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238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5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地理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017版)

地理

(适用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

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

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

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等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

考试的对象

是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中就读的学生。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

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二、考核要求

(一)知识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知识考核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

认知层次

符号

基本含义

举例

识记

a

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

•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

•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

•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

•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

•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

•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

理解

b

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

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

•解释地理概念

•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既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

简单应用

c

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

识应用到新情境中

•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

•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

•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

•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

•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

•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

•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

•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

综合应用

d

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

•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

•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

•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二)学科能力考核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1)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重要地理数据。

(2)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4)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

(5)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1)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3)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

(1)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2)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3)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品质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但其中也表明地理学习过程

与方法”的要求。

在这些内容要点的落实过程中,还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关注人口、

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从而积累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地理II、

地理III等模块的有关内容。

2•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

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规定的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见下表。

地理I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a

b

c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一一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b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

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ab

4.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b

地球的结构

5.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2岩石圈的范围

b

a

6.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b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地壳

1.地壳的物质组成

的物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a

质组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b

成和

③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c

物质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c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a

表面形态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地质构造的类型

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abac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6.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c

大气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abbc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形成过程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cabc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2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3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b

b

b

b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2低气压与咼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b

b

水循环和洋流

11•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b

b

12.洋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b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火绝与环境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a

b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b

c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a

b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b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b

c

8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b

9•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b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地形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对聚

①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a

落及

②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d

父通线路分布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父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c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b

c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d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a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一一以煤炭为例

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b

c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冋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a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b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c

地理n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ab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人口合理容量

3.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b

4.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2人口容量的特点

b

b

人口迁移

5.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人口迁移的类型

a

6.弓1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c

b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c

b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a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ab

4.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b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5.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b

6.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7.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b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b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d

9.城市环境冋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c

10.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b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节次

考试内容

学考要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

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

ab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b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3.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