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3287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docx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品教育doc

2019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运用(1-5题各2分,6、7题各4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掩蔽宽敞安详吉详B.耽搁眈视隐密秘鲁

  C.疲惫备受煎熬剪彩D.雀跃雀起勋章陨落

  答案:

C(A“吉详”应写为“吉祥”,B“隐密”应写为“隐秘”,D“雀起”应写为“鹊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安然无恙陶治力能扛鼎毁家纾难B.哀声叹气俨然六神不安绰约

  C战战兢兢自出机杼或棹孤舟萦纡D.诚皇诚恐尴尬茕茕孑立梵文

  答案:

C(A、陶冶B、唉声叹气D、诚惶诚恐)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恺撒、西赛罗、马可。

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栩栩如生,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B.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我不知所以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

  C.他们咒骂了一阵,但也无济于事,棕色的十字仍清晰留在玫瑰色的墙上。

  D.现在这段铭文还依旧赫然在目: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A(“栩栩如生”是强调活,一般用于人物形象;这里强调复制得像,应用“惟妙惟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

在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她毅然决然地在下岗协议书上签了字。

许多同事、工友都纷纷议论她的“壮举”,一时间成了厂里的新闻人物。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D.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答案:

A(B.搭配不当,“壮举”不能成为人物。

 C.不合逻辑,“至少”与“以上”重复。

D.成分残缺,应在“东方文化”后面加上“气息”,在“对”前面加上“世人”。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过去有报道中形容他们是“娇生惯养的一代”,报道他们见多识广但也更个人中心、利己自私

  ②他们在2019北京奥运会上的集体亮相,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富有热情、尊重规则、充满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③这一次他们有了新的代名词——“鸟巢一代”,《“鸟巢一代”赢得国际赞誉》、《鸟巢一代是怎样炼成的》

  ④2019奥运会中,年轻的志愿者中大量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人

  ⑤在这些报道中志愿者们热情敬业、吃苦耐劳、懂外语、有技能、善交流

  A、④①③⑤②B、④②①③⑤C、④③①②⑤D、④①②③⑤

  答案:

A

  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字)(4分)

  广西融水县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日前在民族广场开展为孤残儿童募捐活动,并将募得的400多套衣服及学习用品送到90多名孤儿手中,为孩子们带去寒冬里的暖意。

  答案: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为孤残儿童募捐活动

  7、不改变原意,把下面的长句改为三个短句。

(4分)

  上周,以色列总检察长鲁宾斯坦宣布他要求警方对以色列国家审计官戈尔德伯格向议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的以总理巴拉克领导的以工党为核心的“只有一个以色列”在去年大选中非法集资行为进行刑事调查。

  答案:

①以色列国家审计官戈尔德伯格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报告。

②报告指出以总理巴拉克领导的以工党为核心的“只有一个以色列”在去年大选中有非法集资行为。

③上周,以色列总检察长鲁宾斯坦宣布他要求警方对此进行刑事调查。

  二、阅读鉴赏

  

(一)诗歌鉴赏

  8、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①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岭:

指五岭。

作者当时调任潘州南巴,过此岭。

②长沙傅:

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1)从全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年事已高,却位居人下;新年已到,却独处天涯。

(每点两分,答满两点即2分,言之成理即可)

  

(2)拟人,把岭猿和江柳当作自己相伴的对象,突出表现了自己形影相吊、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孤独凄凉之感。

(答由景入情、虚实结合等亦可,手法准确1分,分析到位1分)

  

(二)论说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每题各2分,共8分)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276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

明初,明朝禁用金银交易,到了明后期,白银则已经通行于全社会。

迄今为止,对于这一货币化过程,中外学术界无不以《明史》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的诏令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推行的结果。

实际上,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明英宗以后才逐渐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

随着白银成为合法货币,白银迅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

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

  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

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中国外来白银最早的源头是日本,虽然日本出产的金银在16世纪中叶以前就有向外出口的记载,但那时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

情况的转变是自16世纪40年代开始的。

当时,来自中国福建、广东、浙江的船只不断到达日本九州。

它们的目的不再以物易物,而是以物易银。

有需求就有开发和供给。

也正是这一时期,日本银矿的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而对中国丝与丝织品的巨大需求,则构成了银产量激增的日本方面的原因。

在美洲方面,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但也是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且产量激增。

当时达到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几乎立刻了解到中国商品对于他们的意义,立即开始与中国海商的贸易。

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

也从欧洲运至印度,再流到中国,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水银、麝香、朱砂等。

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同时也使中国更多更主动地走向世界。

以贵金属白银为征象,明代中国与两个历史转折的开端相联系,一个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9、下列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明初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因此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并没有开始。

  B.正统初年明英宗颁布“弛用银之禁”的诏令,表明白银开始货币化。

  C.明代白银货币化虽然是从民间开始的,但后来朝廷的推行加快了它的进程。

  D.明代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促使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

  答案:

C(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

A项顾此失彼,“朝廷禁用金银进行交易”,但民间已经开始了;B项断章取义,是学术界的观点与实际不符;D项因果倒置,“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后才使“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

C项根据文章第一段的信息可知为正确选项。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B.16世纪中叶以前日本向中国输出刀剑、扇子、屏风、硫磺等,白银并不占主要地位。

  C.戈迪尼奥之所以称中国为“吸泵”,是因为明代中国吸纳了全球数量庞大的白银。

  D.白银货币化标志着中国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和中国商品的进一步走向世界。

  答案:

A(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A项无中生有,在原文中并无“经济恶化,财政困难”等信息。

B、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二段和第三短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答案:

D(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人文知识推断。

D项夸大事实,“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应为“白银的货币化”,“开始形成”应为“开端”。

A、B、C、三项可以根据原文第二段信息推断,均为正确选项。

  12、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走向商品经济转变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

明代白银的货币化,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共18分)

  奥斯维辛的雪

  在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电视实况转播里,看到奥斯维辛正飘飞着鹅毛大雪,仿佛老天也为之动容,流下冬天的眼泪,洒下祭祀的白花。

远处苍茫的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些处在低洼之地的木制和砖砌的营房和毒气室,在洁白飞舞的雪花中,静静地伫立着,无言地出示着历史的一份浸透着血泪的证言。

  触动我的不仅仅是纪念活动的场景,而是所有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们一致要求,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虽然天正下着大雪。

  触动我的还在于,出席纪念活动的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尢先科、波兰总统瓦希涅夫斯基在内的40多个国家领导人,他们都和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普通人一样,坐在那里,头顶着一样纷飞的大雪。

所有的国家领导人,在讲话的时候,都要把帽子摘下来,让雪花洒满头顶。

  130万人犹太人曾经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110万人死在这里,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万人死在这里,是应该这样脱帽站立在这里,让我们的头和我们的心一起为战争中无辜死去的亡灵垂下来。

无论是以致以哀思、幽思、还是反思,是报以忏悔、遗恨、还是缅怀,是出于悲伤、愤怒、还是激动,所有的人们都应该为人类自身曾经犯下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垂下头来。

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发言者都脱帽垂下头来,看来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将纪念活动移花接木变成了一种显示自己或展示自己的盛大Paity。

  我们常常爱说和世界接轨,从此次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我想起有一次在长江三峡上的经历,航船途经一个小地方停靠码头,天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并不是雪),从码头到岸边的大路上,大约有五六百米,早早就铺好了长长的一溜红地毯,红地毯的尽头,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都已经淋湿在淅沥沥的雨水中。

一位领导(不知是什么级别的领导)要下船,刚刚走下船梯,立刻就有一把伞花开一般张开,遮挡在领导的头顶,一行人前呼后拥着一路迤逦而去。

船舷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有人在大声呼喊着:

“让列宁同志先走!

”戏谑中含有讽刺和不满,自然流露的都是情绪。

  这样的做法,在我们这里已经见多不怪,习以为常。

我们上行下效,愿意把大小一切活动搞得形式雷同而仪式堂皇。

在官本位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更愿意把大小领导推在醒目的位置上,不管是在任何活动中,都让他们像是唱戏的主角一样风光无限才是。

因此,如果是我们来操办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会怎么办?

自然,也许我们会操办得更好,但我们会坚持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吗?

虽然天在下着大雪。

我们会让各国领导人无尊卑非长幼地都站立在风雪之中吗?

会不会搭建一个临时的主席台和遮挡风雪的塑料棚?

会不会好心好意地为他们每个人头顶花开般张开一把伞?

当然,更会不会在群众到齐顶着风雪站立老半天之后,才让各国的领导人在掌声中烘云托月般鱼贯出场?

在他们出场的时候让扩音喇叭大声地播放着他们的头衔和名字?

而在活动结束之后,让所有人仍然立风雪中,而“让宁同志先走”?

  也许,这真的是值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奥斯维辛的雪,真冷,真白,那样的晶莹,清澈。

选自肖复兴《我的人生笔记》

  13.文中画线句“看来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的“形式”与“内容”如何理解?

(4分)

  答:

  答案:

“形式”是指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发言者都脱帽垂下头来,虔诚地哀悼亡灵、缅怀英烈、忏悔人类曾犯下的罪行。

“内容”是指哀悼亡灵、缅怀英烈、忏悔人类曾犯下的罪行”

  14.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们应该得到的有益的启示”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

(4分)

  答:

  答案:

①不要“把大小一切活动搞得形式雷同而仪式堂皇”;或:

反对搞形式主义,重视活动本身的实际意义。

(2分)

  ②抛弃“官本位思想”不要总把大小领导推在醒目的位置上,不管是在任何活动中,都让他们像唱戏的主角一样风光无限;或:

不要在活动中一味地突出领导,杜绝“官本位思想”。

(2分)

  15、有人说文章结尾句颇有意蕴,值得玩味。

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

  答案①与文首构成呼应,圆合文章的结构。

  ②奥斯维幸的雪,冷,白,清澈;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出席纪念活动的0多个国家领导人哀悼的真诚合行事作风的平易,奥斯维幸的大雪中纪念活动,反衬出我们的某些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是多么的严重!

反衬出我们的形式主义多么严重!

  ③一语双关。

表面指天气的寒冷,雪的晶莹,清澈。

同时又表现心情的悲痛,所以说“冷”;而这次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纯粹”不是维了章显什么,而是一种虔诚的悼念和忏悔,又让人觉得晶莹、清澈。

  16、文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就其中的两种表现手法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文章中的生动的叙写,精当的议论;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首尾呼应、绾接自然的结构艺术等等,都是可以选取的答题点。

只要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句顺畅,言之成理即可。

(每一个要点3分。

  示例:

①文中有一段描写文字:

“天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并不是雪),从码头倒岸边的大路上,大约有五六百米,早早就铺好了长长的一溜红地毯,红地毯的尽头,停着一辆黑四的小轿车,都已经淋湿在淅沥沥的雨水中。

”读到此处,读者定会揣想,是何方神圣将驾临此处,须如此铺张而堂皇的仪式恭迎?

“一位领导(不知是什么级别的领导)要下船,刚刚走下船梯,立刻就有一把伞花开一般张开,遮挡在领导的头顶,一行人前呼后拥着一路迤逦而去。

”一句又形象地勾勒出那活动操办人极尽巴结讨好上司之能事的嘴脸何某些官味十足的领导者高达形象!

描写文字简洁而意蕴丰厚。

  示例②文章前半写4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奥斯维幸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上,“和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普通人一样,坐在那里,头顶着一样纷飞的大雪。

”“在讲话的时候,都要把帽子摘下来,让雪花洒满头顶。

”他们平易而深挚的悼念姿态与我们的某些官员的“不管是在任何活动中,都像是唱戏的主角一样风光无限”官老爷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描写中作者的爱憎、褒贬不言自明。

  示例③文章的第⑦段拥了排比,反问的新词手法。

“我们会让各国领导人无尊卑非长幼地都站在风雪之中吗?

会不会搭建一个临时的主席台和遮挡风雪的塑料棚?

会不会好心好意地为他们每个人头顶花开般张开一把伞?

当然,更会不会在群众倒齐顶着风雪站立老半天之后,才让各国领导人在掌声中烘云托月般鱼贯出场?

在他们出场的时候让扩音喇叭大声地播放着他们的头衔和名字?

……”一连串的反问句,将官本位思想之严重官老爷作风之恶劣暴露得多么充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已经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争的硝烟还是时时燃起。

  

(2)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谈到维护全球和平时表示:

只有在有关冲突各方真正希望和平解决分歧时,冲突才有机会停止。

  请关注最近几年来发生的战争,了解其中的情况,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真正崇尚和平,切实停止冲突,人民才能安宁,新世纪才能成为和平世纪。

本题写作时应注意选好切入点,善于“小中见大”。

思路如下:

  思路一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战火中一个大人和他的小孩的对话,或者描述一位妻子对已死丈夫的一番倾诉。

  思路二多方搜集材料,记写一位为和平而四处奔走的志士。

参考拟题:

烽火频起,呼唤和平。

  思路三转换作文角度,从外星人的视角看地球上的不和平。

参考拟题:

历史只留血痕。

  思路四用比喻手法写一首散文诗——有朵艳丽的花儿叫“和平”,需要全球共同来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