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867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29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docx

工程力学精彩试题题库

工程力学复习题库

一、判断题

1-1在力的作用下变形的物体称为变形体。

(a)中

1-2物体相对周围物体保持静止称为平衡。

(b)中

1-3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a)易

1-4力只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难

1-5力只能使物体产生变形。

(b)难

1-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

力的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

(a)易

1-7力是矢量,所以需要表示其大小和方向。

(b)难

1-8只要一个力系使物体保持静止,则称该力系为平衡力系。

(b)难

1-9若两个力系分别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其效应相同,则该二力系为等效力系。

(a)难

1-10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一定平衡。

(a)易

1-11如果一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

(a)中

1-12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杆。

(a)中

1-13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加上或减去一个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a)中

1-14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a)中

1-15作用于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合成为一个力。

(a)易

1-16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则此三力一定相交。

(b)难

1-1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难

1-18凡是限制某物体运动的周围物体,便称为此物体的约束。

(a)难

1-19柔性约束反力,作用在与物体连接点,作用线沿着柔索,指向物体。

(b)中

1-20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只能是拉力。

(b)难

1-21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处,沿接触点法线方向,指向物体。

(a)中

1-22圆柱铰链约束反力,用通过铰链中心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表示。

(a)中

1-23滚动铰链约束反力沿支撑面的法线,通过铰链中心并指向物体。

(a)中

1-24分析分离体上有几个作用力及每个力大小、方向、作用线(点)的过程称为受力分析。

(a)中

1-25要在研究对象的简图上画出他所受到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种图形称为受力图。

(a)中

2-1两个共点力可以合成一个力,解答是唯一的。

(a)中

2-2要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力,其解答是唯一的。

(b)难

2-3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a)中

2-4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之矩,等于该合力在同一平面内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a)中

3-1如果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是力系的合力。

(a)难

3-2各力作用线在一个平面内且相交,便称该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b)难

3-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a)中

3-4在平面内,力对点之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中

3-5力对点之矩会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b)难

3-6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不等于零。

(b)中

3-7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

(b)中

3-8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转移。

(a)中

3-9力偶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从一个平面移到另一个平行平面上去。

(b)难

3-10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而且还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a)中

4-1各力的作用线任意分布的力系称为任意力系。

(a)中

4-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有条件地平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

(a)难

4-3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矢量和。

(b)难

4-4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该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等于零。

(a)中

43道判断

二、单选题

1-1固定端约束一般情况有()约束反力。

[B]易

A、二个B、三个C、四个D、没有

1-2力是物体间()作用。

[B]易

A、化学B、机械C、磁力D、电力

1-3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状态。

[B]易

A、静止B、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运动D、减速运动

1-4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

[C]中

A、大小相等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D、无关系

1-5静力学中研究的所谓二力杆是()。

[A]中

A、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B、在两个力作用下的物体

C、在三个力作用下的物体D、在力系作用下的物体

1-6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减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A]中

A、任意平衡力系B、任意力系C、二个力D、二个力偶

1-7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作用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A]中

A、任意移动B、平行移动C、垂直移动D、成角度移动

1-8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和。

[B]中

A、代数B、矢量C、投影D、力矩

1-9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必()。

[A]中

A、汇交于一点B、代数和为零C、成力偶D、平行

1-10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非自由体被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

[B]中

A、同B、反C、垂直D、成任一角度

1-11柔性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柔性约束()位移。

[A]难

A、伸长方向B、缩短方向C、垂直方向D、成任一角度

1-12柔性约束反力其方向沿着柔性约束()被约束物体。

[B]难

A、指向B、离开C、垂直D、成60度角指向

1-13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必须通过接触点沿着接触面在该点公法线()被约束物体。

[B]难

A、离开B、指向C、垂直D、成60度角指向

1-14固定铰支座其约束反力一般用()分量表示。

[A]中

A、两个正交B、平行C、一个D、三个

1-15可动铰支座其约束反力()光滑支撑面。

[A]中

A、垂直B、平行C、不一定平行D、不一定垂直

1-16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称()。

[B]易

A、固体B、刚体C、永久体D、半固体

1-17物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

[A]易

A、平衡B、一般状态C、特殊状态D、悬浮状态

1-18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

[B]难

A、一个物体上B、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C、第三个物体上D、任意物体上

2-1力在轴上投影是()。

[B]易

A、矢量B、代数量C、零D、不一定是矢量

2-2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与坐标轴正向夹角的()。

[B]中

A、正弦B、余弦C、正切D、余切

2-3力系的主矢和力系的合力是两各()。

[A]难

A、不同的概念B、一个概念C、完全相同的概念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概念

2-4力对点之矩取决于()。

[C]易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大小和矩心位置D、力的大小和方向

2-5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

[A]中

A、零B、常数C、合力D、一个力偶

2-6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之矩,等于该力在同一平面内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

[A]中

A、代数和B、矢量C、向径D、导数

3-1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

[A]难

A、力偶B、力C、零D、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3-2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

[B]中

A、常数B、零C、不为常数D、一个力

3-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

[B]中

A、平行于B、沿着C、垂直D、沿60度角

3-4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

[A]中

A、合力B、力偶C、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矩

3-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力系的合力()。

[A]中

A、等于零B、等于常数C、不一定等于零D、必要时为零

3-6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A]易

A、力多边形自行封闭B、力多边形成圆形C、力多边形成正方形D、力多边形成三角形

3-7要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若无足够的限制条件,其解答是()。

[A]难

A、不定的B、一定的C、可能一定D、假定的

3-8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

[B]中

A、矢量和B、代数和C、几何和D、乘积

4-1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一般情况为()。

[B]中

A、一个合力B、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C、零D、一个力偶

4-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一般情况为()。

[C]中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4-3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则力系()。

[A]难

A、平衡B、为一个力C、为一个力偶D、为一个力加上一个力偶

4-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则力系简化为一个()。

[B]难

A、合力B、力偶C、合力加力偶D、零向量

4-5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则力系为一个()。

[B]难

A、力偶B、力C、零向量D、力矩

4-6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若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力系简化为一个()。

[A]难

A、力B、力偶C、零向量D、力矩

4-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

[A]难

A、该力系的主矢和对任一点的主矩等于零

B、该力系各力在坐标轴投影代数和为零

C、各力都相等

D、各力都垂直

4-8根据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可以列出()平衡方程。

[B]中

A、两个B、三个C、一个D、四个

4-9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有()。

[B]中

A、三个B、两个C、一个D、四个

41道选择

43道判断,41道选择

一:

判断题(每小题1分)

静力学

第一章

1.力是标量。

( B )易

2.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 )易

3.力可以在刚体上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 B  )易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物体上。

(  B  )易

5.力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

(  B  )易

6.二力杆所受的两个力必然沿着两个力作用点的连线。

(  A  )易

7.反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同。

( B  )易

8.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沿着柔索,指向物体。

(  B  )易

第二章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系中的各分力按照一定的次序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

( A  )中

10.平衡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 A  )易

11.首尾相接构成一封闭的力多边形的平面力系是平衡力系。

(A)易

12.力偶无合力。

(  A )易

13.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转移而不影响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 A  )中

15.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取正号。

(  A  )易

16.力偶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只与力和力偶臂的大小有关。

(  A )中

17.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只与力偶矩大小有关,而与力偶的转向无关。

( B  )中

第三章

18.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一般是一个主失与一个主矩。

( A  )中

19.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B  )中

二:

选择题。

静力学

第一章

1.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  C )易

 A、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B、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C、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

2.下列( B )状态属于平衡状态。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静止状态  C、减速运动  D、定轴加速转动

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B)作用线移到刚体上的任意一点易

A、平行于 B、沿着原  C、垂直  D、沿着600

第二章

第三章

28.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D  )难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D、以上都是

29.在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力,称为(B)。

A、力矩B、力偶C、合力D、平衡力

30.力对点之矩决定于(  C )中

 A、力的大小   B、力臂的长短  C、力的大小和力臂的长短 D、无法确定

31.力偶对的刚体的作用效应是( B  )中

 A、平动   B、转动    C、既平动又转动   D、无法确定

32.平面任意力系向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到( C )中

 A、一个力  B、一个力偶   C、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无法确定

33.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是(  C )难

A、力偶矩大小相等     B、力偶转向相同 

C、力偶矩大小相等且力偶转向相同     D、以上都不是

第三章

42.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1和

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C)难

A、

1-

2B、

2-

1C、

1+

2D、以上答案不正确

4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A、

B,满足

A=-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B)难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B、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44.三力平衡定理是。

(A)难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D、以上答案不正确

45.已知

1、

2、

3、

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D)难

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46.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

'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C)难

A、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

B、合力偶;

C、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D、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47.图示三铰刚架受力

作用,则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A)。

A、F/

B、F;

C、

F;

D、2F。

19道判断,47道选择

62道判断,88道选择

《材料力学》卷一题库

一、单选题:

1、构件承载能力不包括()。

[c]

A、足够的强度B、足够的刚度C、足够的韧性D、足够的稳定性

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中,()没有被采用。

[d]

A、连续性B、均匀性C、各向同性D、大变形

3、杆件的基本变形中,不包括()。

[a]

A、弯-扭变形B、弯曲C、剪切与挤压D、扭转

4、二力杆()。

[d]

A、受剪切作用B、受扭转作用C、受弯曲作用D、受拉伸作用

5、求构件内力普遍采用()。

[c]

A、几何法B、实验法C、截面法D、估量法

6、轴力最大的轴端,应力()。

[c]

A、一定大B、一定小C、可能最大,也可能最小D、一定不会最小

7、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与横截面成()的截面上切应力最大。

[a]

A、45ºB、90ºC、30ºD、60º

8、代表脆性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d]

A、σpB、σeC、σp0.2D、σb

9、依据材料的伸长率,属于塑性材料的是()。

[d]

A、δ=0.5%B、δ=1.5%C、δ=3.5%D、δ=8.5%

10、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

[b]

A、屈服极限B、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D、应力极限

11、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指的是()。

[b]

A、σpB、σs或σp0.2C、σbD、[σ]

12、由塑性材料制成的拉(压)杆,安全因数一般取()。

[c]

A、10-15B、0.1-0.5C、1.5-2.0D、2.5-3.5

13、强度条件关系式,可用来进行()。

[d]

A、强度校核B、尺寸设计C、确定许可载荷D、前三项都可以

14、静不定系统中,多余约束力达到3个,则该系统静不定次数为()。

[a]

A、3次B、6次C、1次D、不能确定

15、应力集中一般出现在()。

[b]

A、光滑圆角处B、孔槽附近C、等直轴段的中点D、截面均匀变化处

16、静不定系统中,未知力的数目达4个,所能列出的静力方程有3个,则系统静不定次数是()。

[a]

A、1次B、3次C、4次D、12次

17、两段铁轨间预留间隙是为了避免()。

[c]

A、应力集中

B、装配应力

C、温度应力

D、挤压应力

18、钢结构桥一端采用了可动铰链支座,是为了防止()引起破坏所采取的措施。

[d]

A、共振

B、弯曲应力

C、装配应力

D、温度应力

19、危险截面是指()。

[c]

A、轴力大的截面B、尺寸小的截面C、应力大的截面D、尺寸大的截面

20、低碳钢整个拉伸过程中,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的应力范围是σ不超过()。

[B]

A、σbB、σeC、σpD、σs

21、只有一个剪切面的剪切称为()。

[c]

A、挤压B、双剪C、单剪D、多剪

22、挤压面面积取()。

[b]

A、实际接触面面积B、接触面正投影面面积C、剪切面面积D、实际接触面面积的一半

23、挤压与压缩比较,两者()。

[b]

A、完全一样B、不一样C、变形特征一样D、应力特征一样

24、传动轴的主要变形形式是()。

[b]

A、拉伸B、扭转C、剪切D、弯曲

25、直径为20mm的实心圆轴,对形心的极惯性矩IP为()。

[b]

A、500πmm3B、5000πmm4C、2500πmm4D、400πmm2

26、直径为D的实心圆截面对形心的极惯性矩为()。

[b]

A、IP=πD3/16B、IP=πD4/32C、IP=πD4/64D、IP=πD4/16

27、圆轴扭转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圆轴的()。

[C]

A、中心B、半径中点处C、外圆周上D、无法确定

28、等直圆轴扭转时,其截面上()。

[A]

A、只存在切应力B、只存在正应力C、既有切应力,又有正应力D、都不对

29、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半径呈现()分布状况。

[C]

A、均匀B、曲线C、直线线性D、无规律

30、圆轴扭转时,圆周表面各点的切应力()。

[C]

A、为零B、最小C、最大D、不定

31、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空心轴的承载能力比实心轴()。

[A]

A、大B、小C、一样D、无法确定

32、Wp称为扭转截面系数,其单位是()。

[C]

A、mmB、mm2C、mm3D、mm4

33、圆周扭转时的变形以()表示。

[b]

A、延伸率B、扭转角C、挠度D、线应变

34、在减速箱中,高速轴的直径比低速轴的直径()。

[b]

A、大B、小C、一样D、不一定

35、扭转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与该点处半径()。

[a]

A、垂直B、平行C、无关D、成45º角

36、将扭矩表示为矢量,其方向()时为正。

[A]

A、离开截面B、指向截面C、平行于截面D、都不对

37、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特征的杆件称为()。

[c]

A、轴B、变形固体C、梁D、刚体

38、杆件受到与杆轴线相垂直的外力或外力偶的作用,将产生()变形。

[d]

A、轴向拉伸或压缩B、剪切与挤压C、扭转D、弯曲

39、一端采用固定铰链支座,另一端采用活动铰链支座,该梁属于()。

[a]

A、简支梁B、外伸梁C、悬臂梁D、多跨梁

40、梁横截面上的内力,通常()。

[c]

A、只有剪力FSB、只有弯矩MC、既有剪力FS,又有弯矩MD、只有轴力FN

41、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

[C]

A、由实验确定

B、等于该截面两侧外力的代数和

C、等于该截面左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D、无法确定

42、有集中力作用的梁,集中力作用处()。

[A]

A、剪力发生突变B、弯矩发生突变C、剪力、弯矩同时发生突变D、都不对

43、有集中力偶作用的梁,集中力偶作用处()。

[B]

A、剪力发生突变B、弯矩发生突变C、剪力、弯矩不受影响D、都不对

44、剪力图上为水平直线的梁段,弯矩图上图线形状为()。

[B]

A、一段水平直线B、一段斜直线C、抛物线的一部分D、不一定

45、纯弯曲梁段,横截面上()。

[A]

A、仅有正应力B、仅有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切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46、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

[C]

A、仅有正应力B、仅有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D、切应力很小,忽略不计

47、一正方形截面梁的边长为2a,其对z轴的惯性矩IZ为()。

[D]

A、4a2B、2aC、2/3a3D、4/3a4

48、一圆型截面梁,直径d=40mm,其弯曲截面系数WZ为()。

[B]

A、1000πmm3B、2000πmm3C、400πmm2D、400πmm3

49、弯曲梁上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危险截面()各点处。

[B]

A、中性轴上B、离中性轴最远C、靠近中性轴D、离中性轴一半距离

50、等直截面梁,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的截面处。

[D]

A、剪力最大B、面积最大C、面积最小D、弯矩最大

51、考虑梁的强度和刚度,在截面面积相同时,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相等的材料(如碳钢),最合理的截面形状是()。

[D]

A、圆形B、环形C、矩形D、工字型

52、一般情况下,梁的强度由()控制。

[B]

A、切应力B、正应力C、平均应力D、极限应力

53、两梁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相等的条件是()。

[B]

A、MMAX与横截面积A相等B、MMAX与WZ(抗弯截面系数)相等C、MMAX与WZ相等,且材料相同D、都正确

54、圆截面悬臂梁,若其它条件不变,而直径增加一倍,则其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倍。

[A]

A、1/8B、8C、2D、1/2

55、研究梁的弯曲变形,主要目的是解决梁的()计算问题。

[b]

A、强度B、刚度C、稳定性D、支座反力

56、当只需确定某些特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而并不需要求出转角和挠度的普遍方程时,梁的弯曲变形,可用()法求解。

[a]

A、叠加法B、微分法C、几何法D、矢量法

57、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有()。

[c]

A、变分布载荷为集中载荷B、将载荷远离支座C、将梁端支座向内侧移动D、撤除中间支座

58、用()衡量梁的弯曲变形程度。

[d]

A、弯矩B、剪力C、正应力和切应力D、挠度和转角

59、构件内一点各个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的全体,称为该点处的()。

[d]

A、全反力B、约束反力C、应力D、应力状态

60、单元体各个面上共有9个应力分量。

其中,独立的应力分量有()个。

[c]

A、9B、3C、6D、4

61、主平面上的应力称为()。

[d]

A、平均应力B、极限应力C、强度极限D、主应力

62、三向应力状态,是指一点处的()个主应力不为零。

[c]

A、1B、2C、3D、6

63、二向应力状态,是指一点处的三个主应力中有()个主应力不为零。

[b]

A、1B、2C、3D、无数个

64、第三强度理论,是指()。

[b]

A、最大拉应力理论B、最大切应力理论C、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D、畸变能密度理论

65、第()强度理论认为,塑性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最大切应力。

[c]

A、第一强度理论B、第二强度理论C、第三强度理论D、第四强度理论

66、校核塑性材料强度问题,通常采用第()强度理论。

[d]

A、一B、一、二C、二、三D、三、四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