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815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docx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

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氢氧化钙

C.戊是二氧化碳、甲是碳酸钠

D.甲、丙、丁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A

镁粉

铁粉

稀硫酸

B

N2

O2

灼热的铜网

C

稀盐酸

MgCl2

KOH溶液

D

NaCl

Na2SO4

Ba(NO3)2溶液

 

A.AB.BC.CD.D

3.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

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8%B.60%C.76%D.84%

4.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②进行化学实验时配戴护目镜

③发现厨房中天然气泄漏马上拨打119报警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

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A.AB.BC.CD.D

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

B.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C.20℃时,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35℃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6.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滤渣A的组成成分判断的五种情况,其中合理的有

①Cu②Fe、Cu③Zn、Fe④Zn、Cu⑤Zn、Fe、Cu

A.②⑤B.②③C.②③④⑤D.①②⑤

7.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将几枚洁净的小铁钉投入烧杯中,当不再有气泡逸出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小球的位置与开始时比较,将()

A.下沉一些B.不变C.上浮一些D.无法判断

8.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

则加热前碳酸钙的质量为

A.15gB.18gC.20gD.30g

9.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10.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下列叙述错误的

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

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D.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互相转化

11.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12.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高温充分煅烧

B

KCl溶液

CaCl2

通入足量的CO2,过滤

C

CO2

CO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

H2

HCl

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A.AB.BC.CD.D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2O

油污

活性炭

振荡、搅拌

B

空气

甲醛

过量焦炭

通过焦炭净化器

C

CO

水蒸气

足量生石灰

通过生石灰的干燥管

D

NaNO3溶液

Na2CO3

适量Ca(NO3)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14.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1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A.AB.BC.CD.D

16.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A.85%B.80%C.75%D.70%

17.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氮气B.氮气和水蒸汽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

18.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银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

C.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D.滤液A中含有两种溶质

19.有一个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三种物质CaCO3、CaO和CO2的质量比例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CaO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CO2是生成物

D.反应中CaO和CaCO3的质量比为1:

1

20.下列有关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时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1.如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错误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t2℃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

C.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变为N点的甲溶液,可加适量水稀释

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22.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①

实验②

A

探究碘在汽油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

B

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D

探究CO2的化学性质

 

A.AB.BC.CD.D

23.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为提纯硝酸钾,设计如下图所示操作,

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操作Ⅰ~Ⅲ分别是加热浓缩、蒸发结晶、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有三种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D.该反应中H2S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

3

25.将一定质量的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B.滤液中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银和锌D.滤渣中一定没有铜

二、流程题

26.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_____?

(2)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_____。

(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最后所得KCl的质量大于原固体中KCl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KCl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7.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

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一)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科学家,1933年出版《纯碱制造》一书,创立了中国自己的制碱工艺。

其纯碱制造原理如图所示:

(1)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通NH3,后通CO2B先通CO2,后通NH3

(2)NaHCO3在水中溶解度相对比较小,以沉淀形式析出,图中“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

(二)为了充分利用副产品NH4Cl,利用NH4Cl生产NH3和HCl。

(1)方法一:

直接加热分解NH4Cl。

但是这种方法获得NH3和HCl的产率往往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方法二:

采用MgO循环分解NH4Cl。

加热,在300℃以下获得NH3;继续加热至350℃~600℃获得HCl气体。

利用下列装置(加热及加持装置略)可测量NH3和HCl的产率。

①低于300℃时,干燥管盛装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

NH3吸收完全后,更换干燥剂和吸收装置中的吸收液。

②产生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在350℃~600℃,如图虚线框内应选择的安全瓶是___________。

④侯氏制碱法在滤去碳酸氢钠的母液中通氨气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是:

①___________;②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28.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

CuCl制备流程如图:

已知:

CuCl难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1)“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产生的SO3能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a”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若得到的滤液2有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9.工业粗盐(含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操作2的名称_____。

(2)写出加入NaOH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试剂B的作用是什么_____?

30.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Fe2O3和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②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b、c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3)滤液A中所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写出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滤液B中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错误;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合理;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所以A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盐酸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镁粉(铁粉)加稀硫酸。

稀硫酸与镁和铁都会发生反应,故错误;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

正确;

C.稀盐酸(MgCl2)加KOH溶液。

稀盐酸与KOH溶液反应,而MgCl2不与KOH溶液反应,故错误;

D.NaCl(Na2SO4)加Ba(NO3)2溶液。

Ba(NO3)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的沉淀和硝酸钠。

生成的硝酸钠是杂质。

故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3.C

解析:

C

【解析】表面被氧化的镁条其成分有氧化镁和镁,其中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镁元素都以氯化镁的形式存在;由氯化镁的化学式MgCl2-可得镁元素与氯元素的关系式如下:

Mg---2Cl-MgCl2-2HCl,Mg----2HCl,设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x,Mg---2HCl

2473

x73g×19%

x=4.56g則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6g÷6g×100%=76%

点睛:

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计算使计算题变得简单。

4.C

解析:

C

【解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分析解答;

B.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安全常识分析解答;

C.根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析解答;

D.根据各科学家的发现分析解答。

解:

A.甲醛会与海产品中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危害人体健康,故归纳错误;

B.天然气泄漏拒绝一切产生火花的行为。

拨打电话可能产生火花,故归纳错误;

C.①塑料在有些方面的使用可以代替金属。

因此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金属资源;②稀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归纳正确;

D.①卢瑟福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②拉瓦锡第一个发现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归纳正确;

故本题选CD。

5.D

解析:

D

【解析】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由图可知高于20℃以后,B的溶解度比C大;B、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10℃时,C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C、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20℃时,A、B的溶解度相同,故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20℃时,35℃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解度÷(30g+100g)×100%<30%,选D

6.A

解析:

A

【解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铜反应完全反应后,剩余的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

将滤渣A加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铜、铁,可能有锌。

选A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C

解析:

C

【解析】小球漂浮于液面上,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在浮力不变时,当ρ液增大时,则v排减小,小球将上浮一些;当ρ液减小时,则v排增大,小球将下沉一些。

解:

因为小球漂浮于液面上,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不变。

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于水所以溶液的密度变大,所以液体的密度增大,而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所以小球会上浮,故A正确。

故选C。

点睛: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通过小球所受浮力不变,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了溶液密度的变化,完成此题,要依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8.A

解析:

A

【解析】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12.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8.4g不饱和溶液。

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8g,+200g-208.4g=4.4g。

设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4.4g

100/x=44/4.4gx=10g

固体中氧化钙的质量为12.8g-10g=2.8g

设分解的碳酸钙质量为y

CaCO3 高温CaO+CO2↑

10056

y2.8g

100/y=56/2.8gy=5g

所以原碳酸钙的质量为5g+10g=15g选A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9.D

解析:

D

【解析】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操作应简便易行;经济上合理,要求不能利用价格昂贵的物质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物质;根据以上要求,分析每个方案;分析时可首先判断理论上是否可行,然后再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解:

A、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中需要加热不够简便,且使用氢氧化钠制取碳酸钠,经济上不合理;故A不正确;

B、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不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不正确;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为解答理论上正确所需要的知识基础,熟悉常见物质的用途则为经济上合理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10.D

解析:

D

【解析】由题意可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C为酸、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能转化为E,A可能是氧化钙或水,是氧化物;A能与C反应,又C为酸或盐,A为氧化钙,故C为酸,B为盐,B能转化为A,B为碳酸钙,则D为二氧化碳。

解:

A.B转化为A是分解反应;A转化为E是化合反应;E和D的反应及D转化为B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余都是复分解反应。

故说法正确;

B.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C.E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D.B是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B、D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故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选D。

11.B

解析:

B

【解析】A、根据铁、铝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

A、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56份质量的铁,铝与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18份质量的铝。

由此可知,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铝产生的气体质量较多;正确;

B、一定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错误;

C、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当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正确;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a使用催化剂,所需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

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2.B

解析:

B

【解析】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高温充分煅烧CaCO3,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

B.CaCl2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C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CO2,正确;

D.HCl气体溶于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正确。

点睛:

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3.A

解析:

A

【解析】

A、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异味,但不能除油污;B通过焦炭净化器能将空气中的甲醛吸附;C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因而可用于吸水,而且由于不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一氧化碳;D,适量的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钠,符合除杂要求。

选A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A

解析:

A

【解析】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点燃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另一种是棉纤维,因此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时,能够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铵,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硫酸钾,因此利用氢氧化钙可以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正确;B、出行多乘交通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