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这种玩笑开不得.docx
《第6课 这种玩笑开不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这种玩笑开不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课这种玩笑开不得
第6课这种玩笑开不得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引导学生感受游戏和玩笑给生活带来的欢乐,知道不健康游戏和恶意玩笑的危害。
2、不开过分的玩笑伤害他人自尊,不搞恶作剧造成伤害,防止乐极生悲。
3、能注意游戏中的安全,对惊险动作、特技不一味模仿。
● 设计意图与内容结构
■ 设计意图
幽默与玩笑能给生活增添快乐,但玩笑如果过了火,弄不好就容易乐极生悲,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往往是他们的最爱,让童年充满了乐趣。
但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孩子们好奇、好动,开玩笑时不能注意分寸,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游戏时经常逞能蛮干。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开玩笑而酿成恶果的事例屡屡发生,给生活带来无尽的痛苦,纵然是后悔莫及,也难以挽回。
设计本课的主旨,就是根据学生现实生活的需求,以儿童的视角,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入手,引导他们在享受游戏和玩笑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能够多注意分寸,引导他们远离不健康的游戏和恶意的玩笑,享受快乐童年。
■ 内容结构
具体结构如下:
开心每一天
开玩笑别过火
危险的模仿秀
引言部分
阅读与拓展
主体部分
这可不是玩笑
我们的承诺书
开玩笑“七忌”
引言从游戏和玩笑的快乐与收获、过分的玩笑易造成的恶果正反两面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不健康、不安全游戏不能玩,过分的恶意的玩笑不能开。
主体部分共设五个主题:
“开心每一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游戏和玩笑带给我们快乐,体会到游戏让朋友间更和谐欢乐,生活更充满情趣。
“开玩笑别过火”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旨在让学生从真实、直观的事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开玩笑别过了火。
“危险的模仿秀”针对儿童喜欢模仿的现状,阐述了盲目模仿的危害。
“这可不是玩笑”告诉学生:
妨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些都不是玩笑。
“我们的承诺书”是本课的一个总结和延伸。
也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以后,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懂得告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游戏。
“阅读与拓展”部分归纳了7条人们开玩笑时应注意的事项。
引导学生开玩笑要有讲究,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快乐使者。
本课建议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游戏和玩笑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着重帮助学生了解过分的玩笑和不健康游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指导自身的行为。
●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开心每一天
本版块内容包括“游戏——童年的最爱”和“幽默——生活的调料”两方面的内容。
正面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享受童年,并获得收获。
教材中安排的两幅图片,一副是激烈的拔河比赛,另一副是轻松的跳橡皮筋游戏。
反映了农村孩子丰富有趣的童年生活。
游戏既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又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团结。
像拔河、跳皮筋这样的游戏,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尤其是在农村,许多的游戏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如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打水漂……城市孩子喜欢的游戏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如老鹰捉小鸡、钻山洞、瞎子摸人、网鱼、玩悠悠球……这些游戏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幽默——生活的调料”中安排的两个学生情景对话,对话的内容饱含着幽默感。
像这样类似的调侃、幽默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中也处处存在。
它像调味品,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教材中的提示语能让学生搜索自己生活中曾经发生一些小笑话和幽默故事,或者是自己通过阅读积累的一些有趣的笑话和幽默。
教师教学这一版块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游戏和玩笑的乐趣。
要注意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了解他们喜欢玩什么游戏等。
建议教师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教师可以根据城乡孩子的不同现状和特点,组织学生在班级内或校内进行一次小调查,了解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
平时玩得最多的游戏又是什么?
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调查的结果,列出一个校园或班级游戏排行榜。
并且组织大家一起玩玩最喜欢的游戏,享受快乐。
建议教师自己也能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共同玩玩这些游戏,这样拉近师生距离,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采访,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的长辈,了解他们小时候曾经玩过些什么有趣的游戏,了解这些游戏的名称和具体的玩法。
并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3、根据实际条件,学生也可以玩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老游戏。
或者邀请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来玩。
有些老游戏,甚至还可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改变,修改一些游戏的规则,让老游戏有新玩法。
教师主要是积极引导孩子们体会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平时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小笑话、小幽默,或者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搜集一些幽默故事。
在班级中组织一次讲“幽默故事”或“笑话”的主题班队活动,根据故事的内容、演讲的技巧水平、现场观众的气氛等几个方面,由大家共同评选出“幽默大师”。
■开玩笑别过火
本主题内容包括三个三级标题:
“恶语”易伤人、“小闹剧酿恶果”、“游戏时,别逞能”三个部分,分别从生活中最常见、最常发生小事例入手,阐述了开玩笑过了火造成的危害。
教材中的呈现的事例以反面为主,让学生引以为戒。
“恶语”易伤人
“恶语”易伤人这一主题,通过学生作品,用学生的口吻阐述了取笑、挖苦他人,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给心灵上造成的伤害。
教材中,对体型稍微有些肥胖的同学开过分的玩笑,模仿其舞蹈动作,并说人家像“笨鸭子”,这样的语言像刀子一样深深地刺痛了同学。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类似给他人取绰号、骂脏话的情况。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曾经有过哪些不良的语言,比如平时有没有骂脏话、叫同学侮辱性的绰号,对同学和朋友造成伤害的情况。
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告别不文明的语言,扫除“语言污染”。
让学生明白,对身体有残疾或缺陷的同学、朋友一定要小心地呵护,加倍地关心和帮助。
切不可将对方的生理缺陷、隐私做笑料一一抖出,这样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时,首先让谈谈自己被取笑和伤害时心里的感受,再将新比心,想象别人被自己伤害时的心情。
从而懂得学会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他人,懂得换位思考的同时,也有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不伤害大家自尊心的前提下,提醒大家互相尊重,小心“恶语”伤人。
小闹剧酿恶果
生活中的小闹剧,有时是为了逗乐好玩,有时是为了捉弄一下别人,博得一笑,但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恶果。
“小闹剧酿恶果”选取了校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恶作剧”现象。
告诫学生开玩笑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教材中的第一幅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趁同学不注意抽掉椅子,结果磕破了头皮。
另一幅图是一个小男孩在同学跑过来的时候故意伸出腿来,重重地绊倒一位女同学。
在校园生活中,这样的行为是常见的,有些孩子喜欢耍耍小聪明,还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如捉虫子故意吓唬女同学,将死老鼠放进同学的课桌,把扫帚放在教室的门上等人推门时打下来……
教材中安排的剪报内容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故事中一句“鬼来了!
”的玩笑,造成“7死18伤”的惨剧,让大家受到震撼。
由此可见,开玩笑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提示语的安排能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在脑海中搜索一些小闹剧场景,也可以上网查询类似的事件,并引起思考。
教学这一版块时,教师应趁此机会让学生发现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小闹剧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以便及早预防。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做的后果,如:
轻则人仰马翻、头破血流,重则终身残废。
教师还可以透过事情酿成的结局和学生一起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举事例来说明,如举出由于被抽调凳子而摔坏坐骨神经导致永远站不起来了的事故……
在一个个向学生展示恶作剧带来的危害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想想哪些行为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并鼓励平时喜欢搞些“恶作剧”的孩子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
也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以班级或大队部的名义向全校的同学发出“告别校园恶作剧”的倡议。
让大家一起监督,共创和谐校园。
游戏时,别逞能
本主题阐述了游戏中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学生作品“‘神枪手’后悔了”讲述了一个孩子用水枪打灯泡,结果引起灯泡爆炸的故事。
教材中几组图片的展示,正是一些游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一副图是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她“勇敢”地松开了双手,“飞”起来了;第二幅图是一个小男孩在放鞭炮,他的手抓着鞭炮,一点也不“害怕”;第三幅图是一学生把楼梯的扶手当滑梯使用,快速下楼。
这些都是冒险逞能的表现。
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也一定有很多。
如玩飞镖时不注意周围的人,甚至逞能蒙上眼睛;农村的孩子喜欢玩弹弓,也很容易伤人;……教材中的提示语引起学生的关注,要注意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学生作品采取的是个“安全备忘录”的形式,如放风筝的应选择的地点和天气等。
“备忘录”的空白处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肯定游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带来了收获,但游戏中的安全隐患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神枪手”的遭遇让我们明白的什么?
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危险大搜索,如:
哪些游戏容易发生危险?
哪些地点是不适合玩游戏的?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同学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并说出来给大家提个醒,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懂得哪些游戏不能玩,哪些地方不适合玩游戏。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自己制作一份“游戏安全备忘录”。
■危险的模仿秀。
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都喜欢模仿,特别模仿影视剧、动画片中的偶像。
如“小飞侠”、“哈里波特”“小燕子”……教材针对这一现象,用组图故事“勇敢的蝙蝠侠”生动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孩子看电视入迷,崇拜并效仿蝙蝠侠,结果造成伤害的故事。
告诉学生一味模仿是十分愚蠢和危险的。
教材中的主题文字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电影、电视中一些惊险动作制作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欢想入非非的心理,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
并通过提示文引起学生的思考。
还有哪些不能盲目模仿?
教材通过情景图进行了拓展:
第一副图是电视剧特别是古装片中常见的“上吊”镜头,第二幅图是特技表演:
用砖头砸头部。
类似这些情况,生活中还有武打动作表演、杂技演员的走钢丝表演、魔术演员的吞硬币表演等。
教材中安排的空白框是让学生讨论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并自己总结填写。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小蝙蝠侠”的心理,并以一个哥哥姐姐的身份来劝说教育他。
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搜索,哪些动作、行为是不能模仿的?
并组织讨论如果模仿,会造成什么后果?
教材中的主题文字,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认真阅读,了解一些专业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多了解课外知识,从相关知识中懂得随意模仿的危险。
如影视剧中的镜头是如何合成的;杂技演员的艰辛之路;小魔术师的秘密等。
学生可以多方面搜集资料,集体讨论交流。
也可制作成知识卡片或者手抄报的形式。
或者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和具体事例内容出一期以“危险的模仿秀”为主题的板报。
■这可不是玩笑。
标题文字“这可不是玩笑”直截了当,措辞严肃认真。
这一主题明确告诉学生:
开“玩笑”,一旦触犯了法律,如妨碍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等,是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
教材通过两个图配文的故事和例举出的三个生活场景,明确告诉学生移动安全标志、破坏公共设施、随意拨打特殊电话、唆使未成年儿童做危险的事、虐待他人特别是老弱病残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幅生活场景图下配的文字说明都是义正言辞,从而给学生以警示。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理分析,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可参考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演一演《拨打特殊电话以后》。
让学生自己思考,会有哪些不良影响和后果。
让大家明白:
开“玩笑”,一旦触犯了法律,可不是玩笑。
妨碍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如妨碍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等的事例,互相交流,进行教育。
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三幅图画,全班进行讨论,并分析他们的行为,说说自己的体会。
4、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法律常识。
让学生更能明辨是非。
相信五年级的学生一定能有所收获。
■我们的承诺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一定有所收获。
在明白了那些游戏不能玩,哪些玩笑开不得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强调。
这一版块,是个总结和延伸的版块,也是个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指导行为,指导生活的版块。
教材中安排了一段提示语和一个作品框,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完成。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写下他们自己不能开的玩笑,不能玩的游戏名称,立下自己的承诺。
● 活动提示:
О小调查:
我最喜欢的游戏
教师可以根据城乡孩子的不同现状和特点,了解孩子们平时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
课前,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我最喜欢的游戏”小调查。
制定调查表如下。
同学姓名
性别
年龄
爱玩的游戏名称
爱玩的原因
调查后还可以根据结果进行个统计,也可以列出“校园游戏排行榜”。
О我来玩游戏
“我最喜欢的游戏”调查后,教师组织同学们玩一些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游戏。
找好兴趣相同的玩伴,分组进行。
可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
大家尝试各种游戏的快乐。
并说说玩游戏有什么感觉?
如果教师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会让师生关系更平等、和谐、融洽、效果更好。
О老游戏,新玩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了解他们小时候玩过些什么有意思的游戏,弄清这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并问问家长,为什么自己的童年时玩过的游戏至今难忘。
把自己采访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记录表格:
游戏名称
游戏方法、规则
玩游戏的感受
如果有条件,可以玩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也可以改变老游戏的玩法,增加新的规则和内容,变变花样玩。
О谁是“幽默大师”
教师布置学生从书籍、报刊、杂志及平时生活中搜集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幽默故事,在班级中举行一次“幽默大师”赛。
由同学们事先准备笑话、幽默故事或者自编自创小品来参加比赛,同学们可以先在本小组中进行预赛,然后再参加班级的决赛。
让大家享受到快乐。
并根据故事的内容、表演的技巧、现场的气氛等方面进行集体综合评价,评出一位“幽默大师”。
О扫除“恶语”
教师引导学生自查一下平时用语,自己有没有说话伤害到别人的时候。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曾经有过哪些不良的语言,比如平时有没有骂脏话、叫同学侮辱性的绰号的习惯,对同学和朋友造成伤害。
另外,如果你发现哪些同学不太礼貌,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到他人,请提醒他。
在班级内进行一次扫除“恶语”的活动,告别语言暴力和语言污染。
О我来当“心理医生”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读了教材中同学日记后的想法。
针对这一事例,引导学生思考:
当你被别人伤害时,你心里怎么想?
当你玩笑过了火,说出了伤害他人的话时,你是否意识到了呢?
教师指导学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如:
分析“我”的心理,“刘娟”的心理,懂得开玩笑要注意分寸,分清场合。
并引导学生来当当“心理医生”对受伤害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对伤害他人的同学进行劝说教育。
О“恶作剧”大搜索
教师让学生找找,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小闹剧、恶作剧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并在全班交流交流。
鼓励平时喜欢在班上搞“恶作剧”吓唬别人特别是女孩子的学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并对他们提个醒,防范于未然。
О倡议:
告别恶作剧
教师首先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身边有哪些“恶作剧”?
容易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
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倡议书的写作。
让班干部以班级或中队的名义向全校同学提出“告别恶作剧”的倡议。
或者以中队的名义递交学校广播站,大力宣传。
О游戏中的注意事项
游戏中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游戏中有哪些问题要注意呢?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危险大搜索。
如:
哪些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哪些地点是不适合完游戏的……
制作一份游戏安全备忘录。
我的游戏安全备忘录
游戏名称
注意事项
О为游戏敲响安全警钟
1、布置学生搜集生活的一些游戏伤害事故。
2、也可以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上进行搜集。
3、学生可以口头讲述,也可以出示图片或新闻资料交流。
О危险放大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影视剧中的上吊镜头,假如模仿,将造成什么结果?
特技表演,简单模仿,又会怎样?
如走钢丝、吞硬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哪些是不能模仿的?
如果模仿,会造成什么后果?
用放大镜的形式呈现出来,给予警示。
О拨打特殊电话以后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演一演《拨打特殊电话以后》。
让学生思考:
会有哪些不良和后果。
让大家明白:
开“玩笑”,一旦触犯了法律,可不是玩笑。
妨碍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О我们的承诺书
指导学生先讨论生活中哪些游戏不能玩,哪些玩笑开不得。
再请学生自己写下来,立下自己的承诺书。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开心每一天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能享受游戏和玩笑带来的欢乐。
2、组织一次“幽默大师”会或班级游乐会。
活动准备
1、“我最喜欢的游戏”小调查。
设计调查表格。
2、“爸爸妈妈最喜欢的游戏”小调查。
设计调查表格。
3、同学们事先准备笑话、幽默故事或自编自创小品来参赛。
4、如果组织班级游乐会,则要做好游戏的准备和教室的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游戏是我们的最爱,让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幽默是生活的调料,常常给我们带来欢乐;俏皮的玩笑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忘记了暂时的烦恼,忘记了生活的紧张。
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开怀一笑,多么轻松!
多么惬意!
今天的这外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吧。
二、班级游乐场
1、课前布置了小调查,课堂上让学生汇报“我最喜欢的游戏”小调查。
和“爸爸妈妈最喜欢的游戏”小调查结果。
2、你们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呢?
3、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叫什么?
游戏时有些什么规则?
爸爸妈妈为什么还记得呢?
玩游戏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也能玩一玩吗?
4、教师组织同学们玩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
找好兴趣相同的玩伴,分组进行。
尝试各种游戏的快乐。
教师也参与游戏中。
(场地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
)
4、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有什么感觉?
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游戏尝试玩了吗?
你喜欢玩吗?
5、想一想:
你们喜欢玩的这些游戏锻炼了身体的哪个部分?
对我们还有别的什么好处吗?
三、我是“幽默大师”
1、师:
游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玩笑同样给我们增添乐趣,幽默往往是伴着智慧的。
讲个笑话或幽默故事,可以让你的伙伴们开怀一笑。
在班级中举行“幽默大师”赛一定很有趣。
你们准备好了吗?
2、同学们将自己课前准备的笑话、幽默故事或自编自创小品表演来参赛,让全班同学享受到快乐。
(由于时间的关系,预赛可由每个小组自行组织,在课堂上只选送本组最优秀的作品两到三个进行展示和比赛。
)
3、评一评,谁是真正的“幽默大师”。
评价标准:
故事的内容、表演的技巧、现场的效果……
评委成员:
由班干部或小组长及老师组成。
4、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你最喜欢的小笑话是哪个?
说说原因。
谈谈你这次活动的感受是什么?
四、总结。
能带给大家欢笑的人,就是快乐的使者。
希望大家开心每一天。
第二课时
开玩笑,别过火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健康游戏和恶意玩笑的危害。
2、让学生懂得不从语言上不从语言上开过分的玩笑,伤害他人自尊,不搞恶作剧造成伤害,防止乐极生悲。
3、能主动搜集资料,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技能,能注意游戏中的安全,对惊险动作、特技不一味模仿。
4、了解法律常识,不乱开“玩笑”,规范自身行为。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观察生活,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玩笑是过了火的。
有哪些游戏是不安全的。
2、布置学生多方面搜集一些资料,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技能,如影视剧镜头的拍摄和合成等。
3、了解一些法律常识。
活动过程:
一、扫除“恶语”
1、导入:
师:
玩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可有时也会伤害人。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2页的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自查一下平时用语,自己有没有说话伤害到别人的时候。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曾经有过哪些不良的语言,比如平时有没有骂脏话、叫同学侮辱性的绰号的习惯,对同学和朋友造成伤害。
5、如果你发现哪些同学不太礼貌,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到他人,请提醒他。
6、在班级内进行一次扫除“恶语”的活动,告别语言暴力和语言污染。
7、我来当“心理医生”。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读了教材中同学日记后的想法。
(2)、针对这一事例,引导学生思考:
当你被别人伤害时,你心里怎么想?
当你玩笑过了火,说出了伤害他人的话时,你是否意识到了呢?
(3)、教师指导学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如:
分析“我”的心理,“刘娟”的心理,懂得开玩笑要注意分寸,分清场合。
(4)、引导学生来当当“心理医生”对受伤害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对伤害他人的同学进行劝说教育。
排解同学间的矛盾和误会。
二、告别恶作剧
1、“恶作剧”大搜索
(1)、教师让学生找找,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小闹剧、恶作剧容易引起严重后果。
(2)在全班交流交流,鼓励平时喜欢在班上搞“恶作剧”吓唬别人特别是女孩子的学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并对他们提个醒,防范于未然。
(如:
某同学平时喜欢开玩笑抽掉同桌的椅子,某同学喜欢用小动物吓唬胆小的同学,………)
2、倡议告别恶作剧
(1)、教师首先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身边有哪些“恶作剧”?
容易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
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2)、指导学生合作完成倡议书的写作。
(3)、让班干部以班级或中队的名义向全校同学提出“告别恶作剧”的倡议。
或者以中队的名义递交学校广播站,大力宣传。
倡议书
三、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1、游戏危险大搜索
(1)、游戏中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游戏中有哪些问题要注意呢?
教师结合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危险大搜索。
如:
某同学拿尖锐的物体玩耍;
某同学总是喜欢在教室里玩飞镖;
某同学玩鞭炮、烟花喜欢站得很近;
某些同学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比赛;
…………
(2)教师引导制作一份游戏安全备忘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表格见活动提示。
)
2、危险放大镜
师:
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电视剧,喜欢剧种的哪个人物?
你非常崇拜他吗?
你们模仿过他吗?
(1)、让学生思考:
影视剧中的上吊镜头,假如模仿,将会造成什么结果?
一些高超的特技表演,如果简单模仿,又会有怎样的后果?
如:
走钢丝、吞硬币……
(2)、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哪些是不能模仿的?
(3)、引导思考:
如果模仿,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4)、用危险放大镜的形式呈现出来,给予警示。
3、知识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多了解课外知识,从相关知识中懂得随意模仿的危险。
(如影视剧中的镜头是如何合成的;杂技演员的艰辛之路;小魔术的秘密等。
)
学生可以多方面搜集资料,进行集体讨论交流。
也可以制作成手抄报的形式,展览交流。
四、我们的承诺书
教师指导学生写下他们自己不能开的玩笑,不能玩的游戏名称,立下承诺。
写下我们不能开的玩笑,不能玩的游戏名称,立下我们的承诺:
我们决不开这种玩笑,决不玩这一些游戏!
承诺书
承诺人
日期
●参考资料:
传统游戏大搜索
童年游戏——丢沙包
丢沙包是非常训练敏捷性的一种游戏,要三个人玩。
两人各守一边,向中间的人丢沙包。
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