其分泌的E2又导致♀再次发情。

正常的发情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的。

六、各种动物发情周期的特点(后面讲)

第四节乏情、产后发情与异常发情

一、乏情(记忆,书P132-133)

定义:

指♀无发情表现的完全无性欲状态。

包括生理性乏情和病理性乏情。

(一)生理性乏情

1、季节性乏情:

主要由不得光照引起。

2、泌乳性乏情:

主要由泌乳期分泌量较大的PRL引起,各种动物都有一定时期的泌乳性乏情,以猪比较严格,泌乳期几无发情。

其次是绵羊,大多数不发情。

再次是牛。

马时间最短。

3、衰老性乏情:

主要原因是卵巢中卵泡储备不足,机能衰退。

(二)病理性乏情

1、营养不良引起的乏情:

主要是缺乏Vit.ADE和蛋白质,如耕牛无补饲会造成在冬季和早春无正常发情周期。

2、各种应激造成的乏情:

如夏季高湿度、高温,运输拥挤和疲劳等。

3、生殖疾病引起的乏情:

卵巢和子宫异常如持久黄体、卵巢退化、幼稚型卵巢,子宫重度炎症等。

二、产后发情(记忆,P134)

定义:

指分娩后首次发情。

母猪:

产后3-6d出现发情,但不排卵。

断乳后出现正常发情。

奶牛:

产后45-60d。

母马:

在分娩后6-13d(平均9d)。

发情症状不明显,但可以配上,俗称“配血驹”。

母羊:

在产后2-3个月,有时20d(若不哺乳)。

啮齿类和兔子:

分娩后2-3d。

三、异常发情(书P134-135)

定义:

雌性动物因病理原因出现异常的发情生理和行为的现象。

(1)安静发情(隐性发情和沉默排卵,记忆:

)指♀发情时缺乏外表症状,但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2)短促发情:

是指母畜的发情期非常短促。

(3)断续发情:

指母畜发情持续时间很长,且时断时续。

(4)慕雄狂:

该症多与卵泡囊肿、炎症和内分泌紊乱有关

(5)孕期发情(假发情,记忆):

指怀孕期时仍有发情表现。

第五节家畜发情周期特点及发情鉴定

一、发情鉴定

1、定义(记忆):

利用各种手段将发情动物从群体中鉴别出来的方法和技术。

2、发情鉴定目的

(1)发情正常否;

(2)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3、发情鉴定依据

主要根据动物发情时的行为表现、卵巢、生殖道和生殖激素变化情况等。

4、发情鉴定方法

(1)外部观察法(适于各种家畜)

——观察者在每天的特定时间(通常在凌晨和黄昏),观察雌性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发情而作出鉴定的方法。

如精神状态是否兴奋不安,食欲是否减退,外阴部是否肿胀、湿润并有粘液流出,以及粘液的数量、颜色和粘性,排尿是否频繁等。

如母牛根据其相互爬跨,外阴部有较多粘液或后躯粘有粘液的痕迹,母猪根据其静立反应等。

(2)试情法(适于各种家畜)

——利用试情动物(teaseranimal,如结扎输精管、手术偏离包皮、雄激素处理的阉雄性、戴围裙等)对发情雌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3)阴道检查法(适于各种家畜)

——通过检查发情雌性阴道的湿润程度、粘膜颜色和充血程度而作出鉴定的方法。

(4)直肠检查法(适合于大动物)

——检查者经直壁触摸大动物(牛、水牛、马和驴)的卵巢,感觉其卵泡发育情况而作出鉴定的方法。

优点:

可较准确地步判断卵泡发育程度,确定适宜的授精时间,并可在必要时进行妊娠诊断,以免给妊娠动物配种而引起流产。

缺点:

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严格,经验愈丰富,准确性愈高。

(5)其他方法如涂尾鉴定方法,如卡玛鉴定帖,如颌下钢球发情标志器,如仿生学法等。

二、各种动物发情特点及鉴定方法

(一)母牛和母水牛

1、母牛和母水牛的发情特点(记忆)

(1)发情季节:

全年都可发情。

(2)发情周期:

平均为21d。

(3)发情期:

发情持续时间最短,平均为18h(12~24h);

(4)发情征兆:

外阴部红肿,有玻棒状粘液流出,有规律(“吊线”),还有排血粘液的现象。

发情时,母牛会爬跨其它母牛及接受其它母牛或公牛的爬跨。

黄牛的发情行为比水牛明显。

(5)排卵时间是发情结束后10~12h,一般只有1卵泡发育成熟排卵。

(6)产后发情:

多在产后45-60天左右发情。

2、母牛的发情鉴定(记忆,书P138-139)

(1)外部观察法

行为:

爬跨和接受爬跨(判接受那头)

外阴部:

红肿,充血,有子宫颈粘液流出,开始量少,透明,以后增多,在盛期特多,透明,且牵缕性强。

(2)直肠检查法(书P139)

通过直肠触摸卵巢上卵泡,卵泡凸出卵巢表面,波动性大,接近排卵时最后有一触即破之势。

I(卵泡出现期):

卵巢稍增大,优势卵泡直径约0.5~0.75cm,直肠触诊时为一软化点,波动不明显,在第一期中母牛一般已有发情表现。

II(卵泡发育期):

卵泡发育到1~1.5cm,呈小球状,波动明显。

在此期后半期,发情表现已不大显著。

III(卵泡成熟期):

卵泡不再增大,但泡壁变薄,紧张性增强,触诊时有一触即破之感。

Ⅳ(排卵期):

卵泡破裂排卵,卵泡液流失,故泡壁变为松软,成为一个小凹陷,排卵后6~8h开始变为黄体,原来的卵泡开始被填平,可触摸到质地柔软的新黄体。

排卵发生在性欲消失后10~15h。

(二)母猪

1、母猪的发情特点(记忆)

(1)发情季节:

全年都可发情。

(2)发情周期:

平均为21d。

(3)发情期:

一般为2~3d(48~72h)。

(4)发情征兆:

有“静立反射”现象,爬跨其它母猪和会接受其它母猪或公猪的爬跨。

外阴部充血肿胀,有少量粘液流出。

(5)排卵期:

发情开始后36-48h,排卵持续期为6-8h。

排卵数为10~25个。

(6)产后发情:

断乳后5-7天。

2、母猪的发情鉴定(记忆)

(1)由于外阴部表现比较明显,故主要采用外部观察法。

母猪的外阴变化:

发情期外阴红肿、湿润。

发情后期阴门成为淡红,微皱,重新变得较干燥。

此时为配种适期。

再过后,阴门肿胀消退,呈淡红,性欲消失。

(2)由于母猪在发情时,对于公猪的爬跨敏感,可用公猪试情,根据接受爬跨的安定程度判断其发情期的早晚。

如果封锁公猪,也可用手压母猪背部试情。

如压背时,母猪静立不动,即所谓的“精立反射”,则表示该母猪已至发情高潮。

(三)母羊

1、母羊的发情周期(自学,书P130)

2、母羊的发情鉴定

采用试情法为主,结合外部观察法:

因发情期短,外部表现不明显。

(四)母马

1、母马的发情周期(自学,书P131)

2、母马的发情鉴定

以直肠检查为主,结合外部观察试情和阴道检查法:

发情期较长而卵泡发育较少,规律性明显。

思考题:

名词解释:

卵子发生;各级卵泡;征集、选择、优势化;发情周期;卵泡闭锁;自发排卵,诱发排卵;安静发情;产后发情;静立发射

是非题:

1.在雌性的一个发情周期中,卵泡期通常比黄体期长。

()

2.母猪排卵时排出的卵母细胞刚好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

3.安静发情是指母畜只表现外部发情象征,而卵巢中不发生排卵。

()

4.水牛的发情象征通常不如黄牛的明显。

()

5.卵母细胞的第二次成熟分裂是在受精前完成。

()

6.对于诱发排卵的动物,交配刺激是十分重要的。

()

7.母兔的发情周期为21天。

()

选择题:

1.下述()为异常发情。

①安静发情②慕雄狂③季节性乏情④短促发情

2.牛、羊和猪排出的卵子为()。

①初级卵母细胞②次级卵母细胞③卵原细胞④成熟的卵子

3.()是季节性一次发情的动物。

①奶牛②兔③绵羊④猫

4.卵子运行的动力是(   )。

①卵子本身的运动能力②纤毛的颤动③输卵管液体的流动④输卵管平滑肌的收缩

填空题:

1.排卵的类型包括和两种,兔是属于,牛是属于。

2.雌性异常发情包括断续发情、短促发情、慕雄狂、及等。

3.牛是在发情结束才排卵。

4.在生产实践中,猪的发情鉴定通常采用_____法,山羊的采用法。

5.卵子的发生过程可概括为————,————和——————。

简答题和问答题:

1、卵子发生和精子发生的异同点?

卵子发生的过程和特点?

2、发情周期阶段的划分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3、什么叫做发情?

正常发情的症状?

4、简述母牛、猪发情周期的异同点?

5、母牛和母猪的发情鉴定?

6、发情周期的内分泌调控机制?

为何怀孕的母畜一般不发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