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59.45KB ,
资源ID:99525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525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1、青海省高二上学期学期月考历史试题高二上学期历史试题1. 在我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君主,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位期间总有一些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意义的历史事件,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 秦统一六国B. 康乾盛世C. 西晋统一D. 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由材料内容“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意义的历史事件,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可知这些历史事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影响,并且对中华民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结合选项内容可知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秦统一六国,秦的统一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故本题选择A选项。B

2、选项不能体现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C选项不满足“恒久意义”这一条件;D选项不符合“武功”这一条件。2.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确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条件限定必须是秦始皇首创的,郡县制早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已经实施,那时是秦孝公,而早在春秋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燕赵等国就开始修建长城,此两项不是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和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是由秦始皇开端,答案为B。考点: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关于秦始皇的相关史实,考

3、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3. 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 徭役、兵役繁重B. 刑罚十分严酷C. 赋税很沉重D. 人民很勤劳【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丁男丁女要服役,民众苦不堪言,由此可以得出秦朝徭役兵役十分繁重,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刑罚;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的内容;D选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点睛:解答本题要从材料入手。丁男和丁女指的是男丁和女丁,其中“披甲”指的就是服兵役,“转输”指的就是服徭役。故本题选择A选项。其余选项材料都没有涉及,故排除。4.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

4、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A. 以民为本,与民休息B.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C. 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 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从“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可以看出,这段话认为以民为本的根源是在以农为本,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特点,因此主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深层次的思想根源;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出“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选项错在没有抓住重农抑商这一政策。5. 下图是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不应该在

5、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A.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B. 唐玄奘西行天竺C. 文成公主入藏D. 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答案】D【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朝贞观时期的宰相;B选项唐玄奘西行天竺是发生在此时期,故本选项正确;C选项文成公主入藏是这一时期的史实,故本选项正确;D选项是清朝的史实,故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选项来比较各个事件发生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选项都发生在唐朝唐太宗在位时期,D选项则是清朝的史实,由此就可以得出正确选项。6.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A. 民贵君轻的思想B. 农

6、业为本的思想C. 儒法并重的思想D. “存百姓”的思想【答案】D【解析】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可以看出,材料认为要认识到人民百姓的重要性,体现出的是唐太宗的“存百姓”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君轻”的观点;B选项与材料无关;C选项材料没有涉及。7.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 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 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7、 “海上”、“耕凿从今九壤同”。这些关键词暗示的是有关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没有涉及到“海上”,因此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8.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王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 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 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 主张教育“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孔子与弟子的谈话为切入点,实际考查孔子的

8、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信息“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核心为“仁”,只有“仁”才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因此,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故选B。A项错误,只是说了仁的一个方面;C项是孔子的礼的思想;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9.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 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 儒

9、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相关影响。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历代”,明显具有片面性,不正确,秦朝就是例外。进一步可知,BCD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影响10.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

10、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A. “尚贤”B. “制天命而用之”C.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 “以法为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众多学者看中儒家思想的原因在于儒家思想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发展,有助于世界人民的民生幸福,故C项正确;A项是墨家主张,B项强调人定胜天,荀子的思想;D项是法家主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

11、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11. 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的有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C.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答案】B.考点:中庸思想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12. 马克思对

12、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A. 生物学B. 逻辑学C. 伦理学D. 生理学【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现出的是严密的论证体系,这属于逻辑学的范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主要在于生物的组成与构造方面;C选项主要论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D选项主要关注的是人本身的生命问题。13. 如果你是一位军事评论家,你认为在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中,最能保证其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A. 士兵的出身来源B. 严格的军队纪律C. 军

13、官的提拔标准D. 士兵的武器装备【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以出身来评价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不可靠的;B选项正确,军队的纪律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方面;C选项不能体现出“最”字,它也是建立在军队纪律的基础之上;D选项是外部措施,不能起决定作用。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一个“最”字。首先要将选项分为两类,一个是主观因素,一类是客观因素。很显然,主观因素起到决定作用。之后在主观因素中选取最关键的,由此得出正确选项。14. 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B.

14、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C. 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D. 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自由得到确立”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独立之后,A、C、D项符合材料,排除;B项不合材料,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华盛顿15. 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历史事件是A.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B. 1787年宪法的颁布C. 独立宣言的颁布D. 第一届联邦政府的成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

15、开,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独立宣言宣告,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们拥有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等,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所以,独立宣言的颁布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答案为C。考点:美国国父华盛顿点评:此题很简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同时学生还要深入理解为什么把独立宣言的颁布作为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6. 独立战争时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确定民主政治的原则)与“程序民主”(规定实行民主的方法)并重,美国实现“程序民主”主要是

16、通过A. 独立宣言B. 1787年宪法C. 邦联条例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B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奠定了美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C邦联条例规定美国实行邦联制;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美国自1863年起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美国实现“程序民主”主要是通过1787年宪法,故选B。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点评:1775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787年宪法的颁布,使美国确立起联邦共和制的国家政体,体现了制约平衡、三权分立的原则,开创了西方共和政体的先例。17. 某高二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评价华盛

17、顿时,写道:“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史料中,能够为他们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有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回复部下的信件,坚决表示拒绝王位1796年华盛顿发表的告别演说1799年国会发表的哀悼词中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发表的独立宣言体现的是华盛顿的“民族意识”,与民主没关系,可以排除;中“坚决表示拒绝王位”体现出他反对专制的思想,有利于民主建设,是正确的;发表告别演说表明他不在担任总统一职的决心,同样体现出他的民主思想,是正确的;选项主要讲的是别人对华盛顿的评价

18、,没有体现民主,可排除。所以,答案是D选项。本题以华盛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民主”的理解,有一定的新意。18. 拿破仑逝世前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这里的火种指的是A. 拿破仑法典B. 法兰西第一帝国C. 创造了一系列战争奇迹D. 扩大了法兰西版图【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物,“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表示的是拿破仑从古代的智慧中吸取养分创造出有利于法兰西的事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拿破仑法典,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

19、后来灭亡,不是最值得骄傲的;C、D选项都不是从古代吸取养分的事件。19. 有位高二的学生为了便于记忆,将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列表整理,请指出他哪项整理错了措施意义A政治改革政府;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B经济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军事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D宗教废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实现了法国国教与拿破仑信奉宗教的统一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拿破仑建立的是帝国,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目的就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B选项说法正确,这是拿破仑在经济方面的措施;C选项正确,这是拿破仑在军队方面进行的改造;D

20、选项错误,拿破仑并没有废除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在其加冕的时候还有教皇去主持。20.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 “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 “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 “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 “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答案】D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21.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

21、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A. B. C. D. 【答案】B【解析】材料中分析出孙中山成功推翻清王朝的原因是孙中山的几个口号把主题摸对了,依据所学知识,孙中山的几个口号指的是三民主义,其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故说法正确;说法与材料内容无关。故答案选

22、B选项。22.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A【解析】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A项的表述最全面。B项是从辛亥革命对人民的思想方面的影响来说的;C、D项材料均未体现。23. 下图的内容表明图中的人物主张A.

23、 用暴力的方式反抗殖民统治B. 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进行抵制C. 号召恢复手工纺织和抵制英货D. 逐步进行抗税斗争【答案】C【解析】材料中给出的图片中的人物是圣雄甘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主张恢复手工纺织和抵制英货以发展民族工业,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B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不是甘地的主张。24.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永远牢记着他。”这句话是为谁而写的A. 孙中山B. 甘地C. 马克思D. 列宁【答案】B【解析】从“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这位人物反对

24、战争反对暴力,所以可以得出这一人物是圣雄甘地,他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孙中山是用暴力来推翻政府;C、D选项都是提倡用暴力来推翻国家机器。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提到“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说明这一人物是主张和平的,不主张暴力,用非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由此就可以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25. “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此材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目的是A. 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和合作B. 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C. 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D. 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答案】A【解

25、析】分析题干,宣言把第一国际定位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题干只是强调“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并没有强调“领导”的作用,更没有“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故排除B、C选项。而D项只是其成立后起到的其中一方面的作用,但不符合题干“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一主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26. 下图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A. 创建“第一国际”B. 创办新莱茵报C. 创立马克思主义D. 研究垄断组织的出现【答案】D【解析】图片中给出的人物是马克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6、马克思创建了“第一国际”、创办了新莱茵报,也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所以A、B、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马克思已经去世。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垄断组织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此时马克思已经去世,不可能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故可以已选出正确选项。27.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

27、是在A. 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B. 二月革命中C. 七月事件中D. 十月革命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列宁早期的斗争是反对沙皇的专制制度,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在二月革命中。28.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 采取余粮收集制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 实施新经济政策D.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战

28、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B项不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D项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新经济政策29.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B. 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C. 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答案】B【解析】所谓的“改良主义”主要强调的是这一政策中有资本主义的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市场关系上,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改良”的特点;C选项弄错了改良的对象;D选项没有明确材料中的具体内涵。30. 一位美国记

29、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一“伟大传奇”过程中具有转折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 八七会议C. 遵义会议D. 会宁会师【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和“毛泽东”等关键词可以得出,这一历史事实是红军的长征。在红军长征中,具有转折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遵义会议,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红军长征的导火索;B选项发生在红军长征之前;D选项是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从材料中的描述中认清这一历史事实是什么。从关键词中可以得出红军长征的信息,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关

30、键性的转折,由此选出正确答案。3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A. 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与俄国共产党走了同样的道路C. 共产国际给中共下达了相关指示D. 毛泽东有天才般的独到见解【答案】A【解析】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两个部分主要是革命对象的不同,这是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所以本题选择A信息。B信息错误,中国具有自身的特殊国情,并不与俄国相同;C选项说法错误,中国的革命道路最主要是自己探索出来的;D选项过度突出了毛泽东的个人能力,这条道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32.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答案】A【解析】题干中体现的分别是南京临时政府与新中国的成立,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政治由封建君主专制开始向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社会转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渡,故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改写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