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的教育第一部分: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1、仁的思想孔子把人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仁之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其“爱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也是保民的手段,期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旧势力的统治。仁也体现在其“忠恕”观念中,这是要求人积极帮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对人要“恕”,他的忠恕思想也是为缓和社会关系矛盾服务的。而对社会统治者,“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2、礼的思想孔子的礼是以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也
2、即奴隶制社会那一套等级的“礼制”。“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二)论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性相
3、近,习相远”的起点是“性相近”,核心和终点是“习相远”。他从“习相远”出发提出了早期教育,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早期教育理论的人。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据王充解释,“性相近、习相远”只是在不能移的“上智”与“下愚”之间发挥作用。(三)论教育对象1、有教无类的含义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2、有教无类的评介孔子有教无
4、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四)论教育目的孔子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孔子所提的“道”指的是周道,即“修己”“安人”之道。他所幻想的士和君子并不是单纯追求富贵名利的士,而是奴隶制社会的卫道和殉道者。然而,志道和弘道并不是孔子教育的终极目的.推行其道才是其终极目的。他认为行道有二:a.设学收徒,扩大道的影响b.从政做官,以道治国安帮子夏说的“仕而优则学,学
5、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五)孔子的教学理论体系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保证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论语,人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以文学、品行、忠诚、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指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研成果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这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内
6、容的结构、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人人格的形成来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就三者而言,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它是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2、教学方法论孔子“学而知之”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体现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是孔子教学思想的基础。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2)学思结合3)虚心、笃实好学态度4)启发思维孔子提出的思维方法有近思、叩两端、由薄反约等。5)时习与温故(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1、概说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
7、庸”为准纯。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2、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立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磨而不磷,湿而不缁”论语阳货。2)力行“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论语宪问;“刚毅木(质朴)讷近仁”论语子路。3)自省与自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4)改过迁善“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卫灵公。5)乐道与安仁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出了为学和进德的感情和兴趣逐渐加深的三个阶段:知之、乐之与好之。二、 墨翟和
8、墨家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1、人性论:素丝说2、教育作用:推行教育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兼受的理想社会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教育。主张兼相爱,交相利。3、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标准是夺取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二)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兼爱、尚同、节用、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三)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三、孟轲的教育思想(一)仁政主张1、制民之产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好的政治是教育(二)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1、教育作用
9、:扩充善性,致良知2、教育目的:明人伦(四)理想人格:大丈夫1、特点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2、实现途径: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持志养气 动心忍性 存心养性 反求诸已(五)教学思想:教学过程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深造自得 盈科而进 教亦多术 专心致志(六)社会分工与教育四、荀况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与社会群体群是人类生存保障的一种形式。为维护群就必须“明分使群”人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就是人的学习,从而善假于物学习和教育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分工是人之群的保障,而学习与教育则是社会分工之一。(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1、性伪之分: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一是生理本能,二是目视
10、耳见的感知认识能力2、性伪之合: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因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被掌握之理。3、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渐)、教育、个体努力(积)得以实现。(三) 教育目的: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四)教育内容: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五)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闻见:学习的起点 知(思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以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大清明);行(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荀子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概括出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
11、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五、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法家思想渐成的规迹是李悝、商鞅、韩非。2、绝对的性恶论3、禁二心私学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六、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一)大学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无论是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其次表现出
12、较强的逻辑性。(二)中庸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1、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中庸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依中庸之见,人们可以从二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三)学记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
13、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与学年、视学与考试、教育教学的原则: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第二章秦汉教育思想一、贾谊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社会作用贾谊基本上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和礼治思想。教者政之本也,有教,然后政治也。2、论胎教1)婚配对象的选择:先辈的遗传与
14、品德可以对子女产生直接影响。2)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一方面指母体本身的环境,一方面指母体周围的外界环境。3、论早期教育1)继承了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认为幼年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行根深蒂固,和人的天性溶为一体。2)强调将儿童心智发展的水平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3)应尽早增强儿童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4)早期教育的成功与否还决定于教育者是否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转换教育方法。4、论品德修养1)明确“品善之体”即具体的道德概念。2)积小成大,防微杜渐3)重视环境的影响5、论教学方法:涉及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深浅多少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二、董仲舒的教育思
15、想1、三对策2、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其中仁气是主导方面。人性与善的关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根据和结果的关系。性待教而后善为他强调教育的作用提供了思想基础。3、论道德教育1)德教是立政之本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其中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3)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必仁且智。4、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是六艺即六书2)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
16、。三、王充的教育思想1、思想特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一个明显特征。论衡一书实际上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有: 天道自然 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万物都由元气构成。 人死神灭2、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1)人性改造和教育的关系人性:决定人性的三个方面是正性、随性和遭性。正者禀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是王充对人类种族属性的一种认识。依据五常之气的状况,若非常淡薄或严重失调,人性则恶;若非常浓厚且协调,则人性善。介于二者很难说善或恶。善恶是性的质地优劣的标志。教育的作用:胎教。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
17、。2)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仁义之力即道德和知识的力量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表现出隐效性。教育具有作为其他事业基础的作用。3、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文吏、儒生、通人、文人和鸿儒。王充的培养目标是后二种人即文人和鸿儒。可见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4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5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教育思想一、玄学1、概念玄这一概念源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奥妙莫测之意。称
18、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是因他们含有非常深奥的学问。魏晋研究这种学问称玄学。代表人物有阮籍、稽康、向秀、郭象等。2、玄学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正始玄学:认为天地万物皆以 为本。无是世界的本体,有为各种具体的存在物,是本体无的表现。五弼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尊卑名分是自然的必然结果。何晏以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企图齐一儒道。第二阶段:竹林玄学:向二个方面发展。稽阮崇尚自然,认为自然是宇宙本来的养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主张越名教而自然。向秀则相反,认为自然与名教不相矛盾,用称情得性解释自然,引进自生、自化的概念,在有无关系上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为万有生生化化的
19、根据,成为玄学发展中从王弼的贵无向裴危页、郭象的崇有过渡的中间五一节。第三阶段:西晋玄学:一是稽阮方向,一是向秀方向,裴危页提出至无者 能生,始生者自生也的观点,完成了从贵无向崇有的过渡。郭象提出独化概念,把崇有推向高峰。基本观点:有无本体关系(自然无为)、名教与自然关系(以老化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与自然统一)、清淡。3、特点魏晋三玄已与先秦的三者已有不同。表现在先秦的易原是属于儒家系统,玄学则以老庄解易,是儒道结合的产物。先秦的老子庄子是反对儒家礼教的,而玄学家解释时,除阮、稽外,一般持调和态度,或主张儒道合一。老子庄子在哲学上主张有生于无,玄学所解释的老子庄子讲以无为本以有为末。二、傅
20、玄的教育思想傅玄是晋初的一位教育理论家,教育规划的首倡者。他提倡尊儒重教,注重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傅玄从人性论与治国安邦两方面论述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人性角度:人性即有“好善沿德之性”,又有“贪荣重利之性”。可变性是人性的最大特点。后天的因素包括环境与教育二个方面。教育是扬善抑恶的日长日消的过程。同时为防止教育过程发生偏差,确立一定的法度是必要的。以教育为主导,以法度为调节因素,教育才能达到教育者所要求的目标。治国安邦角度:继承德威并举的政治思想。认为治国应具备二手,一是赏,一是罚。他把教育看成是政治的一部,是统治的辅助手段。2、论学校教育傅玄把尊儒尚学与贵农贱商同样看
21、成事业之要务,振兴教育与发展农业相协调,同是治国要策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并提出学校发展规模应在考察、统计社会需求量的基础上拟定,学生的数量需加以控制,以使供需平衡,且以不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前提。3、论道德教育1)重要性:个人而言,只有加强德行修养才能获得地位报酬。对统治而言,施以德教则百性知耻就能上安下顺。对国家而言,若失德教则中国也同于夷民。2)前提:了解教育对象。方法是听言、观事、观行。3)内容:礼义之教、孝义之教、仁信廉耻、节欲。4)方法:内省法5)原则:立德的根本在于正心。道德教育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三、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论士大夫教育1)重视教育的必要性“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接
22、受教育与否同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颜之推更多地从利的角度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2)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国家需要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种专才的教育。3)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关于艺的教育,主张以广博的知识教育为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五经是起点,百家群书和士大夫生活中所需要的杂艺等。同时应对农事活动有所了解。2、论儿童教育认为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因为可塑性最大,记忆力最旺盛。原则与方法:严与慈相结合、切忌偏宠、语言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强调风化3、学习态度和方法态度:虚心务实、
23、博学广师方法:勤学、切磋、眼学。第四章 唐宋教育思想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促进了学校和经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教和道教的相继兴起,儒学稍衰。隋朝统一以后重用儒家,儒学呈现复兴的趋势。到了唐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儒学的地位又显著地提高了。如果说汉代的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的话,那么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就在于重振儒术之风还提倡佛教和道教。以崇儒尊孔为基本,以佛、道二教为基本辅助手段。而对佛道,则有时抬此抑彼。儒教自西汉末年流入中国以来,经东汉的传播,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而极盛。佛道在唐代虽然有很大的势力,但儒家对它们特别是佛教的抵抗也越激烈,使佛教逐渐失去其地位,使中国没有
24、成为一个佛教国家。宋代在尊孔崇儒的同时,也重视佛道,如宋真宗还亲自为佛经作注,写了崇儒论和崇释论,明确提出佛教与孔孟“迹异而道同”的思想,成为宋代僧侣最多,佛教最盛的时期。宋代儒佛融合的趋势一者是统治者提倡的结果,二者也是儒佛两家长期斗争的必然结果。儒家援佛入儒,佛家揉儒入佛,形成了两者融合的历史趋势。宋代对道教也极力提倡,尤以太宗、真宗、徽宗三朝为盛。儒道二家互相吸收彼此融合的趋势也极为明显。儒佛道三家在融合的过程中充满着长期而激烈的斗争,终于逐步建立起了以儒家为主体、融合了佛、道的新儒学理学思想体系,并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主干。理学产生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被称为
25、“理学三先生”。但是,理学的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至南宋朱熹始成大集。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按理学家们讲学的地域划分,宋代理学又分为濂、洛、关、闽四个主学派。分别以周记录片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为代表。在南宋与朱熹同时的还有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除理学之外,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学术派别。一、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他的主张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
26、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1、 三品及教育的作用1)性三品: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有上中下三品,还有仁义礼智能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人性中除了性之外,还有情。情与性相对应地也分为上中下三品。它直接继承了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中民、斗筲之性的思想。为以后宋明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做了思想铺垫。2)教育作用: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教育只能在已暄的品位之内发生作用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信)2、教育目的:通过明先王之教育实现“学所以为道”3、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
27、思想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4、 尊师重道1、师道体现着君道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5、论教学方法业精于勤、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把学习和独创结合起来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和作用人性论:孔子的三等级目的:贤者。他重人事而不重天命,所以提出了以德安民的政治主张,把希望寄托在所谓德政和提高官吏的素养上。他为圣人之道立了一个客观标准,那就是“中”。即儒家的中庸之道。2、论教师:提倡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论教学“立中道以示于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道
28、先要立志。教师要有渊博知道上下贯通学生就大量阅读。并生疑求解。教育方法要适应学生主体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助其发展。三、理学教育思想朱熹理学的核心价值就是: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公与私、义与利、王道与霸道。其中天理、天地之性、道心、公、义、王道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上层次,是居于主导、积极、正面意义的价值;人欲、气质之性、人心、私、利、霸道也具有内在统一性,属于形而下层次,是居于从属、消极、负面或应被消灭的价值,比如存天理、灭人欲,存义去利。朱熹综合批判吸收了同时代学者的思维成果,融合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而归宗于儒,建立一个兼容统摄释道、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
29、形上世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庞大新儒学体系程朱理学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就在于程朱对孔孟的仁学加以重铸与创新,以仁释理,以仁释性,提出“仁包四德”,仁具“生生”之理,以仁统摄儒释道,即以仁兼容并取代道家之道与佛家之佛性。朱熹总结的理论体系由以下要点构成:1.总原则是天人合一,通过性即理实现;2.性即理即仁;3.仁包四德;4.仁即生生;5.性一气殊(隐含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6.存理灭欲;7.性情;8.体用;9.未发、已发;10.由批评陆九渊而有儒禅之异同之辨;11.由批评陈亮而有义利、王霸之辨。理在于心为道心,道心是生于义理或发于理之心,心、性、理三者互相贯通,共同表现为善、为公、为义,发之于政
30、为王道。认识把握此理者为德性之知。 对气、实在世界现象世界的认知了解为闻见之知。汉唐儒学是外用的政治化儒学,走向僵化。理学首重内用的治心、治身之学,把心性之学作为突破口。由于治心即是道德治人,求心即是阐发人伦道德精神,因此,倡明心性之学乃可满足挽救宋代社会严重伦理危机的需要。理学家推明心性之学,以心性为儒学之本,这也是回应佛、道挑战的理论上的需要。四、朱熹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论明天理 灭人欲朱熹信守为政以德的观念,提出明人伦的实际内容就是明天理灭人欲。人性天命之性(天理)禀于理独立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明德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观念的体现气质之性(理气杂合)禀于气气厚又清,气与理一,天理昭著;气薄又浊,理在气中天命之性安顿之处人欲源于此(血气之身)根据以上人性观,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逐步达到革尽人欲,复尽天理。2、道德教育思想理学教育的核心、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其方法有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3、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五、王安石的教育思想1、主持熙宁兴学2、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1)学校应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