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19.53KB ,
资源ID:999787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978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1doc.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1doc.docx

1、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1doc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2005-10-30实施2005-08-发布白车身零部件三维设计规范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 200前 言中国汽车工业正飞速发展,长安公司也在进行裂变式发展,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汽车自主开发设计中,会用到各种参考资料,它们对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成为规范,会使我们思路清晰,设计中有据可依,同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车身三维设计是车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我们收集了德国EDAG设计公司和意大利IDEA设计公司以及长安公司历年的设计资料及设计经验,并加以比较、整

2、理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车身三维设计规范。在此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车身设计人员特别是刚刚从事车身设计的人员提供参考。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批准人:(五号宋体) 200引 言车身三维设计是汽车工程化设计的关键阶段。主要设计工具是三维设计软件CATIA_V5:设计需要完成车身上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焊接打点图、挤胶图及螺母、螺栓图,零件的定位位置、零件的压紧位置,零件的料厚方向等。本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让车身设计人员进行车身三维设计时,依据规范的设计规则,了解设计的方法

3、、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车身三维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从而缩短设计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产品可靠性。 200 车身三维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车身三维设计的规则及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M1汽车的车身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本规范引用文件:CATIA_V5的start model 文件。3、规范内容在用CATIA对零件进行设计时,要求大家均使用s

4、tart model格式。为此,先进行下面工作:第一、将附件中的Start Model模板文件“start model Changan CV7 20040414”下载到本地机器上。第二、新建一个 PART时,采用“FileNew from”菜单命令,然后找到“start model Changan CV7 20040414”文件。第三、单击“打开”按钮,进入start model模板界面。文件的命名: 3D数据的名称格式:XXX_5401131-D01_002_REINF_ROOFSIDEGRABHANDLE_LH_EDOL_20050120设计完成日期设计者名字简称零件的英文名称零件的版本号

5、(数据冻结时的版本为第一版)零件的件号车型代号3.1、 白车身设计规范Start model 模板中PART的名字是由项目号加零件的件号加版本号组成。若上PDM则PART的名字只是零件的件号。PART名称格式: XXX_5401721-D01_009零件的版本号 零件的件号(上PDM时仅此一项)车型代号Start model 模板要求结构树的要条理化,对不同的特征要分类操作,归类管理。3.1.1、实体(#Part Body):用于存放实体数据,所有存在的部件都将显示在零件树状结构里。3.1.2、外部几何(#External geometry):这部分存储其它“CATParts”或者V4模型中的

6、几何形状以及外部表面设计结果。需要复制外部结果时,按照被复制表面的类型,必须以“ 输入几何”、“设计表面”、或“开放式实体”几种模式存储。所有存储的几何形状是在无链接的情况下被拷贝到相应的存储模式中。a)输入几何(#Imported geometry):存储了所有支持建立该部件3D模型的其它零件的几何参数,也就是边界条件。b)零件设计表面(#Design surfaces):包含了所有来自从事该部件3D模型设计的相关设计部门的表面结构。存储支持建立该部件3D模型的相关A级面。如下图:3.1.3、最终结果(#Final part): 所有已设计完成的部件的信息,如完整的几何形状、材料的矢量方向、

7、厚度、MLP(main location point)、搭接面以及对部件的最后修订等都存于此处。a)、#Final geometry:存储已完成的几何形状的最终结果,即一张完整的曲面。b)、#Tooling info:该处应该用0.7mm宽的粗直线指出材料的矢量方向、材料厚度(材料实际厚度为粗直线长度除以100)。c)、#Last changes:此处描述了对于此零件所做过的修改。d)、#MLP:主、次定位孔的中心点用红色表示,主定位孔的位置线用两个红色双箭头表示,次定位孔的位置线用一个红色双箭头表示,箭头线表示限制自由度的方向。红色箭头采用模板形式插入。这些箭头应在坐标平面上。 主定位孔 次

8、定位孔 工艺孔的边界线用淡蓝色粗实线表示。 e)、搭接面(#MATCHING AREAS):在3D模型上用0.5mm宽的紫色双点划线围成若干小区域表示零件之间搭接面,搭接面的形状要符合实际贴合情况。3.1.4、零件设计(#Part definition): 主要表面设计的详细信息,以及压肩(depression),翻边(flanges),切边(trimmed part)和孔(holes)的设计信息存于此处。其结构树如下图:a)、参考点(#reference point):统一以车身坐标原点作为零件设计的参考点,并命名为point .1,此点为以后建立其它点时的参考点。b)、基本曲面(#Basi

9、c surface):主要表面设计的详细信息存储在此开放式实体中。”#basic surface”的结构仅考虑基本概念。其单元内的结构要符合固定的规程,它是由设计者确定而不是由”Start-Model”确定。 start model格式要求数据要尽可能参数化,#Basic surface模块下的reference structure 已经提前在reference point建立了草图,以后的草图只需要替换reference point为目标点即可。在设计过程中,相同相似的特征结构都采用copy reference structure的方式完成。要求所有子结构必须用英文重新命名。 start m

10、odel格式要求对命名要规范化、通俗化,在结构树上要通俗易懂,特别是parent和children之间要排列紧密及命名具有可推断性。如下图是某零件#basic surface”单元中所有子结构的信息。c)、凸台及压肩(#Depressions):此“开放式实体”包含部件的所有凸台及压肩处的设计过程信息。d)、翻边(#Flanges):包含了翻边结构的几何形状信息。e)、切边(#Trimmed part):包含了形成金属件的外轮廓所需的所有的几何形状(例如简单装饰曲线,复杂的切口和装饰表面)。f)、冲孔(#Holes):包含所有孔的特性。以及定义这些特性所需的几何形状(例如,坐标平面,点,线,曲

11、线和草图)。3.1.5、截面信息(#Sections):此处存放与此零件相关的其他零件全部或部分区域的截面信息,这些截面仅用于设计分析,不用于3 D模型设计。它的子结构也必须用英文名称命名,以便区别。3.1.6、#black box part (黑盒子零件)-这条与3.1.1似乎有冲突,在GSD里操作一下就知道好像无此必要,不知道是否有别的原因 锁、摇机等黑盒子零件,将存于此处。3.2、设计焊接打点图焊点图是根据车身的组焊方式进行设计的。焊点图的层次划分要与结构图的装配层次一致。焊点图名称格式: XXX_5401720-D01_002 _ WP版本号 焊点图标志分总成的件号车型代号其子结构为若

12、干“开放实体”,分别为:点焊 (#welding points), 保护焊(#MIG/MAG welding)。如下图:3.2.1、#welding points(焊点) 该处存放点焊时的焊点信息,子结构分别表示该总成内不同零件(或组件)之间焊接的具体内容。子结构的名称是WP加上所有参与焊接零件的件号。如WP-5301130+5301700+5014123。子结构下每个焊点按顺序统一命名。以某车焊点为例:7-2501-LR-3。7为车型,2501为第25层的第01个焊点,LR为左右对称,3为三个件在此处焊接。 焊点的表示方法:两个零件焊接时,焊点用紫色的x表示,三重焊时焊点用淡蓝色的*表示。左

13、右对称的焊点,只表示左边。参考下图。3.2.2、保护焊(#MIG/MAG welding)需要进行保护焊的信息均存与此“开放实体”内。保护焊根据焊逢的具体形状分别用0.5mm宽的直线或曲线表示。左右分开表达。如下图是铰链采用保护焊的焊缝表示方法。子结构的名称是MIG/MAG加上此处需要焊接的所有零件或组件的件号,例如:MIG/MAG-5701111+5401110/1120。表示有两条焊缝,分别是零件5701111和组件5401110之间的焊接,5701111和组件5401120之间的焊接。3.2.3、挤胶区域(#glue areas)和喷涂区域(#spray areas)a)、挤胶区域(#g

14、lue areas)每个挤胶部位单独存放在一个open body内。若左右对称挤胶,则左右数据同存在一个open body内。挤胶路线用有颜色管状曲面表示。管的直径一般为5。特殊位置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尺寸。如下图为门铰链加强件与侧围部分搭接的挤胶区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挤胶分为焊接挤胶和涂装挤胶,为了给予区别,规定将两种挤胶路线用不同颜色表示,焊接挤胶用黑色,涂装挤胶用白色。b)、喷涂区域(#spray areas)喷涂PVC区域的结果存在#part definition下的spray areas内。方法是在需要喷涂区域用黑色网格线表示。c)、名称。 挤胶区域和喷涂区域在同一文件下,使用同一个文

15、件名,名称为:项目名加sealing加时间。如:CV7-sealing-20040507。表示CV7车上的挤胶区域和喷涂区域,文件修改时间是2004年5月7日。3.3、 标准件设计将螺母、螺栓图、塑料卡子与零件图分开设计。件号编制时,在件号的尾部加L ,以便与零件件号加以区别。如5301113-D01表示某零件件号,而5301113L-D01则表示该件对应的螺母或螺栓图的件号。将常用的螺母、螺栓、塑料卡子建立一个零件库,在需要焊接或安装的部位将其调用,并按正确位置和方向摆放。但是要注意几点:第一、应该在其它工作目录下建立一个零件库,以便大家共享。第二、螺母、螺栓、塑料卡子的形状及尺寸与实际情况

16、相符。第三、螺母、螺栓、塑料卡子的状态(焊接位置及个数、种类等)与实际装车情况一致。分总成的螺母、螺栓图、塑料卡子设计方法是用装配文件将所辖下的所有螺母、螺栓、塑料卡子装配在一起。分总成的件号为:车型- _welding_nuts_studs_bolts_(或者clip)-分总成号。下图为某车型分总成的部分螺栓图,里面包含三种螺栓,它们的状态与实际情况相同。 3.4、三维校核:校核文件用总成模块product,命名为:参与运动的部件1 +参与运动的部件2 +kinematic。而参与运动的部件需要插入在该product下,并增加约束。然后运用CATIA下的Digital-mockup/DMU-kinematic模块对其进行参数设置和校核。 如上图:表示后门摇机和玻璃的运动校核。该文件下分别加入参与运动的摇机、后门玻璃、左后门的数据。并约束摇机的位置,进行校核。 200参 考 文 献Catia V5 Start Model(五号宋体)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