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docx
《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西安邮电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
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系别: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国贸0902
学生姓名:
谢君涛学号:
07092069
导师姓名:
霍建英
起止时间:
2011年10月24日至2011年11月06日
指导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
谢君涛
指导教师
霍建英
职称
讲师
系别
经济学系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目
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指导教师评语
Notableofcontentsentriesfound.
摘要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市化水平达到56%,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三大城市群。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免出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病端倪初露、城市管理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从国外的城市化实践来看,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人口转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而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城市规模,变更城市建设观念,建设卫星城镇,分散城市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我国的城市化还正处于上升阶段,必须加快中西部城市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城市化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转变;控制大城市规模,加快中小城市发展。
强化政府职能,重视城市病的防治。
以期我国的城市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群卫星城城市化实践城市病
Abstract
Urbanization,theproductofindustrialization,isasignofsocialprogress.Since1978,Chinahasbeganlarge-scaleurbanization.Sofar,wehaveachievedsomesu-ccessthatthelevelofurbanizationhasreached56%andhasformedthePearlRiverDelta,YangtzeRiverDelta,Bohaithreebigcitygroups.Asoururbanizationisnotagradualprocess,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thereareseriesofinevitableproblemssuchasurbandiseaseandImbalanceinregionaldevelopment.Fromthepracticeofforeign’urbanization,Urbanizationisagradualprocessnotasimpletransferofpopulation.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isthemainpowerofurbanizationsourbanizationmustbebasedonthefoundationoftheeconomicdevelopmen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wemustcontrolthesizeofcity.Changetheurbanconstructi-ructionidea,constructionsatellitetown,scatteredthepressureofthecentercitypop-ulation.China'surbanizationisatarisingstage,wemustspeedupthepaceofthewesturbanconstru--tion.Followingthelawofdevelopment,changethemodeofurbanizationfromgo-vernmentguidanceintomarketguidance.Controlthesizeoflargecities,tospeedupth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sizedcities.Strengt-heningthefunctionsofthegovernment,payattentiontothepreventingandcontro-llingtheurbanoururbanizationreachahighlevel.
KeyWords:
UrbanizationUrbanizationgroupsSatellitecity
UrbanizationpracticeUrbandisease
1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他从事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积聚,人们从分散的乡村转变为积聚的城镇人口这一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是工业化产物,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化源于19世纪中叶,一百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早期的城市化主要发生在一些通商口岸那时的城市化发展异常缓慢。
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口管制,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活动大批城市人口流向农村,城市化水平不进反退。
1978年至今我国开始放松城乡户口管制,实行计划经济,允许农民城。
城市人口开始剧增,城市数目成爆发式增长。
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导致了很多问题。
相较而言,其它国家很早就完成了城市化,他们的城市化水平要远高于我国。
他们在城市化的道路上给了我们更多的经验供我们吸取学习。
2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放松对城乡户口的管制,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大规模的乡村人群进入城镇,城市化进程加速。
经过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
我国城市化现状
城市发展速度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同国民经济一样进入了生机旺盛的时期。
我国的城市化骤然加速。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预计为50%,三十年增加了三十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这在同等经济水平条件下的发达是不多见的。
同时城市化数目从1978年的192个增加到如今的668个,其中百万以上大城市166个,城市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亿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了近乎三十倍。
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县镇企业,大量的乡村人口开始涌入城镇,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近日发布,指出中国成建制的城市668个,其中地级以上287个,县级建制市368个。
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62个城市属于中小城市。
就全国而言我国的中小城市数量大2160个,占全国的城市数量的56%。
初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的联合体。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我国在沿海初步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
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尽管三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成就斐然,然而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现在已经凸显出来。
具体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存在下列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低、城市病初露端倪。
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形成明显的阶梯形状,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也表现出梯度状态。
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1998年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为%,中部为%,西部为%,东西相差个百分点。
2001年,东部地区有城市293座,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中部地区有城市247座,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37.%;西部地区有城市122座,城市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
通过东、中、西部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陆。
城市病初露端倪
“城市病”一词源于工业革命时期,指的是在城市发展过程由于城市规模过大,城市发展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统称为“城市病”。
在我国的主要表现为:
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住房困难。
a城市人口膨胀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受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功能的限制,城市对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都有一定的限制。
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
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增长,预计从2005年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从亿增加到亿。
大规模的人口集中到城市给城市的的就业医疗卫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b城市交通拥堵交通拥堵是典型的“大城市病”。
这种城市病的主要特征是:
一是潜伏期长,一般在20-30年;二是一旦爆发,就迅速转移并形成“城市管理综合症”。
交通拥堵的病因源于城市功能紊乱。
这种状况多发生在全国的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2009年末,北京全市实际常住人口1972万,流动人口超过千万,这意味着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提前10年被突破;北京市每增加1个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加次,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将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六环路以内地区日行总量已达3500万人次。
人口快速增长,交通超负荷运行、城市急速扩张,给城市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c城市住房困难,伴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住房需求迅速增长,高房价问题也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高房价日益蔓延。
2009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
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线城市更为明显。
央行公布调查显示,超过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
高房价将拉低城镇居民生活幸福感、城市生活功能逐渐被弱化,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埋下潜在危机、抑制社会中间阶层扩大、加剧城市社会矛盾.
d城市环境恶化目前,中国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远超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三是城市固体废物排放量巨大,符合环保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二次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在50%的垃圾处理率中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垃圾只能简易填埋,使一些城市陷于“垃圾围城”的境地;四是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各类污染已经由城市蔓延至小城镇和乡村。
在我国,城市病虽初露端倪,但是却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城市宜居度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3国外城市化以及对我的启示
英国的城市化
工业革命是英国城市化的“启动器”。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也给生产方式带来长足的进步。
大及其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生产,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工业生产,乡村人人口开始向城市聚居。
从1520年的80%下降到1801年的50%,而农业生产率却提高了60%-100%。
农业的进步给城市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工业革命促进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小城迅速发展成大城市。
同时英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城市体系的形成。
革命前英国以农业为主;工业革命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
越来越多劳动力的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这样城市就逐渐具备了充足的能源、必要的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市场和基础的服务设施等。
这些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又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从全国范围来看,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城市化已经基本实现,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率就为51%。
1861年英国的城市化率为%。
此后在1921年英国的城市化率已为%,在1998年就激增到89%,而此时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仅为46%。
美国的城市化
a高城市化率和大都市化带发展,美国有三大都市带(彼乌瓦洛夫,198匀:
第一个是城市带,位于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迪摩、华盛顿等,长达970公里,宽达50至200公里,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
这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大都市带;第二个是城市带位于五大湖南部沿岸,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第三个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包括旧金山、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圣地亚哥,人口1800万。
b出现逆城市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城市中普遍出现交通拥挤、犯罪率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再加上小轿车的普及、远程通讯工具的发展,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回流。
这一时期城市化率超过50%人口规模小于5万的小城镇数目比重显著上升到21%而其他规模的城市上升缓慢甚至下降。
1950年以后,美国大都市内的人口增长速度基本上高于非大都市区内的人口增长速度,而大都市区内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又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到20世纪60年代,中心城市和郊区人口相当,这时美国实行了“示范城市”的试验计划,其实质就是分流大城市人口,充分发展小城镇。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10万人以下的城镇人口从7700多万人增长到9600万人,增长了25%左右。
目前,75%美国人生活在小城镇。
c城市结构呈多中心格局20世纪80年代之后,郊区化在扩散一定时期后开始集中,整个城市结构呈现出多中心格局。
不断出现的边缘城市开始向中心城市提出“挑战”,这是美国城市发展的新形式。
这些城市是位于原中心城市周围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居住、商业和产业中心,30年前这里还是农田或村庄。
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德国的城市化
德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注重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紧密相联。
在德国既没有过度拥挤、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也没有破旧不堪的农村地区。
德国的城市布局相对合理,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全国各地。
2010年,德国的非农就业人口高达96%城市化水平高达95%以上。
德国共有大中小城市580多个,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有4个,分别是柏林331万人、汉堡167万人、慕尼黑125万人、科隆100万人,绝大部分为中小城市,其中人口在2万-20万人的城市约占城市总数的76%德国大多数人住在农村和小城市里,将近660万人在2000人以下的居民点居住,4970万人生活在居民在10000到10万人的小城镇里。
大城市的人口在逐步向中小城镇流动,据统计,德国每年约有20万左右的人从大城市向郊区和小城市流动,且外移的速度在逐步加快,这是德国区域均衡发展、城乡一体的重要标志。
韩国的城市化
韩国和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部分地区相仿。
韩国城市的过程中走的是一条集中型高速城市化与新村运动“并驾齐驱”的路子。
韩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人口城市化起步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人口城市化非正常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人口高度城市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韩国前两个时期属于非正常发展时期,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殖民政策变化和战争结束难民迁移的基础上。
韩国城市化的真正大发展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1960年以来,韩国政府一直奉行“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
政策规定工业在大城市集中,而且人口流动不受到任何限制,使得韩国人口在大城市集聚十分明显。
1970年以后韩国开展了著名的“新村运动”,开创了农村现代化推进的“韩国模式”,对于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的韩国己经实现人口高度城市化,进入人口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之后,韩国明确把中西部地区建设成为90年代的“新产业地带”,以解决向首都圈集中的问题。
韩国从消极的抑制政策转为促进釜山、大邱、大田等地方大城市发展的积极政策,把农业人口吸收进去,减少向首都圈的集中。
通过新的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分散了首尔都市区的人口和产业过度集聚,同时促进了韩国人口城市化进程。
韩国集中型高速城市化模式是由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的。
与欧美国家相比,韩国的经济增长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工业化过程。
这种时间上的压缩性直接导致空间上的压缩性。
例如,为了实现地区间平衡发展,改善边缘地区产业结构,缓解首尔人口过度集中问题,韩国政府又制定了在远离首尔的大德、大田、光州、全州等城市发展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战略,使园区具有研究与开发、生产和居住等功能。
这些地方逐渐成为“边缘城市”。
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实践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拉美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1920年,拉美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为22%,1950年达到418%。
1950-1980年,拉美地区总人口增长了1倍,同时城市人口却增加了4倍。
1980年,拉美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4%,1990年占到%,1997年占%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是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实现的。
资料显示,美国城市人口比重从40马提高到60马伏约用50年,而拉美国家仅用25年的时间。
在拉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城市的现象。
例如,蒙得维的亚集中乌拉圭人口的52%,,布宜诺斯艾利斯达到阿根廷人口的45%,墨西哥城为墨西哥人口的32%,巴拿马城为巴拿马人口的66%。
联合国199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在全球25个“超大城市”中,拉美占5个;其中圣保罗人口1640万,居世界第2位;墨西哥城人口1560万,居世界第4位;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1100万,居世界第12位;里约人口990万,居世界第16位;利马人口750万,居第25位。
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大城市出现了大批非正规住宅和贫民窟。
大批农民来到城市后,并不能得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很低,又得不到住房信贷,不能得到合法的住宅。
于是许多移民通常会通过非法“侵入”的手段占领闲置土地,自己建设住房,其中许多住房是由破木板、旧轮胎、瓦棱铁板等材料建成,这些住宅区基础设施极度缺乏,逐渐发展成贫困阶层居住的大片贫民窟。
例如,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墨西哥城陆续形成500多个贫民居住区,居住的人口约400万。
圣保罗市城东的贫民区居住着120万人,但没有一个医生和一家诊所。
这些贫民窟逐渐成为大城市中被冷落的“边缘群体”。
这些人没有工作,长期不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1990年拉美城市贫困人口绝对数量比1980年增加5790万。
对我国的启示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充分说明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集中到城市,城市无法解决新增人口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甚至最基本的物质保障都难以解决。
城市发展不可急功近利,必须注重与经济协调发展,负责会导致众多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农业是城市化的启动器,工业是城市化的驱动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的加速器,如前文所述,英国的农业进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硬件基础,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增加城市人口,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服务,还可以吸纳跟多的劳动力就业。
单中心的城市结构已不再适应大城市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己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所以,建设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势在必行。
美国在郊区化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边缘城市丰富了美国城市空间结构,它们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的极化核心。
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有序引导人口在新城区居住、工作、学习等,有利于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使边缘新城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单中心城市结构。
尤其是大城市应发展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缓解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矛盾。
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的城市化发展史充分证明,交通和通讯技术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没有交通设施的引导,人口的流动范围仅局限于一个圆形或矩形的范围内;没有通讯技术的支持,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将受到空间距离衰减规律的左右。
对此,在完善中心区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市际道路系统,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交通工程。
通讯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需要与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步发展,为人们在边缘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可能。
在城市化的过程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中小城市的发展
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化现状充分表明城市规模愈大所带来的问题愈多。
而德国在城市化国中注重中小城市的发展,全国中小城市星罗棋布。
德国的中小城市具有发达的区域交通、通讯,良好的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几千人口的小镇,各项市政设施的水平基本一样,几无差异。
加之方便的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条件,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使小城镇拥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我国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一味贪大,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
卫星城镇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压力。
为遏制首都人口的过分集中,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便制定“建设卫星城市、积极分散人口”的发展战略。
1972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5年开发计划提出,在首尔周边地区建设10座卫星城市。
1982-1991年第二个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在继续推进卫星城市计划的同时,加强地方据点城市建设,积极诱导人口向地方分散。
90年代的第三个国土综合开发计划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卫星城市地方据点城市建设。
1993年首尔占全国人口的比重%1995年降为%到1998年己经降为%。
韩国卫星城市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我国城市化发展策略
加快中西部城市化进程
我国城市化发展地区不平衡根源在于东西不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快中西部城市化建设的前提是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
利用中西部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同时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建设。
为人口的聚居创造前提。
统筹城乡发展
在城乡关系上,城市化模式应实现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原有的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需要尽快调整城乡发展的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转变城市与农村相脱节的发展模式,应从制度再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改革城乡体制、调整城乡结构,寻求城乡发展失调的解决之路。
首先,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体制和政策的城乡统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