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5107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m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通过认真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掌握学习语文的途径。

2、学会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挂图。

3、学生日记。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三、总结。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

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

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1、过渡: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

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

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

为什么?

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

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让学生复习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带动新的知识。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交流讨论,明白学习语文的渠道有哪些。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1、(板书:

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1、过渡:

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

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

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

毛病在哪儿?

7、练习:

⑴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⑵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⑶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

如何修改作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通过看图,知道如何修改文章。

学了就是为了运用。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重点难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

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

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

(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  绿袍  裸露  煎熬  寂寞  松鼠  叽叽  支撑  锨 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

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

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

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

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

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

通过说词语,让学生积累了一些语言,为说话,写话打下基础。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朗读,逐步深入文本。

对文章进行梳理,让学生基本了解文章大意,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整体感知: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五、朗读全诗: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1、自由读。

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

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

“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

”“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

”“小兔、小猴你们呢?

”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

齐读。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

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1、 “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 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1、 齐读。

2、尝试背诵。

通过复习,回顾了知识,有利于后面的教学活动,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通过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深入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词语的对比,感受植树造林的变化。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板书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反思重建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重点难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

了解冰心奶奶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课堂练习   

1、出示春景图:

谈话: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从解题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冰心”其人。

词语是文章的根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好的学习文章。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这样可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弄清思路,对于雇情节、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过渡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三、小结    

四、学习第三第四段。

五、布置作业   

1、提问: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

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到玉澜堂去看看。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回顾所学知识,起到过渡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在交流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是为了不教,在这里让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下面的内容,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中做到先扶后放。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学习,学生对本文有了较深的理解,让学生交流学习之后的感受和收获,有利于帮助学生知识。

学生或能更好地投入感情觉悟演讲,或能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反思重建

 

 

3.早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重点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准备

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三、指导书生字  

四、作业  

1、  教师板书:

2、设问:

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

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

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

“早”有什么来历?

含义是什么?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从解题入手,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这样可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弄清思路,对于雇情节、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字、词一向是学语文的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学好字词,才能进行阅读与写作。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选读课文,感悟“早”

三、精读课文,品悟“早”

四、联系实际,深化“早”

五、图文对照,联系“早”

六、总结课文,升华“早”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

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

(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

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

”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等。

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课文写的梅花美吗?

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e、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a、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交流、讨论。

f、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通过讨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深入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在交流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学习,学生对本文有了较深的理解,让学生交流学习之后的感受和收获,有利于帮助学生知识。

学生或能更好地投入感情觉悟演讲,或能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板书设计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反思重建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准备

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五、配乐齐诵全诗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1.白渎两首古诗,要求渎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渎情况:

(1)指名读占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绝句

应怜/屐齿//印苍苔,   古木/阴中//系短篷,

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春色/满园//关不住,   沾衣/欲湿//杏花雨,

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

释诗题;

第二步:

知诗人;

第三步:

明诗意;

第四步:

悟诗情,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

想到㈠十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

你来朗诵这首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诗句。

指名表演背诵。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

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厂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让学生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积累古诗。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掌握朗读技巧。

通过探讨式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假设情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