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625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docx

广州本田23L轿车维修手册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1

第五章动力转向系统及其检修

1.动力转向系统的总体构成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采用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其基本构成如图5-1所示。

动力转向系统主要由动力转向装置、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

动力转向装置是在机械转向装置的基础上加设了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动力转向装置包括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油泵储油罐、油液软管和管路等。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含驾驶席安全气囊总成)和转向轴等。

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垂臂、转向拉杆、减振器及转向节臂等。

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器的结构型式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是转向装置中的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直接与转向节臂相连,省去了转向摇臂和转向直拉杆,结构简单是其主要特点,当零件磨损出现间隙时,通过补偿弹簧的预紧力压紧压板以保证齿轮齿条始终处于最佳啮合状态,从而使转向盘无明显的游动间隙,提高操纵灵敏度,由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采用完全密封装置,因此工作可靠。

转向油泵为转子式。

图5-1广州本田雅阁轿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构成

特别提醒:

(1)由于该动力转向系统中安装有安全气囊(SRS)的主要部件,故在维修前必须参阅本手册安全气囊系统中提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以免造成危险。

(2)从报废的车辆上卸下的完整安全气囊总称或在运输、仓储、维修时发现安全气囊失效或损坏时,应将安全气囊引爆。

(3)在拆下转向器之前,应首先拆下驾驶席侧安全气囊总成和转向盘。

(4)在安装完转向器后,应检查车轮定位,必要时应进行调节。

2.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为确保动力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如下各项检查与调整。

2.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左右轻轻转动转向盘,测量两前轮不发生偏转时转向盘所能转动的行程,此即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如图5-2所示)。

其值应为0mm~lOmm。

如果转向盘自由行程超过上述要求,则可通过齿条导向螺塞予以调整。

如果调整齿条导向螺塞后转向盘自由行程仍过大,则检查转向传动机构是否间隙过大或连接松动,同时检查转向器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或固定胶垫是否老化。

图5-2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2.2转向油罐油位的检查与转向油的更换

2.2.1转向油罐油位的检查

车辆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动力转向油罐的油位。

油罐的油位应位于罐身标示的油位上、下限之间(图5-3)。

若油位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予加添,必要时给予更换。

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油的容量:

系统总容量为1.1L;转向油罐容量为0.4L。

加添或更换的油液只能是GenuineHondaPowerSteeringFluid(纯正的本田动力转向油)V、II或S。

图5-3油罐的油位位于罐身标示的油位上、下限之间

2.2.2动力转向油的更换

(1)先抬高转向油罐,再按图5-4所示拆下转向油罐回油软管,并迅速将转向油罐的回油口用一塞帽堵塞。

回油软管的端部则通过一适当直径的软管通向一盛油容器。

注意:

应谨防油液溅洒到车体或其他零部件上,若有溅洒则应立即擦洗。

图5-4拆下转向油罐回油软管

(2)怠速运转发动机,左右连续几次转动转向盘到极限位置,当回油软管无油流出时熄灭发动机。

(3)重新装回回油软管,并添加规定品牌的转向油至油罐油位上限位置。

(4)怠速运转发动机,再左右连续几次转动转向盘至极限位置,然后排放系统中的空气。

(5)重新检查油罐油位,必要时加添转向油至油罐油位上限位置。

2.3转向油泵皮带松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在进行该项操作之前,应先检查皮带是否有裂纹或其他损坏现象。

若有,则更换新皮带。

在使用新皮带时,应首先将其张紧力或挠度调整至“新皮带值”,然后运转发动机5min,再将皮带张紧力或挠度调整至“旧皮带值”。

2.3.1转向油泵皮带松紧度的检查

(1)拆下转向油罐。

(2)如图5-5所示,将专用工具皮带张紧力计(07JGG-0010100)以面朝发动机的方向,连接到皮带上,并检测转向油泵皮带的张紧力。

转向油泵皮带的张紧力:

新皮带为740N~880N;旧皮带为390N~540N。

图5-5检测转向油泵皮带的张紧力

(3)若没有皮带张紧力计,也可用检查皮带挠度的方法判断其松紧度。

如图5-6所示,在两带轮中间的皮带上施加以98N的压力,然后测量转向油泵皮带的挠度。

转向油泵皮带的挠度:

新皮带为11.0mm~12.5mm;旧皮带为13.0mm~16.0mm。

图5-6测量转向油泵皮带的挠度

2.3.2转向油泵皮带松紧度的调整

如果皮带张紧力值或挠度值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按下述方法予以调整:

(1)松开图5-7所示的转向油泵的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栓。

图5-7转向油泵的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栓

(2)通过调节杆移动转向油泵的安装位置来调整其皮带的松紧度,然后再拧紧转向油泵的固定螺栓与锁紧螺栓。

(3)起动发动机,向左向右连续几次将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然后熄灭发动机并再次检查转向皮带的松紧度。

2.4转向盘转动力的检查

检查转向盘转动力之前,应先按前述内容检查转向油罐的液位与转向油泵皮带的张紧力。

转向盘转动力的检查步骤如下:

(1)将车辆停放在水平、干燥、清洁的路面上。

(2)怠速运转发动机,向左向右连续几次将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然后回正转向盘。

(3)如图5-8所示,在转向盘的圆周上固定一弹簧秤,怠速运转发动机,然后拉动弹簧秤,检查前轮刚开始转动时弹簧秤的读数。

弹簧秤的读数应≤30N,否则应检查转向器和转向油泵是否工作不良。

图5-8转向盘转动力的检查

2.5转向油泵压力的检查

(1)检查转向油罐的液位和转向油泵皮带的松紧度。

(2)拆下转向油泵的出油软管(注意不要让油液溅洒)。

(3)如图5-9所示,在转向油泵出口上装上专用工具P/S连接接头(油泵端)、P/S压力表和P/S连接接头(软管端),并通过P/S连接接头(软管端)与油泵出油软管相连接。

(4)完全开启截流阀,再完全开启压力控制阀,图5-10所示。

图5-9专用工具P/S连接接头(油泵端)、P/S压力表和P/S连接接头的连接方法

图5-10截流阀和压力控制阀,

(5)怠速运转发动机,左右连续几次转动转向盘至极限位置,使动力转向油温升至正常工作温度。

(6)在怠速工况下测量转向油泵的静态油压,其值应低于1500kPa,否则说明出油软管堵塞或转向器控制阀有故障。

(7)关闭压力控制阀,再逐渐关闭截流阀,读出压力表指针稳定时读数,然后迅速开启压力控制阀。

压力表此时的读数应为7200kPa~7800kPa,若压力过低,则说明转向油泵工作不良,应予修理或更换。

特别提醒:

压力控制阀关闭的时间不得超过5s,否则转向油泵将有可能因过热而损坏。

2.5转向器齿轮齿条啮合间隙的调整

(1)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

(2)如图5-11所示,使用专用工具锁紧螺母扳手((07MAA-SL00100,40mm)拧出齿条导向螺塞的锁紧螺母,然后拆下齿条导向螺塞。

(3)除去齿条导向螺塞螺纹部分(图5-12)的密封胶,然后在螺塞前3圈螺纹上重新涂上新密封胶,再将螺塞装回转向器并以25N.m的拧紧力矩将其拧紧。

(4)将螺塞再次拧松,再以3.9N.m的拧紧力矩将其拧紧,然后反方向拧松20°。

(5)以25N.m的拧紧力矩拧紧螺母,并在转向全行程范围内检查转向轮情况,同时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和转向盘的转动力。

图5-11使用专用工具锁紧螺母扳手拧出齿条导向螺塞的锁紧螺母,拧拆下齿条导向螺塞

图5-12齿条导向螺塞螺纹部分

2.6转向联动装置和转向器的检查

图5-13给出了转向联动装置和转向器的检查部位和检查内容。

1-防护套(检查是否老化与损坏)2-防尘密封件(检查是否老化与损坏)3-转向柱(检查转向柱、紧固螺栓和螺母是否松动)4-万向轴(检查接头螺栓是否松动)5-横拉杆锁紧螺母(检查锁紧螺母是否松动)6-横拉杆端球头(检查是否存在移动故障和损坏)7-球头防护套(检查是否老化与损坏)8-转向机(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和转向器紧固胶垫(检查是否老化)

图5-13转向联动装置和转向器的检查部位和检查内容

3.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操纵机构的检修

动力转向操纵机构主要包括转向盘总成和转向轴总成。

3.1转向盘总成的检修

转向盘总成主要由转向盘、转向盘下盖和转向盘减振器等组成,转向盘总成的分解图如图5-14所示。

特别提醒:

转向盘总成中安装有安全气囊(SRS)系统的有关部件,所以在对转向盘总成进行检修时,务必参阅本手册中SRS系统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以免造成伤害或经济损失。

图5-14转向盘总成的分解图

3.1.1转向盘总成的拆卸

(1)使车辆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从转向盘中拆下驾驶席侧安全气囊总成。

(2)拆开无线遥控开关和定速巡航控制开关插头(图5-15)。

(3)如图5-16所示,拧下转向盘螺栓,再将转向盘拆卸器安装到转向盘上,拆下转向盘。

注意:

在进行拆卸的时候不可敲击转向盘或转向轴;如果将拆卸器螺栓拧入转向盘毂超过5圈螺纹,螺栓将会碰及并损坏SRS螺旋导线线盘,因此,在拆卸转向盘前,应在拆卸器的每个螺栓端前5圈螺纹处装上一对止动螺母。

图5-15拆开定速巡航控制开关插头

图5-16拆下转向盘

3.1.2转向盘总成的安装

(1)在前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时,将SRS螺旋导线线盘安装于中心位置,并将其顺时针旋转直到不能再转动,然后再将其逆时针转回约两圈半,使得螺旋导线线盘上的箭头标记正好指向上方,如图5-17所示。

图5-17安装螺旋导线线盘,使其上的箭头标记正好指向上方

(2)如图5-18所示,装上转向信号解除套的2个锁片,然后装上转向盘,并使转向盘轴与螺旋导线线盘上的销及解除套的锁片相嵌合(如图5-18中的箭头所示)。

图5-18装上转向信号解除套的2个锁片

(3)安装转向盘螺栓,并以39N.m的拧紧力矩将其拧紧。

(4)连接定速巡航控制开关插头。

(5)安装驾驶席侧安全气囊总成,并确认系统工作正常。

(6)检查喇叭、定速巡航控制设置/恢复开关以及转向信号解除等工作是否正常。

3.2转向轴总成的检修

转向轴总成主要由转向轴、转向轴上下盖和转向节等组成,转向轴总成的装配关系如图5-19所示。

特别提醒:

转向轴总成中安装有安全气囊(SRS)系统的有关部件,所以在对转向盘总成进行检修时,务必参阅本手册中SRS系统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以免造成伤害或经济损失。

图5-19转向轴总成的装配关系

3.2.1转向轴总成的拆卸

(1)拆下驾驶席侧安全气囊总成和螺旋导线线盘。

(2)拆下转向盘。

(3)拆下驾驶席侧仪表板下盖。

(4)拆下转向轴上、下盖。

(5)拆开组合开关插头并拆下组合开关。

(6)拆开点火开关插头,拆下转向轴万向节盖。

(7)拆开万向节,并将其从转向轴中抽出。

(8)拧出转向轴固定螺栓,拆下转向轴。

3.2.2转向轴总成的安装

按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轴总成,并注意:

(1)安装转向轴时应确认任何零部件均不碰挤导线。

(2)应确认线束安装正确、固定可靠,不被任何零部件挤压。

(3)如图5-20所示,确认万向节按照如下步骤连接:

①将万向节上端插入转向轴(螺栓孔与轴上平面齐平)。

②将万向节下端滑入齿轮轴(螺栓孔必须与轴的环槽齐平)松弛地安装下部螺栓。

确认下部螺栓在齿轮轴槽内可靠定位。

③拉下万向节确认其安装到位,然后安装上部螺栓并将其拧紧。

1-22N.m2-22N.m3-螺栓孔4-齿轮轴5-槽6-螺栓孔7-平面部分8-转向轴

图5-20万向节的安装

3.2.3转向轴总成的检查

(1)如图5-21所示,检查转向轴滚珠轴承与转向轴万向节滚针轴承的轴向与径向间隙。

如间隙过大或转动有噪声,则更换转向轴总成。

(2)检查转向轴固定套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转向轴总成。

(3)检查转向减振板是否变形或损坏。

如有不良,则应更换转向轴总成。

图5-21转向轴总成的检查

3.2.4转向轴总成的调整

(1)从松动位置到锁紧位置,扳动倾斜调节杆3~5次,然后测量倾斜调节杆端部10mm处倾斜调节杆的预紧力,如图5-22所示。

预紧力应为70N~80N。

1-弹簧秤(市场有售)2-倾斜锁紧螺栓3-6mm的锁紧螺栓4-限位器5-倾斜调节杆

图5-22测量倾斜调节杆端部10mm处倾斜调节杆的预紧力

(2)如果测量值不符合技术要求,则按照如下步骤调节预紧力:

松开倾斜调节杆,并将转向轴置于中间位置。

①拆下6mm的锁紧螺栓,再拆下限位器。

注意:

当安装限位器或者拧紧6mm的锁紧螺栓时,不要松开倾斜调节杆。

②通过左右拧动倾斜锁紧螺栓。

来调节预紧力。

③往上拉倾斜调节杆至最高位置,并安装限位器。

然后再次检查预紧力。

如果测量值仍然不符合技术要求,则需要重复上述调节步骤。

3.2.5转向角限止器的更换

(1)拆下转向轴。

在两个安全螺栓的中心各打一个凹坑,然后用5mm的钻头将螺栓的端部钻出。

注意:

在拆卸安全螺栓时不要损坏开关体。

从开关体上拆下安全螺栓。

(2)插入点火钥匙,并且检查转向盘锁是否操作正常以及点火钥匙是否转动自如。

拧紧安全螺栓直至六角头拧断,如图5-23所示。

图5-23六角头螺栓

4.动力转向装置的检修

动力转向装置主要包括动力转向油泵和动力转向器等。

4.1动力转向油泵的检修

4.1.1动力转向油泵的结构

动力转向油泵为转子式。

它主要由油泵壳体、油泵转子、油泵叶片、流量控制阀、安全阀以及油泵传动轴等组成。

为使结构紧凑,转向油泵将流量控制阀、安全阀和油泵制成一体而成为整体式结构。

流量控制阀用来控制油泵的输油量,安全阀用来控制油泵的输出压力。

动力转向油泵的分解结构如图5-24所示。

图5-24动力转向油泵的分解结构

4.1.2动力转向油泵的拆卸

(1)排放转向油罐中的转向油,并通过外接管将转向油引入一合适的容器。

(2)拧松图5-25所示的转向油泵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栓,拆下油泵驱动皮带。

图5-25转向油泵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栓

(3)用维修用布遮盖空调压缩机,然后拆下转向油泵的进、出油软管,并将其堵住。

(4)拧出转向油泵固定螺栓和锁紧螺栓,然后拆下转向油泵,并用胶带封闭油泵口以防异物进入油泵。

注意:

在拆卸转向油泵时不可转动转向盘。

4.1.3动力转向油泵的分解

4.1.3.1动力转向油泵分解的注意事项

在分解动力转向油泵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转向油泵主要由铝合金制成,分解时应小心操作,以免损坏零部件。

(2)图5-24中若标有星号(*)的零部件磨损或损坏,则必须更换转向油泵总成。

(3)不要让灰尘、污物或其他异物进入动力转向系统。

4.1.3.2动力转向油泵分解的步骤

动力转向油泵的分解步骤如下(参见图5-24):

(1)排放转向油泵中的转向油。

(2)如图5-26所示,将转向油泵夹在钳口垫有软垫的台钳上,然后利用加长杆固定皮带轮,拆下皮带轮固定螺母,取下皮带轮。

图5-26将转向油泵夹在钳口垫有软垫的台钳上

(3)使用六角扳手拆下流量控制阀盖,然后拆下0形圈、流量控制阀及其弹簧。

(4)拧出油泵盖固定螺栓,拆下泵盖及其密封件。

然后拆下油泵外侧盘、油泵凸轮环、油泵转子、油泵叶片、油泵内侧盘和0形圈。

(5)拆下辅助阀弹簧卡环,拆下辅助阀。

(6)拆下皮带轮侧滚珠轴承卡环(40mm),然后使用塑料锤敲击油泵传动轴端部,拆下油泵传动轴,同时拆下油泵密封垫圈和油泵密封件。

4.1.4动力转向油泵的检修

(1)检查流量控制阀是否有磨损、毛刺或其他对阀槽边缘的损坏现象。

若有,则更换转向油泵总成。

(2)检查油泵壳体上的流量控制阀阀孔有无磨损、刮伤或其他损坏现象,若有,则需更换转向油泵总成。

(3)如图5-27所示,将流量控制阀装入油泵壳体阀孔内,检查流量控制阀在阀孔内是否移动自如。

若有不良,则更换转向油泵总成(流量控制阀不能单独供货)。

图5-27检查流量控制阀在阀孔内是否移动自如

(4)检查安全阀的工作压力。

如图5-28所示在安全阀座端连接一合适的软管,再将流量控制阀(连同安全阀)浸入盛有转向油或溶剂的容器中,然后给软管通以压缩空气,观察从阀体中冒出气泡时压缩空气的压力值。

若上述检测压力低于98kPa,则应更换转向油泵总成。

图5-28检查安全阀的工作压力

(5)检查滚珠轴承有无磨损或转动不自如现象。

若有,则应予更换。

更换时,应如图5-29所示使用压力机将其从油泵传动轴上拆下。

图5-29使用压力机将滚珠轴承从油泵传动轴上拆下

4.1.5动力转向油泵的组装

4.1.5.1动力转向油泵组装的注意事项

在组装动力转向油泵前,应注意下列问题:

(1)用溶剂清洗分解下的所有零部件(橡胶件除外),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2)更换所有0形圈和橡胶密封件。

(3)在零部件上涂抹规定品牌的动力转向油。

(4)不得让灰尘或其他异物进入动力转向系统。

4.1.5.2动力转向油泵的组装步骤

转向油泵的组装步骤如下:

(1)如图5-30所示,将辅助阀上的定位销与油泵壳体中的机油通道对正,然后推下辅助阀,装上弹簧卡环。

(2)将新油泵密封件带槽的一侧朝向油泵壳体并安装到油泵壳体上,然后如图5-31所示安装油泵密封垫圈。

图5-30辅助阀的安装

图5-31安装油泵密封垫圈

(3)安装油泵传动轴,并按图5-31所示使用29mm的套筒转动该轴以使其安装到位,然后按圆面朝外的方向装上40mm卡簧。

(4)将新油泵盖密封件涂上动力转向油,并将其嵌入油泵盖凹槽内,然后将外侧盘安装到油泵盖的两个定位销上(图5-32)。

(5)将油泵凸轮环安装到油泵盖的两个定位销上,并使其上的“·”标记向上(图5-33)。

图5-32将外侧盘安装到油泵盖的两个定位销上

图5-33油泵凸轮环安装

(6)将油泵转子安装到油泵盖上,并如图5-34所示将10片叶片按圆端朝外的方向卡入转子凹槽中。

(7)在0形圈上涂上动力转向油,并如图5-35所示将其安装到油泵内侧盘中。

图5-34油泵转子的安装

图5-35将0形圈安装到油泵内侧盘中

(8)使内侧盘上的定位销安装孔与定位销对正,然后将内侧盘装入凸轮环中。

(9)在油泵盖0形圈上涂上动力转向油,并将其装入油泵壳体,然后安装油泵盖总成,并按规定拧紧力矩拧紧其固定螺栓。

(10)在流量控制阀上涂上动力转向油,并将流量控制阀及其弹簧装入油泵壳体中,然后将其以49N·m的拧紧力矩拧紧。

(11)在0形圈上涂上动力转向油,并将其装到流量控制阀盖上,然后将流量控制阀盖安装到油泵壳体上(图5-36)。

图5-36流量控制阀的安装

(12)将转向油泵夹在钳口垫有软垫的台钳上,安装上皮带轮,并利用加长杆固定皮带轮,然后以64N.m的拧紧力矩拧紧皮带轮固定螺母。

(13)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油泵转动足否自如、平滑。

4.1.6动力转向油泵的安装

动力转向油泵的安装顺序与其拆卸时的顺序相反,同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不要将动力转向油或其他油脂弄到油泵驱动皮带或皮带轮上。

(2)转向油泵安装结束后,应按规定调整其驱动皮带的松紧度。

(3)应向转向油罐加添规定品牌的转向油至油位上限位置。

4.2动力转向器的检修

4.2.1动力转向器的结构

动力转向器为转阀整体式。

它主要由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转向动力缸和旋转式转向控制阀等三部分组成。

动力转向器的分解结构如图5-37所示。

图5-37动力转向器的分解结构

4.2.2动力转向器的拆卸

(1)排放动力转向油。

(2)举升车辆,拆下两前轮。

(3)拆下驾驶席侧安全气囊总成。

(4)先拆下转向盘,再拆下转向轴万向节盖(图5-38)。

特别提醒:

必须先拆下转向盘,后拆卸转向轴万向节盖,否则将会损坏SRS螺旋导线线盘。

图5-38拆下转向轴万向节盖

(5)拆下转向万向节螺栓,将万向节叉向转向轴方向移动,然后拆下转向轴万向节。

(6)从球头销防护套螺母上拆下开口销并拆下该螺母,然后如图5-39所示使用专用工具球头销拆卸器(07MAC-SL00200,28mm)拆开横拉杆球头与转向节。

(7)分别拧出图5-40所示的14mm与17mm的油管连接螺母,依次拆下油泵出油软管与回油管路。

然后用胶带封闭软管与管路的管口。

图5-39拆开横拉杆球头与转向节

图5-40拧出油管连接螺母

(8)握住右横拉杆并向右拉动齿条,然后拆下图5-41所示的左、右横拉杆端接头和锁紧螺母。

(9)拆下三效催化转化器和变速器换档拉索。

(10)如图5-42所示,拆下转向器加强板与固定支架。

图5-41左、右横拉杆端接头和锁紧螺母

图5-42拆下转向器加强板与固定支架

(11)如图5-43所示,向下拉动动力转向器,使转向齿轮轴脱离其隔板,然后从转向控制阀顶部拆下转向齿轮轴的橡胶保护圈。

(12)将动力转向器右移,使其左端离开后横梁,并将其左端置于后横梁下方,然后朝左下方向拆下动力转向器。

图5-43转向齿轮轴和动力转向器

4.2.3动力转向器的分解

(1)如图5-44所示,拆下防护套箍带与横拉杆卡环,再从转向器端部拉下防护套。

(2)如图5-45所示,使用两把扳手拆下转向齿条端联接件,然后拆下锁紧垫圈与限位垫圈。

图5-44拆下防护套

图5-45拆下锁紧垫圈与限位垫圈

(3)如图5-46所示,拧出齿条导向螺塞的锁紧螺母,依次拆下齿条导向螺塞、弹簧和齿条导块。

(4)如图5-47所示,拆下动力缸管路A和B。

图5-46拆下齿条导向螺塞、弹簧和齿条导块

图5-47拆下动力缸管路A和B

(5)慢慢地左右移动转向齿条,使动力转向油从动力缸接头处排出。

(6)如图5-48所示,拆下转向控制阀的固定螺栓,拆下转向控制阀总成。

(7)在图5-49所示动力缸标示点处钻出一直径为3mm,深度约为2.5~3.0mm的小孔。

特别提醒:

切勿让金属屑进入动力缸内,并且在拆下动力缸端盖后,去除小孔周围的毛刺。

图5-48拆下转向控制阀总成

图5-49在动力缸标示点处钻小孔

(8)按图5-50所示方法在转向器上安装一拆卸器支架,然后将拆卸器支架夹在钳口垫有软垫的台钳上,并拆下动力缸端盖。

特别提醒:

切勿将动力缸壳体或转向器壳体夹在台钳里。

(9)按图5-51所示方法将转向器安装到轴承隔板上(转向器左侧向上),再将一大小合适的套筒扳手垫在转向齿条上,然后利用压力机压出动力缸端部密封件与转向齿条。

特别提醒:

要谨防转向齿条压出时掉落损坏。

图5-50在转向器上安装一拆卸器支架

图5-51将转向器安装到轴承隔板上

(10)如图5-52所示,从转向器左侧将长60.96cm、直径为9.52mm的拆卸杆与专用工具动力缸端部密封件拆卸器接头(07NAD-SR30200)小心地装入动力缸内,同时确认专用工具的小端已可靠地进入支承环与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