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743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

注意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2.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3.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4.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

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5.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

6.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

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7.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裁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

这部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8.学者章开沅认为:

“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起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

9.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

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B.维护了封建统治

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D.改变了社会性质

10.《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

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A.划分“势力范围”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D.进行心理征服

11.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因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B.制度的创新性C.斗争的彻底性D.抗战的持久性

12.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宜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13.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14.下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A

研制东方红--号卫星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发现青蒿素D.研发神舟系列飞船

15.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

这样做是为了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B.扩大妇女权利

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D.提高奴隶待遇

16.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儒略历”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

17.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利封建地租,基本完成了“破旧”工作,它

主要任务还有“立新”。

这里的“立新”首先体现在.

A

攻占巴士底狱B.颁布《人权宣言》

C

惩办路易十六D.打退反法联军

18.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9.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讲话时表示: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尼克松这样说的背景是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多极力量的成长

C.两极格局的瓦解D.欧洲联盟的成立

20.迫于环境的压力,生物会使它们自己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

往往会出现某一群生物可以更适合于某一小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击溃另--群并取而代之。

这段话描述的观点出自

A.牛顿B.法拉第C.达尔文D.爱因斯坦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北宋汴京虹桥

左图中的北宋汴京虹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

材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建筑相同之处?

影响古代建筑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摘自郭晔旻《敢问路在何方?

民初十年的彷徨》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的史实。

(2)请为材料二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再写出一种整理史实的方法。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3.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

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

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

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

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

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

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

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

(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一2001年,联合国先后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

在联合国支持和努力下,成员国达成了众多裁军协议。

联合国还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约,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等,敦促各国政府尽最大努力保证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消除贫困、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承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特点或主要趋势?

(3)综上所述,请举一例中国顺应上述时代发展所做的努力。

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历史

注意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陶瓶”“陶灶”“陶釜“白陶鼎”的信息及文物所属时间可知,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制陶历史悠久,故C正确;图片没显示农耕工具、商品贸易且图片陶器无法显示是彩陶,故ABD错误。

综上故选C。

2.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

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中的“刖”和“劓”都是古代残酷的刑罚,古代刑罚反映当时的律法和政治状况,故A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故错误。

综上故选A。

3.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故A错误;BC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但是与货币无关,故BC错误。

综上故选D。

4.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故C正确;隋文帝南下灭陈,故A错误;隋炀帝营建东京洛阳,进一步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故B错误;隋炀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打破门第束缚,创立科举制,故D错误。

综上故选C。

5.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商业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其表现有:

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故B正确;草市出现在魏晋时期,故A错误;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故C错误;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6.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

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故B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同时也用自己的货物换取其他国家奇珍异宝,AC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戚继光抗倭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7.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裁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

这部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D正确;《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故A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药学书籍,故B错误;《农政全书》为明徐光启所著的农业书籍,故C错误。

综上故选D。

8.学者章开沅认为:

“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起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9.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

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B.维护了封建统治

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D.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企业的创办,促进了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即民族资本家为资产阶级,近代产业工人为无产阶级,故选择A;近代企业的创办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冲击,新的生产关系意味着新的阶级的出现,新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会和旧的阶级产生冲突,所以近代企业的创办不仅没有维护了封建统治,反而冲击了封建统治,故排除B;拉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故排除C;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性质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才彻底改变,所以近代企业的创办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故排除D。

10.《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

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A.划分“势力范围”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D.进行心理征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并且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反映出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对中国人民运用心理征服手段,故D正确;《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东郊民巷成为列强“势力范围”,故A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增设通商口岸,故B错误;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故C错误。

综上故选D。

11.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因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B.制度的创新性C.斗争的彻底性D.抗战的持久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尤其是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而五四运动却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因此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斗争的彻底性。

选项C符合题意;革命的复杂性,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制度的创新性,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B排除;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没有爆发,D排除。

故选C。

12.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宜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故B正确;1928年,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AC与题意不符,故错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13.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并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赶赴朝鲜协助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故C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建国前,故A错误;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与题意无关,故D错误。

综上故选C。

14.下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A

研制东方红--号卫星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发现青蒿素D.研发神舟系列飞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故B正确;“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故A错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故C错误;神舟飞船是中国科学家们共同研制,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15.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

这样做是为了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B.扩大妇女权利

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D.提高奴隶待遇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民大会提升参会者福利待遇,是为了提高公民参与公民大会的积极性,鼓励公民参政议政,故A正确;妇女、外邦人、奴隶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故BCD错误。

综上故选A。

16.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儒略历”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故D正确;“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独裁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

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故A错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故C错误。

综上故选D。

17.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利封建地租,基本完成了“破旧”工作,它的主要任务还有“立新”。

这里的“立新”首先体现在.

A.攻占巴士底狱B.颁布《人权宣言》

C.惩办路易十六D.打退反法联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立新”,故B正确;ACD是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破旧”工作,故ACD错误。

综上故选B。

18.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这些战役均发生在1942年之后,且都成为相关战场的转折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在各个战场上相继取得转折性胜利,故B项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被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与题干“1942年以后”不符,排除A项;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题干“1942—1943年”不符,排除C项;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与题干“1942—1943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19.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讲话时表示: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尼克松这样说的背景是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多极力量的成长

C.两极格局的瓦解D.欧洲联盟的成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实力增强,世界多极力量成长发展起来,故B正确;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序幕,故A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故C错误;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故D错误。

综上故选B。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