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3060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社会课教案.docx

小学社会课教案

小学社会课教案

第一讲小学社会课导论

一、定义“社会课”

(一)定义

美国国家社会课理事会(NationalCouncilfortheSocialStudies,NCSS)对“社会课”的定义——社会课是综合社会和人文学科以提高公民素质的课程。

学校的社会课提供了从一系列学科中精选的通识内容的学习,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等,还有适当的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

社会课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年轻人发展能力,使他们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作为一个存在着多种文化差异的民主国家的公民,能够为了公众的利益,做出合理、理性的决定。

任何学科内容只要符合以下两点,都可吸收到社会课中:

关注人类经验;能帮助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和更好的决策者

(二)美国社会课的水平

美国一些教育家倡导利用人类遭遇的重要两难问题及其包含的焦点问题作为社会课的重要指导:

社会稳定——社会变化;个体自由——群体权力;人的同一性——人的多样性;供给——需求;人口控制——人口增长;资源保护——资源利用;技术进步——道德规范

(三)“社会课”的使命

帮助未成年人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发展他们适应和建构社会生活必备的新知识、新态度、新技能,能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四)“社会课”应解答的问题

我们的角色是什么?

我们怎样发展为现在状态的?

我们将去向何方?

我该如何理解周围的事物?

我对他人以及周围环境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我该如何做出那些对人类生活有影响的决定?

二、“社会课”的基本主题

(一)公民教育

公民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怎样才算是好公民?

其目标是通过主流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吗?

它是通过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批评家吗?

它是爱国主义的灌输吗?

是对法律的无条件服从吗?

是对社会现状的接受吗?

是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吗?

【延伸】美国公民教育的三条主线:

鼓励年轻一代接受美国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评论社会现实;使年轻一代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二)社会常识教育

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世界的信息,关于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以及它“可能会变成怎样”。

(三)思维决策教育

每个公民都要面临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公民决策影响公民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国家的其他人的生活。

本主题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社会课”的主要线索

文化——传统、习俗、信仰

历史——时间、延续、变化

地理——人、场所、环境

成长——个体发展与认同

社会——个体、群体、公共机构

政治——权力、权力机关、统治

经济——产品、分配、消费

科技——科学、技术、社会

国际理解——全球化、民族、和平、合作

公民——理念、价值、素养

四、我国小学社会课的定位

(一)课程的设立

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阶段新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其中低段(1-2年级)设“生活”课,高段(3-6年级)设“社会”课。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小学低段(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高段(3-6)设“品德与社会”课。

2012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在理念、思路、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对实验稿作出修订。

(二)课程定位

《品德与生活》:

“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

“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思考题1】

我院资料室收集了多个版本的义务教育各科教材。

一些出版社网站也提供了教材的电子版本。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到学院资料室翻阅《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或登陆出版社网站浏览电子教科书,简要归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的设计特点。

五、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第一讲小学社会课导论

第二讲小学社会课发展史

第三讲课标解读

第四讲课程目标

第五讲课程内容

第六讲教材分析

第七讲课程资源开发

第八讲教学设计

第九讲教学策略

 

第二讲小学社会科发展史

一、社会科在美国

(一)前社会科时期/社会教育时期(18C末-20C初)

1.建国初期培养国家意识的需要

引入历史、地理、公民等课程,培养“具备道德、忠贞爱国、深思熟虑、有教养的公民”。

关注公民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国家主义、地理常识、历史常识、政治素养。

2.工业革命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应引导儿童适应变化着的世界,社会科的内容转向“生活适应教育”、“学校适应社会”。

(二)社会科时期(20C初-二战)

1.社会科的确立

1916年,“全美教育协会”设立“全国社会科委员会”,提出社会科的教育目标——培养举止得体的、有正确价值观的、有教养的好公民。

同年,该委员会发布《中等教育中的社会科》报告,确立了中学社会科,内容包括:

公民、民主问题、欧美历史。

2.社会科教学内容的转向

20年代,“历史”主导;30年代前期,“对国家的忠诚”;二战,“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三)社会科教学的转折期(二战后-60年代初)

1.战后初期的转折

美苏对峙,苏联卫星上天,社会科教学内容突出了“东西方关系”。

一篇题为WHATSHALLWETEACHABOUTRUSSIA的文章广为流传。

50年代末-60年代,关注非西方国家问题——中国大跃进、中东局势、非洲问题、越战、亚洲冲突。

2.60年代教育改革

Bruner的THEPROCESSOFEDUCATION(1960)标志着新课改的开始。

“教育的中心不在于讨论当前的社会问题及适应现实社会生活,而在于教导理性的学科。

”“课程应包含文化中最完美精致的内容,发展学生的理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规成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

”社会科加强了学科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课程教学应回归知识本位。

(四)社会科的重建(60年代末-80年代初)

1.重建的背景

60年代美国的“躁动”——种族冲突、民权运动、反战情绪

70年代美国的“危机”——越战泥潭、水门事件、经济危机

Bruner主导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强调知识系统和学业标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度不够,无法解决社会对教育的失望

2.重建的过程

70年代起,美国开展“回到基础”(basiccompetencemovement)教育改革运动,社会科的教学重点转向社会关注(socialconcern)

对社会科的重新界定——以公民教育为目的,整合多元经验和知识,发挥公民在建设民主社会中的作用,促进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对人类关系问题的理解。

强调对社会科教师的培训——专业准备、教师资格教育、教师职前教育、资格证书、教师招聘、教学技能、教师与社区、教学条件、职业意识。

(五)社会科发展的新时期(80年代以来)

1.新的教育改革运动

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加强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为所有毕业生离校后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对高中生社会科能力提出了要求——在社会和文化结构上确定自己的地位及发展的可能性;了解传统与现代观念;了解经济、政治制度的运作;领悟自由及被压迫世界的区别。

2.社会科课标的出台

1994年,NationalCurriculum,StandardofSocialStudies:

ExpectationsofExcellence:

“社会科是一门提升公民能力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课程。

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提供了综合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的训练与研究,也涵盖了人文科学、数学、自然科学的内容。

“社会科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处于多元化的民主社会和互相依存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为大众谋福利的公民。

社会科10个交融整合的主题轴(strand)——文化;时间、连续与变迁;人、区域与环境;个人发展与认同;个人、团体与制度;权利、权威与管理;生产、分配与消费;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意识;公民理想与实践

社会科的技能目标——获取信息和使用资料的能力;发展和呈现政策、论证和故事的能力;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参与团体的能力

(六)美国社会科发展历程的经验

课程教学与社会现实应紧密联系,及时反映社会变化;

重视道德、公民和爱国教育,积极参与时政,宣扬国家意志、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准确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

制定专业的教师任职标准。

二、社会科在日本

(一)战后初期学科建设(战后-50年代中期)

战后民主化改革,取消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色彩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修身、地理、历史三科,代之以社会科。

小学社会科使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教学纲要

(二)《社会科教学纲要》的颁行和修订

1.1947年,颁行《社会科教学纲要》(试行)

“使青少年理解社会生活,培养致力于社会进步的态度和能力。

“社会科以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丰富并深化青少年的社会经验,培养符合民主主义社会建设要求的社会人。

2.1951年,修订《社会科教学纲要》

初中的日本史并入社会科;

高二、高三的东洋史和西洋史改为日本史和世界史;

强调社会科要特别注重道德教育。

儿童认识社会的第一步,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各种基于人性化生活需求的社会功能。

3.1955年,颁布新的《社会科教学纲要》

特别加强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天皇是国家的象征、国民统一的象征。

小学社会科的内容由原来的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主,转向更注重亲切、尊敬、感谢、勇气、反省和责任等道德价值。

(三)60年代的改良(1968年小学社会科新大纲)

1.提出了“公民素质”的概念

公民素质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认真行使个人应有的权利,互相尊重;作为某个具体地区或作为国家的成员,知道自己所担负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行为能力。

2.强调能力培养

培养正确理解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资料的活用能力,对社会事物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正确判断力之基础。

(四)70年代的反思(1976年社会科教学纲要修订)

小学社会科不分科,让学生通过单元学习方式对身边的社会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有整体认识。

低年级学习关于学校、家庭、社区等生活及其人们的各种工作;中年级学习县、市、町、村的社会状况,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文化遗产,当地人的贡献;高年级学习日本列岛的产业,国土特色,日本历史和政治,国际关系。

(五)80年代的改革(1989年大纲修订)

小学低年级社会科与理科合并为生活科,以活动和生活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和国际理解教育,将日本置于国际社会中来认识;更加重视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六)90年代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强调(1999年新的教学纲要)

允许学校根据地方特点编排“区域学习”的内容;须竞选具体事例来学习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避免罗列知识式的抽象教学;历史学系强调以人物的作用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为中心,精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通过身边的公共设施、区域开发、灾害防治等运作机制等具体事例来认识政治的作用。

三、社会科在中国

(一)近代学校创办初期(清末)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外院(附小),设置国文、算学、英文、舆地、史学、体操。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

设蒙学堂(6-10岁,4年)、寻常学堂(10-13岁,3年)和高等小学堂(13-16岁,3年)等三级小学堂,设中学堂(16-20岁,4年)。

各阶段课程中均含修身、史学、舆地等社会科。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

小学堂分初等小学堂(6-11岁,5年)、高等小学堂(11-15岁,4年)、中学堂(15-20岁,5年)。

设修身、历史、地理、等社会科。

(二)民国时期

1912年9月《小学校令》(《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初小4年、高小3年,初小设修身课,高小设修身、历史、地理等课。

1916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令施行细则》对修身、公民、历史、地理等科提出要求。

【详见教材p3】

1922年,采用壬戌学制(6-3-3)。

次年刊布课标,初小合并卫生、公民、历史、地理为社会科,高小分设历史、地理。

1923-1948年,政府多次修订小学课标【详见p4】

(三)共和国时期

1.80年代之前【详见p5,表1-4】

1949-1966年,历史、地理

1966-1981年,政治

1982-,思想品德、历史、地理

2.80、90年代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新课改,新教材于90年代初实施。

国家课程规定:

小学各年级均设思想品德课,中高年级设社会课。

3.世纪之交新课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新课改。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2年颁布。

(四)曾经的“思想品德”

1.1982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五爱”为基本内容,贯彻《小学生守则》,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人翁精神。

2.1986年《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培养良好意志、品格。

将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的各类建设人才”

3.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

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

4.1997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

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

5.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

调整充实教学内容,降低学习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实践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五)“社会”课的出现

1923年,民国政府将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合并为社会科。

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小学的后3年开设社会课,每周2课时,共204课时。

内容有社会、地理、法制常识,以及对乡土、祖国、世界的认识。

不再专设历史、地理

(六)“品德与生活/社会”

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2年级设“综合实践活动·生活”,3-6年级设“综合实践活动·社会”;2001年,更名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2002年,《课标(实验稿)》公布,课程正式实施;2012年,《课标》公布,自2012年秋起全面实施。

【思考题2】

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社会课发展历程的学习,你认为哪些内容是社会课不可或缺的?

意即哪些内容是独立于具体的时空而存在的,不因社会变迁或时代变化而变化或消失?

第三讲课标解读

一、课标的基本结构

(一)前言

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三)课程内容

(四)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二、新课标新变化

(一)《生活》课标新变化

1.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

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

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调整

课标(实验稿)第二条理念调整为2011版第一条: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

原课程标准中“学习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3.课程内容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

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4.“教学实施”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5.教学评价、教学实践、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二)《社会》课标新变化

1.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课标将课程性质定位在:

“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同时,增加了原本没有明确提出的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

“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

适当降低了内容的难度,对中、高年段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3.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4.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

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三、课标解读(前言部分)

(一)小学德育课程性质

1.影响课程性质的外部因素

(1)儿童:

学习与发展

儿童观的影响;儿童发展特征与课程

(2)学科:

知识与能力

课程内容是对知识选择的结果;知识类型决定了课程组织方式

(3)社会:

个体与群体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本课程的主要来源;社会人才需求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直接影响课程

2.《生活》课程性质

(1)性质

对象:

小学低年级儿童

基础:

儿童生活

目标要求:

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类型:

活动型综合课程

特征: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2)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课程的生活属性;以生活为目标、内容,在直面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意义;以人为本的课程开发取向,而非以知识为本

(3)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社会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

乐于探究:

学会学习,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本领,乐于探究,创造丰富多彩生活,追求快乐的生存状态。

热爱生活:

生活的世界是由个体活动展开的,在活动中才能体验生命的快乐。

(4)活动型综合课程

以“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要求儿童直接参与“活动”

“活动”是道德目标转化为道德品性的中介

教科书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开展活动可利用的参考资源

本课程将品德教育、生活常识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有机整合,成为包容性强的综合课程。

3.《社会》课程性质

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

基础:

学生生活

目标要求:

形成良好品德、促进社会性发展。

总体目标是当代新公民素养的形成,核心是促进儿童基本价值倾向的形成,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其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类型:

综合课程

特征: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内容综合:

基于学生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具体性、易变性

学习方式综合:

从学生生活和认知特点出发,通过感受、体验、分享、探究等主体活动,促进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理解,培养其正确的社会生活态度、社会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

课程实施既有活动特点,也有社会体验、在生活中做事的属性。

课程结构是“社会生活圈”扩大。

课程构建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体现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特征。

(二)课程基本理念

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

1.《生活》课程基本理念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2.《社会》课程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导向

对公民教育目标的落实;对传统德育课程的纠偏;一元价值主导,尊重多样价值选择;对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关注

2.设计理念

理解社会关系,学会生活技能;以儿童的整体生活来构建;创建优化的生活情境

3.设计思路

(1)《生活》

三条主线: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2)《社会》

一条主线:

学生的生活发展

点面结合:

点(生活因素)——环境、活动、关系;面(生活领域)——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思考题3】

谈谈您对《生活》课程基本理念中“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这句话的理解。

第四讲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问题

(一)德育目的

1.什么是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是是德育活动的预期,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人的品德规格。

2.关于德育目的类型的观点

社会本位的目的&个人本位的目的;外在的目的&内在的目的;理想的目的&现实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的层次体系

教育目的aims

培养目标goals

课程目标objectives

教学目标objectives

2.课程教学目标的功能(J.B.Macdonald)

明示课程进展的方向(定向功能);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选择功能);界定课程计划的范围,提示课程计划的要点(计划功能);作为课程评价的基础(评价功能)。

3.课程教学目标的四种取向

(1)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