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311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docx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那么

 

(铁运[2007]62号)

 

自2007年4月1日起实行

 

 

第一章总那么

第1条为规范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任务,确保运输平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运输平安维护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那么。

第2条本规那么适用于规范轨距的国度铁路、合资铁路、中央铁路和公用铁路、铁路公用线,是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的基本依据。

承运人、托运人和收货人均应遵守本规那么。

第3条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对保证国度重点工程树立和国防树立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铁路部门必需高度注重,实在增强组织指导,装备专人担任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任务。

铁路局要成立以主管运输副局长为主任,总工程师为副主任,各有关处长为成员的铁路局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及限界管理委员会。

铁路局直属货运站、车务段应成立以站、段长为组长的超限超重货物运输指导小组。

管理委员会和指导小组应树立任务制度,明白职责,担任协调处置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任务中的严重效果。

第4条承运人在每条铁路正线〔区段〕、每个车站〔含公用铁路、公用线〕操持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均须按规则取得资质容许。

第二章定义及等级划分

第5条货物卸车后,车辆停留在水平直线上,货物的任何部位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或车辆行经半径为300米的曲线时,货物的计算宽度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者,均为超限货物。

机车车辆限界图见附件1。

货物计算宽度的计算方法见附件2。

第6条依据货物的超限水平,超限货物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超限、二级超限和超级超限。

1.一级超限:

自轨面起高度在1250毫米及其以上超限但未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者;

2.二级超限:

超出一级超限限界而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以及自轨面起高度在150毫米至未满1250毫米间超限但未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3.超级超限:

超出二级超限限界者。

各级超限限界图见附件3。

机车车辆限界、各级超限限界与修建限界距离线路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尺寸表见附件4。

第7条依据货物超限部位所在的高度,超限货物分为三种类型:

上部超限、中部超限和下部超限。

1.上部超限:

自轨面起高度超越3600毫米,任何部位超限者;

2.中部超限:

自轨面起高度在1250毫米至3600毫米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3.下部超限:

自轨面起高度在150毫米至未满1250毫米之间,任何部位超限者。

第8条卸车后,重车总重活载效应超越桥涵设计规范活载〔中-活载〕的货物,称为超重货物。

第9条依据货物的超重水平,超重货物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超重、二级超重和超级超重。

1.一级超重:

1.00<Q≤1.05;

2.二级超重:

1.05<Q≤1.09;

3.超级超重:

Q>1.09。

 

注:

Q为活载系数。

超重货物分级表见附件5。

第三章托运、受理和承运

第10条托运人托运超限、超重货物时,除按普通货运手续操持外,并应提出以下资料:

1.超限超重货物托运说明书〔格式一〕,货物外形的三视图。

图中应标明货物的有关尺寸,支重面长度,并以〝+〞号标明重心位置。

2.自轮运转货物,应有自重、轴数、轴距、固定轴距、长度、转向架中心销间距离、制动机方式和运转限制条件。

3.央求运用的车种、车型及车数,方案装载加固方案。

4.其它规则的资料。

托运人应在托运超限超重货物说明书、方案装载加固方案和所提供的资料上盖章或签字,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

第11条车站受理超限、超重货物时,应仔细审查托运人提出的有关技术资料,测量货物外形尺寸和重心位置,必要时应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研讨。

审查后,以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请示电报向铁路局请示装运方法。

跨及四个及以上铁路局的各级超重货物和超级超限货物由铁路局审查后向铁道部请示。

第12条测量超限货物以毫米为单位。

卸车前后的测量按以下规则操持。

1.卸车前,按方案的装载加固方案测量

〔1〕长度:

测量其最大长度、支重面长度、重心至端部的距离、检定断面至重心的距离。

〔2〕高度:

自支重面起,测量其中心高度、侧高度和重心高度。

①中心高度:

自支重面起至最大高度处的高度为中心高度;

②侧高度:

中心高度以下各测点至支重面的高度。

如有数个不同侧高度时,应由上至下测出每一个不同的侧高度。

〔3〕宽度:

测量中心高度处的宽度和不同侧高度处的宽度。

①中心高度处的宽度:

中心高度处,在货物重心所在纵向垂直平面左侧和右侧的最大宽度;

②侧高度处的宽度:

每一侧高度处,在货物重心所在纵向垂直平面左侧和右侧的最大宽度。

2.卸车后,按实践的装载加固形状测量〔含加固资料〕

〔1〕长度:

①跨装时,测量支距和两支点外方的长度;

②突出装载时,测量突出车辆端梁的长度;如两端突出不相等时,应区分测量。

〔2〕高度:

自轨面起测量其中心高度和侧高度。

〔3〕宽度:

自车辆纵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起,区分测量中心高度和不同侧高度处在其左侧和右侧的宽度。

第13条铁道部、铁路局接到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请示电报后,向各有关单位指示装运方法。

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电报代号见附件6。

第14条铁路局接到指示或抄送的电报后,应结合管内的实践状况及时批转。

对需暂时改动修建物、固定设备的,应在电报中详细指明。

管内通行确有困难时,应在收到电报之日起三个任务日内以和电报通知发局和电报指示单位。

第15条车站接到铁路局指示电报后,应按装载加固方案及时组织卸车。

卸车后测量与指示电报不符时,须重新请示。

第16条超限、超重制止无指示电报卸车,实行卸车质量签认制度。

第17条卸车后,车辆转向架任何一侧旁承游间不得为零〔结构规则为常接触式旁承的货车除外〕,遇球形心盘货车一侧旁承游间为零时,可用千斤顶将压死一侧顶起,落顶后出现游间,说明货物装载契合要求。

运用落下孔、钳夹式车辆装载的货物,装后货物底部与轨面的距离不得少于150mm。

第18条卸车后,运用颜色醒目的油漆标画易于判定货物能否移动的反省线,并在货物两侧清楚处以油漆书写、刷印或粘贴〝X级超限、X级超重〞,或挂牌标识。

第19条卸车后,发站应填写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记载〔格式二〕,在货物运单、货票、票据封套、编组顺序表上注明〝超限货物〞或〝超重货物〞或〝超限超重货物〞;以连挂车组装运时,应注明〝连挂车组不得分摘〞;限速运转时,应注明〝限速XX公里〞。

并按规则在车辆上插放货车表示牌。

第20条发站挂运超限、超重车前,应向铁路局调度所拍发超限超重车辆挂运请示电报〔条件不具有时也可请示〕。

第21条超限、超重货物变卦到站时,受理变卦的车站应复测货物卸车后尺寸,以电报向铁路局重新请示,并注明原同意单位、电报号码、新到站及车号。

受理变卦的车站,应对货物的装载加固状况停止反省,并在〝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记载〞中签认。

第22条对超限、超重的大型设备,托运人应在设计的同时思索经铁路运输的可行性,必要时,应分部制造。

对通行上有困难的货物,应采取改动包装和拆解货体等措施,尽能够降低超限、超重水平。

第23条装后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基本轮廓的货物,经铁道部同意,可不按超限货物操持。

第24条为确保特大型超限货物运输平安,可采用反省架等方法反省确认运输线路或区段的限界能否经过。

1.反省架的尺寸应与货物检定断面的实践尺寸相反。

2.装置反省架的车辆应与拟用车辆的车型相反。

3.反省架应装置在货物检定断面所在的位置。

当运用其他车辆装置反省架时,应装置在车辆转向架中心销所在横断面位置,反省架的尺寸应思索拟用车辆的偏向量和倾斜量等。

第25条铁路局应于每月5日前,按格式六、格式七要求统计上月本局管内超限、超重货物卸车数,并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四章途中反省

第26条超限、超重车的途中反省是确保超限、超重货物运输平安的重要措施,铁路局必需增强对超限、超重车运转途中的反省,落实区段担任制。

第27条途中反省站应按以下内容反省超限、超重车,并记载反省结果:

1.有无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记载及其填写能否完整;

2.货物两侧清楚位置,能否有超限、超重等级标识;

3.能否标画有反省线,货物有无移动,加固资料能否有松动和损坏;

4.车辆转向架左右旁承游间不得为零〔结构规则为常接触式旁承及球形心盘除外〕。

第五章超限、超重车运转

第28条铁路局调度所接到车站挂运请示或邻局预告后,应依据超限超重货物运输指示电报核对挂运请示或预告内容,制定详细运转条件,填写超限超重车辆挂运通知单(格式三),归入日〔班〕方案。

挂运跨及两个调度所的超限、超重车前,需征得邻局调度所的赞同。

相邻调度所间的预告内容,应包括挂运车次、指示电报号码、车种车型、到站、品名、超限等级、超重等级和有关本卷须知等。

调度所在挂运和接运超限、超重车前,应将管内的详细运转条件以调度命令下达有关站段。

第29条车站接到挂运命令后,应及时做好车辆挂运预备任务,并将调度命令交值乘司机。

第30条超限、超重车应经由最短径路运输,但遭到修建限界或其他不利要素影响时,可指定径路绕道运输。

运转上有限制条件的超限、超重车,除有特别指示外,制止编入中转、直通列车。

第31条挂有超限车的列车,按«车站行车任务细那么»〔以下简称«站细»〕规则的线路操持到发或经过。

遇到特殊状况需求暂时变卦线路时,须失掉铁路局同意。

第32条〔已依据铁道部运营专业电[2007]1057号修正〕挂有超限车的列车运转在单线、多线或并行单线的直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邻线列车运转速度小于120公里/小时的,两运转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350毫米者不限速,300毫米至350毫米之间者运转速度不得超越30公里/小时,小于300毫米者制止会车。

2邻线列车运转速度大于等于120公里/小时小于160公里/小时的,两运转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450毫米者不限速,400毫米至450毫米之间者运转速度不得超越30公里/小时,小于400毫米者制止会车。

3.邻线列车运转速度大于等于160公里/小时小于200公里/小时的,两运转列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550毫米者不限速,500毫米至550毫米之间者运转速度不得超越30公里/小时,小于500毫米者制止会车。

曲线地段与邻线列车会车,必需依据规则相应加宽。

挂有超限车的列车在CTCS-2级区段的区间禁会动车组。

第33条超限车在运转进程中,如超限货物的任何部位接近修建物或设备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超限货物的任何超限部位与修建限界之间的距离〔以下简称限界距离〕,在100毫米至150毫米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越15公里;

2.限界距离在超越15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时,时速不得超越25公里;

限界距离缺乏100毫米时,由铁路局依据实践状况规则运转方法。

第34条装有二级及以上超限货物的车辆制止溜放。

第35条各站应将接发超限、超重车组织方法,超限车固定通行线路及其限界归入«站细»管理。

第六章电气化区段运输

第36条电气化区段超限货物停电、不停电运输的条件:

1.在电气化区段,超限货物顶部距接触网导线的垂直距离L≥350毫米时,可不停电运输;100≤L<350毫米时,加盖绝缘软盖板后,可不停电运输;50≤L<100毫米时,必需停电运输。

2.超限货物顶部距接触网导线的垂直距离,在线路平面海拔高度超越1000米时,应按每超越100米添加3.5毫米的附加平安距离计算〔缺乏100米时四舍五入计算〕。

第37条电气化区段运用的绝缘软盖板必需是经过铁道部科技鉴定,并经省部级以上技术监视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认证的产品。

运用前须经耐压实验合格,运用进程应严厉遵守运用说明书规则。

第38条铁路局应指定绝缘软盖板苫盖、撤卸站,绝缘软盖板苫盖、押运人员必需经过铁路局培训合格。

第39条绝缘软盖板的苫盖、撤卸、途中缺点处置必需在无电区停止。

第七章专列运输

第40条对国度重点工程和国防树立急需运输的特大型设备和需求派人监护、监测运转的重车,可开行超限、超重货物运输专列。

跨及三局运输时,由铁道部同意;跨及两局运输时,由相关铁路局协商决议;局管内运输时,由铁路局自定。

第41条专列开行前,同意单位应召开运输协调会议,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研讨制定运输方案和平安保证措施。

第42条铁路局须成立专列运输指导小组,担任组织专列运输方案在本局管内的实施。

第八章修建限界管理

第43条铁路局必需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则活期对管内修建限界停止检测,并将操持超限货物运输线路的修建限界资料报铁道部备案。

第44条修建限界资料应包括分区段的综合最小限界尺寸表和断面图,以及线路的相关技术资料〔最小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最小道岔辙岔号等〕。

第45条操持超限货物运输线路上需求暂时增加既有限界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书面向铁路局央求,铁路局审核后上报铁道部,经同意前方可施工。

第46条未经铁道部同意,任何单位及团体均不得私自增加原限界。

设备和修建物违章侵入铁路修建限界的,应清查责任单位责任并限期撤除。

第九章国际联运超限货物的操持

第47条经由铁路运输的出口〔包括过境〕超限货物,铁道部国际协作司〔简称国际司〕依据国际联运有关规则,在接到有关国铁路商定超限货物的文电后,会同运输局〔必要时请有关铁路局参与〕共同审核确定。

关于可以接运的,除以电报回答有关国铁路外,还应通知国际有关国境铁路局。

国境站接到邻国铁路国境站的预〔确〕报后,须做好接运前的一切预备任务。

超限货物抵达国境站后,应依据本规那么第10、11条的规则,向下级请示装运方法,依据指示的装运方法及时组织换装。

第48条经由铁路运输的出口〔包括过境〕超限货物,卸车站应按本规那么第10、11条的规则,向铁路局请示。

铁路局审核后向运输局和国际司请示。

国际司接到请示后与运输局协商〔必要时请有关铁路局参与〕,并依据国际联运有关规则同相关国铁路商定,商定结果通知运输局,由运输局下达有关铁路局。

第十章长大货物车的运用管理

第49条长大货物车的备用、解除、运用和回送,应依据铁道部的调度命令操持,铁路局调度所间须相互停止预告。

铁路局在接到铁道部下达的调度命令或接到邻局的预告后,要及时归入日〔班〕方案,将车辆向指定到站挂运。

沿途各站应快速挂运,不得积压。

车站回送长大货物车时,应填写〝特种货车及运送用具回送清单〞,并注明到站和调度命令号码。

第50条铁路局应在每月25日前向铁道部运输局提报次月长大货物车运用方案。

每日18点将自局管内的长大货物车的出入、如今车位置、空重状况,按车型、车号、位置、发站、到站及时注销,并上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51条长大货物车应严厉依照车辆技术条件运用。

长大货物车常用技术参数表见附录一。

第52条长大货物车18点注销簿和超限超重车辆〔装、卸、运转〕注销簿见格式四和格式五。

第十一章附那么

第53条本规那么由铁道部运输局担任解释。

第54条铁路其它有关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与本规那么不符时,以本规那么为准。

第55条铁路局可依据本规那么,制定局管内的补充规则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56条本规那么自2007年4月1日起实行。

铁道部前发«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那么»〔〔79〕铁运字1900号〕同时废止。

 

附件1机车车辆限界图

附件2货物计算宽度的计算方法

一、用一辆六轴及以下货车装载时

1.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车辆两心盘中心之间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式中B——实测宽度,即,货物检定断面的计算点至车辆纵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mm;

C内——货物检定断面处的内偏向量,即,车辆纵中心线在货物检定断面处偏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其计算公式为:

〔mm〕

式中l——车辆转向架中心距,m;

x——货物检定断面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m;

R——曲线半径,m。

2.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车辆两心盘中心外方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式中C外——货物检定断面处的外偏向量,即,车辆纵中心线在货物检定断面处偏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其计算公式为:

〔mm〕

K——货物检定断面处的附加偏向量,mm;其计算公式为:

〔mm〕

注:

事先

不计算。

二、用普通平车跨装时

1.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两货物转向架中心销之间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其中,C内的计算公式为:

〔mm〕

式中L——跨装支距,m;

l——负重车的转向架中心距,m;

x——货物检定断面至跨装支距中心线的距离,m。

2.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两货物转向架中心销外方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其中,C外的计算公式为:

〔mm〕

K的计算公式为:

〔mm〕

注:

事先

不计算。

三、用六轴以上长大货物车装载时

1.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大底架两心盘中心之间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其中,计算公式为:

〔mm〕

式中L1、…、Ln——区分为长大货物车由上向下各层底架心盘中心距,m;其中,n为长大货物车底架层数;

x——货物检定断面至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m。

注:

用具有导向装置的长大货物车装载时,C内依据车辆运用说明书计算。

2.当货物的检定断面位于大底架两心盘中心外方时,其计算公式为:

〔mm〕

其中,C外的计算公式为:

〔mm〕

K的计算公式为:

〔mm〕

注:

事先

不计算。

附件3各级超限限界图

附件4机车车辆限界、各级超限限界与修建限界距离线路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尺寸表

自轨面起算的高度(mm)

限界距线路中心线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mm)

机车车辆

限界

一级超限

限界

二级超限

限界

修建限界*

150

1320

 

1400

1471

160

1330

 

1400

1477

170

1340

 

1400

1482

180

1350

 

1400

1488

190

1360

 

1400

1494

200

1370

 

1400

1500

210

1380

 

1400

1725

220

1390

 

1400

1725

230

1400

 

1400

1725

240

1410

 

1410

1725

250

1420

 

1420

1725

260

1430

 

1430

1725

270

1440

 

1440

1725

280

1450

 

1450

1725

290

1460

 

1460

1725

300

1470

 

1470

1725

310

1480

 

1480

1725

320

1490

 

1490

1725

330

1500

 

1500

1725

340

1510

 

1510

1725

350

1520

 

1520

1725

360~1100

1600

 

1650

1875

1110

1600

 

1650

2376

1120

1600

 

1650

2382

1130

1600

 

1650

2389

1140

1600

 

1650

2395

1150

1600

 

1650

2401

1160

1600

 

1650

2408

1170

1600

 

1650

2414

1180

1600

 

1650

2420

1190

1600

 

1650

2427

1200

1600

 

1650

2433

1210~1240

1600

 

1650

2440

1250~3000

1700

1900

1940

2440

3010

1700

1900

1940

2437

3020

1700

1900

1940

2434

3030

1700

1900

1940

2431

3040

1700

1900

1940

2428

3050

1700

1900

1940

2425

3060

1700

1900

1940

2422

3070

1700

1900

1940

2419

3080

1700

1900

1940

2416

3090

1700

1900

1940

2413

3100

1700

1900

1940

2410

3110

1700

1898

1938

2407

3120

1700

1896

1936

2404

3130

1700

1894

1935

2401

3140

1700

1892

1933

2398

3150

1700

1890

1931

2396

3160

1700

1888

1929

2393

3170

1700

1886

1927

2390

3180

1700

1884

1926

2387

3190

1700

1882

1924

2384

3200

1700

1880

1922

2381

3210

1700

1878

1920

2378

3220

1700

1876

1918

2375

3230

1700

1874

1917

2372

3240

1700

1872

1915

2369

3250

1700

1870

1913

2366

3260

1700

1868

1911

2363

3270

1700

1866

1909

2360

3280

1700

1864

1908

2357

3290

1700

1862

1906

2354

3300

1700

1860

1904

2352

3310

1700

1858

1902

2349

3320

1700

1856

1900

2346

3330

1700

1854

1899

2343

3340

1700

1852

1897

2340

3350

1700

1850

1895

2337

3360

1700

1848

1893

2334

3370

1700

1846

1891

2331

3380

1700

1844

1890

2328

3390

1700

1842

1888

2325

3400

1700

1840

1886

2322

3410

1700

1838

1884

2319

3420

1700

1836

1882

2316

3430

1700

1834

1881

2313

3440

1700

1832

1879

2310

3450

1700

1830

1877

2308

3460

1700

1828

1875

2305

3470

1700

1826

1873

2302

3480

1700

1824

1872

2299

3490

1700

1822

1870

2296

3500

1700

1820

1868

2293

3510

1700

1818

1866

22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