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344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docx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

有一些照相机是不能自动曝光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这种相机,而且又无测光表,欲使底片上产生合适的密度,就必须正确地估计曝光。

此外,尽管你有一架现代的能自动曝光的照相机,或者有专用的测光表,某些场合也难以依靠照相机里的测光系统或另外的测光表进行准确的计量而使胶片获得正确的曝光。

比如拍摄夜间的街道、焰火、霓虹灯、星星等,往往难以用测光表直接量光,而需要凭经验估计曝光。

估计曝光的依据

要使照相机里的胶片获得合适的曝光量,掌握正确估计曝光的本领,必须首先了解哪一些因素影响胶片的感光,才能根据拍摄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曝光作出判断。

在这方面,要考虑以下因素,作为估计曝光的根据:

胶片的感光度

天气情况

季节与时刻

被摄体的明暗

投射光的方向

环境反射光的强弱

地理纬度的差别

海拔高度的影响

滤色镜的倍数

(1)胶片的感光度

商店里出售的照相胶片,都标明着感光度。

感光度是胶片的重要性能之一。

感光度高的胶片,需要较少的曝光量就能产生合适的密度;感光度低的胶片,则需要较多的曝光量才能产生合适的密度。

正确曝光的要求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拍摄条件下,不管现场的光线多强多弱,都要使胶片获得不多不少正好合适的曝光量,才能在底片上产生合适的密度,得到一张技术质量好的底片。

所以,感光度高的胶片,曝光量要相应地少一些;感光度低的胶片,曝光要相应地多一些。

胶片的感光度提高一倍,曝光量应少一半;感光度降低一半,曝光量应增加一倍。

(2)天气情况

不同的天气,自然光线的强弱很不一样,对曝光有明显的影响。

为了掌握上的方便,可以把天气情况分作四类:

①明朗阳光。

指阳光明媚,地面景物投影清晰的晴天。

这类天气光线最强,曝光要少一些。

②薄云遮日。

指天空中有白云的晴天。

这类天气,阳光比较柔和,地面景物虽仍有投影,但影子不重。

这样的天气,自然光的强度比“晴朗阳光”约弱一半,曝光时要比晴朗阳光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档快门速度。

③微阴天气。

指空中有密集的云层,阳光被云层所遮,太阳的足迹不能辨认,只有天空所反射的散射光照明。

这时,光线的强度又比“薄云遮日”这一类的天气暗一级,应比它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级快门速度。

④阴晦欲雨。

指浓阴天气,空中乌云密布,光线昏暗。

这种天气应比“微阴天气”再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级快门速度。

(3)季节与时刻

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和一日中不同的时刻,自然光的强弱不同,这也是估计曝光时要考虑到的一个方面。

夏季的十时、十一时、十二时、十三时、十四时和春、秋季的十二时,自然光最强。

夏季的八时、九时、十五时、十六时,冬季的九时、十时、十四时、十五时,自然光的强度减弱一级。

夏季的六时、十八时,春、秋季的七时、十七时,冬季的八时、十六时,自然光的强度再减弱一级。

以上四类时刻,光线的强度每减弱一级,应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档快门速度。

(4)被摄体的明暗

被摄体本身的明暗不同、表面结构不同,会影响到它的反光率。

即便在相同的照明光线条件下,反光率不同的被摄体,反射出来的亮度便不一样。

亮调子的被摄体反光率高,反射出的光线多;暗调子的被摄体反光率低,反射出来的光线少。

因此,对亮调子的被摄体要比暗调子的被摄体曝光少一些。

(5)投射光的方向

被摄体在顺光、侧光、逆光照明条件下,反射出的亮度并不一样。

在顺光照明下,被摄体受光面大,反射出的其余部分则形成阴影。

这时,被摄体的整个亮度比受到顺光照明时低,反射出的亮度也较弱。

因此,拍摄侧光照明下的被摄体,要比顺光照明下多增加一级曝光(开大一级光圈或放慢一档快门速度)。

在逆光照明下,被摄体处在背光的阴影中,反射出的亮度更弱,要比侧光再增加一级曝光。

不过,这是指拍摄逆光下被摄体的近景(如逆光下的半身人像)而言,若拍摄逆光中的开阔远景,不仅不能多曝光,还要比顺光照明下减少一级曝光。

(6)周围环境反射光的强弱

自然界中的被摄体,不仅受到直射阳光和天空反射光的照射,还会受到周围环境反射光的影响。

比如,人物站在白色或浅色的墙壁跟前,活动在水边或海滩上,处在雪地里,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射光就比较多,能提高被摄人物的亮度。

甚至是拍摄一个人在读书,或者穿着一件白上衣,书本和白上衣也会将一定的光线反射到人物的面部,增加其亮度。

相反,如果被摄人物处在树荫下,或在不够开阔的庭院中,来自周围环境的反射光则比较少,被摄者的亮度就比较弱。

所以,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反光情形适当增减曝光量。

(7)地理纬度的差别

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地理纬度不同,接受的太阳照度也不同。

纬度每差15°到30°之间,为第一级;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北京、沈阳、长春等地区都在北纬30°到45°之间,为第二级;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区在北纬45°以北,为第三级。

纬度每差一级,曝光量也应差一级。

(8)海拔高度的影响

海拔越高,曝光量越应减少。

在高山摄影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一般来说,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下,对曝光量的影响不大;海拔高度到达1000米,曝光量应为正常值的3/4;海拔高度达2000米,应为1/2;海拔高度达3000米时,应为1/3;4000米时为1/4。

(9)滤色镜的倍数

无论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所用的滤色镜,除去白色透明的或极淡的色彩校正滤色镜以外,均有一定的阻光率。

拍摄时如果使用滤色镜时,应根据它的阻光倍数补偿曝光量。

简便的记忆方法

以上列举了影响摄影曝光的一些因素,帮助大家掌握正确估计曝光的根据,锻炼估计曝光的技巧。

但是,上述因素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难以记忆,或者感到不够方便。

这里介绍一个简便的记忆方法,便于大家估计曝光。

就是:

在阳光晴朗的天气,拍摄顺光下的普通景物,光圈用f/16,快门速度用胶片感光度(ASA)的倒数。

如ASA100的胶片,快门速度就用1/100秒;ASA64的胶片,便用1/60秒。

以此作为估计曝光的基础,然后再根据天气情况、照明光线投射的方向等,将曝光量加以适当的调整,便不难获得准确的曝光。

可以把这种关系概括如下:

光线条件

被摄体条件

曝光

明朗阳光

在明亮的沙滩或雪地上

普通被摄体

侧光照明的被摄体

减少1级

f/16,(1/胶片感光度)秒

增加1级

薄云遮日

普通被摄体

增加1级

微阴

普通被摄体

增加2级

阴晦欲雨

开阔阴影

普通被摄体

增加3级

夜景的曝光

夜景的估计曝光是常常用得到的。

因为夜景通常由一些明亮的光斑与大块的黑色影调交织在一起,亮度分布很不均衡,除去一些较小的场面和较近的被摄体适合用测光表量光以外,一些较大的场景,即便用测光表量光,也不会得到准确的曝光,何况景物太暗,有时尚无法量光。

在多数情况下,拍摄夜景要依靠估计曝光。

夜景的估计曝光不容易判断,常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

但是也要看到,拍摄夜景,实际上并没有十分准确的曝光(带天空的夜景除外),曝光略微不足,阴影部分变暗,却容易保留被灯光照明的景物的层次;曝光略微过度,虽然亮斑(灯光)周围的层次受到一定损失,但阴影部分却能表现出较多的细节。

所以,夜景摄影的曝光,允许有一定的出入。

在一般情况下,可参照下表进行估计曝光。

夜景摄影曝光参考表

胶片感光度:

ISO100/21°

被摄体

曝光时间

光圈

灯光照明的建筑物

4秒

f/8

百货商店的橱窗

1/30秒

f/3.5

城市商业区街景

1/4秒

f/5.6

工地灯光

8秒

f/8

工厂夜景

4秒

f/5.6

空中焰火

B

f/11

篝火、营火会

1/30秒

f/4

明亮照明的室内景物

1/8秒

f/4

中等照明的室内景物

1/4秒

f/3.5

满月照射下的雪、冰

1分

f/5.6

满月照射下的海面、沙石

1分

f/4.5

满月照射下的土地

1分

f/4

晴天的月亮

2秒

f/5.6

汽车灯光柱

1秒

f/8

钨丝灯照明下的估计曝光

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照片,如果没有测光表量光,可参照以下数据估计曝光。

使用ISO100/21°的胶片,照相机快门速度1/30秒,用两盏带反光器的500瓦的钨丝灯,主光距被摄体1.5米,辅助光距被摄体2米,光圈用f/5.6—8;假若主光距被摄体2米,辅助光距被摄体3米,光圈用f/4—5.6。

 

一.EV的基本概念

EV值是一种曝光量大小的表示方法,它以1EV表示一档光圈或者一档快门速度的对应,每相差1EV值,光圈或快门速度便差一档,单位面积感光物质上接收到的光亮相差一倍。

ISO100下常用EV值和快门、光圈的对应。

二.EV的测量

1.测光表(独立式——内置式)

2.经验(以阳光十六法为基本)

三.常见用光条件下EV值估算

1.烛光或明月下EV=4

2.阳光直射物体EV=15(阳光十六法之依据)

3.阳光强烈的白天(10~15)EV=16,早于10点或晚于15点EV=14

4.室内自然光条件下的EV值估算(被摄物体距窗1.5米)

室内条件浅色墙壁白色墙壁

多窗单窗多窗单窗

晴天极明亮日光87109

晴天明亮日光7698

薄云天气6587

厚云天气43.565

乌云天气3254

5.室内灯光条件下EV值估算(ISO100)

拍摄内容灯光条件EV光圈快门

夜间室内灯光日光灯48W,相距1米621/15

夜间室内灯光白炽灯25W,相距1米55.61

室内烛光无其他光线,相距0.5米421/4

舞台演出较亮的舞台灯光941/30

卡拉OK厅内景室内灯光,有顶光55.61

6.室外夜景条件下EV值估算(ISO100)

拍摄内容拍摄条件EV光圈快门

工地灯光距离20~30米2~55.6~82~8

节日彩灯、霓虹灯距离15~30米3~55.6~81~6

晴天、月亮天空无云,明亮45.6~81~4

路灯照射建筑物灯距建筑10米,较密集N/A5.6~8120~240、B

夜空焰火焰火开花时95.6~81/5~1/15

外滩建筑夜景有彩灯距几十米45.6~81~2

灯会夜景距10米左右55.6~81/4~1

柔和灯光近景421/4

夜间明亮街景82.8~41/30

集市场所421/30

焰火、闪电N/A8~11B

明亮舞台1041/60

流星N/A2~2.8B

四.各种条件变化对EV值的影响

1.白昼变化

曝光基本值:

以晴天日出后、日落前2.5小时前后为基本值B。

日出、日落时:

1/10B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1/4B

日出后、日落前2小时:

1/2B

2.天气变化

晴天、薄云、厚云、乌云依次减1EV。

3.季节变化

夏→春秋→冬依次减1EV。

4.纬度变化

北回归线南北纬度差15度/EV。

5.高度变化

海拔2000米左右加1/3EV

海拔3000米左右加1/2EV

海拔4000米左右加2/3EV

6.主体受光情况变化

受光情况正面光正侧光侧光侧逆光侧逆光逆光逆光

减少量00.512~303~40

备注深背景亮背景深背景亮背景

7.主体反射光的变化

拍摄题材海边沙滩、空中白云树影中的人或物树皮砖结构物体白石膏体雪景中的人或景广场

EV变化+1~2-2-1-1/2+1~2+1~2+1

附:

动体摄影曝光

1.动体速度的影响(动体距离15米左右)

动体对象运动速度(m/s)快门速度

跑步2.51/60

自行车7.51/125

赛马161/250

汽车、火车301/500

飞机401/1000

2.动体距离的影响

动体距离拉近一半,快门速度提高一档。

3.动体与相机角度的影响

动体迎向镜头——0度

动体斜侧运动——45度

动体横越镜头——90度

动体对象0度快门45度快门90度快门

跑步1/151/301/60

自行车1/301/601/125

赛马1/601/1251/250

汽车、火车1/1251/2501/500

阳光十六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