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docx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初一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
此书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土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它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一则被编入“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可一望而知。
《陈太丘与友期》一则被编入“方正”一门。
“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寒雪:
这里指在下着寒雪的季节,即寒冬。
2.内集:
家庭聚会。
3.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
4.儿女:
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5.俄而:
不久,一会儿。
6.骤:
紧、急速。
7.欣然:
快乐的样子。
8.纷纷:
指白雪纷飞的样子。
9.何所似:
像什么。
何,疑问代词,什么。
似,像。
10.差(chā)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可,可以,能够。
拟,相比。
11.未若:
不如,比不上。
12.期行:
相约而行。
期,约定。
13.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中午时分。
14.舍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
15.至:
到。
16.时年:
那年。
17.戏:
嬉戏。
18.尊君在不(fǒu):
你爸爸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
19.待:
等待。
20.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21.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2.信:
信用。
23.礼:
礼貌。
24.引:
拉。
25.顾:
回头看。
26.谢太傅(fù) 27.柳絮(xù) 28.雪骤(zhòu) 29.无奕(yì)女
重点虚词
1.与:
跟,和。
(与儿女讲论文义)
2.因:
凭借,凭着。
(未若柳絮因风起)
3.即:
就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
4.乃:
才。
(去后乃至)
5.而:
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相委而去)
6.哉(zāi):
语气助词,表感叹。
(非人哉)
通假字
不:
通“否”,在问句句末表示询问。
(尊君在不)
古今异义
1.儿女
古义:
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与儿女讲论文义)
今义:
儿子和女儿。
2.期
古义:
动词,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今义:
名词,日期。
3.去
古义:
离开。
(太丘舍去)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4.引
古义:
拉。
(下车引之)
今义:
引用。
5.顾
古义:
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
今义:
动词,照顾;名词,顾客。
一词多义
1.时
当时。
(元方时年七岁)
时常。
(学而时习之)
2.行
行走。
(陈太丘与友期行)
奉行。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3.而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俄而雪骤)
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相委而去)
4.因
介词,凭借,凭着。
(未若柳絮因风起)
连词,因而,于是。
(虎因喜)
5.与
连词,跟,和。
(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相比较。
(与战败而亡者)
6.乃
才。
(去后乃至)
竟然。
(乃不知有汉)
就是。
(当立着乃公子扶苏)
重点句式
1.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句,应为“空中撒盐差可拟”)
2.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汉语语法中“……也”是常见的判断句式)
3.省略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主语,应为“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
(3)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
考题例析
(2011甘肃泉州)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鲁迅——《呐喊》
B.《周处》——刘义庆——《世说新语》
C.《武松打虎》——施耐庵——《水浒传》
D.《三顾茅庐》——曹雪芹——《三国演义》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搭配,D项不正确,应为“《三顾茅庐》——罗贯中——《三国演义》”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咏雪》
这则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
这则故事是借元方责备客人的话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咏雪》
1.叙事平实。
《咏雪》一文只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来,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看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特点。
2.语言精练。
首句短短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陈太丘与友期》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
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
“待君久不至,已去。
”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据理驳斥。
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
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本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把握重点
1.《咏雪》一文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文中的哪些词语能够体现出来?
这样的氛围对于人的成长有何帮助?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和轻松;从内集、欣然和大笑等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这样的氛围能够让人心情愉快,这样的活动能够启发人的思维,更好地促进人的成长。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第一种意见:
“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
“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列举如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就像现在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是一个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友是怎样一个人?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
文中的友不守信义,冲动失礼,但有一定的思过之心。
第二种看法:
元方并非无礼。
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第三种看法:
元方确实有失礼仪。
天下人谁无过?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在线阅读
电子课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译文: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组织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
“你父亲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拓展阅读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刘义庆,南北朝时期宋朝文学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是王室宗族,袭封临川王。
擅长文学。
喜聚文士。
所著《世说新语》是记述汉末以来士大夫阶层轶事琐事的一部书,文学史上称“轶事小说”。
所记未必尽合史实,但却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和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
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暴露,对某些人物的优良品质有所表彰。
全书三十六篇,同类的故事辑为一篇。
刘宋宗室人才俊杰极少,而临川王刘义庆,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义庆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
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
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
刘裕曾夸奖他说:
“此我家之丰城也。
”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
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
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
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
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
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
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
“志”是记的意思。
跟“志怪小说”之着重记述神怪异闻不同,“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
每则文字多寡不同,有的篇幅较长,一般是数行即尽,也有的只是三言两语。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末年经三国至两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对统治阶级的情况也有所涉及。
各篇通过许多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
《世说新语》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准确、简洁,有较强的表现力。
魏晋时期,士大夫间很重视人物的品评、赏鉴,《世说新语》反映时人好用简要的语句准确地概括、描绘出人物的品性、才能和风范,而且常用对偶、排比、譬喻、形容的手法。
《世说新语》语言艺术上的成功,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而且亦为整部小说增添了无限光彩。
除了作为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世说新语》的许多故事典故还是后世作家取材的宝库,同时它又是历史学家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
长子刘烨(一作晔),嗣封为临川王;次子刘衍,官任太子会人;三子刘镜,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刘颖,任前将军;五子刘倩,官任南新蔡太守。
临川哀王刘烨,官至通直郎,后被太子刘邵杀害。
刘烨生子刘绰,字子流,承嗣为临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顺帝末年因谋反被杀,临川王国也被废除,后裔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