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docx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
从整堂课来看,把握住了整个流程,抓住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从孩子们的反馈可以看出达到了本节的教学目标,对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掌握都很好,并能运用它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了孩子是课堂主体这一理念,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在探索中得出结论并能学以致用。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的亮点是在学习比例的时候从学生熟悉的比入手教学,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比例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索,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时小组共同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在今后工作中会遇到、学生又很感兴趣的问题:
某罪犯作案后逃离现场,只留下一只长25厘米的脚印。
已知脚的长度与人体身高之比是1:
7,你能推测罪犯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这样渗透了学数学和用数学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告诉孩子们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从而激励孩子们热爱数学并能学好数学。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是在时间上掌握不是很好,在前面复习导入部分用时过多,加上练习题偏多、偏难,以至于学生思考时间较长,所以整堂课看起来前松后紧。
其次,在课堂形式上显得比较单一,和孩子们的互动不是很多,替孩子们回答的较多,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够灵活处理,给学困生的鼓励较少。
并且在整堂课中的语速都偏快。
再次,在知识的讲解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不够灵活,在分数比例里应该读成比的形式,但一部分同学读成了分数形式,而没有给予纠正。
在练习题中孩子们耗时较多,这也恰恰说明了前面的环节没有教扎实。
在最后思考题的摄入中给孩子们的启发较少,没能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让我和孩子们都能有更大的进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今天上了一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实验课,课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头没有把握好,以致于练习的内容都压缩了。
下面对整个教学做如下反省:
一、开始阶段写比这一环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原本的意图是通过找相等的比后引出比例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中,没料到学生举手少,发言少,稀稀拉拉的几个比,没有任何两个比是相等的。
因此这一环节还不如直接出示几个比,直接求比值,从比值中看相等的比,既让学生了解比例是怎么来的(看比值是否相等),又进一步为学习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打下基础。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学比较含糊,没有突出点,学生在判断的时候,弄不清哪个是用意义在比较,哪个是用基本性质在比较。
教学过程应该改为上面这一段,在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抓住关键,让学生多说,说完整。
三、练习难度偏高。
从这堂课来看,似乎难度高了些,以致于学生思考时间比较长,这也恰恰说明了前面的环节没有教扎实。
如果前面的问题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而且还能成为这课的亮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3
本周三,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通过复习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为教学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利用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安排了让学生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还安排了四个数组成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我让学生看书自学,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此外,组织学生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分别算一算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发现了什么?
”大胆放手,用四个数组成等式这一开放练习产生新鲜有用的教学资源,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了有效的探究。
本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的评价,用多种语言来激励学生,但是有的地方还是做的不太好。
如果在这里感情更深些,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她们能更好的参与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的实践中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后进行教学的,导入新课时出示三面国旗,并通过求长和宽比值,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学生发现什么?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
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随堂练习:
1、写出比值是1.5的比,并组成比例。
2、练习八第一题。
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步,区别比和比例,提出问题:
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提示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并由学生自己标出所写的内项、外项。
第二步,通过学生自己计算内项的积和外项的积,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加以概括。
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
课堂小结: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两种方法:
1、求比值。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堂上安排了反馈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自学与讨论等活动,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我精心设计了由易到难得两种类型练习。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5
用本课的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突出重点,有措施,突出难点有策略,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具体而言,有如下两大特色:
1、活了教材,设计者将教学内容分解成20多个问题,每个问题既有侧重,又都围绕着重点来进行,使原先教材上的死知识变成了课堂中的“活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2、搞活了课堂。
课堂的活有两种形式,一是形式上的活,一是内在的活,即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前一种活是显性的,后一种活是隐性的,比较难以达到,它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本课的活就属于后一种,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讨论、数量演示等多种方式,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故而能事半功倍,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一种较高的教学教育观念—教是为了不教。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6
昨天区教研员吴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指导教案,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
耐心的吴老师,帮我把课的重点应该怎么突出,难点应该怎么化解讲了一遍。
细心的吴老师,还建议我去参考一下国标本中的相关内容。
匆匆忙忙不够认真的我,却忘记带笔和本子做记录,只能凭大脑记忆思路了,而我当时还没有备课(原本没打算上这课的)。
只好从一下班就开始加紧,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教案和课件才完成(先自我反省一下)。
总体感觉这篇教学设计的思路比较有条理,一开始复习比的相关知识,由求比值引入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进行分类,从而得出比例的意义,而通过观察比例,发现组成比例的条件。
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到要求的比,再通过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组成的是怎样的比例式,同时也让学生联系以前的内容对应找出比和比例的区别,使学生不仅能明确比和比例的不同之处,更能对比例的意义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而正因为比例和比不同,所以具有着不同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学进行了解各部分名称,用一组前面用过的练习题让学生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同时用启发性的问题“你能找出比例中乘积相等的数吗”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外项积等于内项积,从而得到并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由此可得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最后进行小结。
上完课后,我自己首先的感觉是虽然有学生自主的探究,但还没能完全放的开,思路还不够开阔。
而且因为时间的关系,前面问的比较琐碎后面缺少了五分钟让我把最后一道设计好的开放性的题目出示出来。
同时我也在反思如果我再上一遍这节课,我会怎么上?
我想到的是前面有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说判断思路的时候,可以请一两位做代表回答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方法已经掌握了,就不需要请太多的人重复说,这样可以抓紧时间让学生做几道灵活一点的题目,比如已经比例中的三个项,如何求第四个项,比如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这些我事先也考虑到了,但是没能教学进去,需要以后注意。
我还在想,其实这堂课中概念部分的教学并不难,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适当记录一些关键点,依据关键点回答就可以了,不必要把整个过程都写下来,否则也是耽误时间。
我想了很多,但想的大多是在希望自己能在前面更紧凑以扩展后面的思路上。
本来我还挺高兴自己在课后能感觉出一点东东的,但后来在听了陈老师的指导后,我才知道自己反思的真肤浅:
(
陈老师给我的教学设计提了几点意见:
1,我的复习提问是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的,问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
陈老师说,可以打开一点,直接问:
你能回顾出以前学过的比的哪些知识?
我一听就感觉出了,自己问的范围很狭小,如果那样问,学生的回忆搜索就被打开了,也许学生不仅能想到比,想到比值,还能想到比的各部分名称,还能想到比的基本性质,这都是和我这节新授课的内容有关联的,复习一下,对于后面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很大的好处。
我又反思“我怎么没想到呢?
”然后我给自己的解释是,怕学生打的太开耽误时间:
(后来我又想,只要学生熟练,其实口答几句话也耽误不了什么时间的。
。
。
哎,我们上课总是会在时间上斤斤计较。
。
。
不够大气。
。
。
2,我在教学例1的时候本来感觉挺简单的,学生回答的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因为我课前一再强调要回答完整,其实这节课我们学生回答问题我自己挺满意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都说的很完整。
但陈老师就点明,可以在这里渗透正比例的意义,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而它们的比值是什么呢?
就是单价。
如果买的本数增多,相应的钱数也就是总价也会随之增多。
这是我没想到的,我没能想到这个深度。
要反省。
3,在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的时候,学生说的挺多,什么比例有四个数比有两个数,比是一个比比例是两个比,比没有等号比例有等号。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挺对,当时还挺高兴的。
后来想想,陈老师说,这都是表面上的区别,而意义上的区别其实才更重要。
比是两个数相除,而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从意义上来说就完全不一样,这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比例的意义就很有帮助。
我一想,对哦,还是自己考虑不完善。
而且从意义上的区别说下去后,正因为他们的意义不同,比有前项后项,那么比例中的四个数应该叫什么呢?
就可以顺利引入下面的内容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4,陈老师提的第4点是我上完课就想到的,就是练习题的开放性不够,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只有意义和性质两种思路,其实还可以用化简比来求,我本来想在开放性的题目中通过让学生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的,但没能来及上到这里就下课了,少了五分钟。
非常感谢陈老师的指导,为我在课堂教学及内容设计的“广”和“深”上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知道要上好一节课确实很不容易,自己备完感觉好象过程挺流畅了,但其实认真思考下来,可推敲的地方还有很多,可挖掘的地方也还有很多。
谢谢老师的指导!
希望陈老师朱老师有空的时候多到我们学校来指导指导我们,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更好!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32—34页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六第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能力目标:
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主动构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听说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爱动脑筋,课上积极回答问题。
今天,我和在座的领导老师们想看一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这节课同学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P32页四幅图。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义
师问:
①这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事物?
(齐说)
②这四面国旗出现在什么场合或什么地点?
(指生回答)
③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
(指生回答)
④这四面国旗的大小相同吗?
说明:
虽然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这四面国旗都是按一定的比制作的,那么,我国的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呢?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就从国旗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⑤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指生回答师板书)
⑥请同学们看我们写出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及求出的比值,谁发现了我国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
(国旗法规定:
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是3/2也可以说成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
2)
师问:
①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两个比,如:
2、4:
1、6和60:
40。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2相等。
那么这两个比是什么关系?
生:
相等。
那么我们能用什么符号可以把它们连接成等式?
生:
等号
谁来用等号把这两个比写成等式?
师板书:
2、4:
1、6=60:
40
②如果用比的分数形式来表示这个式子也可写成:
或2、4/1、6=60/40
③根据我们写出的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及比值,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两个比并用“=”连接成等式吗?
(指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两个比相等的?
)
师小结:
请同学们观察板书的等式,揭示: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板书:
比例)
师:
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比例吗?
(找3名同学回答)
师: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出示板书: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
板书:
比例的意义
问题:
①从比例的意义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
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板书重点符号)
②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③看大屏幕,刚才我们找出的比都是长与宽的比,现在你能找出这四面国旗宽与长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吗?
(指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两个比相等的?
)
我们已经了解了比例的意义,下面我来考一考大家:
课件出示P33页做一做1题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2、比例各部分名称
师:
同学们都知道比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那么比例各部分名称叫什么呢?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P34页前两行及例题。
同时思考(课件出示)什么是比例的项?
什么是比例的外项?
什么是比例的内项?
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课件演示。
做一做:
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课件出示)
4、5∶2、7=10∶6240/160=144/96
3、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观察:
2、4∶1、6=60∶40
思考:
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可以相互讨论)
用下面的比例验证你的发现:
6∶10=9∶158∶2=20∶5
你能用一句话把发现的规律说出来吗?
(找3名同学回答)
下面我们计算2、4:
1、6=60:
40的两个內项积与两个外项积,共同验证一下这三位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集体计算后师问:
这三位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不对?
你们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计算、验证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出示板书,指生读)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
板书:
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
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4/1、6=60/40
问题: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应该怎样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指生回答师小结:
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师课件
演示2、4/1、6=60/40→2、4X40=1、6X60
4、我们已经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吗?
课件出示:
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10:
2与2、5:
0、5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讲解时可启发:
如果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哪两个数是內项,,哪两个数是外项,那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否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因为10X0、5=52X2、5=5,所以假设成立,10:
2与2、5:
0、5能组成比例,即10:
2=2、5:
0、5
5、你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吗?
课件出示P34页做一做题目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6、师:
学习到这里,我们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生:
两种。
一种是根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另一种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是否相等。
三、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做一做,相信你能行!
1、判断
①10∶5=2是比例。
()
②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內项的积的差是O、()
2、填空
①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內项是1/9,则另一个內项是()
②2:
9=8:
()
3、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P37页5题,逐一出示各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或学到了那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搜集生活中的比例,看看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4:
1、6=3/260:
40=3/2
2、4:
1、6=60:
40或2、4/1、6=60/40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4:
1、6=5:
10/32、4;1、6=15:
10
5:
10/3=15:
105:
10/3=60:
40
60:
40=15:
10
2、4X40=96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
1、6X60=96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包括比例的意义和组成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比例的意义中,我通过出示课本图先了解图意,再写出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比值,根据比值相等进行国旗法教育。
然后根据学校里两面国旗的比,得出两个比相等。
最后通过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写出多个等式,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其后通过四面国旗宽与长的比巩固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本环节让学生先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新知不知不觉被学生掌握理解。
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比例各部分名称我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看书学习。
设计意图是通过重视自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部分内容非常容易理解,采用自学的方式,通过两个问题检验,培养学生会看书的习惯。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先让学生先观察比例式,在思考讨论两个內项和两个外项之间的关系,然后观察发现规律,进一步验证规律,最后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计算、观察、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习题设计时,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巩固新知,开阔视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知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让学生在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中理解了比例的意义,探究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如何教会学生思维。
而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于简单的谈话间,简单的提问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通过自己分析思考,总结出了“比例”这一数学概念。
于不经意的诱导,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通过计算、观察、比较、验证让学生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向到最后的豁然明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数学家”,经历了一个愉快的探究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整节课处处透出浓浓的数学味。
本节课把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放在一起学习觉得内容较多,完成教学有些困难,同时比例的灵活应用题目没有达到预先的效果有些遗憾,同时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多一些题目就好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包括比例的意义和组成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问题。
通过复习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为教学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工作,然后再通过例题,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再利用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们安排了让学生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联系以前的内容对应找出比和比例的区别,使学生不仅能明确比和比例的不同之处,更能对比例的意义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而正因为比例和比不同,所以具有着不同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自学进行了解各部分名称,用一组前面用过的练习题让学生找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同时用启发性的问题“你能找出比例中乘积相等的数吗”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外项积等于内项积,从而得到并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由此可得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最后进行小结。
上完课后,我们首先的感觉是虽然有学生自主的探究,但还没能完全放的开,思路还不够开阔。
我的复习提问是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的,问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
在教学例1的时候本来感觉挺简单的,学生回答的甚至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因为我们课前一再强调要回答完整,其实这节课我们学生回答问题我们自己挺满意的,因为什么所以什么都说的很完整。
课后我们反思,可以在这里渗透正比例的意义,因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而它们的比值是什么呢?
就是工作效率。
如果耕地的时间增多,相应的耕地的公顷数也就是工作总量也会随之增多。
这是我们当时没想到的,我们没能想到这个深度。
要反省。
在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的时候,学生说的挺多,什么比例有四个数比有两个数,比是一个比比例是两个比,比没有等号比例有等号。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挺对,当时还挺高兴的。
后来想想,这都是表面上的区别,而意义上的区别其实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