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548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docx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质控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A卷)

(质控类,满分100分)

工作单位: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

采集样品应具有(),监测信息应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监测结果应具有()。

2、在我国化学试剂等级中,优级纯的表示符号为(),试剂标签为();分析纯的表示符号为(),试剂标签为();化学纯的表示符号为(),试剂标签为()。

3、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样品的()和()。

4.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一般简称为()。

5、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洗涤滴定管3次,以保证滴定结果准确。

酸式滴定管主要用于滴定酸性溶液、()和()。

6、新鲜蒸馏水存放一段时间后,电导率会()。

7、有关表示浓度的符号为物质量的浓度mol/L为(),质量浓度mg/L为(),体积百分浓度%为(),重量百分浓度%()。

8、pH=2的溶液,其[H+]是pH=4的溶液的[H+]()倍。

9、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

10、测定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标准曲线,在其它实验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标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其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1、环境空气24小时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米,采样支管长充尽量短,一般不超过()米

12、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毫克或±()毫克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13、对于分析数据中多次测定的异常方差,用()检验法进行检验,该检验法可以连续多次检出多个异常值或高度异常值。

使用()检验法对测定值或测定均值中的一个异常值或高度异常值只能进行一次检验。

使用()检验法可以重复多次检出多个测定均值中的异常均值。

1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数值小于等于0.5g时,按精确至()mg称量。

15、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水系中很不稳定,在含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可氧化成(),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被还原为()。

16、日常监测中,平行样分析是常用的质控措施,它反映测试的(),一般抽取样品数的()。

17、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0.14ppm,其重量浓度为()mg/Nm3

18、有效数字是由()和()位不确定数字构成。

pH=6.85有效数字是()位。

19、误差可分为()、()、过失误差三类。

20、在记数规则中,表示精密度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只()位。

多次测定时可取()位,最多可取()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时,透光率越大,测定误差越小。

()

2、在分析测试中,测定次数越多,准确度越好()

3、数字“0”在数值中一定是有效数字。

()

4、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空白试验值的大小仅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

()

6、清洗采样容器的程序是,铬酸-硫酸洗液,再用水和洗涤剂洗,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

7、实验室资质认定中要求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

()

8、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值相差大于5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

9、相对偏差=(A-B)/A+B)×100%()

10、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

通常情况下,SE>PE>AE。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添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0分)

1、测定某企业无组织排放氯气,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四个监控点,四个监控点监测结果分别为0.5mg/m3、0.4mg/m3、0.4mg/m3、0.3mg/m3(上风向氯气浓度0.1mg/m3),则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为()。

A、0.3mg/m3B、0.4mg/m3C、0.5mg/m3D无法计算

2、计算0.0676×70.19×6.5023的结果为()。

A、30.9B、30.85C、30.8D、30.851

3、下列污染物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A、挥发酚B、总铜C、氰化物D、苯并(a)芘

4.水中氧化性物质包括:

()。

A.亚硝酸盐B、重铬酸钾C.亚铁盐D.有机物E.硫化物

5、9.如一声压级为70 dB,另一声压级为50 dB,则总声压级为()dB。

A.70B.73C.90D.120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米的高度。

A、10B、15C、20D、25

7、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效率为()%以上的吸收管。

A、85B、90C、95D、99E、100

8、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50B、20、C、30D、40

9、蒸馏水中含有待测物质,造成的监测结果误差是()

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随机误差D、偶然误差

10、光度法中影响显色的因素有()。

A溶液的pH值B显色剂的用量C显色反应时间D显色反应温度E溶剂情况F干扰因素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

(至少答出6种)

 

2、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21.0℃,大气压为100.2千帕,实际采样体积为18.0升,请问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是多少升?

(可不考虑采样器阻力)

 

3、什么是精密度偏性分析?

它的数学基础是什么方法?

 

4、影响实验室内分析结果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实验室内两位分析人员用同一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结果如下:

A:

1.261.251.22

B:

1.351.311.331.34

试检验两人测定值是否为等精度?

(已知:

F0.05,(2,3)=9.55)

 

2、当工作中发现某检测结果异常,如何处理?

 

山东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考试(A卷)

(质控类,满分100分)

工作单位: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

采集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监测信息应具有(完整性)、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精密性)和(准确性),监测结果应具有(可比性)

2、在我国化学试剂等级中,优级纯的表示符号为(G.R.),试剂标签为(绿色);分析纯的表示符号为(A.R.),试剂标签为(红色);化学纯的表示符号为(C.R.),试剂标签为(蓝色)

3、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4.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用特定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一般简称为(测定下限)。

5、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3次,以保证滴定结果准确。

酸式滴定管主要用于滴定酸性溶液、(氧化还原性溶液)和(盐类稀溶液)

6、新鲜蒸馏水存放一段时间后,电导率会(上升)。

7、有关表示浓度的符号为物质量的浓度mol/L为(C),质量浓度mg/L为(ρ),体积百分浓度%为(ψ),重量百分浓度%(ω)。

8、pH=2的溶液,其[H+]是pH=4的溶液的[H+](100)倍。

9、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5%)。

10、测定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标准曲线,在其它实验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标准曲线时,必须测定

(2)个标准点,其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5)%,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1、环境空气24小时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米,采样支管长充尽量短,一般不超过(0.5)米

12、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5)毫克或±(0.5)毫克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13、对于分析数据中多次测定的异常方差,用(Cochran)检验法进行检验,该检验法可以连续多次检出多个异常值或高度异常值。

使用(Grubbs)检验法对测定值或测定均值中的一个异常值或高度异常值只能进行一次检验。

使用(Dixon)检验法可以重复多次检出多个测定均值中的异常均值。

1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的数值小于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

15、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水系中很不稳定,在含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可氧化成(硝酸盐氮),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被还原为(氨直至氮)。

16、日常监测中,平行样分析是常用的质控措施,它反映测试的(精密度),一般抽取样品数的(10%~20%)。

17、今测得大气中的SO2浓度为0.14ppm,其重量浓度为(0.40)mg/Nm3

18、有效数字是由(全部确定数字)和

(一)位不确定数字构成。

pH=6.85有效数字是

(二)位。

19、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三类。

20、在记数规则中,表示精密度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只

(1)位。

多次测定时可取

(2)位,最多可取

(2)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时,透光率越大,测定误差越小。

(×)

2、在分析测试中,测定次数越多,准确度越好(×)

3、数字“0”在数值中一定是有效数字。

(×)

4、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空白试验值的大小仅反映实验用水质量的优劣。

(×)

6、清洗采样容器的程序是,铬酸-硫酸洗液,再用水和洗涤剂洗,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

7、实验室资质认定中要求所有的仪器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

(×)

8、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值相差大于5dB(A)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

(×)

9、相对偏差=(A-B)/A+B)×100%(√)

10、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

通常情况下,SE>PE>AE。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添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计10分)

1、测定某企业无组织排放氯气,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界外设四个监控点,四个监控点监测结果分别为0.5mg/m3、0.4mg/m3、0.4mg/m3、0.3mg/m3(上风向氯气浓度0.1mg/m3),则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为(C)。

A、0.3mg/m3B、0.4mg/m3C、0.5mg/m3D无法计算

2、计算0.0676×70.19×6.5023的结果为(A)。

A、30.9B、30.85C、30.8D、30.851

3、下列污染物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D)。

A、挥发酚B、总铜C、氰化物D、苯并(a)芘

4.水中氧化性物质包括:

(B)。

A.亚硝酸盐B、重铬酸钾C.亚铁盐D.有机物E.硫化物

5、9.如一声压级为70 dB,另一声压级为50 dB,则总声压级为(A)dB。

A.70B.73C.90D.120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B)米的高度。

A、10B、15C、20D、25

7、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效率为(B)%以上的吸收管。

A、85B、90C、95D、99E、100

8、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A)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50B、20、C、30D、40

9、蒸馏水中含有待测物质,造成的监测结果误差是(A)

A、系统误差B、过失误差C、随机误差D、偶然误差

10、光度法中影响显色的因素有(ABCDEF)。

A溶液的pH值B显色剂的用量C显色反应时间D显色反应温度E溶剂情况F干扰因素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

(至少答出6种)

答:

主要手段包括:

实验室基础工作(方法选择、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容量的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的检定等)、空白值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绘制质量控制图等。

2、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21.0℃,大气压为100.2千帕,实际采样体积为18.0升,请问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是多少升?

(可不考虑采样器阻力)

解:

V标=18.0×273×100.2/(273+21)×101.325=16.5(升)

 

3、什么是精密度偏性分析?

它的数学基础是什么方法?

答:

精密度偏性分析是对分析测试误差的预评价,它可以了解一种方法被采用之前,它的误差和检出限是否达到要求,也可了解实验室和操作人员对某种方法的适应情况。

对空白、0.1C、0.9C,天然水样、加标天然水样连续进行6天测试,每次平行测定双样。

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自的批内、批间标准差、加标回收率等。

用批内、批间标准差判断实验的精密度,用加标回收率判断实验的准确度。

(注:

C为校准曲线的最高浓度值)

精密度偏性分析的数学基础为n=2的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

4、影响实验室内分析结果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实验室用水

(2)试剂质量(3)反应条件(前处理条件)(4)仪器设备状态(5)环境条件(6)人员(素质)技术素质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实验室内两位分析人员用同一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结果如下:

A:

1.261.251.22

B:

1.351.311.331.34

试检验两人测定值是否为等精度?

已知:

F0.05,(2,3)=9.55

答:

SA=0.021SB=0.017

检验A、B两组测定值是否为等精度测定,用F检验法:

F=S2max/S2min=S2A/S2B=0.0212/0.0172=1.53

F0.05,(2,3)=9.55F<F0.05,(2,3)

所以两组测定值为等精度。

 

2、当工作中发现某检测结果异常,如何处理?

要点:

(1)检查复核检测记录;

(2)对照样品检查样品信息记录;(3)检查仪器状态及使用记录;(4)检查质控结果;(5)复测样品,若必要,重新采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