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3.98KB ,
资源ID:99592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592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之文化生活.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之文化生活.docx

1、高考之文化生活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13年海南卷,16)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B.C.D.【解析】悬棺岩画的内容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说明精神文化是人们中华实践的产物,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

2、体,正确;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主旨。该题选C。【答案】C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013年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对于韩国文化的关注有利于推动韩国产品的销售,从中可以看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说法正确。

3、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B(2013年四川卷,9)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消费时尚”。本题题干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正确;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错误;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不是决定,错误;手机功能的丰

4、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体现了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符合题意。答案:B文化与综合国力(2013年浙江卷,4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21分)(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

5、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0分)解析:本问要求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回答有关“意义”“作用”类的问题时,注意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013年广东卷,31)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

6、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读书的文化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观点错误;本题强调了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符合题意。答案:D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2013年天津卷,4)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

7、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名茶”“种植”“品尝”“茶名由此而得”。题干材料未涉及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种植”“品尝”“浸泡”等都是人们创造茶文化的实践活动,而名茶对人的诸多回馈,就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过程,B项当选;优秀的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项说法有歧义,

8、可排除;D项不选,因为材料所述为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而不是文化影响实践。答案:B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013年课标卷,20)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

9、性作用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B.C.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作用,相对容易。中“决定”表述不科学,排除;材料中的越来越的经历体现了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符合题意;材料同时体现了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符合题意。表述不科学,排除。答案选B。【答案】B(2013年江苏卷,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

10、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由题眼可知,题干材料强调了意识形态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D项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项说法不科学且与题意不符。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D(2013年福建卷,30)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

11、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不自惭形秽”“不自暴自弃”“自豪地绽放”。题干强调每个人都有其价值,都应努力奋进,因而B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世界本质、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真理的知识,A、C、D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B(2013年重庆卷,14)(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12、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12分)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设问的题眼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根据设问要求“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和关键词语“落后文化”,学生应选择的知识点是“文化和人的关系”“对待落后文化的态度”,再与材料结合,说明时政态度: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答案:答案示例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答

13、案示例二: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2013年海南卷,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

14、神自此广泛传扬。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一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答案】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

15、代人。(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013年浙江卷,31)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在欢笑中领略”“善良和智慧

16、”“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能“领略”“体会”,说明两国文化具有共通性,中国媳妇的善良和智慧、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说明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取长补短,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没有体现B项;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C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2013年北京卷,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

17、径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北京有些中小学将“京西太平鼓”纳入学校教育的原因在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B项符合题意。将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并没有改变教育的基本功能,A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融合,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2013年江苏卷,23)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文

18、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简单处理”。坦桑尼亚通过电视剧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功能,说法正确。不同国家的称呼有所不同,这体现了文化的民族特色,说法正确。强调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与题意无关。强调了文化交流的原则,与题意无关。答案:C(2013年课标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

19、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解析】本题以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切入点,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两个角度进行考查。第(2)问,关键是读懂题干设问的角度,即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发展,要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推动作用。【答案】科技创新

20、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年四川卷,13)(28分)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3)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8分)解析:本问要求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如何增进理解和认同即“怎么办”的问题。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即个性,文

21、化是世界的即共性,共性是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要尊重外国的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答案: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013年海南卷,15)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促进不

22、同地域文化的融合A.B.C.D.【解析】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正确;该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通过他们的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正确;与题意不符。故该题选B。【答案】B(2013年广东卷,32)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

23、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化解汉字书写危机”“浪费时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观点错误;恰如其分地对乙的观点进行了评价;书法艺术主要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而不是思想道德修养,观点错误;充分肯定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答案:D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013年江苏卷,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

24、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解析:本问的题眼是“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我已经没有故乡”“文化生活”。我们可以从乡村在传承文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答案: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

25、,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3年山东卷,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解析:本题以文化遗产为依托,要求我们运用文化

26、传承的知识分析对材料的理解。“使我们成为我们”强调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要联系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回答;“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则强调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答案: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2013年山东卷,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

27、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 B. C. 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类似中国瓷的器型”“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题干强调的是意大利瓷器的创新特点,而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观点与题意无关;意大利生产的瓷器兼有中国瓷器和欧洲瓷器的器型与纹饰,这表明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观点正确;意大利瓷器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灵感,这表明商业贸易

28、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观点正确;文化交流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观点错误。答案:C(2013年北京卷,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由题眼可以看出,绘画艺术的发展一要继承,二要创新,C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特性,B项强调文化的发展要有包容性,D项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均与题意无关。答案:C(2

29、013年安徽卷,38)(28分)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展示创新风采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分)解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为依托,要求回答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瞄准市场需求启示我们立足实践;刻苦钻研新技术启示我们要提高科学文化

30、修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启示我们要博采众长,善于借鉴成功经验;攻克技术难关启示我们要弘扬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答案: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13年安徽卷,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 B. C. 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现了区域文化各具特色,观点正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观点正确;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代的文化,观点错误;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既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而不是“融合统一”,观点错误。答案:A(2013年课标卷,19)台湾风物图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