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91KB ,
资源ID:99821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821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分析.docx

1、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分析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教学课题:3.1地球的卫星月球 备课时间:4.20 授课时间:4.27 周节次:9周1节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与同学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讨论交流后制作“月球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与同学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球的信息;通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月球

2、的资料,并根据资料特征制作“月球卡”。 教学难点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ppt课件及录像。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主题。 1、同学们,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引起人们对月球的无限遐想。有关月球的诗歌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知道哪些诗和故事呢?: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同学们的诗和故事中,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最近

3、的星球,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1、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从中,也许你会知道,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出示问题: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播放录像) 刚才的这段录像让我们穿越时空,在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中遨游一趟,那谁来说一说,在探月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指名说,课件出示。 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板书:肉眼观察 到了17世纪,伽利略

4、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 板书:天文望远镜 1959年10月,苏联的“月球3号”无人探测飞行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板书:探测飞行器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板书:登月考察 讨论:从这些观测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探索月球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数据的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2制作我的“月球卡” 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请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拿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学生汇

5、报 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月球的其他信息。(课件出示月球卡) 下面我们将分四个大组来进行这四个方面的讨论。(课件出示讨论交流时的规则:讨论时,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出信息来源;资料有冲突的地方,不能解决的,请记下来。) 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用课件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信息。 一是月球的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行 恒星月周期是27.5天;朔望月周期是29.5天。 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质

6、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80,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三是月球的地形 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有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环形山为数众多,直径超过1000米的就有33000多个 四是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 (1)、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其后又有十多位宇航员先后登上了月球。 (2)、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7年10月24日,中国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

7、器的国家。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3)、月球没有大气层存在,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 (4)、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白天温度最热时可高达127OC,夜间最冷时可降到-183 OC。 看来,大家收集到的信息还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来制作一张月球卡吧。 学生动手制作。 展示各组的月球卡。 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活动。 2、课堂中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解决课堂中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8、并不可怕,这不正体现了学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吗?只要你能做到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相信你一定能发现月球更多的奥秘,发现宇宙越来越多的奥秘;相信你一定能解开“课堂”之谜,月球未解之谜,宇宙未解之谜! 板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学习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40分钟的课,大约有30分钟的时间是学生在说,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他们准备的内容甚至比我准备的还要多、还要详细。其实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不一定会比老师少。这节课上得很顺利。通过小组间的资源共享,全班同学对月球的了解更多了,认识更深刻了!而且因为是自己准备的资

9、料,所以印象会更深一些,不容易遗忘!教学课题:3.2月相变化 备课时间:4.21 授课时间:4.28 周节次:9周2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在一个月中盈亏一次。 【过程和方法】模拟实验,观测球体亮面的变化,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细致模拟,严密推理的科学态度。 一、 古诗导入,了解对月相变化的认识 1、 出示古诗,学生齐诵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2、 这些古诗中的“婵娟、玉兔”指的是什么? 3、 对于月亮,我们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根据学

10、生的表述,课件出示几种典型的月相,并告知名称(满月、弦月、娥眉月)。 小结:月亮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月相有圆有缺,月相的圆缺变化成为月相变化。 3、出示圆月,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原有认识。 (1)这样的月亮一般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2)农历十五、六之前的月相会是怎么样的?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3)十一、二,初七八,初三、四,十八、九,二十二、三,二十六、七不同时期的月相又是怎样的?请给不同的月相找到相应的位置。 二、 模拟实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1、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1)我们在一个月中的不同时期都贴上了相应的月相,事实真的可能是这样的吗?怎样才能知道? (2) 我们需要模拟哪些

11、事实?我们要观察的是什么? 2、学生模拟实验,并画下乒乓球在不同位置“亮面”的形状。 3、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调整一个月中不同时期的月相排序。 4、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月相变化的一些规律。 A、月相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在一个月中盈亏一次。 B、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的凸面相反。 C、一个月中有几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三、 对照一个月的月相图,验证推测 1、 我们根据模拟实验得到不同时期月相以及推测得到的月相变化的规律与事实相符吗?有没有出入? 2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图让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回报。 3、 小结:模拟与事实是存在差距的,要获得有关月相变化更多的信息,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 四、学生阅读P5

12、0“观察白天的月相”,准备观察月相。 一稿出来,自己反复斟酌,一再修改,终成定稿。自认为这个设计可以把课堂顺利地上下来了,但事与愿违,几次试教都不成功,不是时间不够,就是学生的兴趣不浓,或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参与率不高,反正就是问题多多。费了这么多的精力,花了这么多时间,付出了这么多努力,课堂还是不尽人意,原因出在哪儿了?不得不再次进行反思,期望能寻找出其中的原因,期望能寻找出一种理论来理顺这些杂乱如麻的问题。 教学反思: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我在本课中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我首先让学生上

13、台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然后再进行总结,并且充分肯定他们的成果,再引出科学家拍摄到的月相,科学家给他们取的名字,然后再进行对比。 教学课题:3.3我们来造”环形山“ 备课时间:4.27 授课时间:5.3 周节次:10周1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由相关视频及图片引入学生对月球的关注; 2.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的月球的表面是怎样的? 3.学生交流看到的月球表面的样子; 4.师生共同认识环形山。 (设计意图:视频和图片的出示能够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二、组织观察 发现特点 1.提问: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怎样的呢? 2.各小组结合图片,认真观察,发现环形山

14、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师生共同交流,整理出环形山的各个特点。 (设计意图:发现环形山的特点,才能为后面的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做铺垫。单纯的看图片并不能够让学生获得多的有关信息,还需结合文字。) 三、鼓励猜想 推测成因 1.教师引导学生对环形山形成的成因产生兴趣,并进行大胆猜测; 2.学生推测环形山形成的的原因,并简单说明理由; 3.播放科学家推测环形山形成的视频,丰富学生的猜想; 4.教师小结,激发学生造山欲望。 (设计意图:有猜想才会有探究的欲望。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去猜测成因,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制定方案 模拟造山 1.结合材料交流造山的方法,教师进行适时指导;

15、 2.针对环形山的部分特点,小组制定造山实验的方案; 小组选择两个最想突出的特点,设计造山的实验方案; 共同交流讨论,完善各组的实验方案; 3.根据实验方案,小组模拟造山; 4.各小组展示“造山”成果,教师加以指导汇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完善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本课,归纳方法。 教学反思: 有位教育家说:“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了解了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分布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之后,我让孩子们猜一猜,月球上这么多的环形山是怎么来的。根据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介绍,学生知道了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学说主要为两类,一类为撞击说,一类为火山爆发说。 教学课

16、题:3.4日食和月食 备课时间:4.28 授课时间:5.4 周节次:10周2节 (一)通过谈话和提示教学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教具演示,认学生认识日食及日食的成因 2、认识月食的成因 用多媒体演示月食,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17、。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习:分别画出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教学反思:“日食和月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认识食物的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培养探索宇宙的兴趣,难点是日食和月食现象的成因。 月

18、食和日食的形成,关键是上一节课是否真正了解了月相的形成过程,了解了月球的公转轨道。由于在上课时通过“三球仪”的演示与月相变化演示仪的演示,学生对月相的圆缺变化了解比较清晰,而且能将月球公转轨道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想像,所以当学生提到月食和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时,学生的反映很快,有人愿意上讲台利用三球仪说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操作正确,学生也能理解,这样,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在发生月食日食时的位置也就比较清楚,最后,通过学生操作实验:“日食、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的摆放”。学生学得很开心,又掌握了知识,使难点化为乌有。但如何理解“月相与月食的不同,月食日食为什么只有在农历的十五和初一前后才有可能发生”,有相当

19、一部分学生糊涂弄不清。月相变化是月球自身在公转过程中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让我们看见了多少的变化过程,而月食是月球在公转的过程中,钻进了地球的影子里失去了太阳的发射光造成的;月相变化是指农历一个月里的圆缺变化,月食只在农历十五左右发生。这些问题的关键也就是理解为什么月食只有在农历十五左右才可能发生。为了让学生能尽可能多地理解这个原因,建议:在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左右,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这个知识时,请学生拿着月相变化演示仪,进行月球的公转演示,教师在一边做解说员,并根据情况提出问题,定格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课题:3.5太阳系 备课时间:5.3 授课时间:5.9 周节次:11周1节 教学

20、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了解太阳系: 1、示太阳与地球的图片。 2、谈话:知道图上的是什么吗?(板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那们还有那些天体围绕着太阳运动? (学生提前预习关于太阳系的资料) 3、归纳太阳系的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二、初次建模,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 1、关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呢? 2、(出示八大行星的平面图)刚才同学们提到八大行星,老师这里就有缩小100亿倍的八个行星平面图,上面只有号码,没写上名字,你们能否按照书本提供的赤道直径来推测相对应的行星?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直

21、径(千米) 4880 12104 12756 6792 143000 120500 51120 49500 3、学生讨论,并排出对应行星。 4、交流评价,揭晓正确排序。 5、修改小组所排列的八大行星。 6、小结归纳: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二次建模,认识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1、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就这个排列着从近到远绕着太阳不停地转,但它们之间的距离跟黑板上呈现的一样吗? 2、布置任务:借助提供的数据(八个行星与太阳平均距

22、离),做出这八个行星的模型。 3、仔细观察表格内的数据,思考:怎样才能把八大行星距离通过模型表现出来?(八大行星模型跟实际的距离比) 方法提示:把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作为一个天文单位。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天文单位 0.39 0.72 1 1.52 5.21 9.58 19.28 30.13 4、把黑板当成太阳,请一学生用皮尺拉一拉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体会到按这个比例缩小数据是无法在教室内建构太阳系模型的。 5、出示其他行星距离太阳系的数据,进一步体会到就是在操场上也无法完成太阳系模型的建构。 6、已经把八大行星按比例缩成这么小了,想想它的真实距离和大小

23、,你有什么要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太阳系缩小比例,引发学生空间想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理解力。从而感受到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五、拓展活动: 1、交流模拟建造太阳系的感受。 2、查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资料,进一步了解太阳系。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性的课堂,课堂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更希望将孩子引导到课外继续探索。这样学生才可以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

24、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但这个建模实验在实施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这是需要改进的。 教学课题:3.6在星空中(一) 备课时间:5.4 授课时间:5.10 周节次:11周2节 教学过程: (一)了解星座,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是否在晴朗的夜空看过星星?(出示星空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探究宇宙中的星星。(揭题:在星空中) 2、出示一幅星空图,问学生,这天空中有多少星星?数得清吗?你知道这些星星叫什么吗? 3、教师结合谷歌地球软件讲解星座。 (二)理解星座奥秘 1、在这88个星座中,你最熟悉的有哪些星座? 2、出示大熊星座和北斗七星图片: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的七颗

25、较亮的星,排列起来像一把勺子。 3、老师给大家七颗乒乓球代表北斗七星,你能在白板上插出“勺子”的形状吗?怎么挂?想想为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并投影。 远近相同,高低不同为什么这样挂? 远近不同,高低不同为什么这样挂? 5、讨论:远近各不相同的星星,都能形成“勺子”,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小结:北斗七星最近的离我们50光年,最远的150光年。 6、真实的北斗星是怎样排列的呢?出示真实的北斗七星排列模型。 7、分组观察,出示观察要求: 从不同角度投影并观察,从什么角度能看到“勺子”形? 改变模型被光线照射的角度,看到的还是“勺子”吗? 思考:在真实的观测中,什么地方能看到这些形状? 8、交流

26、:(正面能看到勺子,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状也不同。) 9、课件演示:北斗七星各个角度看到的样子。 10、总结:现在,你对星座的理解和刚开始时有什么不同? (星座:相互距离不变,它们是立体的。我们看到的形状,就是地球上看到的现状。在太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四)认识星座 1、认识大熊星座和北斗七星。(结合课件) 2、北极星可以在晚上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可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怎样比较容易找到北极星呢? 3、学生发表意见,(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向外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4、介绍古人确定四季的方法。 (五)课外延伸 1

27、、同学们,茫茫宇宙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非常有限的了解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中的几颗星星,相信同学们对观察星空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天空中一共有88个星座,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6000多颗。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神秘的礼物”,它可以帮助大家对这88个星座有更深的了解。(教师介绍“神秘礼物”) 2、同学们,希望大家借助这个“神秘礼物”,课外对星空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教学反思: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环节难度不大,不应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学生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从平面的“星座”一步步走向

28、“立体”的星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的。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教学中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 教学课题:3.7在星空中(二) 备课时间:5.9 授课时间:5.16 周节次:12周1节 教学过程: 一、开星空

29、交流会 1、前段时间同学们观察了月相,最近又观察了星座,这节课我们开个星空交流会,交流一下在观察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2、展示观星记录表及月相观察记录表。 3、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参观、学习。 4、小组交流观星、观月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5、小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 2、(出示夏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何明显的标志? 3、学生观察并汇报。 (预设: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也就找到天琴、天鹅

30、、天鹰三个星座。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 4、阅读课本第59页的文字资料。 5、提问: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呢? (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旁的两颗星,就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 6、小结寻找星座的两种主要方法:利用亮星形成的图形特征;根据已知星座来确认未知星座。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 1、谈话:如果我们想

31、认识更多的星座,就需要制作一个活动观星图,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不同的星座。 2、讲解制作方法: (1)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 (2)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成比底盘稍大一点的纸盘,其中一个剪下如教材中所示的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组合起来。 3、介绍星图的使用方法: (1)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 (2)转动星图,让图中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同一方向,再根据图中的其他星座来认识相应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 4、学生制作活动星图。 5、指导学生在夜间进行观星活动:成立观星小组、制定观星计划。 6、小结: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季节的变换,

32、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四、应用拓展 观察:在夏季的星空,根据“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找出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星座的前概念水平起点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星星比较陌生,如大熊座等比较有名的星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晓;对北斗七星比较陌生,大多数学生处于科普书中看过的介绍为主。几乎没有学生实地有目的的观察过星空。对星空的印象肤浅,难以沟起学生对满天繁星的美好回忆。因此在课的引入部分,尽管我设计了利用美丽的星空图片导入,但效果总觉得欠佳。经调查,我认为这与现在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与美丽的星空接触有关。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机会在盛夏之夜

33、露天野外纳凉的时间,很少有在漆黑的夜空中走夜路的体验,很少欣赏到漆黑的夜空上闪烁着繁星的景象。 教学课题:3.8探索宇宙 备课时间:5.10 授课时间:5.17 周节次:12周2节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谈话: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进行“探索宇宙”的活动。(板书课题) 二、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1、学生交流有关望远镜的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展示图片。 三、了解运载火箭 1、图片:火箭发展的历史 2、图片:我国火箭发展史 3、动画:火箭的工作原理 四、了解各种航天器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航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