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91.29KB ,
资源ID:99793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793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CA6140车床拨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A6140车床拨叉.docx

1、CA6140车床拨叉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 程 设 计(论文)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学 部(系):机电与信息工5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12 年 12 月 28 日目 录一序言 3二零件的分析4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的作用三工艺规程设计 5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2基面的选择3.3制定工艺路线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参考文献18一、序 言课程设计在我们学了大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

2、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做完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学习上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题目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内容1.零件图

3、一张 2.毛坯图 一张 3.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一张 4.结构设计装配图 一张 5结构设计零件图 一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张 二、零件的分析(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 小头孔252. 大头圆孔及其端面;3. 168槽;440外圆斜面;5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槽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8m。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小头孔端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

4、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二)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三、工艺规程设计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 零件材料为HT200,采用铸造。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

5、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得知大批量生产的铸造方法有两种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和压铸,由于压铸的设备太昂贵,根据手册数据采用铸造精度较高的金属型铸造。 3.2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1)粗基准的选择。 因本零件毛坯是金属模铸造成型,铸件精度较高,所以选择40mm圆一个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另一个端面。再加一个钩形压板和一个V形块限制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因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

6、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3.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级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25孔。以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Z5120A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粗、精铣的叉口的内圆面。利用25的

7、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粗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精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粗铣4016的槽,以25的孔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切断55的叉口,用宽为4的切断刀,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检验。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25孔。以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Z5120A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

8、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粗、精铣的叉口的内圆面。利用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切断55叉口,用宽为4的切断刀,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粗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精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粗铣4016的槽,以25的孔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检验。以上工艺过程详见附表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是合理的,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

9、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25的孔及其16的槽和55的端面加工要求上,以上三者之间具有位置精度要求。图样规定:先钻mm的孔。由此可以看出:先钻25的孔,再由它定位加工55的内圆面及端面,保证25的孔与55的叉口的端面相垂直。因此,加工以钻25的孔为准。为了在加工时的装夹方便,因此将切断放在最后比较合适。为了避免造成一定的加工误差;通过分析可以比较工艺路线方案一最为合理。具体方案如下: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25孔。以40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Z5120A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粗、精铣的叉

10、口的内圆面。利用25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和专用夹具。工序:粗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精铣353的上表面。以25的孔和55的叉口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粗铣4016的槽,以25的孔定位,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切断55的叉口,用宽为4的切断刀,选用X5020A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检验。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170220HBS,毛坯重量约1.12kg。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

11、杨叔子主编)知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用金属模铸造毛坯。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主要是为了设计毛坯图样,从而为工件毛坯的制造作准备,该工序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主要说明一下毛坯尺寸及相应公差的确定,以便毛坯制造者参考。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结合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和工厂实际,要合理地处理好毛坯余量同机械加工工序余量之间的不足。 (1)粗铣55的叉口的上、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该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所以先粗铣再精铣。查机械加工余量手册(以

12、下简称余量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孙本序主编)中的表4-2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再查表4-2查得加工余量为2.0 mm。由工艺手册表2.2-1至表2.2-4和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刘守勇主编)中表1-15及工厂实际可得:Z=2.0mm,公差值为T=1.6mm。(2)加工353的上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同上方法得:2Z=4.0,公差值为1.3 mm。(3)铣4016的槽的上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同上方法得:2Z=4.0,公差值为1.6 mm。2、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坏尺寸的确定(1) 钻25的孔

13、加工余量及公差。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该孔的精度要求在IT7IT9之间,参照工艺手册表2.3-9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查工艺手册表2.2-5,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公差值T=0.12 mm,钻孔23mm扩孔24.8 mm 2Z=1.8 mm铰孔25 mm 2Z=0.2 mm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25 mm的孔的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分布图见图1。由图可知:铸件毛坯钻孔扩孔粗铰精铰加工前尺寸最大2324.824.94最小

14、22.524.4524.79加工后尺寸最大2324.824.9425最小22.524.4524.7924.95加工余量2324.824.9425由图可知:毛坯名义尺寸: 42(mm)钻孔时的最大尺寸: 23(mm)钻孔时的最小尺寸: 22.5(mm)扩孔时的最大尺寸: 23 +1.8=24.8(mm)扩孔时的最小尺寸: 24.8-0.35=24.45(mm)粗铰孔时的最大尺寸: 24.8+0.14=24.94(mm)粗铰孔时的最小尺寸: 24.94-0.15=24.79(mm)精铰孔时的最大尺寸: 24.94+0.06=25(mm)精铰孔时的最小尺寸: 25-0.05=24.95(mm)(2)

15、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因为叉口的粗糙度为3.2,所以粗铣再精铣。参照工艺手册表2.3-9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查工艺手册表2.2-5,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公差值T=1.4 mm 粗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余量1.0 mm。 2Z=2.0精铣55的叉口及上、下端面。 2Z=2.0(3)粗铣353的上端面因为该面的粗糙度为6.3,所以粗铣一次即可。参照工艺手册表2.3-9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查工艺手册表2.2-5,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

16、。公差值T=1.3mm粗铣353的上端面 2z=2.0 (4)粗铣4016的上表面此面的粗糙度要求为3.2,所以分粗精加工即可。参照工艺手册表2.3-9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查工艺手册表2.2-5,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公差值T=1.6mm,其偏差0.7粗铣4016的上表面 2Z=2.0(5)铣4016的槽此面的粗糙度要求为3.2,所以粗铣再精铣。参照工艺手册表2.3-9表2.3-12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查工艺手册表2.2-5,成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CT分为79级,选用8级。MA为F

17、。公差值T= 1.6mm 。粗铣4016的槽 2Z=2.0精铣4016的槽 2Z=2.0(6)切断55叉口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25孔。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灰铸铁HT200加工要求:钻25的孔,其表面粗糙度值为Rz=1.6 m;先钻23的孔在扩24.8的孔,再粗铰24.94孔,再精铰25孔。机床:Z5125A立式钻床。刀具:23麻花钻,24.8的扩刀,铰刀。2.计算切削用量(1)钻23的孔。进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P47表2-23钻孔进给量f为0.390.47 mm/r,由于零件在加工23mm孔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系数0.75,则f

18、=(0.390.47)0.75=0.290.35mm/r,查表得出,现取f=0.25mm/r。此工序采用23的麻花钻。所以进给量f= 0.25mm/z2 钻削速度切削速度:根据手册表2.13及表2.14,查得切削速度V=18m/min。根据手册nw=300r/min,故切削速度为3 切削工时l=23mm,l1=13.2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1 扩孔的进给量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10规定,查得扩孔钻扩24.8的孔时的进给量,并根据机床规格选取 F=0.3 mm/z切削速度扩孔钻扩孔的切削速度,根据工艺手册表28-2确定为 V=0.4V 钻其中V 钻为用钻头钻

19、同样尺寸的实心孔时的切削速度.故 V=0.421.67=8.668m/min按机床选取nw=195r/min.切削工时切削工时时切入L1=1.8mm,切出L2=1.5mm 1 粗铰孔时的进给量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铰孔时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1/21/3,故F=1/3f钻=1/30.3=0.1mm/rV=1/3V钻=1/321.67=7.22m/min切削速度按机床选取nw=195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切削工时切削工时,切入l2=0.14mm,切出l1=1.5mm.1 精铰孔时的进给量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铰孔时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1/21/3,故F=1/3f钻=1/30.3=

20、0.1mm/rV=1/3V钻=1/321.67=7.22m/min切削速度按机床选取nw=195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切削工时切削工时,切入l2=0.06mm,切出l1=0mm.工序:铣55的叉口的上、下端面。1 进给量采用端铣刀,齿数4,每齿进给量=0.15mm/z(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故进给量f=0.6mm铣削速度:(m/min) (表9.4-8)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5-6得切削速度为918m/min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得V=15 m/min切削工时引入l=2mm,引出l1=2mm,l3=75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

2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铣55的叉口进给量由工艺手册表3.1-29查得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齿数为5个,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5-5得硬质合金立铣刀每齿进给量f为0.150.30,由手册得f取0.15mm/z 故进给量f=0.75 mm/z. 铣削速度: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5-6得硬质合金立铣刀切削速度为4590mm/min, 由手册得V取70mm/min.切削工时引入l=2mm,引出l1=2mm,l3=75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铣353的上端面。1 进给量采用端铣刀,齿数4,每齿进给量=0.15mm/z(机械制造工

22、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故进给量f=0.6mm铣削速度:(m/min) (表9.4-8)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5-6得切削速度为918m/min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得V=15 m/min切削工时切入l=3mm,行程l1=35。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铣4016槽的表面。1 进给量该槽面可用变速钢三面刃铣刀加工,由前定余量为2mm故可一次铣出,铣刀规格为32,齿数为8。由工艺手册表2.4-73,取每齿进给量为0.15mm/z,ap=2mm故总的进给量为f=0.158=1.2 mm/z。 切削速度由工艺手册表3.1-74,取主

23、轴转速为190r/min。则相应的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切入l=2mm切出l1=2mm,行程量l3=40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铣4016的槽。进给量的槽可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加工,铣刀规格为16,齿数为10。由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21-5,取每齿进给量为0.15mm/z,ap=2mm,故总的进给量为f=0.1510=1.5 mm/z。 切削速度由工艺手册表3.1-74,取主轴转速为190r/min。则相应的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切入l=2mm,切出l1=2mm行程量l2=40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切断55叉口。

24、1 进给量采用切断刀,齿数4,每齿进给量=0.15mm/z(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故进给量f=0.6mm铣削速度:(m/min) (表9.4-8)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5-6得切削速度为918m/min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得V=15 m/min切削工时切出l=2mm,切出l1=2mm,行程量=75mm。查工艺手册P9-143表9.4-31,切削工时计算公式:工序:检验。 参考文献1、杨叔子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孙本绪、熊万武编.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4、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5、赵家齐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刘守勇主编.机械制造工业与机床夹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田春霞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吴拓、方琼珊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黄云清主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