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460.83KB ,
资源ID:99580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580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总结报告合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式.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总结报告合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式.docx

1、2总结报告合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式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合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总结报告课题编号:2001BA201A56课题名称: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合肥市)组织单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起止时间: 2002.10-2005.12验收时间: 2005年11月合肥市科学技术局2005年12月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工业在我市的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4年合肥市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合肥市制造企业涉及机械、电子、化工、轻纺、冶金、食品、建材、医药等34个行业,其中规模

2、以上工业企业609户。安徽江淮集团2004年成为我市首个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科技部于2001年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根据科技部统一部署,我市结合出台的合肥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合肥市建设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规划纲要、合肥市建设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规划纲要均将制造业信息化列为重要内容的实际情况,以积极寻找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于2002年9月向科技部提出申请,年底,即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自2003年我市实施制造业

3、信息化工程以来,制造业信息化的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得到加强,一批优秀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得到了锻炼。2002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业的总产值为155亿元,2004年上升为264亿元,增长了70%,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级政府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40家示范企业投入资金2.5亿元,辐射带动企业150多家,使我市的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我市企业快速提高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深入开展,不但增强了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制造业信

4、息化人才,而且也为其它行业企业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但提高了全市的信息化认识,增强了全市的信息化意识,而且对农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科技信息化、医疗信息化、商业信息化等社会信息化的蓬勃开展做出了有力的榜样。此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还促进了我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软件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他们不但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优秀的软件,而且还为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了保证,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基础。现将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开展工作汇报如下:一、“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目标(一)“十五”本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目标主要目标:在三年时间内将合肥市建设成制造业信息化工

5、程重点城市,为把合肥市建设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夯实信息化基础。具体目标为:1.全社会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高度,深化对制造业信息化重要意义的认识,将制造业信息化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企业上下自觉参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2.以“三类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基本格局,培育36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形成集群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示范企业的国产软件使用率达50%以上。3.依托合肥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的IT企业,整合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作为“安徽

6、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联盟”的重要成员,从企业诊断、技术咨询、规划制订、项目实施、软件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提供全程服务。4.充分利用合肥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云集、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信息跟踪迅即、教学资源丰富的科教城市优势,持续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包括企业负责人轮训200人次、企业技术人员5800人次、管理人员全员培训4000人次、企业信息化技术骨干培训及企业信息化主管(CIO)进修5000人次,三年内累计培训15000万人次。5.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落实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运行质量的改善上,到2005年,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的产品开发

7、周期将缩短1/2-1/3,生产周期缩短20%-50%,新产品贡献率达30%,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以上。(二)“十五”本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任务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实施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项目配置资源、营造环境,制订详细实施方案。成立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在实施重点城市工程期间,发挥宏观协调指导作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负责人任组长,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计划委员会、市财政局、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为主要成员,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九五”推广应用CAD/CIMS技术的工作经验表明: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8、专家组是实施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力量,要以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中的在肥专家为主,组成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专家工作组,为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市直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发挥历来互通信息、协同配合的优良传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协调,推进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要组织力量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从示范企(行)业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详细实施方案,建立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的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2.以“三类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格局,培育一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第一类“

9、数字化”示范企业,目前,我市已有合力叉车集团、江淮汽车集团首批入选省级第一类“数字化”重点示范企业,争取按照省科技厅提出的条件和操作程序再遴选推荐4家企业进入第一类示范企业的行列。第二类 “集成化”示范企业,目前我市已有3家企业首批入选省级第二类“集成化”示范企业,争取再遴选推荐 9 家企业进入第二类示范企业的行列。第三类单元技术应用示范企业,目前我市已有4家企业首批入选省级第三类示范企业,并且争取再遴选14家企业进入第三类示范企业,使三类示范企业的总数达到36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示范企业遴选中,要注意发现和培育属于乡镇企业、个体私人企业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以扩大示范范围,增加示范特色

10、。两个示范行业:确定汽车与工程机械、家用电器两大行业为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中的示范行业。这两个行业都是我市支柱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制造业信息化基础雄厚,同时,这两个行业都具有产业链长的特点,通过行业示范,可以带动市内甚至省内一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合肥市从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所在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黄山路学府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如图1所示)。目前已遴选出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中大多数位于这一带状区域内,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大多也位于这一带状区域内。在进一步遴选示范企业的过程中,要继续注意从这一带状区域内遴选。图1

1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带示意图3.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国家“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培育示范企业的同时,十分重视营造环境,强调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原则建立社会化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这对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种“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技术服务体系,是从过去靠政府计划项目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到将来以ASP为主的社会化技术服务模式之间的有效过渡形式。我市将采取省市共建的模式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并加入“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联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向制造业信息化实施企业提

12、供全程优质服务。组建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合肥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云集、对国内外先进技术信息跟踪迅即、教学资源丰富的科教城市优势,持续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包括企业负责人轮训、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全员培训、企业信息化技术骨干培训及企业信息化主管(CIO)进修等。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以为全市制造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为第一宗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为企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其信息服务功能、技术服务功能、技术培训服务功能、人才资源服务功能、特殊软硬件资源服务功能、行业自律功能和组织各种技术交流活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实施项目管理等

13、其它功能。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将不仅有利于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优质服务,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信息化官产学研各方的优势互补、协同作战能力,而且有利于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市场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政府从制造业信息化具体组织管理工作中逐步淡出。4.培育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技术队伍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我市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急待进行相应的知识结构更新。如果说在“甩图板”阶段,只要让设计人员掌握二维CAD软件的操作,就能胜任当时的信息化建设要求的话,那么,在企业全面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以后,企业每一个员工都要不同程度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当今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

14、求。企业对信息化技术培训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目的的技术培训。企业领导层是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制造业信息化被称为“一把手工程”。考虑到企业领导的日常工作繁忙,可以利用双休日不定期地举办制造业信息化“一把手论坛”,除了安排一些高层次的技术讲座外,主要安排诸如制造业信息化先进企业领导人的经验介绍、领导组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心得交流等内容。我市不少制造业信息化先进企业的负责人本身就是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在制造业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就为我市开展这类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全员技术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

15、种培训应以到企业现场培训的形式进行,对处于信息化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企业,其培训内容应有所不同。对于企业信息化技术骨干,要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本企业信息化系统软硬件的日常维护、甚至系统的二次开发,通过这种培训,为企业将来与国际接轨、建立以信息主管(CIO)为核心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打下人才基础。二 、“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主要开展的工作(一)关键技术攻关我市建有集软件开发、信息技术设备、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合肥软件园,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著名高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软件、硬件、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的系及专业,这些单位的研究人员和地方软件企业结合,就制造业信息化的一些

16、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如“基于软件构建复用技术的电力ERP软件” 、“基于Linux电子政务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系统等软件已得到应用,具备了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软件开发、人才培训、推广应用的科技服务条件。市科技局每年拿出1000多万科技三项经费元用于关键技术攻关,对于信息技术领域每年都投入200多万元左右,其中3年累计涉及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的共有将近700万元。此外还设立“制造业信息化专项”经费,三年共支持32个项目,经费达到320万元。表1列出了最近几年我市 “制造业信息化专项”经费支持的项目。序号科 研 项 目承 担 单 位协 作 单 位1制造业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EAI/ED

17、I电子数据交换管理系统)合肥正阳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梯升咨询有限公司2合肥昌河汽车信息化系统工程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 合肥和谐软件有限公司3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4面向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中科美菱低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5企业综合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ERP)安徽安利合成革有限公司合肥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6合肥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合肥工业大学7江淮汽车工厂建设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8基于WEB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平台构建与应用安徽东风机械总厂合肥工业大学9转子流量计数字化设

18、计、制造与仿真及集成软件系统开发合肥精大科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10基于WEB的工作流平台构建与应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11基于WEB的客户化定制系统与企业物流信息平台合肥安达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拓达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12企业资源计划(ERP)信息管理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国强软件公司13面向PLM的企业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14基于ERP的电子商务系统合肥三晶电子有限公司15WEB环境下面向产品的企业数字化信息系统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16信息化系统网络集成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合肥新模式软件集成有限公司

19、17美菱股份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18PDM的应用及系统集成合肥神马电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9三立公司SUN-MS信息化平台合肥三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20ERP系统实施计划方案合肥华泰食品有限公司21跨区域的企业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合肥三宇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工业大学22基于WEB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管理信息化托管平台软件合肥拓达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3车间异构数控机床网络DNC集成系统开发及应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六研究所24基于PDM的4C集成技术产品研发系统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25面向特征的客车车身CAD/CAE分析设计应用研究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26制造业CRM系

20、统实施计划方案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27面向PLM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合肥协力仪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8基于B/C/S的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29基于优化算法的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决策支持系统合肥常青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30基于UG的CAD/PDM集成系统的实施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1多品种小批量专用车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32面向电子制造行业的构件化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合肥国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1 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专项”支持的科研项目(二)企业试点示范以“三类示范企业、两个示范行业、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基本格局,评定了40家以汽车

21、和家电为主、其它制造企业为辅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其中7家数字化示范企业,11家集成化示范企业和22家单元化示范企业),形成集群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示范企业的国产软件使用率达60%以上。表2列出了我市评定的4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图2为我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的行业分布图。序 号单 位 名 称示 范 类 型1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2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3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4合肥荣事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5合肥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6合肥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示范企业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

22、八研究所数字化示范企业8合肥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9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0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1安徽安凯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2合肥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3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4合肥华凌电器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5安徽安利合成革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6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7合肥四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8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化示范企业19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单元化示范企业20合肥三益电机电泵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1安徽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

23、22合肥三宇电器技术研究所单元化示范企业23合肥神马电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4合肥精大科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5安徽省协力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6合肥市安达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7合肥正阳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8合肥阳光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29合肥压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0合肥金菱里克塑料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1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2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单元化示范企业33安徽六方深冷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4安徽江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5合肥市华林模具有限公司

24、单元化示范企业36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7合肥三晶电子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8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39合肥三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40合肥华泰食品有限公司单元化示范企业表2 我市评定的4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三)中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合肥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建立制造业信息化咨询专家库,形成包括信息技术专家、制造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在内的、覆盖省内外的、多门类、多层次的专家咨询网络。图2 我市示范企业行业分布图采取省市共建的模式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需求诊断、规划制定、方案选型、工程监理、

25、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与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合作,依托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投入资金50万元,同时,合肥工业大学配套投入500万元,建立和建设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开展有效的工作,该中心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整体规划和合肥市的具体情况,开展如下一些工作:1)制造业信息化的系列服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与设计;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与软件的评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监理。2)制造业信息化系列培训。3)制造业信息化网站与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咨询与查询系统;网络化人才培训系统。4)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与技术服务。5)ASP技术服务:企业产品网络化销售与定制

26、系统;网络化分销商管理系统;产品开发代理;企业联盟。6)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供应商服务。搭建平台,展示和交流国内著名软件提供商的产品,加强与其合作,共享科技服务和网络技术资源,推动我市企业与国内外软件开发公司、咨询服务公司和系统集成公司的合作,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的社会化与网络化。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搭建11个不同类型的中介服务企业,如表3所示。序号名 称1安徽省生产力促进中心2安徽省计算机软件生产力促进中心3合肥工业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4生物机电工程生产力促进中心5安徽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6合肥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7合肥市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8合肥拓达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9梯升科技发展

27、(合肥)有限公司10合肥和谐软件有限公司11合肥瀚友科技有限公司表3 我市搭建的中介服务公司(四)专业人才培训市科技局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业务授权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为基地,开展企业信息化各类型、各层次、各技术方面(三维CAD、CAPP、CAM、PDM、ERP、CRM、PLM、CNC等)的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初,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结合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建设的动员和再发动工作,开展了一期制造业信息化高级技术人员研讨和培训班,培训人员约120人,市科技局以文件的形式发出通知,省、市科技厅局领导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领导

28、小组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概况,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企业信息化集成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企业信息化设计技术,安徽省及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概况等。进行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开展培训内容及考核认证工作。初步确定三类培训班,1)企业决策层的培训班2)企业信息主管和规划人才培训班3)单元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班。人才培训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整体工作相结合,人才培训同技术服务和软件推广相结合,结合为制造业信息化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的机会,在为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同时,为企业现场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召开示范企业现场会。培训中心还多次深入企业,开展现场培训。合肥制造业信息化

29、生产力促进中心曾多次到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安徽东风机械总厂、合肥精大科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安徽江淮特种车辆厂等企业进行现场授课,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制造业信息化人才。此外,还通过“合肥市科技局网站”和“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网站”,进行不定期的网络培训。通过合肥市每年举行的“中国合肥高新技术资本对接会”的楔机,邀请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对企业领导或负责人进行培训。(五)工作环境营造以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主,集合各部门、各市区及新闻媒体的力量,集中做好以下工作:1 营造氛围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和合肥

30、高新技术对接会,宣传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规;报道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专项的进展及成果;反映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前沿和最新动态;介绍制造业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及市场需求;推荐制造业信息化专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2 完善政策编制了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并出台了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重点解决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政策扶持问题,在科技项目立项、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软件及数控产品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进行倾斜,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3 企业一把手信息化意识培养举办以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对象的制造业信息化培训班、有关专家讲座等,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制造业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为实施一把手工程创造条件。三、“十五”本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执行情况及成效(一)技术推广应用及企业试点示范技术推广应用及效果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体系已初步建成,企业已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投资者、主要实施者和主要受益者。在示范工程带动下,合肥市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的40家示范企业均已形成优势产业,以机械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家电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