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01512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A.借助天平和其它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100g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其浓度变成20%

2.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5:

2

C.丙的化学式是CH3ClD.生成物丁能用于除铁锈

3.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

目的

目的

A

制备Cu(OH)2

将CuO与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稀硫酸和Na2SO4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AgNO3和NaNO3溶液

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过滤、蒸发

A.AB.BC.CD.D

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因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CuSO4和NaOHB.NaOH和HCl

C.AgNO3和HClD.Ca(OH)2和Na2CO3

6.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时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B.丙可防止液体倒吸

C.丁装置只起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D.炭粉和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吸热

7.物质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

Al2S3+6H2O=2Al(OH)3↓+3H2S↑.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

D.Mg3N2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8.酚酞(C20H14O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是有机物

B.酚酞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酚酞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0:

7:

2

9.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

(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

(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

A.X>Y>ZB.Z>X>YC.Z>Y>XD.X>Z>Y

1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B.吸烟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

D.“白色污染”是指一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12.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①滤渣的组成有三种可能②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Al(NO3)3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④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A.1个B.2个C.3个D.4个

13.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区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固体,加适量水

B

实验室制取氧气

通电分解水

C

区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蔗糖和蒸馏水混合前后的质量

A.AB.BC.CD.D

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

4B.上述物质中只有甲和丁可作燃料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3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15.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O3═H2O+CO2↑

B.Ca(OH)2+2HCl═CaCl2+2H2O

C.Fe+CuSO4═FeSO4+Cu

D.4P+5O2

2P2O5

二、填空题

16.

(1)如图是两种常用化肥包装袋上部分说明:

根据图1中所提供的部分信息,请你给右图对应的化肥起一个合适的名称,方框中的名称应为_____;根据图2信息,计算碳酸氢铵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不考虑杂质中含氮元素);保存碳酸氢铵应注意的一点注意事项是_____.

(2)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g5%NaCl溶液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找出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正确操作,其正确的操作应为_____;按照该同学的操作,所配得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5%(填“>”、“<”或“=”).

17.以下每组由三种物质组成,分析把它们放在一组内的理由,然后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它们同一类别的物质,将它们的序号填在编辑框上.

(1)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水_____

A铜B氧化铝C磷D空气

(2)氢气、氮气、铁_____

A碳B二氧化锰C水D高锰酸钾

(3)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_____

A磷B硫C盐水D锰酸钾.

18.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铝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C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x=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序号)。

三、简答题

19.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以燃烧的“冰”﹣﹣“可燃冰”。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

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_____价。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氢气B可燃冰C酒精D汽油

(5)可燃冰作为未来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

(答一点即可)

(6)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0.

(1)将3克木炭粉与6克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热到反应不再发生时,容器中的物质是。

(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10.0g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g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4分)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仪器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②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

_____;

③为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_____中(填装置字母)

(2)小明同学欲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的氢气来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

仪器连接顺序为:

A→C1→D→C2→C3(已知:

CuO+H2

Cu+H2O,其中C1、C2、C3为浓硫酸洗气瓶)。

①D处大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若不连接装置C,根据完全反应后C2装置的质量变化测定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则计算出样品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

五、流程题

22.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20℃)

34.2

11.1

37.2

75.4

(1)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2019年南充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二:

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含有硫酸的酸性硫酸铜溶液反应。

某同学取200g酸性硫酸铜溶液,用滴管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绘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

认真阅读后用规范的解题过程,计算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取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加入2gMnO2,完全反应后剩余物的质量为41.2g.试计算:

(1)产生的氧气质量=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七、探究题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

CO2+Zn

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

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

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2

取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1)则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

(2)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_____和_____之间再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3)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B

B

C

C

B

D

D

A

C

A

C

C

二、填空题

16.复合肥料96.6%防潮、防晒将砝码和药品交换位置<

17.BAD

18.Al2O3阴离子8B和CB

三、简答题

19.BCH4+2O2

CO2+2H2O﹣4A污染小没有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0.

(1)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CO2、CO

(2)75%

四、实验题

21.CaCO3+2HCl=CaCl2+H2O+CO2↑ABCFE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偏小

五、流程题

22.加快反应速率;CaCO3;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减少K2SO4的溶解;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静置,目的是除去硫酸根,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六、计算题

23.10%

24.84.25%

七、探究题

25.Fe2O3+3CO高温2Fe+3CO2Fe3O4AB增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木炭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碳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室温下,1g红磷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

2.为解决日益加剧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以上所涉及到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3.2019年2月中旬聊城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雪,使用碘化银(AgI)作催化剂,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0B.﹣1C.+1D.+2

4.今取12.7克氯化亚铁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得氯化银沉淀,经干燥后称量质量为30克,已知,样品内杂质为氯化物,则该杂质可能是()

A.KClB.NaClC.ZnCl2D.BaCl2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B.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好朋友手拉手”。

从图中化学反应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

1:

2

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

B.焙制糕点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C.习惯用“可乐”替代白开水

D.肉类制品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8.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

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稀HCl、稀H2SO4、Na2CO3、Ba(NO3)2B.NaOH、NaCl、稀HNO3、FeCl3

C.BaCl2、MgSO4、KNO3、NaOHD.CuCl2、稀HCl、NaNO3、AgNO3

10.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1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2.如图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镉是一种金属元素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13.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14.某同学梳理以下知识:

①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②中国芯的芯片基材主要是高纯硅,硅由分子构成。

③洗洁精能清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

④点燃氢气等可燃气体前,均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⑤溶液都是均一、透明的液体。

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B.2C.3D.4

15.实验室有一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钾固体(变质时发生的反应同氢氧化钠),取25g该固体样品,加入200g质量分数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4.4g二氧化碳,此时溶液显酸性,再加入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至中性,然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69.6gB.52.2gC.34.8gD.17.4g

二、填空题

16.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请回答问题:

(1)火力发电以煤做燃料,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涡轮运动,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量转化是_____.

(2)烧煤时,通常会向炉灶内鼓入空气,并将煤磨成煤粉,这样做有利于节能减排,理由是①_____,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煤燃烧还会产生②_____、_____等,污染空气.

(3)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电池板边框材料宜选用具有强度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应选择_____(填字母).

A铝合金B玻璃C塑料

(4)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的气体燃料,利用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①_____,气体逸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已知“烷”这类物质的化学式规律是:

CnH2n+2,例如:

甲烷,n的取值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烷,n的取值为2,其化学式C2H6,以此类推,请写出丁烷的化学式②_____.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海苔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一种氧化物,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酸为_____(填名称);

(3)自然界的水都为

混合物,生活中常用_____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18.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话中常用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王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正极的气体可用___来检验;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___.

三、简答题

19.通过一年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下列因素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影响,并各举一例.

(1)反应物的浓度_____;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_____;

(3)温度_____.

20.下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将4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制成饱和溶液,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

(3)在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4)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铵固体,会有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

请根据以上信息和图中溶解度曲线,写出以硫酸铵固体为原料制取硫酸钾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

四、实验题

2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氧化铁粉末(含少量铁粉)样品进行实验。

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

测定。

(2)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应注意加热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反应完后,还要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是为了。

(3)实验现象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表(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

请完成表格。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A中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A中:

Zn+H2SO4=ZnSO4+H2↑。

B中粉末逐渐变黑色;

B中:

(4)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经过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称量,得到如下两组数据(B中反应完全,C中吸收完全):

反应前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①组

B:

玻璃管的质量32.4克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克

B:

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0.0克

②组

C:

干燥管和生石灰质量40.O克

C:

干燥管和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43.0克

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不同。

你觉得应该选择组数据。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5)问题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对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填2个装置代号)之间增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D装置,再次实验后,用得到的两组数据求出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基本相同。

图D装置里的液体是。

五、流程题

22.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综合利用。

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②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________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③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2:

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_____。

六、计算题

23.某实验室用含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与混入了锌粉的铜粉(以下简称铜锌粉)反应来测定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和铜锌粉中锌的含量。

操作如下:

取200g混合液于实验容器中,分五次加入铜锌粉,边加边搅拌,以保证盐酸和硫酸铜同时与锌充分反应。

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铜锌粉的累计质量/ g

9

18

27

36

40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 g

0.1

0.2

m

0.4

0.4

容器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g

5.71

11.42

17.13

22.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