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56.92KB ,
资源ID:99576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576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网络主体行为的一般特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网络主体行为的一般特点.docx

1、二网络主体行为的一般特点(二)网络主体行为的一般特点由于网络主体分为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更因为网络本身的特性,使网络主体的行为具有显著的自发性和混沌性,所以要从中分析出一般的行为特征和模式比较困难。不过,就象表面上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背后却隐藏着规律性一样,表面上自发的、混乱的网络行为背后也隐藏着一般规律性,从以上对主体行为的微观考察中可以把握网络主体行为的一般特点:1人格的个性化所谓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网络主体人格的个性化表现在: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生产和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动式的多媒体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网络平

2、台上,每个人都有机会、有条件、有能力创造并获取各类信息,进行各种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活动,从而使自己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2范围的全球性和超限性网络的全球化普及使得除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外,性别、种族、出身、教育程度等不再成为上网的障碍,从而使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由于网络交往工具的方便和快捷性使得从理论上,全球的任何信息、所有主体的行为都有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一个体的行为不但“接受”全球性的信息和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也“发送”全球性的影响。超限性是指网络主体的行为打破了日常生活和传统行为的许多界限和限制。3身份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与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与姓名一一对应不同,在网络世界里,个人身份

3、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人可能拥有数个网名(nick name),或叫“用户名”、“昵称”,可以是他的真名,更多情况下是“假名”。这些网名五花八门,它们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大多代表了主体的某种喜好,由于一个人拥有多个身份(名称)的存在,使得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这些人格特征甚至可能是互相矛盾的。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同一个人自己同自己交往对话的情况(一个人的一个身份同另一个身份对话)。网络上流行着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二是“匿名”。匿名存在的主要理由是对个人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对于个人来说:“从社交的角度说,匿名是一种非

4、常有用的机制:人们可以在把后果降至最轻微的程度的同时,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各种主张或幻想加以摸索和尝试,并避开社会的非议。匿名本身并不一定多么可取,但它常常代表着对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的理性的回应:在最坏的情况下作最好的打算。” 但是,由于缺乏信任以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匿名机制很难保证每个人网上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甚至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保护伞。“在社会对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需要,以及个人对匿名发言的权利和能力的追求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4方式的交互性和虚拟化交互性是网络作为新媒体与旧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的最大区别。“网络世代的文化核心就是互动。反观网际网络,由于它所依靠的是分散式

5、或共享的传递系统,而不是层级式系统,网络世代在网际网络上的确找到了权力,这种分散式或共享的权力正是互动文化的核心。”虚拟化指主体的交往行为可以不通过物理空间,不进行身体接触,只通过数字化的媒体就可以实现。5价值的多元性网络主体的价值观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诸如开放、自由、民主、共享等价值是普通共认的。但具体到不同的网络阶层,价值观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价值冲突和不同思潮在网络的开放性平台上得到聚集和放大。例如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生态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元共存,并行不悖。6情感的泛化和强化由于网络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广泛情感交流的机会,加上目前

6、网络规范普遍缺乏,人们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很容易泛化和强化。即,相对于“网下”生活而言,人们在网上更倾向于无所顾忌地渲泄自己的情感,这有可能为广泛而深入的交往提供情感支持,但也有可能激化情感的矛盾,导致各种冲突频繁发生。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感觉:比起网下时,在网上很多人更容易激动,一件小事乃至一个字就可能使人勃然大怒,同样也可能使人热泪盈眶。7思想意识的社会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不但人的社会关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开始网络化,而且人类个体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步摆脱个体的局限,通过网络日益互联为一个整体,“语词的意义不再由我们每个人头脑里的字典来定义,而是由网络各个节点上的内容来定义。再说得彻底一些,语词的意

7、义不再主要从我们大脑的较低层次神经元的复杂连接中突现出来被我们记住,而是从万维网的各个节点的复杂连接中突现出来并被万维网记住。当我们思考时,我们所用的语词越来越要依赖万维网来表达它们的含义。再说得彻底一些,我们的思考过程正在融入万维网,正在成为万维网的一部分,正在成为万维网生成知识的突现过程的一部分。”8能力的创造性网络大大促进了主体创造性能力的发挥,这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是,网络主体的创造性是一种动态创造性,是不断升级、不断更新的创造性。网络主体的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既是网络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主体自身能否全面发展的关键。第二节 网络主体的哲学考察一、网络主体性主体和客体是哲学的

8、基本范畴,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要关注该时代的主体状况。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和载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主体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认识并改造客体,同时也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主体性指主体自身的状况、特性和主客体发生关系的方式。网络主体性是指网络主体在其网络活动与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性。网络时代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工具、手段和客体网络化,甚至使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也以网络化的形式存在。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Barbarra Becker)在虚拟身份:想像的自我一书中谈到,计算机屏幕已经成

9、为把自己作为一个多维分布的主体、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多重角色的社会主体并能创造新的全能自我的有力工具。在网络时代,实践、交往、认识、审美等活动中的人表现出更多的主体性。1实践主体性 通过各式各样的网络化生产工具,大多数人能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实践中解放出来,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证,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2交往主体性 网络作为人的最新交往工具,极大地拓展了人的交往范围,加深了人的交往程度,改善了人的交往条件,使人的交往的主体性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3认知主体性 网络作为人的认知工具,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思想数量的增加,还使个体零散的知识和思想集中化成

10、为可能,并使个体的思想间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而且,由于多媒体、超文本等技术的应用,使人的认知活动更加个性化、互动化,真正做到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4价值主体性 网络也塑造了全新的价值主体。网络时代开放、创造、民主、自由、理性、科学等价值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使价值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一种全新的网络时代的价值观正在形成。5审美主体性 审美活动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艺术掌握方式,“审美活动更完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文化实践的自由与创造本性。通过艺术形式对人生的审美观照,能使我们深入到人生的极深处,去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去把握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网络首先可以强化审美者的主

11、体性,使审美主体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个性化、大众化、民主化。其次,网络使技术和艺术进一步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造的手段,降低了艺术创造的门槛,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再次,网络以低成本、全球性、互动性的特点使远程传播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加强了艺术家、欣赏者、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为艺术活动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二、网络主体间性与主客体间性无论是何种主体,都是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种相互关系中,主体才能确证自身、发展自身。考察网络时代的主体状况

12、,还必须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去。这些相互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不同形式,其中前两者又可称为主体间性,后两者又可称为主客体间性。所谓网络主体间性,是指不同网络主体间的关系特性。也就是“我”、“你”和“他”,以及“我们”、“你们”和“他们”间的关系特性。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和人与人之间等著作中,以“我你”关系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相遇”哲学。“我它”关联是主客体之间的工具性、手段性关系,而“我你”关系应是以“爱”为核心的“相遇”性关系,人应该不断超越“我它”关系,而达到“我你”关系的境界。这一学说虽然有基督教神学意味,但对于重建当代主体间性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传统哲学中,

13、人们总是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理解并描述为一个主客二元模式,即一方面是认识和实践主体,而另一方面则是认识和实践客体,并以SR(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认识和实践的本质。近年来,哲学界开始引进“主体间”关系,力图以“主主”模式部分取代传统的“主客”模式。但是,这种“主主”模式是外在于“主客”模式的,即只不过是强调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认识活动中,主体之间的关系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也不可能)把“客体”本身“主体化”。“互联网在认识论意义上的革命性,则在于它实现了客体本身的主体化,即认识活动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从现象上看,互联网似乎只是把电脑和电脑联为一体,而电脑与电脑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网上信息

14、的形式,然而,网上的任何信息,都是来自于操纵电脑的主体人。“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所实现的就不是人(主体)与网(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人(主体)与人(主体)的关系。这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客关系,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SR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双向的互动、互补关系,即一种以互联网为中介的新型的认识关系。”具体而言,主体间性与主客体间性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人与人的矛盾也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这一矛盾源于实践过程中个体的实现主体性的要求与共同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精神资源等)的相对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一个人主体性的实现往往以危

15、及他人的主体地位为代价,生存竞争使人与人互为工具,互为手段,其结果是客观上每个人都被降低为手段,谁的主体性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马克思曾深刻批判过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距离,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呈线性延伸状,而是成网络扩散状,每一主体都与他人进行直接交流,减少了中间环节,拉近了心理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益突显,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合作大于竞争,只有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才是最理想的目标。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主体间性的发展是主体性发展的前

16、提之一。2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基础上。马克思基于对个体与社会(类)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有赖于在个体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的确立。他特别强调:“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整体有机论认为,所谓“整体”是“完整的整体”或“流动的整体”;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当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由于整体包含于每一个部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其他部分以某种形式包含于每一部分中。 这种观念比较符合人与

17、社会关系的本质。网络提高了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面对庞大的社会整体将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个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更加具有自觉性,他将自身的本质赋予社会,使社会为了个人而存在,同时将社会的本质内化于自身,使自身成为全面的社会主体。网络也加强并改善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主体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主体性,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有自组织能力,相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具有整体的主体性。与工业社会相比较而言,网络社会将赋予主体的人更多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体现。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任何一个结的发展状况都会影响整张网。因此,网络社会必须也能够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

18、全方位的网络环境,在尽量保证每个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主体间协调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的协调共同发展。3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的确证。但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的物质方面的主体性得到过度发扬,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欲望得到越来越大的满足,另一方面这种满足又进一步刺激了人的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推动着人类去无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使工业化进程的负面效应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渐渐突显出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气候恶化面向未来,人与自然的冲突矛盾能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他

19、把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尺度:“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人类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代际间的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和发展状态的不平衡,这必将导致人类的自我异化和主体地位的丧失。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长此以往,人类将会彻底失去自己的“无机的身体”,失去生存的前提和依托,还奢谈什么主体性的实现。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根本性危机,并已采取了各种对策,如调整发展战略,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开展

20、解决生态危机的全球合作等。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大力度。网络时代的兴起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可能的契机。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可以使自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的再分配,网络工具可以使生产方式环保化、生态化,更重要的是,人们将更充分地意识到人类价值利益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条件性,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宇宙大网上相互联系的网结,真正领悟人与自然共生的道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网络时代,不仅是个人、社会,自然也被纳入网络当中,形成网络系统。面对自然,人的主体性得到恢复;面对人类,自然的创伤得以抚平。”4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体现在

21、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反思和反省是人与自身发生关系的主要方式。反思是主体对自身理性化的自我认识、自我设计和自我预期。主体反思的对象不仅仅是孤立的自身,还包括与自身相关联的他人、社会、自然等一切事物和行为。反思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体现。反省是主体对自身在价值层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网络作为共享性的全球资源和手段为反思和反省的自觉进行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社会丰富多彩又瞬息万变,主体要在社会中立足,要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必须自觉地进行反思和反省。首先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准确的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自身行为和观念迅速做出判断、调整,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合理化设计。同时主体必须时时刻刻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

22、为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既清楚地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理性能力,又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保持自己的价值合理性,这样才是一个网络时代的健全人。总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即主体间性与主客体间性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于这些关系的认识,及时地反思和反省这些关系及其观念,可以及时调整这些关系,使之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下达到最佳状态,达到人的主体地位、社会的进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三、网络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评价网络主体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无非是在新网络环境和网络实践中,网络主体对于“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

23、成为什么样的人)”等根本问题有了不同以往的回答。陆俊曾对网络主体进行了一种文化哲学的审视。第一,心理分析学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可以大致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层结构,而决定人类行为的基础主要是人的无意识结构。因而,人格也大致可以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三重性格。超我是由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的人的行为方式和个性人格特征,在这种人格特征中,人按照社会的要求行事,成为一个社会所规范和塑造的人。自我处于人格层次的中间,它调节着超我现实原则与本我快乐原则之间的冲突,社会要求人的行为类型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来执行,而本我追求的是自身的欲望和满足,自我认识到两方面要求的存在,它知道现实,并能够参

24、考现实来调节本我。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人格部分,它总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它是人的最基础、因而也是最“真实”的人格,只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它的许多欲望和要求被视为不道德,受到了压抑,只要有机会,它就会通过幻想和梦等方式表露出来。在网络环境中或者典型的游戏场景中,社会禁忌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减少,过去受压抑的东西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现出来。因此,通过网络中的“自我”人格和身份,可以看出行为者受压抑的人格类型。第二,后现代主义的解释。贝克尔认为,网络身份表明主体实际上是一种可以自主界定的客体,网络是一种绝对的多样性、差异性、灵活性和分裂性的象征。当虚拟自我被描述为一种“多分布系统”和相应具有不只一种

25、的在屏幕出现的窗口可能性时,它是一种引喻,一种随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术语而出现的古怪的关系,被解释为分裂人格的一种象征。它不仅仅与后结构主义的现代主体感觉的解构有朦胧的关联,除此之外,它也是一种努力,试图解释一种强烈的、明确定义的自我概念。“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网络主体身份的新特征,表达了个体要求创造性、解构现有文化结构和统治权的愿望,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实际是对传统身份观念的单一性、确定性和僵化性的挑战。人在想像和创造中,既可以是他原来所是,更可以是他原来所不是,更能体验出网络主体优越性的是他可以按照他的理解来创造一个新人,让这种新人根据虚拟的环境在网络生活中存在和经历自己无法亲自体验的过程,这样的感受

26、对某些网络人来说与上帝造人的感觉简直差不了多少。”再者,批判理论的解释。社会批判理论认为,对想像、幻想的事物和境界的需要实际表达的是对现实事物和环境的失望,一个人正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能无力,想改变社会却最终被社会所“同化”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或者通过逃到幻想的世界中满足自己那还没有完全泯灭的希望,或者可以通过创造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完美的形象,来唤起大众对解放前景的感觉。因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过于注重于眼前的实际利益,对未来已经没有了感觉和冲突,那么,在虚拟和构造性的自我环境中,人们可以打破现实社会的限制而体验一种自由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主体身份是对人的现实环境和人的现状的反抗。西方

27、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弗洛姆认为当代社会在注重“占有”的意识形态压抑下,人们很容易滋生出一种新的人性,即非生产性性格取向,包括接受型(the Receptive Orientation)、剥削型(the Exploitative Orientation)、囤积型(the Boarding Orientation)、市场型(the Marketing Orientation)等人格类型。接受型指个人感觉到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都来自身外,个人成为无条件的消费者、接受者;剥削型指个人不满足于接受的东西,而要占有别人的东西;囤积型指不相信可以从外界获得任何新东西,其安全感建立在囤积和节约的基础上,最高价值是秩序

28、和安全;市场型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这种人格有丧失个人独特性,变成纯粹机器人,导致人的空虚和生命的无意义的危险。 弗洛姆还曾对现代社会“人丢失其自身”的现象作过分析。他认为,现代社会人危机的最大表现就是人不再关注人自身,人片面追求自身以外的东西,如权力、物质和金钱,对人自身以外东西的追求最终造成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他说,“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他自身的冷漠。它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已经丧失了对个体意义与独特性的感觉;我们已经使自己成了处于我们自己之外的目的的手段;我们把我们自己作为商品来体验和处置;而我们自己的各种力量已从我们自身异化出去了。” 在当代思想中,人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无论是西方马克思

29、主义对科技与工业文明的批判,抑或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提出的建立基本存在论、重建人类生存价值的理想,还是当代中国关于重建人文精神,开展人文教育的呼声,都表明当代人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重要性。人类为什么需要在一种想像和虚拟(即不真实)的环境中塑造另一个、或多个不同于现实中的自己呢?在许多游戏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身份,通常游戏环境的对抗性是对现实对抗性的再现,实际是现实竞争社会的一种游戏版本。人在对现实失望时便会希望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就像许多宗教的神灵力量一样,实际是对自己所缺乏的事物的一种心灵上的“补偿”。在网络主体身份中,人自身创造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理想或偶

30、像。第三节 网络主体的价值评价上文我们充分肯定并详细论述了网络对于人类主体和主体性的积极意义,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样,网络也不例外。网络作为技术性很强的存在物,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影响人的主体地位,造成一些新的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全面合理的价值评价。一、网络主体的矛盾与困境1个性发挥与“技术趋同性”(多元与一元)的二律背反网络个性的表现既取决于选择网络主体身份的个体自身,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和限制。网络一方面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又形成“大一统”的世界,把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地区和民族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体系。“由于网络的功能和特点使得它在一方面增强主

31、体的个性特征时,另一方面又在削弱这种个性,由于网络环境的一致性,最终会形成的网络主体品质特性的相似性,网络人趋于形成彼此一致的行为特性。在网络社会,我们又一次面对一种悖论式的困惑:网络增加个性产生的机会,又给个性带来威胁,促进交流是达到相互理解的途径,但各自融合形成一种无个性的东西又丧失了文化形态的丰富多彩性。” 而且,网络世界变化快,这也加深了形成个性的困难。个性的形成除了一定特殊的环境之外,也需要保持一定形态的稳定性。而网络世界的迅捷变化导致“不断升级”的压力,“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这就导致一个悖论:如果你想保持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发展自己的个性,那么你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更先进”的事物

32、所抛弃,如果你要想追上新事物的脚步,那么你就得不断放弃原有的东西而接受新东西。另外,从人类整体看,毕竟还有许多人没有(或者不愿意)进入网络时代,许多人并不愿意依靠网络生存,但却被强迫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他们的个性的发展不可能是健全的。对于此,很多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把人类生活交给这样一种无意识尤其是无道德意识的技术无疑会造成一种灾难。然而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由于网络将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也将被推向网络时代。他们如果继续持有以上观点的话,必然会经历一次主体性的丧失。也许这些人仅仅是少数,但社会不应该忽视少数人。我们无法在网络时代下专门为他们提供一个无网络的生存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尊重他们的观念,并以此反观自身,尽量避免网络化可能对主体造成的危害。2个体的新型“异化”上文谈到,由于网络主体身份和行为的虚拟化特征,由于主体与其身份的分离,有可能导致主体身份的“空心化”以及网络沉溺现象,这无疑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异化”,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所谓主体身份的“空心化”,指的是主体内在价值、责任、道德观念等的丧失,对自我和他人的非本真的理解。“这种表面上的自我的解放和自由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