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892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01 大小:21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2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第/七/册

 

 

校名 

学科数学

班级四年级

教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册教材具体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

1、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

三位数乘三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学期教学设想: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

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

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具体设想如下: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2、教材的例题、练习题的选材,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

(3)运用规律,合理运算。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

4、重视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拓宽学生解题思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以《新课标》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索交流中注重拓宽思路、挖掘多种方法。

  5、数与计算的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熟练掌握基本算法,努力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习惯。

  6、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7、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进行辅导。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执行情况

1

3/9--7/9

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

例1——例3练习一p2——12

 

2

10/9—14/9

例4——例6练习二p13——18

 

3

17/9--21/9

2、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p19——22

 

4

21/9—28/9

4、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5、1亿有多大?

p23——34

 

5

1/10—7/10

“国庆”假

 

6

8/10—12/10

二、角的度量p35——44

 

7

15/10-19/10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例1-例3p45——57

 

8

22/10—26/10

2、笔算乘法例4-例5p58——63

 

9

29/10—2/11

四、平行四边和梯形p64——77

 

10

5/11—9/11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11

12/11-16/11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例1p78——83

 

12

19/11—23/11

2、笔算除法例2-例4p84——92

 

13

26/11—30/11

2、笔算除法例5

3、整理和复习p93——98

 

14

3/12—7/12

六、统计p99——111

 

15

10/12—14/12

七、数学广角p112——116

 

16

17/12—21/12

八、总复习p117——123

 

17

24/12—28/12

期终复习

 

18

31/12—4/1

期终复习

19

5/1—9/1

期终考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设计者:

陈锦芬执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时间:

15课时。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p2一5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关键: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

(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

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

……

亿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亿级

万级

个级

 

……

亿

 

 

 

 

 

 

5、数的组成:

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

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

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

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

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

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

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

(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

读出下面每组数。

(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提问质疑。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准备:

师:

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

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出示信息:

临海大桥总长九百二十七米。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现有学生三千四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十六万零八十平方米。

2、师:

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

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

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出示信息: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

在刚才的信息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

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

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

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

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

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

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

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

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

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

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小片子。

片子内容:

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2)2496     读作:

二千四百九十六?

(×);

 24960000   读作: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   读作:

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85000030   读作:

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

685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

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

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5000米≈(1786)万米   (×)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

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0;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总结:

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

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

如:

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

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

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  ,  454800和485000

教师:

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

(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

(1)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

(2)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

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

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

教学目标: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