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部分复习资料.docx
《财务管理部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部分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部分复习资料
【例·计算题】已知:
某公司20XX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元,20XX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20XX年12月31日 单位:
万元
资产
期末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货币资金
1000
应付账款
1000
应收账款
3000
应付票据
2000
存货
6000
长期借款
9000
固定资产
7000
实收资本
4000
无形资产
1000
留存收益
2000
资产总计
180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
18000
该公司20XX年计划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0%,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需新增设备一台,需要320万元资金。
据历年财务数据分析,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随销售额同比率增减。
假定该公司20XX年的销售净利率可达到10%,净利润的60%分配给投资者。
要求:
(1)计算20XX年流动资产增加额;
(2)计算20XX年流动负债增加额;
(3)计算20XX年公司需增加的营运资金;
(4)计算20XX年的留存收益;
(5)计算20XX年需要对外筹集的资金量
『正确答案』
(1)流动资产增长率为20%
20XX年末的流动资产=1000+3000+6000=10000(万元)
20XX年流动资产增加额=10000×20%=2000(万元)
(2)流动负债增长率为20%
20XX年末的流动负债=1000+2000=3000(万元)
20XX年流动负债增加额=3000×20%=600(万元)
(3)20XX年公司需增加的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2000-600=1400(万元)
(4)20XX年的销售收入=20000×(1+20%)=24000(万元)
20XX年的净利润=24000×10%=2400(万元)
20XX年的留存收益=2400×(1-60%)=960(万元)
(5)20XX年需要对外筹集的资金量=(1400+320)-960=760(万元)
【例·计算题】某上市公司计划建造一项固定资产,寿命期为5年,需要筹集资金净额600万元。
有以下资料:
资料一:
目前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无风险收益率为4%,β系数为0.4。
资料二:
如果向银行借款,则手续费率为1%,年利率为5%,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
资料三:
如果发行债券,债券面值1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9%,每年计息一次,发行价格为1100元,发行费率为5%。
假定:
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相关的时间价值系数表
折现率
5%
6%
5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0.7835
0.7473
5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4.3295
4.2124
要求:
(1)根据资料一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普通股筹资成本;
『正确答案』A公司普通股筹资成本=4%+0.4×(10%-4%)=6.4%
(2)根据资料二计算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应用一般模式)
『正确答案』长期借款筹资成本=[5%×(1-25%)/(1-1%)]×100%=3.79%
(3)根据资料三计算债券筹资成本。
(应用贴现模式)
『正确答案』
1100×(1-5%)=1000×9%×(1-25%)×(P/A,Kb,5)+1000×(P/F,Kb,5)=1045
当Kb为5%时,
1000×9%×(1-25%)×(P/A,5%,5)+1000×(P/F,5%,5)=1075.74
当Kb为6%时,
1000×9%×(1-25%)×(P/A,6%,5)+1000×(P/F,6%,5)=1031.64
用插值法计算,得:
Kb=5.70%
【例·计算题】ABC公司20XX年平均资产总额20000万元,平均负债总额12000,负债的平均利率为10%,营业收入20000万元,固定生产经营成本为10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发行在外普通股为1000万股。
要求:
计算下列指标:
平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资产报酬率、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平均资产负债率=12000/20000=60%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20000/20000=1
每股收益=1500/1000=1.5(元/股)
税前利润=1500/(1-25%)=2000(万元)
利息=20000×60%×10%=1200(万元)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2000+1200=3200(万元)
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3200/20000=16%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3200+1000=420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4200/3200=1.3125
财务杠杆系数=3200/(3200-1200)=1.6
总杠杆系数=1.3125×1.6=2.1
【例·多选题】某投资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
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2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50万元;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10万元;预备费1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60万元;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建设投资270万元
B.原始投资330万元
C.固定资产原值220万元
D.投资总额340万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
建设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预备费=200+50+10+10=270(万元)
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270+60=330(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200+10+10=220(万元)
投资总额=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330+10=340(万元)
【例·计算题】E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现有六个方案可供选择,相关的净现金流量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价值单位:
万元
方案
t
0
1
2
3
4
5
…
9
10
11
合计
A
NCFt
-1050
-50
500
450
400
350
…
150
100
50
1650
B
NCFt
-1100
0
50
100
150
200
…
400
450
500
1650
C
NCFt
-1100
0
275
275
275
275
…
275
275
275
1650
D
NCFt
-1100
275
275
275
275
275
…
275
275
-
1650
E
NCFt
-550
-550
275
275
275
275
…
275
275
275
1650
F
NCFt
-
-1100
275
275
275
275
…
275
275
275
1650
相关的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T
(P/F,10%,t)
(P/A,10%,t)
(P/A,20%,t)
(P/A,24%,t)
1
0.9091
0.9091
0.8333
0.8065
10
0.3855
6.1446
4.1925
3.6819
要求:
(1)根据表4数据,分别确定下列数据:
①A方案和B方案的建设期;
②C方案和D方案的运营期;
③E方案和F方案的项目计算期。
『正确答案』
①A方案和B方案的建设期均为1年。
②C方案和D方案的运营期均为10年。
③E方案和F方案的项目计算期均为11年。
(2)根据表4数据,说明A方案和D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
『正确答案』A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分次投入,D方案的资金投入方式为一次投入。
(3)计算A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
『正确答案』A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3+150/400=3.38(年)
(4)利用简化方法计算E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
『正确答案』E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1100/275=4(年)
(5)利润简化方法计算C方案净现值指标。
『正确答案』C方案净现值指标=275×(P/A,10%,10)×(P/F,10%,1)-1100=275×6.1446×0.9091-1100=436.17(万元)
【例·综合题】(20XX年)已知:
甲企业不缴纳营业税和消费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3%。
所在行业的基准收益率ic为10%。
该企业拟投资建设一条生产线,现有A和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资料一:
A方案投产后某年的预计营业收入为100万元,该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为80万元,其中,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为40万元,职工薪酬为23万元,折旧费为12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为0万元,其他费用为5万元,该年预计应交增值税10.2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该年付现的经营成本;
②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为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的10%);
③该年息税前利润;
④该年调整所得税;
⑤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
①该年付现的经营成本=80-12=68(万元)
②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2×(7%+3%)=1.02(万元)
③该年息税前利润=100-80-1.02=18.98(万元)
④该年调整所得税=18.98×33%=6.26(万元)
⑤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18.98+12=30.98(万元)
资料二:
B方案的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单位:
万元
项目计算期(第t年)
建设期
运营期
合计
0
1
2
3
4
5
6
7~10
11
1.现金流入
0
0
60
120
120
120
120
×
×
1100
1.1营业收入
60
120
120
120
120
×
120
1140
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10
10
1.3回收流动资金
×
×
2.现金流出
100
50
54.18
68.36
68.36
68.36
68.36
×
68.36
819.42
2.1建设投资
100
30
130
2.2流动资金投资
20
20
40
2.3经营成本
×
×
×
×
×
×
×
×
2.4营业税金及附加
×
×
×
×
×
×
×
×
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100
-50
5.82
51.64
51.64
51.64
51.64
×
101.64
370.58
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100
-150
-144.18
-92.54
-40.9
10.74
62.38
×
370.58
―
5.调整所得税
0.33
5.60
5.60
5.60
5.60
×
7.25
58.98
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100
-50
5.49
46.04
46.04
46.04
46.04
×
94.39
311.6
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100
-150
-144.51
-98.47
-52.43
-6.39
39.65
×
311.6
―
该方案建设期发生的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为105万元,其余为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不发生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以及预备费。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10年,期末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投资的摊销期为5年。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5万元。
部分时间价值系数为:
(P/A,10%,11)=6.4951,(P/A,10%,1)=0.9091
要求:
(2)根据资料二计算B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建设投资;
②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
③流动资金投资;
④原始投资;
⑤项目总投资;
⑥固定资产原值;
⑦运营期1~10年每年的折旧额;
⑧运营期1~5年每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
⑨运营期末的回收额;
⑩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和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答疑编号1654040213]
『正确答案』
①建设投资=100+30=130(万元)
②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130-105=25(万元)
③流动资金投资=20+20=40(万元)
④原始投资=130+40=170(万元)
⑤项目总投资=170+5=175(万元)
⑥固定资产原值=105+5=110(万元)
⑦运营期1~10年每年的折旧额=(110-10)/10=10(万元)
⑧运营期1~5年每年的无形资产摊销额=25/5=5(万元)
⑨运营期末的回收额=40+10=50(万元)
⑩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6.39/46.04=5.14(年)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4.14(年)
(3)已知B方案运营期的第二年和最后一年的息税前利润的数据分别为36.64万元和41.64万元,请按简化公式计算这两年该方案的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NCF3和NCF11。
『正确答案』NCF3=36.64+10+5=51.64(万元)
NCF11=41.64+10+50=101.64(万元)
(4)假定A方案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
NCF0=-120万元,NCF1=0,NCF2~11=24.72万元,据此计算该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净现值(所得税后);
②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③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正确答案』
①净现值=-120+24.72×[(P/A,10%,11)-(P/A,10%,1)]
=-120+24.72×(6.4951-0.9091)
=18.09(万元)
【提示】该步骤涉及递延现金现值计算,采用了年金现值系数之差的方法,能采用两次折现的方法吗?
不能,题中为给出相应的系数。
②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20/24.72=4.85(年)
③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85+1=5.85(年)
(5)已知B方案按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的净现值为92.21万元,请按净现值和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对A方案和B方案作出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的评价。
『正确答案』
A方案净现值=18.09(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85>11/2=5.5(年)
故A方案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B方案净现值=92.21(万元)>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4<11/2=5.5(年)
故B方案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
【例·单选题】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销售额为200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为( )万元。
A.250
B.200
C.15
D.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2000/360×45×60%×8%=12(万元)。
【例·单选题】某企业拟以“2/20,N/40”的信用条件购进原料一批,则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率为( )。
(2000年考题)
A.2%
B.36.73%
C.18%
D.3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360/(40-20)]×100%=36.73%
【例·计算题】东方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
为了扩大销售,公司拟改变现有的信用政策,有关数据如下:
原信用政策
新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
n/30
2/10,1/20,n/30
年销售量(件)
72000
79200
年销售额(单价5元)
360000
396000
单位变动成本
4
4
可能发生的收账费用(元)
3000
2850
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元)
6000
5400
平均存货水平(件)
10000
11000
如果采用新信用政策,估计会有20%的顾客(按销售量计算,下同)在10天内付款、30%的顾客在20天内付款,其余的顾客在30天内付款。
假设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信用政策改变后的收益增加;
(2)计算原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
(3)计算新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
(4)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5)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
(6)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收账费用增加;
(7)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坏账损失增加;
(8)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现金折扣成本增加;
(9)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后税前损益的增加;
(10)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为该企业作出信用政策是否改变的决策。
『正确答案』
(1)收益增加=(79200-72000)×(5-4)=7200(元)
(2)原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360000/360×30×4/5×10%=2400(元)
(3)新信用政策下:
平均收现期=10×20%+20×30%+30×50%=23(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396000/360×23×4/5×10%=2024(元)
(4)改变信用政策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2024-2400=-376(元)
(5)改变信用政策后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11000-10000)×4×10%=400(元)
(6)改变信用政策后收账费用增加=2850-3000=-150(元)
(7)改变信用政策后坏账损失增加=5400-6000=-600(元)
(8)改变信用政策后现金折扣成本增加=396000×20%×2%+396000×30%×1%=2772(元)
(9)改变信用政策后税前损益的增加=7200-(-376)-400-(-150)-(-600)-2772=5154(元)
(10)由于改变信用政策后增加了企业的税前损益,因此,企业应该采用新信用政策。
【例·计算题】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20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180元。
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正确答案』
(1)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订货批数。
『正确答案』
(2)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订货成本。
『正确答案』(3)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50×180=9000(元)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正确答案』(4)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5)计算A材料的最小存货成本。
『正确答案』
(5)最小存货成本=9000+9000=18000(元)
或:
【例·计算题】东方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定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
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到货延迟天数
0
1
2
3
概率
0.6
0.25
0.1
0.05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
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最小存货成本;
(3)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4)计算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正确答案』
(1)经济订货批量=
(件)
(2)最小存货成本=
(3)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4)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3600/360=10(件)
(5)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
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
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
①保险储备B=0时,再订货点R=10×10=100(件)
S=(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TC(S,B)=6×5×10+0×4=300(元)
②保险储备B=10时,再订货点R=100+10=110(件)
S=(120-110)×0.1+(130-110)×0.05=2(件)
TC(S,B)=2×5×10+10×4=140(元)
③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货点R=100+20=120(件)
S=(130-120)×0.05=0.5(件)
TC(S,B)=0.5×5×10+20×4=105(元)
④保险储备B=30时,再订货点R=100+30=130(件)
S=0
TC(S,B)=30×4=120(元)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