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081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docx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

碳单质的性质

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

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

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④⑥

4.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5.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A.黑色B.易溶于水

C.可燃性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该反应中碳表现出(填“氧化”或“还原”)性。

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

(3)CuO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

考点二:

碳的化合物

1.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①②

D.④③①②③

2.如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B.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

C.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

D.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4.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5.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

为防止污染环境。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7.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一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

B.黑色粉末逐渐变色

C.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

8.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

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填“相同”或“不同”)。

10.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

①拒用。

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

②再生。

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回收。

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用于人工降雨。

(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

为什么?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B.

C.

D.

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3.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4.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  (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

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  。

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A还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七:

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

考点一:

碳单质的性质

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

【答案】A

【解析】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与滑腻感无关,A说法不正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C说法正确;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D说法正确。

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

【答案】C

【解析】“低碳生活”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④⑥

【答案】D

【解析】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做滤毒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制作固体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做燃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光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染料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4.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答案】B

【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

5.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A.黑色B.易溶于水

C.可燃性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该反应中碳表现出(填“氧化”或“还原”)性。

【答案】

(1)B

(2)C+2CuO==2Cu+CO2↑还原

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浸入水中,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

(3)CuO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

【答案】

(1)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

(2)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还原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该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使酒精灯火焰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考点二:

碳的化合物

1.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①②

D.④③①②③

【答案】D

【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纸花放入瓶内,通入二氧化碳,观察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b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2.如下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B.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

C.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

D.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A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虽然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试管内的氧化铜无变化,B说法不正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点燃酒精灯前持续通入CO,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C说法正确;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D说法正确。

3.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该反应反应物中的氧气属于单质;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变化;该反应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4.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

5.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

为防止污染环境。

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为防止污染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D收集氨气即环保又便于确定收集。

6.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中下面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不正确;B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B不正确;C中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不正确;D中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对二氧化碳倾倒,该操作只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正确。

7.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一下操作,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研究碳化学性质和用途

B.黑色粉末逐渐变色

C.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实验结束后,应该熄灭酒精灯后,再移开试管

【答案】D

【解析】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既体现碳化学性质,又体现用途;反应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为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应先移开试管,再熄灭酒精灯。

8.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答案】C

【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9.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F与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

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1)CuOCuCO+CuO==Cu+CO2

(2)CO2+Ca(OH)2=CaCO3↓+H2O还原

(3)不同

【解析】C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E,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所以D是铜,A和B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C可以转化为F,F和B反应产生铜,因此F应该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产生铜,因此B是氧化铜,A是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F和B的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二氧化碳;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表现出还原性;C是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F是一氧化碳,有毒性,都会使小白鼠死亡,原理是不同的。

10.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重要原则有:

①拒用。

请举出低碳生活的一个实例。

②再生。

如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

它实现了低碳减排,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回收。

目前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CO2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些CO2可作为气体肥料,还可制造用于人工降雨。

(3)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

为什么?

【答案】

(1)大量燃烧含碳的物质

(2)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②

③物理干冰(3)不是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含碳物质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是低碳经济的必备措施。

根据题意,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氧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光,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

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使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分离出CO2,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将会造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所以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少越好。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制取二氧化碳要用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可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浓硫酸来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

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

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④②③⑤⑥。

3.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验满时,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试管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该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4.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  (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

【答案】

(1)锥形瓶

(2)②④⑤⑥⑦催化作用(3)CaCO3+2HCl═CaCl2+H2O+CO2↑

(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

【解析】

(1)结合装置图可以确定①是锥形瓶。

(2)根据提供的药品可知,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此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④⑤⑥⑦,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及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所以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  。

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装置B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A还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答案】

(1)长颈漏斗烧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aCO3+2HCl=CaCl2+H2O+CO2↑

Ca(OH)2+CO2=CaCO3↓+H2O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H2O2==2H2O+O2↑

(3)下面的蜡烛比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灭火

(4)c端

【解析】结合装置图可以判断a是长颈漏斗,b是烧杯;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后,加入试剂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A中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装置B中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C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应该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比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生活中常用于灭火;(4)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从c通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