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305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docx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LT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循环流向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

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权衡取舍可以改变。

·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量:

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其变动使需求曲线移动。

·影响卖者的变量:

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其他变量的变动将使供给曲线移动。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供给或需求变动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供给未变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需求未变

价格相同

数量相同

价格下降

数量增加

价格上升

数量减少

需求增加

价格上升

数量增加

价格不确定

数量增加

价格上升

数量不确定

需求减少

价格下降

数量减少

价格下降

数量不确定

价格不确定

数量减少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框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总收益=该物品的价格×销售量(P×Q)

学会利用弹性的定义计算价格或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法

 

需求价格弹性

 

理解需求曲线形状与弹性的关系,以及弹性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Ep>1富有弹性曲线平坦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Ep<1缺乏弹性曲线陡峭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

但是,由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值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陡峭的曲线的上部,降价也能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在平坦曲线的下部,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Ep=1单位弹性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动

Ep=0完全无弹性一条垂线

Ep=∞完全富有弹性一条水平线

能够利用弹性概念分析“谷贱伤农”的含义

当粮食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也导致了销售量的增加。

但因为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下降。

例:

某些农业计划努力通过使农民不把他们全部土地都种上农作物来帮助农民。

目的是要使农产品的供给减少,从而提高价格。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与下限对市场结果的影响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税收对买方价格和卖方价格的影响P131-132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

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

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更多了,而卖者得到的更少了。

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

唯一区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理解供求曲线的弹性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p135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得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

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

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

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好的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市场价格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

反映了经济福利。

总剩余=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卖者成本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給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支付意愿来衡量。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給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学会利用供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动

市场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第8章应用:

赋税的代价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贸易的好处——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

一旦征税,这些贸易就无法进行。

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贸易而引起的剩余损失。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由于供给和需曲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的反应程度,所以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随着税收规模提高,无谓损失的增加越来越快,且快于税收规模。

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最终由于高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

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的重要特征:

p285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有效规模)

·成本的诸多类型的总结

名称

定义

数学表述

显性成本

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成本

隐性成本

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成本

固定成本

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FC

可变成本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VC

总成本

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的所有投入的市场价值

TC=FC+VC

平均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AFC=FC/Q

平均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AVC=VC/Q

平均总成本

总成本除以产量

ATC=TC/Q

边际成本

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增加量

MC=△TC/△Q

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的特点:

1.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价格接受者。

2.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3.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一个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使生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

直线MC在A点以上。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直线MC在B点以上

第15章垄断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有三个主要形成条件:

1.垄断资源:

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2.政府管制:

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

3.生产流程:

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理解图15-4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图15-8垄断的无效率P327

理解为什么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

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反而有助于增进经济福利?

供给曲线告诉我们,企业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选择的供给量。

当我们分析作为价格接受者的竞争企业时,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

但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

问这种企业在任意一个既定价格时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

实际上,垄断者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可能与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开。

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又决定了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在竞争市场上,可以在不了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供给决策,但在垄断市场上,这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们从不谈论垄断者的供给曲线。

·竞争与垄断:

总结性比较

竞争

垄断

相似

之处

企业目标

利润最大化

最大化原则

MR=MC

短期中能赚到经济利润吗?

不同

之处

企业数量

许多

一家

边际收益

MR=P

MR

价格

P=MC

P>MC

有生产者福利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吗?

没有

长期中能进入吗?

不能

长期中能赚到经济利润吗?

不能

有价格歧视的可能吗?

没有

价格歧视能增加垄断者的利润,可能减少无谓损失。

通过使一些本来不想购买的消费者得到物品而增加经济福利。

第16章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描述了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

1.许多卖者:

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

2.产品差别:

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

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3.自由进入和退出:

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

因此,市场上企业的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时为止。

·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与垄断之间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垄断

所有这三种结构的特征

企业目标

利润最大化

最大化规则

MR=MC

短期中能赚到经济利润吗?

垄断和垄断竞争共同的特征

是价格接受者吗?

不是

不是

价格

P=MC

P>MC

P>MC

能生产福利最大化的产量水平吗?

不能

不能

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共同的特征

企业数量

许多

许多

一家

长期中能进入吗?

不能

长期中能赚到经济利润吗?

不能

不能

·

 

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企业数量?

许多企业

产品类型?

一家企业几家企业有差别产品相同产品

垄断(第15章)

寡头(第17章)

垄断竞争(第16章)

完全竞争(第14章)

·自来水

·有线电视

·网球

·烟草

·小说

·电影

·小麦

·牛奶

第17章寡头

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

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其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对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第7篇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一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一点称为最优点。

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支出于X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支出于Y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结合图21-14理解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可能向后弯曲p478

劳动供给曲线。

考虑替代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这就鼓励工人用消费替代闲暇。

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工人因为更高的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现在工人的状况变得比以前好了。

只要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闲暇。

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他的工作减少,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工作,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减少工作。

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也可能向后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