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41KB ,
资源ID:99772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772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历史》选择题思维训练100例.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历史》选择题思维训练100例.docx

1、中国历史选择题思维训练100例中国历史选择题思维训练100例1促使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争霸使土地荒芜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鲁国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周王室衰微 D奴隶制腐朽3春秋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是因为 A是反侵略战争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是维护统一的战争 D保护了中原的生产4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表现了封建史家写史的局限性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研究价值 A、

2、 B C D5战国时期,学术空气活跃并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其客观条件是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6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C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支持 D新兴地主支持墨子的主张7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力的提高 B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C贵族把公田化为私田 D统治者采用新的剥削方式8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3、 D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9孙武著成闻名世界古代兵书的最主要条件是 A总结继承前人的作战经验 B、身为将军,善于练兵,也善于指挥作战 C、祖上秘传,特别擅长纸上谈兵 D当时社会需要的产物10秦朝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B历朝铜钱都以此为样式 C便利了政府征收赋税 D方便了地方割据势力聚敛钱财对抗中央11秦始焚书坑儒,主要是针对 A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张分封的思想 C、妄议朝政的儒生 D企图叛乱的六国旧贵族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

4、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3古代中央政权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往往首先考虑的是 A发展当地经济 B传播先进生产技术 C、设置管理机构 D实行和亲政策14王莽实行王田制失败的经济原因是 A、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固有的 B王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C官僚、贵族、地主的阻挠破坏 D以王莽为首的改革派力量弱小15东汉光武中兴与西汉文景之治的相同本质是A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B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东移 D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16导致西晋之后封建国家长期分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南方经济发展使南北方形成均势 B南方政权内争激烈 C北方长期处于分裂战乱局面 D南北方

5、民族矛盾的尖锐17,南北朝时,形成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士族为保护其特权地位 B士族为防止门第混淆 C、士族为维护其高贵血统 D士族为显示其特殊身份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出现几次局部或短暂的统一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步缩小 A B C D19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经济的最重要原因是 A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20南北朝时期我国

6、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1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政治上有很大势力,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国家分裂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统治者用佛教来麻醉人民 D“众生平等”的主张便于人民接受2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其中均田制对这一进程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北方人民生活、生产都比较稳定 C使北方人民和睦相处 D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变成均田户,成为农业居民23北魏“汉化”政策虽遇到不少阻力,却最终推行了,其根本原因是 A当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C、落

7、后的一定被先进的取代 D孝文帝采取软硬兼施的政治策略24鉴真东渡日本体现出唐文化 A高度繁荣的特征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特征 C充满活力 D影响巨大的特征25两税法的实行,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一些,增多的部分主要来自A 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少数民族 D手工业者26当代史学界把安史之乱认定是一场叛乱,基本理由是它 A挑起内乱、削弱国力 B割据分裂、危及中央 C、以下反上,争夺皇位 D破坏生产、危及人民27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基本特点是以身计税实行租税和劳役相结合反映的是一种商品不发达的生产方式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控制严格

8、 A、均正确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28唐朝时期扬州极为繁盛,时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的繁荣最直接得益于 A当地的经济发达和经济特色 B政治的清明 C、处于交通枢纽的地位 D经济重心的南移 29元杂剧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 A艺术形式多样 B艺术表现手法高超 C民族融合加强 D反映了人民疾苦30与元杂剧兴起有密切联系的最重要因素是宋、金、元时期 A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生产的恢复 C、民族融合的加强 D社会生活的动荡31洛阳、开封的商业在唐宋时盛极一时,到元代却衰落下去,这主要是因为元朝时 A政治中心迁至北京 B民族分化政策的影响 C、京杭大运河改道山东 D只注意发展海运和

9、对外贸易32女真族于明朝后期兴起的有利条件是 A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B明朝内政腐败、军备松弛 C、倭寇之患猖獗 D东北地区得到开发33明朝时期,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动辄不经按察司或刑部审理便捕杀他们认为有谋反之嫌的地方官吏,其原因是 A锦衣卫、东厂和西厂行使职权不受司法门管辖 B按察司和刑部没有监视官吏的职能 C、官吏谋反的案件不归刑部或按察司审理 D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职能就是监视官吏34明代张居正赋税改革的最大影响是 A按财产多少收税 B把赋税分摊到田亩上 C、用银两征税 D使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35清初为巩固统治,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另一方面继续实行科举制,笼络知识分子,对这种现象的完

10、整分析是 A清初统治者需要的人是拥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知识分子 B清初统治者需要所有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C科举制的存在适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D清初统治者通过这两个措施来分化瓦解反清势力36清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了 B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需要 D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37清初时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B手工业者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控制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38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根本原因是 A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B乾隆帝开明

11、的民族政策 C相同的宗教信仰 D强烈的民族意识39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种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40明清时期总结性科技著作多于唐代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为保存文化而著书 B明清时期“学以致用”学风的推动 C知识分子迫于政治压力埋头著作的结果 D书院提倡学术创见的推动41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政策 C各民族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42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丝、茶出口增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2、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丝、茶贸易历史悠久 C中国国内市场狭小 D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43西方列强曾经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许多侵略权益,其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是 A开埠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占土地 D赔偿银两44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落后性,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个人认识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自然经济 D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4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突出的时代特征是 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 B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的纲领 C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46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

13、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C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47洋务运动提出“欲自强,必须浚饷源,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 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 B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洋务派认为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同等重要 D洋务派已明确“强”与“富”之间的辩证关系48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49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A都

14、是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改革 C、都借鉴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D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50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人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51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双重性主要取决于 A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很多资本家同时又是地主、官僚 C外商企业拥有大量资金 D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与顽固5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15、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 B C D53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光绪帝大力支持 D康、梁等人的宣传和发动54康有为斥古文经学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55我们之所以把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的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近代工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阐述了资产

16、阶级的政治思想56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57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58辛女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已经不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秩序”59下列有关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和1911年辛亥革命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 C、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D,都为未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60辛女革命盾”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

17、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 B人们群众尚来觉醒 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611912年袁世虮窃取辛女革命成果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倾向是 A二次革命 B、君主立宪 C、实业救国 D、议会政治62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6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先后出现两次复辟,这从根本上说明 A、辛女革命的不彻底性 B君主专制意识根深带固 C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64戊戌变法和辛女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都是由于 A帝国主

18、义的破坏和干涉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低 C、人民群众没有广泛参加,缺乏群众基础 D封建势力过于强大65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 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 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66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维新派的活动67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C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D儒家思

19、想阻碍资本主义发展68我们之所以说鲁迅在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A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 B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猛烈 C主张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D首先提倡白话文69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擂 D新文化运动的发展70,五四运动中爱国人士曾提出“提倡国货”的口号,与该口号直接有关的历史背景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20、、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C,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D、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71,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历史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7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叙述,最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十月革命影响的必然结果 B李大钊、陈独秀婷马克思主义者努力的产物 C、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必然 D、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探索实践活动的结果73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制定出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基于 A、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政策和策略 D根据中国国情的实际,做出了正确的分析 C

21、、鉴于“二七”惨案的教训,必须团结更多的革命力量 D、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必要的政策调整74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所说的“内部条件”,最重要的是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75在中共领导下,1925年出现了工人运动高潮。这一“高潮”的本质特征是 A上海、广州是运动的中心地点 B建立了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C集中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D民族资产阶级始终参加革命76国民

22、大革命兴起的直接条件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C、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D直奉军阀联手共同“反赤”77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失败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中国革命的重心应由城市转入乡村 C、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78,从规模和次数上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人运动不如大革命时期,其关键原因是 A中共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城市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C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致 D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巳基本结束7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其着眼点是 A开创出农村包围

23、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B、适应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 C、解决反封建的根本问题,即农民的土地问题 D变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80,“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中日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 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81,“一二,九”运动是中国民族革命高潮到采的标志,主要是指其 A、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B、促进了国共合作的过程 C、促进了中共对革命方针政策的调整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8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

24、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D中共力量的不断壮大83,1941年,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表明国民党 A、准备投降日本 B、要消灭共产党的力量 C、亲日派开始掌权 D、要削弱共产党钡导的武装力量84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政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8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不包括 A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 B无统一的纲领和指挥机构 C两条不同路线的斗争贯穿始终 D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8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

25、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是 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B中共及时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C美国不赞同破裂 D民族矛盾尚未解决87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要全力争取和平 B尽力避免内战 C、国共合作不能再破裂 D、要做两手准备8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89中共对藏、傣、彝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与内地不同,采用协商的方法,把土地分蛤藏、傣、彝族人民使用。其根本着

26、眼点是 A、所属的民族不同 B、所处的社会阶段差异 C、所处的地理环境差异 D经济文化水平差异90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盾的总任务有脉相承的,体现在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规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进行改造要逐步实现工业化 A、 D、 C、 D、91,同苏俄相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特色有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政策土地改革中采取保留富农经济的政策对民主党派采取合作政策,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政策,收归国有变为国营经济 A、 B C D92,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所以超额完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A借鉴了苏联的

27、经验,少走了弯路 B、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同时起步、互相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D、党中央的政治经济政策基本适合中国国情931958年,中共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94,下列做法违背了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不包括 A、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炼钢铁运动95关于建国以采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

28、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其中这个期间是指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期间9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 B是对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C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基本国情相适应 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9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和私营经济展迅速,其根源是 A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 B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 C、改革开放使农民的商品意识增强 D我国公有制经济体制存在弊端98新中国成立后

29、实行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A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参政 C、中共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 D中共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991949年底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打破厂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D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100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的国际因素是 A中美及中日关系的缓和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 D第三世界的兴起答案:1.B 2.B 3.D 4.A 5.A 6.A 7.B 8.D 9.D 10.B 11.B 12. D 13. C 14.A 15. A 16. D 17.A 18. D 19. D 20. B21.C 22.D 23. A 24. C 25.A 26. D 27. A 28. C 29.C 30.A31.C 32.B 33.A 34. D 35.A 36. A 37. B 38.D 39. C 40. C 4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