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1459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docx

人教9册《回顾拓展1》教学设计1完整篇doc

人教9册《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一-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人教9册《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二-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

 

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一两张阅读记录卡;一张借书卡。

 

学具准备:

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几张卡纸;制定的借阅规则;一个名言摘抄本。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

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

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

你感受到乐趣了吗?

哪些乐趣?

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

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

 

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

 

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

 

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

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

 

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

 

(1)你家里有哪些书?

它属于哪一类?

教师随机板书。

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

 

(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

(制定借阅规则)

 

(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

 

(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注意:

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

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

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

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书籍的分类:

散文科普小说诗歌童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奥秘》《散落人间的精灵》《泰戈尔诗集》《格林童话》

 

..............................

 

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这是汉刘向的名句。

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

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

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谓,叫做。

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

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

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

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

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

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

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

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

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

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

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

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

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