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2222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docx

动11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压力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主讲人:

黄丽

时间:

2009—3—6下午半天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

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

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二、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班务,进行个别教育,组织各种活动以及家访等。

有一部分新教师一工作就当班主任,由于年轻加上经验不足,工作中往往疲于奔命,这样会导致心理冲突。

第二,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新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但客观现实往往让他们感到迷茫,社会现实和社会理想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差,“应该”与“是”之间存在冲突:

应该做的做不到;不应该做的有时还必须去做。

也就是说,新教师普遍感到,应该坚持社会理想,用理想模式来塑造自己,但难免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力求避免与现实中的不良因素同流合污,但有时又难免随波逐流;主观上想驾驭现实,但实际上又力不从心。

如学校本来不应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又不得不为之。

领导的要求,家长的愿望,社会的议论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

老教师如此,新教师可想而知。

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存在某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两面性。

一定程度的不一致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想自我要求太高,反而容易使个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过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他们感到困惑、紧张、焦虑、抑郁、孤独。

第三,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新教师刚踏入社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特别强,面对个人主观需要与客观上难以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矛盾,往往无所适从。

比如,想有所成就,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天之骄子”回归平凡,但又不甘于平庸;想崭露头角,但又事与愿违;还有不知如何处理好继续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领导、个人与同事、个人与学生、个人同家长等多方面的关系。

这些矛盾和困惑长期压抑在新教师的心中,使其难以主宰自我。

在心理冲突困扰下,一些新教师从心里感到烦恼、紧张、不安、焦虑、压抑、痛苦……发展为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理障碍。

一些人当无力解决心理冲突时,很容易消沉下去,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四,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一是自我扩张型,其特点是过于悦纳自己,自我评价偏高,形成虚假的理想自我,常表现为过于看高自己而导致自负,自吹自擂,盲目自尊;二是自我否定型,其特点是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过低,常表现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由自卑导致自轻自*,最终走向自我否定。

三、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

1.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特点:

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

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教师本人:

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

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

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

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

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

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

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

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

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

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

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

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

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放松训练

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

转移注意

转移注意的具体方法很多。

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业余生活等。

肌肉放松可以调节情绪紧张度,减轻压力感;肌肉紧张(运动)也能减轻情绪紧张,缓解心理压力。

肌肉运动不仅可以转移注意,而且可以使体内的紧张情绪得到渲泄和释放,降低情绪紧张度。

另外,肌肉运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念,发现自身的潜能,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从而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因此,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驰,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

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与人交谈

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

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

与人交谈不仅可以使教师内心的消极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积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时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情绪对比。

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的情绪发生冲突,使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的反面情绪。

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

人在笑时,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剌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3.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

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

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

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

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

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

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

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

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

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

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

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

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

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众所周知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1、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喝多了则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大家应根据年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量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来确定每天的饮奶量。

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牛奶,建议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

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过1000毫升。

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一瓶,争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2、什么时候喝牛奶好?

      牛奶是一种基础食品,以饭后饮用为宜。

一天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以使牛奶在胃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

简单地理解,就是“早中晚都行,最好饭后饮”。

      3、喝牛奶对胃有保护作用吗?

      由于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所以它可缓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蚀,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

日本早已有喝奶人群胃癌发病率较低的研究报道。

相反,饮酒尤其是酗酒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的发生或病变。

因此,我们还是倡议“多喝奶、少喝酒,最好以奶代酒”。

      4、鲜奶与奶粉哪样更好?

      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B1破坏严重。

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喝鲜奶更好。

但奶粉便于储存、运输、携带,对于野外工作者、偏僻和缺乏冷藏设备的农村居民仍是较好的营养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事件”以后,广大消费者选购奶粉时要选择质量信誉度好的品牌和厂家,谨防假冒伪劣产品。

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牛奶要怎样喝才更营养更健康

      众所周知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

      1、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好?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喝少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喝多了则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大家应根据年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量以及自身经济条件来确定每天的饮奶量。

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应喝400~500毫升,即两瓶牛奶,建议至少要喝250毫升,即一瓶牛奶。

经济条件许可最好三瓶即750毫升左右,但不宜超过1000毫升。

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一瓶,争取二瓶,最好三瓶,不超四瓶”。

      2、什么时候喝牛奶好?

      牛奶是一种基础食品,以饭后饮用为宜。

一天一瓶以早餐喝为好,一天两瓶以早晚喝为佳,也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在三餐之外的时间喝,但要注意先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再喝,以使牛奶在胃中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全面吸收和利用。

简单地理解,就是“早中晚都行,最好饭后饮”。

      3、喝牛奶对胃有保护作用吗?

      由于牛奶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层,所以它可缓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侵蚀,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

日本早已有喝奶人群胃癌发病率较低的研究报道。

相反,饮酒尤其是酗酒会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诱发或加重胃部疾病的发生或病变。

因此,我们还是倡议“多喝奶、少喝酒,最好以奶代酒”。

      4、鲜奶与奶粉哪样更好?

      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B1破坏严重。

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喝鲜奶更好。

但奶粉便于储存、运输、携带,对于野外工作者、偏僻和缺乏冷藏设备的农村居民仍是较好的营养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奶粉事件”以后,广大消费者选购奶粉时要选择质量信誉度好的品牌和厂家,谨防假冒伪劣产品。

一、积累与运用:

1用诗词原句填空。

(每题1分,共6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④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冀《论诗》)

⑤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⑥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李白《 行路难》 里的两句共勉:

              ,              。

2、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

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

(4分)

    育英中学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自己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诗歌当众朗诵展示。

(1)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不超过80字)(2分)

  

(2)你班李明同学朗诵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0-50字)(2分)

3.  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出故事情节和给同学的推荐理由。

(2分)

  书名:

                            人物姓名:

                      

    人物介绍:

                                                                        

推荐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3分)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

其母曰:

“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 。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注]①辩,有的版本作“辨”。

②曾子:

曾参,孔子的学生。

③彘:

zhì,猪。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③曾子之妻之市                  之:

                

④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    止:

                

7.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8.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2分)

9.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光污染

  ⑴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

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的同时,却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

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

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就越严重。

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

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而言,璀璨星空只是一个遥远而又浪漫的怀想,其真身只留在图画书或者天文馆里 。

⑵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

天文台的仪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

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

  ⑶受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

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很多都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

比如,有一种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它们就不再出声。

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

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树蛙的生存。

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其他环境问题。

  ⑷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儿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夜间飞翔的鸟儿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

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

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

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⑸光污染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

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导致肿瘤的生长。

虽然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但持续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光污染还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

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左右。

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灯光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⑹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规律。

从根本上说,黑暗是无害的。

现代生活少不了电,也少不了照明灯,但是我们可以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

 

  (选自《看世界》,有改动)

  10、为加横线的字词注音(3分)

璀璨

噩梦

11.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

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

(4分)

  

12.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

(4分)

  

13.第⑶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14.本文末尾作者呼吁人们“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

你认为这样的夜空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介绍“纯净的夜空”。

(6分)   

(二)签名

曹志星

    ①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

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

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②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

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

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母亲笑了,说:

“那当然。

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

”他听罢摇了摇头,说:

“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

”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

他勉强地笑了笑,说:

“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

”母亲叹了一口气,说:

“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

”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