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知识清单14册生物知识清单七上1、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植物 、 动物 、真菌(如蘑菇)细菌 、病毒 等。2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_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一代;其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遗传和 变异_现象;此外,生物能够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有_规律_的反应;生物能对所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并影响环境;除病毒等少数种类,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3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 、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生物
2、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分别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4栖息地是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6探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很多,如 观察法 、 实验法_、测量法、调查法_等。7 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 、 做出假设 、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 前提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 关键 。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8
3、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9使用显微镜,取镜时一 手握镜臂,一 手托镜座;安放时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对光时,依次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遮光器(较大光圈) 反光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从侧面注视 物镜 ;镜筒上升时,左眼注视 目镜 (右眼睁开)。整理存放:用 纱布 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若镜头弄脏则用 擦镜纸 轻轻擦拭。10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 倒像,因此,移动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4、 目镜 和 物镜 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有螺纹,物镜镜身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身越长,放大倍数越小)11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有的生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叫做单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叫做 多细胞生物。1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 细胞质 、 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液泡,绿色部分含叶绿体,是 光合作用 的场所。细胞壁具有 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够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够不停地_流动_,加快 细胞 与外界环境的 物质交换 。细胞核内含有 遗传物质,能传递 遗传信息 。溶解着酸味、甜味等多种物质的是 细胞液 ,它存在于_液泡_中。
5、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 。13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擦、 滴、撕、展 、盖、染(碘液) 。(2)口腔上皮细胞:擦、 滴、 刮 、涂、盖、染(碘液)。(用凉开水漱口)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分别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和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15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 ,使细胞的数目增多;通过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通过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是生物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
6、幼体到成熟的基础。 16细胞通过 分裂 产生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 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肌腱、关节囊、软骨、血液);植物组织有:营养组织(叶肉、果肉)、保护组织(表皮)、输导组织(导管、筛管)、机械组织、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芽的生长点)。17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18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六种器官
7、构成。其中,根、茎、叶与营养有关,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生殖有关,称为生殖器官。(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三个层次)19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哺乳动物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四个层次,八种系统构成。20、动物和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如果与绿色部分相比,还没有叶绿体 。(如洋葱鳞片叶表皮、根尖、叶的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植物无系统。(大多数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层次,如草履虫只有细胞这一个层次)2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分为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 种子植物。22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
8、大多单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各种藻类植物的细胞中都有的一种色素是叶绿素。藻类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大气中近90%的氧气是由藻类植物提供的。(海带、小球藻、石花菜为藻类植物)23、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茎、叶,没有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起固着作用,没有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所以体型矮小。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藓、地钱、墙藓是苔藓植物)24、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真正的 根、茎、叶,而且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养料的输导组织,所以体型较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但是生殖离不开水,所以蕨
9、类植物还需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肾蕨、满江红、桫椤、卷柏、贯众是蕨类植物)25、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是利用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26、种子植物的个体一般比较高大,根、茎、叶内都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的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只有种子而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的,为裸子植物。例如松、柏、杉、银杏、苏铁。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们是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27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器官)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从土
10、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茎、叶 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影响。(注意:蒸腾作用只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植物不论在任何生长阶段,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都用于蒸腾作用)28徒手制作切片时,要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29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内含输导组织)。气孔是由 保卫细胞的空隙形成的,它们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们的张开合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最大的区别是细胞内含有叶绿体。30光合作用的
11、实验: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用黑纸片把一叶片的一部分遮盖,另一部分不遮盖,是进行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把叶片放入酒精内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隔水加热可预防酒精燃烧出现危险,如不脱去叶绿素就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叶片银边的部分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快要熄灭的细木条复燃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将暗处理后的叶片主叶脉切断的方法,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合作用的另外一种原料是二氧化碳(设置对照实验时往往利用碳酸氢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氢氧化钠降
12、低二氧化碳浓度)3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能 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原料和产物的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水通过叶脉中的导管运来,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走。32光合作用的实质:(1)物质转化过程:将简单的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2)能量转化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3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可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白天提高温度,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夜间降低温度,增加二氧化碳
13、的浓度(施有机肥、气肥、施碳酸氢氨、通风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34植物生长过程中重量增加(包括各个器官),其增重部分主要指有机物,因此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和 水35观察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燃烧的蜡烛放入杯中,蜡烛熄灭说明种子呼吸,需要从外界获取氧气;往杯中加水,排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升高,说明呼吸释放出能量。36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反应式可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的意义: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
14、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呼吸作用的时间:时时刻刻都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能量转化:释放能量37呼吸作用的应用:农作物的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贮藏粮食、水果和蔬菜时,要在低温、少氧_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38能在光下进行的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能在黑暗中进行的是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能时时刻刻进行的是呼吸作用。39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40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
15、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41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 氧气进入大气,从而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42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量,从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分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绿色植物是天然的“蓄水池”43.动物学家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44.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
16、物45、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是腔肠动物)46、扁形动物是一类有口无肛门的动物,因身体背腹扁平而得名。(涡虫、血吸虫、绦虫)47、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线虫、人蛔虫)4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沙蚕 水蛭也是环节动物。49、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体壁内有肌肉,它们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18世纪,瑞典分类学家林耐把这些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
17、统称为蠕虫动物。50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部(不是都分头、胸、腹三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节肢动物体内受精,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也是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相同的特征是:身体都由体节构成。51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身体呈梭形;它的体色背部为深灰黑色,腹部为白色;体表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鱼类的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是变温动物。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鱼游泳的动力: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18、胸鳍、腹鳍的作用:保持鱼体平衡;尾鳍: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动力。5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5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其卵有坚韧的卵壳,是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54鸟类的主要特征:有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飞行时为双重呼吸,可以提供足量的氧气;有的骨愈合,有的骨中空;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心脏四腔;体温恒定。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外形:前肢
19、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骨骼:有的骨愈合,有的骨很薄,长骨中空。肌肉: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呼吸:有气囊,双重呼吸(气体交换只发生在肺里)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口内无齿,直肠很短,减轻体重。55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牙齿分化(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适于食草生活,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适于食肉生活),食性复杂;大脑发达(适应复杂的环境);胎生哺乳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内有膈(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为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为变温动物)56鱼类、两栖类
20、、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则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57 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有奔跑 飞翔 蠕动 爬行 游泳 跳跃。58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它们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在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59骨骼肌由 肌腱和肌腹 组成,受到刺激,会收缩变短,产生拉力。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肌腱为结缔组织,肌腹为肌肉组织。一块骨也是一个器官)。任何一个动
21、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在运动系统中,关节是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骨是杠杆。60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又叫后天性行为。鲫鱼觅食、蜘蛛织网、候鸟迁徙等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动物的绕道行为、小狗做算术属于后天性行为。61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6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等级。群体内部利用声音、形体
22、姿态 、动作及气味来传递信息63各种动物通过摄食、生殖等生活方式,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4动物为人类提供食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动物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生物反应器”往往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基因,生产人所需要的药物或营养物质。例如,携带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就是一个生物反应器。65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其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 细胞内。病毒在自
23、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66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也叫噬菌体)病毒67病毒对人类既有益处也有害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可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人患艾滋病。68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形态有球状、杆状和 螺旋状等。细菌都是单细胞,其一般结构包含细胞壁_、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如 荚膜_、 鞭毛_等。不良环境条件下,细菌能形成休眠体,叫做芽孢。69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它包括寄生和 腐生两种。细菌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70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医学上用于消炎灭菌的抗生素
24、药品约有85是利用_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制成的;但有些细菌对人类是_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71真菌中有少数属于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大多数真菌属 多细胞生物如霉菌、蘑菇等。72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则由菌丝构成,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蘑菇则由菌丝组成菌盖、菌柄。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有腐生和寄生两种,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 孢子_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则进行出芽生殖。73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平菇、香菇等可食用,青霉可产生青霉素等;有的真菌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对人类是有害的。74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25、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 有机物。75 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含氮化合物_,这个过程叫做固氮作用,这样的微生物叫_固氮微生物。76通过生物分类可以弄清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 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的特征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77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基本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亲缘
26、关系就越近;分类单位越大,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七下1食物所含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糖类 、脂肪 、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无机物的是 水、 无机盐。膳食纤维被称之为“第七营养素”。2糖类、脂肪、蛋白质既是 组织细胞 构成成分,又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 物质,脂肪属于备用能源 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3.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作用非常重要。例如:儿童缺钙易患 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 骨质疏松症;饮食中长期缺铁易患_ 贫血病 _;人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4.维生素: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组织细胞,也不为人
27、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求量很小,但很重要,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缺乏维生素A(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会患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等;缺乏维生素B1(粗粮、动物内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 等;缺乏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会患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肝脏、鱼肝油、蛋类)会患儿童的佝偻病 _、成人的骨质疏松症,因为它能促进钙磷的吸收。5.能为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构成组织细胞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既不参与构成组织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维生素6.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 组成。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有唾液腺 肝脏、胰腺 ;消
28、化道内壁的小消化腺有 胃腺 、肠腺。消化方式分为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搅拌、胃肠蠕动、胆汁乳化)和 化学性消化(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另一种物质)。7淀粉的消化部位依次为口腔 、小肠 ,最终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部位依次为胃 、小肠 ,最终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部位是 小肠,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8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作用,胃、小肠 和大肠有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 无机盐 和部分维生素_。小肠能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水 、 无机盐 、 维生素、葡萄糖 、 氨基酸 、 甘油 、脂肪酸。9、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胃和小肠;
29、只有消化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口腔;没有消化只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大肠10小肠结构特点是:长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 薄 ,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_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因此,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其中适于吸收;适于消化。11.每日三餐,合理膳食(均衡的搭配各种食物)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 、40% 、30%左右。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12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 和 肺 两部分。前者包括鼻 、咽 、喉
30、 、气管 、支气管 等器官,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13肺泡数目很多,其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14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它包括 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1)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_,使胸廓 扩大 胸腔体积 增大,肺随之 扩张;肺内气压 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经呼吸道
31、 进入肺。(2)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舒张,使胸廓 缩小胸腔体积 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 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经呼吸道 排出体外。1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和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肺泡与血液 之间;肺泡中的 氧 扩散进入血液 ,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血液与 组织细胞 之间;血液中的 氧 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 二氧化碳 扩散进入 血液 ;血液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其原理都是 气体的扩散 作用。16呼吸包括以下四个连续的过程: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32、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17氧气在人体内浓度最高的场所是肺泡;最低的场所是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场所是组织细胞;最低的场所是肺泡。这是因为组织细胞不断的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8、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 脂肪。这三种营养物质的热价分别为 17.15 千焦克、 17.15 千焦克、 38.91千焦克。19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呼吸的意义:为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和维持人体体温。20、人体能量的摄取与消耗要维持平衡,摄取量长期超过消耗量,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21空气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和尘埃,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