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视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930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眼视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眼视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眼视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眼视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眼视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眼视角.docx

《人眼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眼视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眼视角.docx

人眼视角

进一步而言,人眼的视角是有限的。

并且因人而异。

一般而言,映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图像,只有中心部分能分辨清楚,这叫分辨视域,约15度。

从十几度到30度之间则称为有效视域,观众能立刻看清物体的存在和有什么动作。

还不到需要转动头部才能辨别清楚的程度,但分辨能力已经下降了。

超过水平方向视野角30度的周边部分称为诱导视野,俗称眼睛的余光。

只能感觉到物体的存在或有动作出现,并不能看清楚是什么物体或什么动作。

当人们感觉到有动体或变化的时候,就会把眼珠或头颈转过去,让动体落入视角正中以便分清何物。

这一角度为30度到100度,不同人之间的差异就更大。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面(底片,CCD或CMOS)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其“看”(拍摄)对象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当然不能把人眼的余光也考虑进去)非常相近。

对135相机而言,其感光面尺寸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mm。

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就是标准镜头,习惯上取50mm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

对120中幅相机,其感光面尺寸有三种:

45×60mm、60×60mm和90×60mm,因此其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为75~110mm。

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称广角镜头,而大于标准镜头的称远摄镜头。

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感光面对角线两端点到镜头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为47度,显然广角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大,能拍摄更大的范围,远摄镜头的视角比标准镜头的小,拍摄的范围也小。

一个简单的法则就是,焦距越大视角越小,焦距越小视角越大。

50MM镜头也叫“标准镜头”因为她的视角和人眼的视角是基本一致的,人的视野其实真的很狭窄,只有45°!

人眼的水平视角为160度,垂直视角为80度。

试验表明,观看图像的最佳距离应当是画面高度的4倍至5倍,这时的总视角约为15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人眼不转动就能看到完整的画面。

这个距离,既可以避免因过近观看时眼球需要不停地转动而引起眼疲劳,又可以避免过远观看时对图像辨别能力的降低,以及防止画面以外的景像进入视野中。

如果选择观看距离L为画面高度H的5倍,即L=5H,将其与视敏度θ=1.5分一起代入上式后,则为

M=3438(1/5)(1/1.5)

=458(线)

标准焦距摄影镜头与短焦距和长焦距摄影镜头相比,它的焦距比较适中,因而它的视角、拍摄范围、影像放大率、景深等也比较适中。

由于标准摄影镜头的水平视角接近于人眼正常的视角感受,因此在摄影中无论哪种类型的摄影镜头,都依据人眼的正常视角来确定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标准。

人眼的水平视角约为24°,因此,摄影摄像中使用的各类镜头,凡是接近于这一视角的均称为该系列镜头中的标准镜头。

16毫米的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2/3英寸)接近人眼水平视角的镜头焦距为25毫米。

,因此,标准镜头的焦距为25毫米。

它们的水平视角分别为23.1°和21.9°。

运用标准镜头所摄画面中的景深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与人眼直接观察该景物时所感受到的正常视角效果基本一致,既不会夸张,又不压缩,无变形,使观众感到所摄画面自然、真实、可信。

  标准镜头的特点是,成象质量好,分辨率高,从而使摄影像清晰度高,反差适中,色彩还原好,还有标准镜头的相对孔径大,透光性能好,在低照度下也能进行正常拍摄。

因此,在摄影中,能用标准镜头拍摄的,一般不在使用其它焦距的镜头,以便获得最佳的画面效果。

 

在生物界中,人眼可算最高级了。

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距离。

可是,人眼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能观看的角度,也就是视角,太小;上下左右能看到的范围,也就是视场,很小。

如果以看得见的标准来计算,人眼的视角约为150度;但是按看得清楚的标准,视角就只有5度左右了。

正因为这样,人为了扩大视野范围,就得骨碌碌地转动眼球,左右顾盼,有时还得转动一下头部。

在这方面,鱼眼就得天独厚了。

在所有的动物中,它们眼睛的视角最大,有的大到160度~170度,甚至还有更大的。

人们模仿鱼眼制成一种视角为180度的超广角镜。

使用这种镜头拍照,能使整个空间的物像,一下子都“尽收眼底”,投射到小小的一张底片上。

这时的图像就像鱼眼看到的那样,变成了圆形。

海豹在水中洞察目标的本领是很大的。

它在清澈的水中虽谈不上明察秋毫,但也能。

眼就认出只有5克重的小鱼。

即便在比较混浊的水中或幽暗的水下,海豹也能看到极小的鱼类。

到了陆地上,这种动物同样也能准确无误地发现敌害。

这是因为在海豹的捕食、定向和其他活动中,眼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的海中和陆上生活,使它的眼睛发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

海豹的眼睛大而有神,晶状体很大,近似球形,便于接收大量的光线。

海豹眼睛的外层有透明的瞬膜,既能保护眼睛,又可提高视力。

它的视网膜还有招皱,使眼球的容积能随水压变化而改变,有利于在深水中看清其他动物的行踪。

此外,海豹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很多,使它在陆地上也有较好的视力。

不过,与陆地上的高等动物相比,海豹的陆上视力毕竟要差一些。

因而有人说,海豹的眼睛在水中是“正视眼”,而在陆上是“近视眼”。

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海豹在陆地上的活动主要是休息或产仔,对视力的要求不是太高;而在水里就不一样了,寻觅和追捕鱼类,对视力的要求很高。

因而,它的眼睛结构主要是适应水中的活动。

青蛙是捕捉昆虫的能手,它的眼睛十分奇特:

对运动的物体几乎能“明察秋毫”,然而对静止不动的东西,它却“视而不见”。

苍蝇即使与青蛙并排站着,也不会引起青蛙的注意。

但只要苍蝇一动弹,马上就会成为青蛙的口中之物。

猫和兔子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

生物学家发现,这两种动物的眼睛在视觉上有较大的差异:

猫眼对从视野中心向边缘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而兔眼却对从视野边缘向中心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

如何解释这一有趣的现象呢?

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与生存环境进行分析,猫主要以捕鼠为生。

对于它来说,重要的是不能让已发现的食物溜掉,否则就只能饿肚子。

为此,猫特别注意从视野中心向边缘移动的物体。

猫眼的特征是由猫追踪老鼠的本能决定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而兔子是草食性动物,食物是不会溜掉的。

对于这种弱小的动物来说,抵御猛兽的袭击是至关重要的。

因而它时刻关注着进人视野的物体,一旦发现敌情,赶快溜之大吉。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人们为什么如此惧怕毒蛇呢?

这不光是因为它动作神速,还由于它感觉灵敏,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目标,发起攻击。

那么蛇的一双眼睛就特别好吗?

不是,它的视力并不是特别好,只是它另有一种能看见热线(也就是红外线)的“眼睛”,这就是热定位器。

这种热定位器就长在眼睛和鼻孔之间叫做颊窝的地方,人们又将它称为“第三眼”。

因为每一个动物都会发出热线,因而依靠这“第三眼”,蛇就能寻找和辨别活的目标了。

而人对于这种热线,却是“视而不见”的。

对热线最敏感的,莫过于热带地区的响尾蛇了。

即使1/1000摄氏度的温度变化,也会使它的神经变得兴奋起来,并能够在夜幕笼罩下清楚地知道,别的动物究竟在何处。

正因为响尾蛇具备了热定位器,所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也能百发百中地捕获猎物。

蛇能看见热线,许多昆虫的眼睛则有另外一个功能,它们能清楚地看见紫外线。

在农村夜间的田野上,人们常可看到“黑光灯”在诱杀害虫,这种灯能发出紫外线,吸引害虫前来“自投罗网”。

但是,人眼是看不见紫外线的,正因为这一点,对紫外线以及昆虫“紫外眼”的研究在军事上显示出了重要的意义。

视场角一般以人眼观看一定距离景物的有效范围为依据,人眼的水平夹角约为40度—60度之间

家庭影院的摆位

随着VCD机的逐渐普及和片源的日趋丰富,在家中设立个人电影院成为一种娱乐时尚,以大屏幕电视、影碟机,配以杜比解码放大器,即可成为一套家庭影院系统。

为了保证良好的视听效果和丰富的临场惑,需要合理地布置一个最佳视听位置,笔者认为这个家庭影院中的“皇帝位”应从视觉距离、音响效果来考虑。

一.最佳视觉距离

大多数家庭影院是采用25·至34·不等的大屏幕彩电作为画面显示器材,合理确定观看距离,对这个“皇帝位”很重要,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眼对垂直视角15”,水平视角20”的长方体看得最清晰,不易疲劳。

于是,家庭影院的最佳视觉距离(L),跟屏幕高度(H)有一定关系(如图一).利用它们的关系可估算出“皇帝位"最佳距离。

例如。

25·、29”彩电最佳距离为1.9m和2.2m。

二、最佳音响效果

1.家庭影院至少需4至6只音箱,合理地摆放这些音箱,对“皇帝位”布置非常重要(如图二),

(1)在确定最佳视觉距离之后,再调整前方左右音箱的距离,使2只音箱至听音者连线成夹角为45”,高音单元与听音者耳朵齐平;

(2)中置音箱前后位置与左右主音箱平齐,并且与左右音箱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一般把防磁中置音箱置于电视机的顶上,(3)环绕音箱摆位采用“侧墙安装法””为最佳,就是把两只环绕音箱面对

面指向,放在与听音着等距离的两侧墙上。

并使其比听音者高60~100cm。

若室内限制只能装在后墙上或者无邻近墙的放在地面支架上的环绕音箱,安装方法与”侧墙安装法”相同。

也可把环绕音箱放在听音者的后面,但应离地面一段高度,指向朝上;(4)至于低音音箱没有方向性,可放在家具下面或后面,只要使低音丰满而清晰即可。

此外,能否正确使用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家庭影院系统,也会影响“皇帝位”定位感和临场感。

使用时:

(1)把系统置于四声道状态,

(2)选择合理的中置声道模式,不同模式下作用效果不尽相同。

展宽下,语言对白、音乐和效果声都从中置声道播放,中置箱特性要求较高;幻像下,中置声的信号被平分到主音箱,在

左右两只音箱中央产生合成“幻像”的中置声,这时,中置音箱不起作用;对于一般家庭影院应置于正常模式下,中置声道的低音将分配到左右主音播放,而不通过中置箱,这时中置音箱可使用较小的音箱,目前市售的中置箱都是供这种模式下使用的。

(3)音箱系统音量平衡调整,打开定向测试开关。

按说明书操作步骤,调整各声道功放音量电位器使输出雪花噪声,在”皇帝位”上听起来各声道的音量都是一样即可。

在画面效果上达到视觉最佳,再兼顾音响效果。

二者的重合才是真正的“皇帝位”。

画幅比例实际上是根据人类的视觉特点来的。

根据解陂学和人体工程学来看,人眼是一个复杂光学系统,静态的时候看人眼,人眼是一个横向视野46度,垂直视野38度的定焦光学系统,因此一般照相机的标准镜头都是大约在这个视角范围的。

实际上人类并并不是整个视野范围内的东西都看得清楚的,人眼的黄斑是主要起到精细分辨的,在人类视野中,投射到黄斑上的视角实际上只有8-12度,因此,使用镜头的时候135中的135mm,200mm的镜头往往比较容易被接受(135,200mm镜头在无限远的时候刚好适配黄斑视角,而在近距离,80-100mm的镜头视野更适合黄斑),也正是因为如此,70-200的镜头才会成为目前最接近的类标准镜头之一。

人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静态光学系统,它以眼球的扫描作为视觉的累积,根据人眼的特点,横向扫描活动比较多而且也比较轻松,正常状态下,人眼最轻松的扫描一眼的横向幅宽为120度,极限接近180度,垂直方向38-30度,因为人眼最舒适的视角中心垂直方向是0到-15度,垂直扫描超过50度就会觉得明显的累。

宽画幅的出现完全是依据人类的视觉特点,135及其相关比例的画幅的诞生可以说是借助人类的第一眼凝视的特点,这一类片子如果在你第一眼看上去不够吸引,迫使你需要扫描视线才能建立印象,那么它永远不会是一张好照片,如果第一眼印象不错,确没有真正能让你集中的视觉中心点,或者说让你感觉有趣的趣味点,那么这张照片再好也有限。

而宽幅来源于人眼120度比38度的视野特点,一般近似的人为1:

3的高宽比例是最合适的,它借助人扫描的实现来得以拓宽视野的感觉,由于是扫描才能建立印象,看宽幅的画册往往超过30张以后就会感觉到很疲劳,特别是画册印刷的必须要摇动头部才能完成的时候,这也是比例超过1:

3的画幅的特点,尽管可以提供更宽阔的印象,但并不利于人的习惯视觉,注定就是不能常用的画幅。

普通的电影宽荧幕的底片是23x52.5mm的,比例接近1:

2.3,这主要是考虑到电影作为持续性视觉扫描,过于宽阔容易使疲劳积累,对人的视觉有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随着电影院的条件改善,绝大多数观众的观看距离都能够满足更宽的电影比例,因此。

超宽的70mm影片逐渐成为潮流,许多大片都利用这一片幅提供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对于617而言,因为人眼的视觉特点,大多数人选择超广角镜头作为标准镜头使用,和其他相机不同。

宽幅相机的标准镜头提供的拍摄感觉往往是人感觉视觉最为夸张的角度,所更换镜头一般都往更长的焦距方向走。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今天的617非常强调超广角镜头的使用能力,对于目前的光学水平,人眼的120度横向视野还无法用光学镜头完成,尽量接近标准视野的角度是所有617孜孜不倦的追求。

由于617或者xpan这类相机利用的观察方式是横向连续视线扫描,那么根据人类对视觉的判读习惯是采用对比的方式,好的宽幅照片应该体现出两个具有对比的主体的一个共用主题,视线的趣味点不能过于单一或者过于复杂。

呵呵,扯远了。

对于很多提倡画幅比例1:

2,1:

2.5的,实际上大多都是从目前相机的物理极限来说的,612就是这样的典型,使用过612的人大多都有612不容易构图的感觉,因为他不管怎么看,从视觉特点上都不够舒适,属于比例不够调和,1:

2.5的产品主要是普通的宽荧幕电影,也有人最近叫嚣的614,615画幅,1:

2.5在视觉上比1:

2时要舒服多了,它同样属于视线扫描的阅读类型,因为镜头的表现宽度和比例宽度依然不如617,给人的广阔感觉也不如617,预留给人表现的空间也少了些,电影和照片不同,电影可以通过时间连续画面的积累

来达到表现的目的,因此电影画面可以相对单一,而照片则必须在同一个画面有限的空间内完成电影多个画面的累积,空间的控制尤其重要,视觉比例带来的好处积累也非常重要,如果说135比例的照片是一个瞬间的凝固,那么宽幅照片则必须是一个故事的凝固,xpan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都发现实际上宽幅更适合来表现人文,而不是仅仅在风光上体现原野的广阔。

如果仅仅是在单一画面的效果,617实际还不如624给人的空间大,视觉冲击力强,但624这种1:

4的画幅过于接近人类极限视野,观看时如果达不到极其富于冲击的视觉效果,反而会因阅读的疲劳影响画面的表现感受。

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文章来源:

家庭影院技术文章作者:

陈俊文阅读次数:

1053-对视频图像及其显示的浅见(之一)

   家庭影院的图像显示设备的种类、性能和功能永远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其有关的基础知识,或更确切的说是有关电视、电视机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的话题,却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话题,也是许多家庭影院爱好者一致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对电视、电视机和其它视频播放设备的基础知识并非每个家庭影院爱好者都明白,对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着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特点也不能正确地理解。

不但如此,即使就是现在自己正在使用着的设备,也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懂得如何去将它的功能充分利用起来。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影院爱好者,在这里希望能从探讨的角度出发,和大家一起来解读有关家庭影院图像技术和显示设备的一系列常用的、实用的和重要的基本知识,其中还包括设备的使用和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在目前五彩纷呈的显示技术和显示设备中,我们拟从电视说起,在电视中,又打算从大家都最关心的分辨率和清晰度问题说起。

一、分辨率和清晰度还用得着讨论吗?

   说起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似乎是尽人皆知、谁人都懂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可谈的,更没有必要作专文加以讨论。

   在与清晰度有关的用语中,除了清晰度一词以外,我们经常还可以见到分辨力、分辨率、解析力、解析度、解像力、解像度这些词语。

对于这些词语分别的含义和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怎样使用才合适,目前流行的看法是很不统一的,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不见的看法。

第一种:

分辨率就是清晰度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看法。

这种看法认为,这些词语的意义是一样的或者说是一致的,有的人习惯于用分辨力(率)、分解力、解析力(度)和解像力(度)这一类词,而另一些人习惯于用清晰度这一个词。

或者说,这些词的意义是一样的,但在习惯上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词汇,如习惯于将清晰度一词用于电视机,将分辨率一词用于计算机之类的显示器。

第二种:

分辨率和清晰度是两回事

   这种意见认为清晰度与分辨率(还包括分辨力、解析度、解像度等几个词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所指的具体内容本来就不一样。

具体说来,清晰度是指人眼宏观看到的图像的清晰程度,是由系统和设备的客观性能的综合结果造成的人们对最终图像的主观感觉。

(虽然是主观感觉,但不像主观听音评价那样不能用一个客观标准来计量,清晰度这种主观感觉是可以进行定量测试的,即可以用黑白相间的线条的粗细来衡量,并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图,其测量数据有明确的单位,即电视线TVL)。

而分辨率与清晰度不同,它不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而是指在摄录、传输和显示过程中所使用的图像质量记录指标,以及显示设备自身具有的表现图像细致程度的固有屏幕结构,说具体点就是指单幅图像信号的扫描格式和显示设备的像素规格。

图像信号的扫描格式也好,显示设备的像素规格也好,都是用“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来表达的,其单位不是“线”,而是“点”。

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是制式和规格决定了的,是固定不变的,而清晰度是因条件而可改变的。

清晰度的线数永远小于图像信号分辨率像素所连成的线数。

比如,对于PAL制电视720×576的扫描格式,其水平像素为720点,也就是可以得到720条垂直竖线,但不论用什么高清晰度的显示器,也不可能获得720条电视线的水平清晰度。

第三种:

分辨率和清晰度可以互换使用,但概念不同

   这种意见实际上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意见之间的意见。

这种意见认为:

电视系统有一个清晰度,也可叫分辨率、分解力、解析力和解像度等;电视机最终反映的图像也有一个清晰度,也可以叫分辨率、分解力、解析力和解像度等,因此二者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但是,二者的概念并

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文章来源:

家庭影院技术文章作者:

陈俊文阅读次数:

 1054

不一样,因此虽然清晰度一词和分辨率那几个词可以随便互换使用,但在心目中不能将“电视制式的清晰度”和“电视机所达到的图像清晰度”两者混淆。

   对于以上3种意见,不知您赞同哪一种?

不管赞同哪一种,现在的实际情况是,3种意见是并存着的;说不要将两者混淆,实际上这种混淆的情况是随处可见的。

就以身边刚刚发生的一件小事为例,就可以知道不搞清这个问题的麻烦了。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同事将一份新方特出版的《数码影像产品导购手册》(2003.8总第24期)给我看,问为什么索尼的和松下的总共20款数字摄录机的“水平解像度”分别是500线、520线和530线3种情况,而佳能在手册上仅有的6款摄录机的“水平解像度”全部都是625线,难道佳能的摄录机比索尼和松下的摄录机清晰度要高100多线吗?

我向他解释说,索尼的和松下的是指摄录的图像信号可以达到的水平清晰度的“电视线”数,而佳能的是指摄录的图像信号制式的扫描线数,即PAL制720×625中的625线。

前者是水平解像力所具备的清晰度,后者直接就是垂直解像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垂直分辨率。

因此,索尼和松下摄录机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线,与佳能摄录机表示的“水平解像度”多少线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那位同事听来听去很难搞得清楚,最后只好抱怨说:

一个是水平的,一个是垂直的;一个是转换过的,一个是没有转换的,那为什么都一律说成是“水平解像度”呢?

——我还能说什么呢?

只好说:

我也闹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人都不但认同将清晰度与分辨率、解像度等词混用,而且还要近乎顽固地维护这种让明白的人可能明白,不明白的人就让他不明白的做法!

   为了让不明白的人也能明白一点,我们在下面将对电视的清晰度、分辨率和电视制式的概念和来源作一个简单介绍,使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能得到比较统一和合理的认识。

二、电视的清晰度

1、人眼的分辨力和电视的清晰度

   人眼的分辨力是指人眼对所观察的实物细节或图像细节的辨别能力,具体量化起来就是能分辨出平面上的两个点的能力。

人眼的分辨力是有限的,在一定距离、一定对比度和一定亮度的条件下,人眼只能区分出小到一定程度的点,如果点更小,就无法看清了。

根据人眼的分辨力,决定了影视工作者力求达到的影像清晰度的指标,也决定了采用图像像素的合理值。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也称为“视觉锐度”,视觉锐度的大小可以用能观察清楚的两个点的视角来表示,这个最小分辨视角称为“视敏角”。

视敏角越大,能鉴别的图像细节越粗糙;视敏角越小,能鉴别的图像细节越细致。

在中等亮度和中等对比度的条件下,观察静止图像时,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其视敏角在1~1.5分之间,观察运动图像时,视敏角更大一些。

关于视敏角的示意图见图1。

   为了将研究的对象从两个点扩大到一个面,所以将视敏角从人眼到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引伸到从观察点(人眼)到一定距离的一条相邻黑、线条”之间的夹角。

如果观察的是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一系列连续水平黑白线条,则能表现出图像的垂直清晰度;如果观察的是在水平方向排列的一系列连续垂直黑白线条,则能表现出图像的水平清晰度。

测量垂直清晰度的水平黑白线条的示意图见图2,测量水平清晰度的垂直黑白线条的示意图见图3。

   电视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确定出了电视应当设计成具有多高的垂直清晰度和多高的水平清晰度,再从清晰度推算出需要多少条

解读电视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文章来源:

家庭影院技术文章作者:

陈俊文阅读次数:

 1055

水平扫描线和多少条垂直扫描线,从扫描线又推导出需要多少水平像素和多少垂直像素,也即建立起了相应的图像的分辨率和单幅电视图像的扫描格式,将它再与每秒钟图像的显示次数和其它指标结合起来,最终建立起了相应的电视制式。

下面,我们以PAL制电视为例,说明其清晰度和分辨率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2、垂直清晰度

   上面已经提到过,根据视敏角原理,人眼能辨别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相邻黑白水平线条的细致程度叫垂直清晰度,但是怎么来鉴别和量度这个细致程度呢?

下面参照图4来加以说明。

假设画面高度为H,在垂直方向上有M条黑白相间、具有一定宽度的水平线条,每条水平线条在垂直方向上的宽度为h。

如果人眼在距离为L处刚好可以分辨清楚这些水平线条,则视敏角θ可表示为:

θ=h/L(弧度)

因为每条线对的宽度为

h=H/M

则有

θ=H/(LM)(弧度)

将弧度化为角度后,则为

θ=3438H/(LM)(分)

也就是

M=3438(H/L)(1/θ)

   试验表明,观看图像的最佳距离应当是画面高度的4倍至5倍,这时的总视角约为15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保证人眼不转动就能看到完整的画面。

这个距离,既可以避免因过近观看时眼球需要不停地转动而引起眼疲劳,又可以避免过远观看时对图像辨别能力的降低,以及防止画面以外的景像进入视野中。

如果选择观看距离L为画面高度H的5倍,即L=5H,将其与视敏度θ=1.5分一起代入上式后,则为

M=3438(1/5)(1/1.5)

=458(线)

   这个458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58条电视线,简称“线”。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在5倍画面高度的距离观看图像时,人眼的垂直分辨力是约458线,这时图像所具有的垂直清晰度正是458线。

这样,在制定电视制式的扫描格式时,其垂直像素应当基于458线清晰度来考虑。

3、水平清晰度

   水平清晰度的确定,与确定垂直清晰度的思路是一样的。

不过,由于电视机画面的宽高比,以及垂直清晰度和水平清晰度对整体图像质量影响的关系,不经过上述复杂的推导,也可以很方便地算出水平清晰度线数来。

   传统电视屏幕的宽高比是4:

3,这是根据原来的电影银幕的长宽比预先确定下来的。

试验说明,在图像显示时,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应当接近或一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