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x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安排
由于本知识容量比较大,但整个教学安排时间紧迫,以1时为宜。
教学中,应尽量精简,运动过程不宜细讲。
(韩燕老师将本作为师范在无锡南片进行展示,可做参照)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的一个重点。
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的又一重点。
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的又一重点。
2.难点分析:
(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
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
A、
复习导入法:
回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内容,思考鸦片战争给当时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并深入思考,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清政府的压迫和侵略者的欺压,你准备怎样干些什么?
B、
提问导入法:
同学们,请大家看本44页插图,这些图片反映的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什么重大事?
促使该事爆发的原因有那些?
(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
韩燕老师的做法:
史料分析导入法(看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如何)
二、新讲授
【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
通过中小字部分介绍,不难看出它与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严重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
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过渡)
【显示】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兴起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
【韩】: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
强调:
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
【师】:
时势造英雄,正当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之际,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农民战争爆发的时机日渐成熟,那么大家知道谁是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为此他做了哪些准备?
【显示】:
应作一定的分析说明
①理论:
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理论准备:
创拜上帝教。
②理论著作: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
道觉世训》
3、革命的准备
③理论特点:
将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
出。
组织准备:
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根据地建立:
冯深入广西紫金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设问】:
为什么运动首先爆发于广西?
洪秀全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
何如认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相互关系?
(本部分内容如得及可进行适当展开,一般不做要求)
【显示】:
(二)前期斗争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师】:
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
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在投影屏幕上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
(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
地理代表画图)
【显示】:
胜利进军路线:
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师】:
接下请同学们思考:
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
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
结果如何?
措
施
目
的
时
间
将
领
意
义
北
伐
西
征
东
征
(☆本部分内容应控制为3分钟左右时间,使学生有直观印象即可)
(☆陈校长听韩老师后意见:
是否可把本部分内容以故事形式讲述,避免枯燥)
【师】:
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显示】: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183)
(☆韩老师把本部分内容放到后面讲述,先完成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讲授)
1、内容:
【师】:
《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
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
略。
(☆强调:
此为本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本47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
)
【师】:
《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首先,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
(投影:
第20页材料)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⑴土地分配问题:
分配方式:
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师】:
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
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
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
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⑵产品分配问题: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师】: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
【师】:
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
【教法探讨】:
可以设计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剥笋的办法,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使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问题一:
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
(土地是私有财产,地主占有广大土地)
问题二:
《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张对该制度有何影响?
(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它的积极意义在于?
(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问题三:
中国历史上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举不胜举,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天朝田亩制度》意义在于?
(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师】: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显示】:
⑴进步性——革命性:
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问题四:
《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
它是否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问题五:
《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劳动产品的分配采取何种方式?
它是否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
【答】:
略,可引导学生就其弊端发言。
【师】:
很好,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又可得出结论: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一顶的局限性。
【显示】: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
(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从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师】:
我们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历史作用,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这一方案并未得以真正实施。
天京变乱后,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整顿朝纲的方案《资政新篇》。
【显示】:
(二)《资政新篇》(189)
【师】: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内容包括那些方面?
(☆学生回答并总结,不宜“纠缠”,点到为止)
1、背景:
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
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内容:
(2)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教:
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师】:
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为何会有此特点?
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
3、
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强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师】:
然而,18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显示】: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一)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6年)
(☆讲述杨秀清被韦昌辉杀害、洪秀全借机杀掉韦昌辉,石达开受猜疑率部出走的故事,增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洪
杨
韦
石
①逼
②杀
Σ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师】:
太平天国发展到顶峰之时,集团内部为什么会发生变乱?
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天京变乱的经过(略)
3、影响: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师】:
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显示】
(二)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师】:
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略)
【显示】(三)后期防御战(186——1861):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显示】(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师】: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
(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
1、
失败原因:
(1)主观: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师】:
运动期间,最能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事例是?
结合书中48页、49页小字阅读材料,想一想太平天国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西方殖民国家对此做何反映?
(2)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师】: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具体表现有那些?
2,时代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堂小结:
原因
经过
评价
兴起
高潮
转折
失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变乱
重建领导核心
三河镇大捷
《资政新篇》
安庆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探究性学习题
题一:
关于洪秀全建都天京的得失。
大致有三派论点:
①正确说。
茅家琦等认为,从金田起义到攻占天京,一路都是游击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定都天京后,转变了过去流动作战的方针,建立了以天京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使太平军处于出可以战,处可以守的有利战略地位,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②错误说。
牟世安等认为,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以后,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北伐,沿途发动农民起义,进攻北京;从当时的阶级关系和历史特点说,进攻并占领北京是很有把握的。
而定都天京,是丧失了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使保守的战略代替了革命的战略,故建都南京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
南京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它的保卫问题和粮食问题经常成为革命军事和经济的头等重大问题,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因而,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③两重性说。
王庆成等认为,建都天京是革命性和保守性互为表里。
从积极方面看,军事上结束了流动作战,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
从消极方面看,则助长了封建帝王思想和安逸享乐观点,军事上导致了保卫天京为主的保守战略的形成。
题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18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
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
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
由于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4)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映不积极。
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它为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