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470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docx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

西汉的兴衰-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_高三历史教案

教学建议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

而且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

同时,改变了汉初“非功侯不得封相”的惯例,使大批读书人通过读书而进入仕途。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

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对汉武帝的评价问题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帝王,在其统治时期,通过文治武功,使西汉统治过火鼎盛时期,其他向来被称为“英主”,其一生,既立有丰功伟绩,也有重大失误。

他与秦始皇相比,即“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司马迁之语)史学界对其晚年的政策调整关注较大。

他为调整统治政策,在有关西北屯兵的争论中,借机颁布了轮台“哀痛之诏”,公开向天下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公开否定自己,果断地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统治危机,带来了后来的“昭宣中兴”。

他这一行举,可以说是古代帝王罪已以收民心的一次显成功的尝试,他比秦皇始、唐太宗高明的多。

但也有人对他这一行举持否定态度,认为在统治危机和内外出现困局情况下,是悲观消沉情绪的反映。

秦汉的统治思想问题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

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

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

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

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

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

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

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

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

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

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

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

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2)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

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4)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修建。

但也有明显的弊端:

加强了人民的控制和统治,皇帝个人作用对政局影响大,容易产生腐败和专权,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长期延续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关于王莽改制的评价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前,对王莽改制是一致否定的。

此后,有了三种观点。

第一,基本肯定说。

认为王莽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第二,基本否定说。

郭沫若认为:

王莽实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未使动荡不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稳定下来,相反给人民增添了更多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了。

第三,主观与客观说。

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后前危机的深刻根源,首先是土地兼并和奴婢数量的膨胀,其次是豪民富商的高利贷掠夺和财货垄断。

他的改革是针对大地主阶层的,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但结果竟变成了一场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他成了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

  

(1)刘邦对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继承,又有改造,除继续采用郡县制外,也实行分封诸侯王制度,即郡国并行制。

  

(2)由于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威胁了皇权,景帝采取削藩政策,还用武力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

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虽一直保留封国,但国象对王国权势限制很严,王国封地也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实际成了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封建贵族。

  (3)汉武帝时为监察地方,全国分13州,设置刺史。

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

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

教学目标

典型例题

  1998年7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

新疆是我国西北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省区,加快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对我们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保障国家安全和边防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请按由南向北的顺序将这五大地形名称写出来。

我国地势最低洼部分是__________。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

(2)我国自古对新疆地区就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西汉时于________年设立_________,管辖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山南北的辽阔地区。

73年,东汉派________打败北匈奴后,重建______。

唐朝时又设立了_____和_______,对之进行有效管辖。

  (3)江泽民总书记讲话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现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剖析:

本题考查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知识。

知识点有新疆区域地理、中国古代边疆史和我国的民族等。

主要检验学生的识国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l)问要注意顺序千万不能打乱,否则一分不得;第

(2)问在于记忆准确,避免张冠李戴;第(3)问从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看出强调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

  

(1)昆仑山一阿尔金山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2)公元前60西域都护窦固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C

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

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通过对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回答“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

”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明太祖朱元璋到底是不是个好皇帝”,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一个故事,说是明朝时国子监祭酒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

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偷着给他画的像拿来看,宋讷才大吃一惊。

那么,故事中检校的身份是什么?

(启发学生答出:

厂卫特务)接着问学生:

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撅,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还反映了什么问题?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学习本课内容: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提要,回顾我国封建社会的分期,从而弄清本课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4)封建社会的逐步衰落——明清(1368—1840)。

 <提出问题>大屏幕显示教师设计的问题:

(1)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朱元璋怎样从一个和尚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2)明太祖是怎样加强君主专制的?

他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

产生了什么后果?

(3)明朝为何迁都北京?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同桌之间可互相讨论,共同找出答案,也可问老师。

<师生活动>

师(显示大屏幕上的第一个问题):

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朱元璋怎样从一个和尚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指导学生从“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及明朝的建立”三个方面阅读“明朝的勃兴”一目,教师板书:

一、明朝的勃兴(板书)

1.元末红巾军起义(板书)

师问:

元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起义?

(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生答,然后教师归纳。

根本原因:

是元末统治腐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直接原因:

是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农民无法生存,被迫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其中,以刘福通和徐寿辉领导的两支红巾军势力最大。

师问:

红巾军起义与明朝的建立有何联系?

生答:

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提供了有利条件。

过渡:

那么,朱元璋的势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朱元璋势力的发展(板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

朱元璋出身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

17岁时他的家人死于灾荒,为了生存他只好出家做了和尚。

后来,他加入红巾军,并成为一支红巾军的领导。

思考:

朱元璋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同桌之间可商量,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

一是朱元璋注意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李善长、刘基、朱升等人充当谋士;

二是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即:

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讲究策略,不急于称王。

)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势力迅速壮大。

过渡:

朱元璋势力的发展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明朝的建立(板书)

时间:

1368年

都城:

南京(回忆南京城名字的变化:

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元——应天,明——改名为南京)

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

洪武。

这样,朱元璋从农民领袖变为封建皇帝。

同年秋,明军攻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元顺帝逃到塞外,仍称元朝,史称北元。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看出:

元末的腐朽统治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起义的迅猛发展最终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从1368年——1387年,明朝又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

过渡: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显示大屏幕第二个问题)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板书)

1.改革机构(板书)

(1)地方:

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

师问:

行省制度始于何时?

为什么要废除?

生答:

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

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师问:

三司指什么?

有什么职能和特点?

生答:

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财政、司法、军事,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事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2)中央:

废丞相,设六部(板书)

师问:

丞相制度始创于何时?

为什么要废除?

生答:

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此后曾多次发生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

为防止此类事情的重现,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师问:

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生答:

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

所以,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无实权。

教师补充:

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协理朝政,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过渡:

明太祖不仅改革机构,还严惩贪官污吏。

2.明太祖严惩贪官污吏(板书)

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明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讨论。

生答:

明太祖严惩贪官污吏,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

因为官吏贪污,不仅侵犯了明王朝的经济利益,而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教师可补充:

由于明太祖出身于社会下层,深知官场腐败会激起人民反抗,所以,他对贪官污吏严惩不殆。

有一次,他查出一个县官贪污,便下令杀掉那个贪官,并剥下他的皮塞满稻草,挂在衙门公堂的旁边让下任县官引以为戒。

过渡:

为使明王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板书)

让学生阅读“锦衣卫和东厂”一目,找出目的、职能和特点,教师归纳。

(1)目的:

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2)职能:

「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

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

[厂]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西厂是后来明宪宗时设置的。

(3)特点:

都由皇帝直接指挥。

让学生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明朝特务活动的猖撅。

过渡: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又一表现是“八股取士”。

4.八股取士(板书)

思考:

科举制始创于何时?

到明朝时有何变化?

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生答:

始创于隋朝,到明朝时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但有变化,采取八股取士。

指导学生看教材“八股取士”一目,明确“八股文”的含义,弄清八股取士的目的,并认识其危害。

(1)[八股文]明政府规定: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许多读书人为金榜题名,埋头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

即使考中作了官,也至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奴仆,以加强君权。

(3)危害:

束缚思想,败坏人才。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八股取士的不求实际。

教师阐述: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控制的重要表现。

过渡:

明太祖加强君权是为了使明王朝长治久安,但是在他死后皇族内部为争夺皇位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事件——即“靖难之役”。

三、“靖难之役”(板书)

思考:

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

结果如何?

1.“靖难之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靖难之役”,并回答:

(1)起因:

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把他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

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并威胁中央。

明太祖死后,其长孙建文帝即位。

为加强君权,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引起皇室内部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

(2)结果:

燕王朱棣取胜,夺得帝位,年号永乐,即明成祖。

提问: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教师释疑:

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思考:

“靖难之役”与“七国之乱”有相似之处,为何结果不同?

教师归纳:

建文帝懦弱迂腐,将领无能,失去战机;燕王势力强大,先发制人,精于谋略,善用奇兵。

过渡:

那么,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呢?

(显示大屏幕上第三个问题)

2.迁都北京(板书)

学生看书后回答:

明成祖为保住抢到手的皇位,继续推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进一步加强君权。

而削藩又导致北方对蒙古的防御力量大为削弱。

所以,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迁都北京。

(小结)现在让我们归纳一下,明朝前期是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的?

师生共同归纳:

(1)改革行政机构。

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

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成祖时设东厂,都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3)八股取士。

目的是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表现。

(4)明成祖即位后,继续削藩,以加强君权。

(5)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特别是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说明皇帝对谁都不信任,只有依靠特务统治、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

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暴露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四伏、矛盾重重。

所以,它恰恰反映了封建社会已逐步走向衰落。

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湖北汉阳铁中高级教师汪学毅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着重掌握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占领先地位的重大成就。

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张衡与地动仪,张仲景,华佗。

学生应了解的基础知识:

太初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2.秦汉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西汉、东汉曾有两位出使西域的著名历史人物,他们都为加强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作出过巨大贡献。

这两位杰出人物是谁?

  哪一位同学能把这幅丝绸之路地图上的重要地名标上?

(小黑板上预先绘制《丝绸之路示意图》,空出长安、玉门关、葱岭、大秦的地名,让学生填写)

2.导入新课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只要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就会想到中国。

早在公元前后,中国的丝织品就已享誉世界,中国被西方称为“丝国”。

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不仅以丝绸驰名于世,而且在文化上也有许许多多为人称道的成就。

承接着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又迈出了一大步。

在这三节课里,我们要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教师作简要说明:

汉、唐是我国古代最昌盛的时代。

秦汉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西汉逐渐强盛;在这几百年间,封建经济有了发展,这都为秦汉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秦汉时期,中国又有一批伟大的文化名人诞生了:

蔡伦、张衡、张仲景、华陀、王充、司马迁、班固,真是群星灿烂!

他们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板书)。

3.讲授新课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就是西汉、东汉时出现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西汉初期已经出现了纸

  打开课本第36页,从这两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的人把文字记在什么上面。

商朝用的是龟甲、兽骨,西周的文字铸铭在青铜器上。

再看看第81页的插图,秦始皇勤于政事,当时的文书秦章写在什么上面呢?

写在竹木简上。

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

现面,我们还把书本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

竹木简太重了,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重的文书,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秦章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指插图)。

同学们还可以想象一下,一条竹木简只能写十几、二十个字,我们手中的这本《中国历史》课本不就要用上万片竹木简才能写完吗?

那多重啊!

竹木简太笨重、太不方便了。

我们的祖先又想了个办法,用帛来作书写材料,帛是一种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文化发展,人们需要交流,这就需要有既方便又便宜的书写材料。

从考古发现情况来看,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的一些地方都先后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指115页地图),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初期的墓里出土的古纸残片,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纸。

课本前的彩图就是放马滩汉墓出土的古纸残片。

纸上画着一幅地图。

这张纸又薄又软,纸面平滑,看来西汉初期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纸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

  2.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出示蔡伦的彩色画像,或使用幻灯),他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采用树皮和一些易寻的废旧物资,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为造纸的原料,造出了质量更好的纸。

他把这批纸献给了汉和帝。

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课本第117页的图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造纸的过程,首先把那些破布、旧鱼网、树皮洗干净、切碎,并且加以沤制(指图上排),然后进行碱液蒸,舂捣,配成纸将液(指图中排),最后,用纸模帘捞取纸将,经过晾晒干燥,揭下压平砑光,就制成了纸(指图下排)。

  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的使用逐渐普遍。

后来,又经过200多年,到晋朝时,纸完全代替简帛,成为我国主要书写材料。

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推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纸以前,世界各地人们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

但不是价钱太贵,就是很不方便。

欧洲人本来用羊皮纸,又贵又厚又重,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才能抄完。

大家都认为纸是最好的书写材料。

纸最初传入我国的东邻朝鲜、日本,后来又从我国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非洲、欧洲。

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国。

这有利于各国文化科学发展和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仅20多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出示张衡和地动仪卦图,或使用幻灯)。

这个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制作的类似仪器要早1700多年。

  张衡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既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

他改进前人的天文仪器,制造出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情况的浑天仪。

地动仪的发明是他的突出成就。

  当时,洛阳、陇西一带经常发生地震,张衡一生就遇到过许多次地震,其中有6次是破坏性地震。

他提任太史令,记载和报告地震的事也是他的职责。

为了迅速、准确地掌握各地地震的情况,他需要有仪器来测定。

张衡就孜孜不倦,经年累月地研究这个问题,终于取得了成功。

132年,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板书)。

  地动仪是个什么样的仪器?

它是怎样测定地震方位的呢?

请同学们对照地动仪示意图,阅读课文,然后请一位同学指卦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138年的一天,地动仪上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落入下面的蛤蟆嘴里。

张衡便向皇帝报告西面发生了地震。

当时洛阳城里并无明显震感,很多人都不相信张衡的话。

不几天,陇西飞马来报,当地发生了地震。

陇西在洛阳的西面,张衡的地动仪非常准确。

张衡发明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定地震方位的历史。

  三、天文、数学的巨大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