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0 ,大小:81.73KB ,
资源ID:99515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515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1、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第6章 溶解现象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学习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情感目标: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溶液的性质学习难点:从微观上来认识溶解、乳化、溶解热效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探究活动:1几种物质在水中分散情况,探究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共同点及其区别2物质溶解至水中的温度变化情况3通过溶液的

2、形成,探究导电性的原因知识预备: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及其应用事例应用洗衣粉分散到水中洗涤衣服将青霉素粉末分散到NaCl溶液中有利于注射及吸收将奶粉、速溶咖啡分散至水中饮用氢氧化钙粉末分散至水中粉刷墙壁知识整理: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讨论、分析被分散物质原有状态振荡后实验现象分散微粒静止后现象分散特征共同点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溶解,液体变成紫红色K+、MnO4-不分层不沉淀无明显变化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食盐无色晶体溶解,液体没有明显变化Na+、Cl-氯化铁黄褐色固体溶解,液体变成黄色Fe3+、Cl-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溶解,液体变成蓝色Cu2+、SO42-蔗糖无色晶体溶解

3、,液体没有明显变化蔗糖分子粉笔灰白色固体不溶解,液体变浑浊固体小颗粒产生沉淀不均一不稳定食用油黄色液体不溶解,液体变浑浊液体小液滴产生分层2结论(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

4、淀现象PS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3物质溶解的现象(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化/水12/溶解硝酸铵固体3-9溶解氯化钠固体120溶解氢氧化钠固体31+19解释:(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

5、体中。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4乳化现象

6、及乳化剂(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于洗涤剂,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理等。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水蔗糖水食盐水凝固点/0-2-3(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样品蒸馏水蔗糖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

7、液氯化钠固体现象电珠不亮电珠不亮电珠亮电珠亮电珠亮电珠不亮微粒H2OH2O,蔗糖分子H2O,Na+,OH-H2O,Na+,Cl-H2O,H+,SO42-Na+,Cl-结论不导电不导电导电导电导电不导电(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

8、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稀硫酸就能导电有关问题:(1)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答:固体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了(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答: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答:增强水的导电性例题:例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

9、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

10、混合物 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中可以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例3 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小球将( )A上浮 B下沉 C不变 D无法判断分析:向水中加入食盐,会使液体的密度增大,由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上浮,选A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学习目标:认知目标:

11、1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2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熟练完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能力要求: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情感要求: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质、溶剂的判断。2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溶液稀释的计算。学习难点: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探究活动: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知识整理:一溶液的组成1溶质、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12、;如:NaCl 固体溶于水中后形成氯化钠溶液,溶质为NaCl,溶剂为H2O;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溶质为HCl,溶剂为H2O;(2)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将90mL的汽油与10mL的植物油混合形成的溶液,汽油为溶剂,植物油为溶质(3)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把水看成溶剂,其他物质为溶质;如:将9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酒精(4)当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要判断准确溶质如:将CO2气体通入水中后得到的溶液,溶剂是水,溶质应该为碳酸。(5)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四

13、氯化碳、汽油、酒精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例1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溶液名称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白磷的四氯化碳溶液硝酸钾溶液医用酒精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溶液碘酒溶质HClH2SO4Ca(OH)2白磷KNO3酒精FeCl2碘溶剂H2OH2OH2O四氯化碳H2OH2OH2O酒精2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m(溶液)=m(溶质)+m(溶剂),即溶液的质量就有加和性;V(溶液)V(溶质)+V(溶剂),即溶液中体积不具有加和性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粗略的表达:浓溶液和稀溶液(2)较为精确的表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意:(1)质量分数一般是呈小数,为比值,没有单位;(2)分子分母中单位应该相同;(3)表示

14、溶液组成的方法,也有体积分数。二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 g溶液,蒸干后得到2.8 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KCl)=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 k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 kg16%24 kg需要水的质量为:150 kg24 kg1

15、26 kg答:配制150 kg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 kg和水126 kg。3溶液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例3? 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g98x20x=345g需要水的质量为:245g50g195g答: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 g。例4: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的1/2 B.蒸发掉(1/2)Ag溶剂 C.蒸发掉溶剂的15% D.加入(3/20)Ag NaNO3 E.加

16、入(3/14)Ag NaNO3解析:设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为,据定义式:Ag15%/(Ag) 100%=30%解得=(1/2)Ag 选B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y,据定义式:(Ag15%+y)/(Ag+y) 100%=30%解得y=(3/14)Ag 选E则正确选项为B、E4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5 32.5克锌与密度为 1.30g/cm3的硫酸溶液100毫升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2)硫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反应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此题综合了不少知识内容,其中包含了密度、体积、质量换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包含在内。注意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并将纯量代

17、入方程式。溶液中只有参加反应的溶质才能代入方程。解答:设可得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为z,硫酸溶质为y(2)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硫酸锌溶液质量分数为 点拨:此题的关键步骤在于求反应后的溶液。求该溶液有两个作法(一),总量守恒计算法。将反应物一边的除不溶于水的杂质也不参加反应的杂质不计再内其它物质全部加起来,叫总量。例如,溶液中不参加反应的水也再内。减去生成物中沉淀后脱离反应体系的质量还要减去生成物中的气体,因气体已挥发掉。(二)溶液组成计算法。生成物溶质加上水,水一般最多时有三处,反应物中有酸和碱等溶液,除溶质外余下的水量,和酸碱反应中和后生成的水。典型习题1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 的一

18、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 之比。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 g。2、将30g氯化钠溶于70g水中,制取氯化钠溶液,则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中含H2SO4 g,水 g;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 1.14g/mL)的质量是 ,其中含溶质H2SO4 g,含溶剂水 g。4、现有 80g 质量分数为 10% 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 ,溶剂的质量为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19、g 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加入硝酸钠 g;(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则应蒸发水 g;(6)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则应加水 g;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6、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固体氢氧化钠12.5g 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一半C、加入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蒸发掉50g水 E、加入5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7、将m g

20、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 p% 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8、在45g20%的KCl 溶液中加入 8g KCl后再加入14g水,所得溶液恰好为20的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10、汽车、电机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现用 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

21、该稀硫酸。问: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其中溶质的质量为 。将1 L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8%的稀硫酸,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 L,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 kg。11、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10203040506070NaCl35.8g36.0g36.3g36.6g37.0g37.3g37.8gKNO320.9g31.6g45.8g63.9g85.5g110g138g通过分析上表数据,你有哪些发现?写出KNO3和NaCl具有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在50时,100g水中加入90g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22、质量为。在10时,Na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KNO3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不同的物质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24%硝酸钾溶液2%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水示例47方案1方案2方案3参考答案:1、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100,溶质氯化钠202、30%3、20,80,114g,22.8,91.24、8g,72g ;8%;28%;10;40;805、A 6、ADE 7、C 8、25.4%9、 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砝码和药品放反了提示:这

23、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回答计算错误如:水算多了;氯化钠算少了;称量氯化钠操作错误如:天平读数有误;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天平未调零等;用量筒量取水时错误如:水量多了(或量取水读数时仰视);氯化钠中混有杂质;烧杯中有水等。10、(1)1840g,1803.2g 4.6L 6.44kg11、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明显;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非常显著。2030。 185.5g。 大于。12、24%硝酸钾溶液2%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水方案119方案257方案345413、(1)计算:所需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00g0.5%=2g,

24、所需水的质量为400g2g=398g,相当于398mL水。(2)称量:用天平称取2g高锰酸钾,放入500mL大烧杯中,用量筒量取398mL水,倒入盛有2g高锰酸钾的烧杯中。(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高锰酸钾完全溶解即可。14、分三次漂洗好。提示:用4500g水一次漂洗“拧干”的湿衣服上含有洗涤剂的质量为:。分三次漂洗,第一次漂洗“拧干”的湿衣服上留有洗涤剂的质量为:第二次漂洗“拧干”的湿衣服上留有洗涤剂的质量为:第三次漂洗“拧干”的湿衣服上留有洗涤剂的质量为: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能够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3认

25、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认识结晶的两种方法和应用能力目标:1能够从定义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2能够通过物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具体问题3能够初步学会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利用已学的溶液知识来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结晶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应用,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探究活动:利用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知识整理: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2探究实验: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试管1234567物质1gN

26、aCl1g蔗糖1gCa(OH)23gKNO33gKNO35mL食用油5mL食用油溶剂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汽油温度室温室温室温室温加热室温室温现象全溶全溶不全溶不全溶全溶不溶溶解结论:(1)由2、3可知,不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所不同;(2)由6、7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3)由4、5可知,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性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应用:我们利用其他溶剂来溶解水不能溶解的物质如:氯仿溶解有机玻璃;酒精溶解香精;香蕉水用来溶解油漆等3饱和溶液

27、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点:a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某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已经是饱和了,但是改变温度或者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了。如: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1.6gKNO3恰好得到了饱和溶液;如果是31.6gKNO3溶解在200g水中,就得到了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了;相似的,25时,100g水中溶解了31.6gKNO3得到的溶液也同样是不饱和溶液。b.必须指明是何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对于某温度下的

28、饱和溶液,仅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其他物质可能还能继续溶解。如:20时,一定量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蔗糖,还可以继续溶解。(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 当然,也具有特殊情况。(4)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而如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具有其饱和溶液。(5)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为了

29、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浓溶液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稀溶液则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常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a(OH)2为0.17g,为稀溶液。),不饱和溶液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是,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例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非常浓的溶液 B.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C.很稀的溶液 D.比该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分析: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故答案应该选D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公式:(2)理解定义中的注意点:a.定温: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某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