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9 ,大小:115.98KB ,
资源ID:9944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44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docx

1、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纯粹理性批判初读【读书笔记】即使手头有邓晓芒的指要、华特生的讲解,我还是觉得纯批实在难读,如果不是边看边做笔记的话我可能理解得更吃力。现在终于读完了,我把笔记整理下来。其实有很多段落我还未能很好地理解,只是我已耗了好些时候了,时间不等人,我想接下去读实批先,毕竟要将纯批“毕其功于一役”对我来说是不现实的。我读的是邓版,为方便自己翻查,页码都用邓版的(而不用A/B页码)。总之希望朋友们多加指点。导言 【约定和解释】 先天的(a priori):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P1)。先天的知识是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经验所发生的知识。(P2) 后天的(a posteriori

2、):在经验中有其来源的(P1),后天的知识是个别的、偶然的、相对的。 纯粹的: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则称为纯粹的。(P2)“每一个变化都有其原因”是先天判断,但由于变化这个概念来自经验,所以它还不是纯粹的判断。 对象、对象概念、对象意识:(1)一般是指:对象在认识中实际所起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表象结合于一身的同一性,亦即对象概念。不过对象的同一性归根结底是意识的同一性。(参见史(张)P548)客体(对象,object)是在其概念中结合着一个所予直观的杂多的那种东西。(P92)诸表象就其在这种关系中(在空间和时间中)按照经验的统一性法则而被连接和能够得到规定而言,就叫做对

3、象。(P407);(2)也有时候指物自体。 经验:(1)直接的感知,即知觉判断;(2)包含了知性对知觉的加工改造租用,称为经验判断。此两种判断共同称为经验的判断/经验性的判断。(指P48) 理性(Vernunft):(1)广义的,指人心“依据先天原理进行判断的能力”,因而包括人心全部能力的先天原理在内的一切先天要素的源泉;(2)狭义的,指人心中最高层的思维能力,是产生一般形而上学的内在根源;(3)指包括知性和狭义的理性;(4)知性的同义词。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康德把“知性”当广义的理性用。 分析判断:谓词包含于主词,是说明性的判断。 综合判断:谓词完全外在于(不包含于)主词,是扩展性判断。 纯

4、粹理性:纯粹理性就是包含有完全先天地认识某物的诸原则的理性。(P18) 先验的: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这样的概念的体系就叫做先验哲学。(P19)康德哲学中“先验的”一词总涉及我们认识能力中先天判断可能的条件。 先天和先验的区别在于:只有那种使我们认识到某表象(直观或概念)知识先天地被运用或只是先天地才是可能的、并且认识到何以是这样的先天知识才叫做先验的。(P55) 【基本思路】 导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但知识却不是“都从经验中发源”,因为很可能,“我们的经验知识也只是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从自己本身

5、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P1)但康德留待下文再详细论说,在此小节他主要是区别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的知识。 第节.如果有一个命题与他的必然性一起被同时想到,那么它就是一个先天判断。(P2)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就是一种先天知识的可靠标志,而两者也是不可分割地互相从属的。(P3)可见康德将先天等同于普遍必然。一切数学命题都是纯粹先天判断,在知性使用中的例子是“一切变化都必有一个原因”。(P3)先天性的东西不仅在判断中,在部分概念中也表现出来。例如从“物体”这个概念中将颜色等经验性的东西抽掉,最后剩下空间是无法去掉的,空间概念具有普遍必然性。由此可见,空间概念“在你的先天认识能力中有自己的位置。”(P

6、4)“实体”概念也是如此。 第节.后文的先验方法论中,康德将理性比喻为一个球体,是有体积边界的。离开经验后,我们就不要用未经检验的理性来推断上帝、自由、灵魂不死的问题。数学给了我们一个范例表明理性离开经验也可成功运用。但“数学固然知识在对象和知识能表现在直观中这一限度内研究它们,但上述直观本身可以先天地给予,因而和一个单纯的纯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P6),这就是说,数学研究的只是直观中的对象,而不是“单纯的纯概念”的分析。接着康德用了在空气中的鸽子希望没有空气的著名比喻批判了柏拉图式的抛弃感性知识,进入纯粹知性的“真空”的做法。这只能一无进展。旧形而上学很大程度上只是“分析我们已有的那些关于

7、对象的概念”,此外还偷换原则、概念。 第节区分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而经验判断必定是综合判断。最后,康德确信先天综合判断不倚靠经验,“先天的思辨知识的全部目的”是综合判断。(P11) 第节的目的如标题所言,是要说明“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首先,“数学命题总是先天判断而不是经验性的判断。”(P12)但和其他的一些学者不同的是,康德断言“数学的判断全部都是综合的。”(P11)先看算术,7+512是先天综合命题,因为“7+5”只包含了“两个数结合为一个数的意思”(P12),但具体是哪个数,是不包含在这个“主词”当中的。再看几何也是一样,例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命题

8、,“直”的概念不包含有“最短”的概念,可见它是先天综合判断。接着康德说明,我们想到谓词“应该”包含于主词,这并不能算分析判断,而要在主词中“实际上”,哪怕是模糊地想到什么,才算是分析判断。其次,自然科学(物理学)也包含先天综合判断,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再次,形而上学也“应该”(而不是已经)包含先天综合知识。 第节.纯粹理性的总课题在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而存在”(P16),只要人类理性扩展到思辨的地步,就会有形而上学。但康德认为我们首先“必须使理性能够确定地判断它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它的对象”,故此,我们要研究的是其实是“形而上学作为科学

9、是如何可能的。”(P17) 第节.康德说纯批的研究只是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并非一种学理,“纯粹理性批判是完备的先验哲学的理念”(P21),就思辨方面而言它只是否定性的,用来澄清我们的理性、校正我们的知识,是一切先天知识有无价值的试金石。在先验方法论中,康德说:“我们可以把纯粹理性批判看作纯粹理性的一切争执的真实的法庭。”(P548)道德原理和概念都不属于先验哲学,“因为一切实践性的东西,就其包含动机而言,都与属于经验性知识的来源的情感相关。”(P21)最后,康德预言了下文的要素论和方法论的划分,并说明人类知识两大主干的根基就是:(1)感性,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2)知性,通过知性,对

10、象被我们思维。 一、先验要素论第一部分 先验感性论16【约定和解释】 直观(Anschauung,直接地(an)看到(schauen):一种知识不管以什么方式和手段同对象发生关系,它借以同对象处于直接关系之中、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都以之为目的的那种知识,就是直观。只有感性才能给我们提供出直观。(A19)康德认为感性直观时我们全部认识和思维(知性)的基础、对象、内容、质料的唯一来源。(指P68)能够先于一切思维被给予的表象叫作直观。(P89) 感性:通过我们被对象(指物自体)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接受)能力,就叫做感性。(A19)一切后天经验的感性知识(经验性的直观)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某种普

11、遍必然性它至少使我们关于这个对象的表象与单纯的梦境区别开来了。(指P72) 感性直观:感性直观即直观,可分为纯直观(空间和时间)和经验性直观(包含质料和纯直观)。(参见P98/B147)感性直观能力真正说来只是以某种方式连同诸表象一起被刺激起来的接受性。(P406) 感觉: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P25) 经验性的直观: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P25)经验性的判断就是知觉判断,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等于经验判断,经验判断是经过知性范畴综合统一而形成的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 现象: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P25)“现象”既可以指感性

12、直观对象(经验性的直观的对象),又可以指知性的对象,广义来说,它包括人的一切经验的和可能经验的对象,即作为现象界的自然界。(指P71)现象是能够被直接给予我们的唯一的对象。(P121) 康德的“现象”有两个词,(1)德文Erscheinung,又翻译为“出现”、“显现”,有时指未经范畴整理过的感性现象;(2)拉丁文Phaenomenon,往往特指那些经过范畴的综合而统一为对象的现象。(参见指P222) 质料、形式:在现象中,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P26)。使得现象的杂多能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形式。感性的这种纯形式本身也叫做纯直观(P26)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予的,但其

13、形式却必须是全部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P26)康德举例说明纯粹直观的获得,例如从物体表象里把知性想到的、感觉的东西统统除开,则可从经验性的直观中得到留下的东西,即广延和形状,这些属于纯粹直观。纯粹直观只可阐明,而不可界定或定义,因为它是下定义(如数学定义)的前提,它本身不再能定义个别经验事物(下定义的最终材料)和先天给予的概念(下定义的前提)本身都是不可定义的。(指P75) 外感官:借助于外感官(我们内心的一种属性),我们把对象表象为在我们之外,并全部都在空间之中的。(P27) 内感官:内感官则是内心借以直观自身或它的内部状态的,它虽然并不提供对灵魂本身作为一个客体的任何直观,但

14、这毕竟是一个确定的形式,只有在这形式下对灵魂的内部状态的直观才有可能,以至于一切属于内部规定的东西都在时间的关系中被表象出来。(P27)在P37,康德间接给出另一种解释:内部感官就是我们自己的直观活动和我们内部状态。其实康德第一版将内感官视为经验性的自我意识,而在第二版,经验性的自我意识是内感官的一种规定,内感官知识一种具有先天直观性是(时间)的被动接受表象的官能,就形式而言内感官是时间,就内容而言内感官是一切表象的总体。(参见指P161) 阐明:将一个概念里所属的东西作出清晰的(哪怕并不是相近的)介绍。(P28)先验的阐明就是将一个概念解释为一条原则,从这条原则能够看出去他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

15、。(P30)这也可以看作一种演绎。 (客观)实在性:即客观有效性(P32)、普遍必然性(指P142)。 【基本思路】 先验感性论暂不讨论思维对对象意识的作用。在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中,康德对时间和空间的论述方式乃至步骤都非常相似。形而上学阐明的目的是说明时空形式的先天直观性质,先验阐明可视为在此基础上继续说明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时空的形而上学阐明如下: 第一、时空不是从外部或内部经验中抽引出来的经验性的概念。要使主体能够把某物表象为一个外在于我的物体,必须有空间表象作基础。同理,如果不是有时间表象先天地作为基础,同时和相继甚至都不会进入到知觉中来。(P34)可见,空间表象不能从外部现

16、象的关系中由经验而来,相反这种外部经验只有通过上述(空间)表象才可能。(P28)同样的道理可用于时间。 第二、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之基础的必然的先天表象。(P28)原因是:对于空间不存在,我们永远不能形成一个表象,虽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空间中找不到任何对象。(P28)另外,在第二版删掉的第一版中,康德认为如果空间表象是从外部经验中抽取的后天概念,则数学原理就像后天知识一样只有偶然性了。 时间是为一切(即包括外部、内部)直观奠定基础的一个必然的表象。(P34)原因雷同:我们不能在一般现象中取消时间本身,尽管我们完全可以从时间中去掉现象。(P34) 这一条和第一条阐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更突出了

17、时间的基础性。外部经验对象不仅要以空间为条件,最终还是要以时间为条件,内感官的现象则仅仅以时间为条件就够了。(指P79)在先验阐明中,康德说:“所有一般现象、亦即一切感官对象都在时间中,并必然地处于时间的关系之中。”(P37)以上两条阐明时空的先天性。 第三、空间决不是关于一般事物的关系的推论的概念,而是一个纯直观。关于这里说的“直观”和“概念”,可参照华特生的解释:直观和概念的分别是这样在康德的逻辑一书第1页上说的:“所有知识的模式,即所有表象都是有意识地归之于一个对象,要(么)就是直观,要(么)就是概念。直观是一个个体的表象,而概念是一个一般的表象,即一个反思的表象。概念和直观对立;因为它

18、是一个一般的表象,是几个对象共同的东西的表象,因而是就它能包含在不同对象里而言的一个表象。”(康德哲学讲解(华特生著、韦卓民译)P72)空间方面一切有关空间的概念都是以一个先天直观(而不是经验性的直观)为基础的。因为我们只能表象一个唯一的空间。(我们理解中的)空间的组成部分只有在唯一空间中才能被设想。(P29)比方说,“人”是一个概念,因为“人”有许多不同的对象,这些对象性质上有所不同。但“空间”只能是纯直观,因为我们只有唯一的一个空间。如果我们说到“许多空间”,我们的意思并非有许多个空间,就像许多个不同的人一样,而是指同一个空间的许多组成部分而已。同理,时间也是纯直观,因为时间只有一维,这不

19、可能从经验中引出来,因为经验不提供严格的普遍性和确定性。 第四、空间被表象为一个无限的给予的量,在这条阐明中康德实际上预设了时空无限性(对比先验辩证论)。普通的概念可以被设想为一个被包含在无限数量的各种可能的表象中,例如书的概念可以包含无数本书,所以将这些表象都包含在“其下”,没有任何概念本身能够被设想为彷佛把无限数量的表象都包含于“其中”的,但“空间”却偏偏可以。结论是:“空间的原始表象是先天直观,而不是概念(注:康德这里说的“概念”是指“经验概念”)。”(P30)在时间的阐明中,康德还提出“只能通过唯一的对象被给予的表象就是直观”的观点辅助论证。 最后,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必空间多一条:时间

20、的一切确定的大小只有通过对一个唯一的、作为基础的时间进行限制才有可能。于是,时间表象必定不是由概念给予的,而必须由直接的直观来为它奠定基础。(P35) 以上阐明了时空不是概念而是直观。 先验的阐明如下: “几何学从本原上就是直观;因为从一个单纯的概念中引不出任何超出概念之外的命题,这却是几何学中发生的情况因而必须是纯粹的而不是经验性的直观。”(P30)一个能于自身中先天地规定客体概念的外部直观,只有当这表象仅仅作为主体外感官的一般形式时,才能寓于心中。可见,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命题既不是来自经验、也不是从概念中分析出来,而是由空间直观构成的。而且,空间是外感官唯一的“先天客观的表象”,因为从其他表

21、象中无法引出像几何学这样的先天综合命题。康德强调,空间中直观到的都非自在之物,空间亦不是事物“自在地自身固有的形式”,外部对象只是感性的单纯表象,自在之物不可知。 另外在P32,康德还提示了一点,人只有时空两种直观形式,但其他思维存在物是否受到和我们一样的束缚,则未可知也。不过在第二版B72,他又补充道:“我们也并不需要把空间和实践中的这种直观方式局限于人类的感性;又可能一切有限的有思维的存在者在这点上是必须与人类必然一致的(尽管我们对此无法确定)。”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普遍有效的感性直观是派生的直观,而非本源的直观,因而不是智性直观。 “算术作为有次序的相继运动依赖于时间作为直观形式的根本性质

22、即前后相继性。”所以,时间“使有规律的计数称为了可能”。(指P84)另外,康德补充道,变化和运动的概念也只有通过时间表象才可能。 78 在先验感性论余下的部分,除了作出总结,例如强调区分现象和物自体等(在提到莱布尼茨沃尔夫将感性和智性的区别仅仅视为“逻辑上”的,即后者比前者清晰,后者可把握物自体的时候,康德重申这点)之外,康德着重分析了时空的两大本质特性: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后者乃前者的前提。经验的实在性指时空对经验现象必有作用效力;先验的观念性是指时空并非实存,非事物属性,而纯粹是先天直观形式,抛弃感性直观则无时空。时空是实在的,但非绝对实在(相对于物自体而言);时空是主观的,但并非

23、纯属主观引人而异,是对经验现象有普遍必然效力的,具有客观性。先验观念论康德有时也称为形式的观念论:“我在别处有时也把它称之为形式的观念论,以便把它和质料的观念论即通常的观念论区别开来,后者怀疑或否定外部事物本身的实存。”(P405注释),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也可视为一个银币的两面,因为实在的东西都只在经验中,即在时空直观形式中的。 经验的实在性不等于先验的实在性,先验的实在性,亦即“绝对的实在性”是一种独断论的观点,认为时空有超出感性经验范围的客观实在性;先验的观念性不等于经验的观念性(质料的观念论),经验的观念性正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典型观点,认为经验的一切包括时空皆为主观。先验的实在性

24、的观点在哲学史上早就被观念论(Idealismus,既可译为“唯心论”,又可译为“观念论”)推翻:“外部对象的现实性不能有任何严格的证明”(P39)。“主张空间和时间的绝对的实在性的人,不论他们把这种实在性看作是自存性的还是仅仅依存性的,都必然要于经验本身的原则不相一致”(P40)。那些把时空实在性看作“自存性”的人(牛顿)的弊病在于他们只是假定了两种不可思议的杜撰之物而已;把时空实在性看作“依存性”的人(莱布尼茨)的弊病在于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命题就变得没有任何保证了,而且会否认数学对现实事物有其效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006-10-28 12:22:46英语格言 Better

25、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犬首,不作狮尾。中流推移头衔:古典牧童升级版:)等级:5笑傲江湖,威望:3,文章:446,积分:2580,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4年3月10日,第 2 楼, 第二部分 先验逻辑 导言 先验逻辑的理念 【约定和解释】 理念(Idee):可以理解为“概念”的意思,但并非指一般的、但有经验内容的概念,而是纯粹理性的概念。(指P97) 知性:自己产生表象的能力,或者说认识的自发性。(P52)知性一般说就是认识的能力。(P92)在先验演绎中(P131),康德归纳了知性的几种解释:(1)认识的自发性(与之对立

26、的是感性的接受性);(2)思维的能力;(3)概念的能力;(4)判断的能力。 先验逻辑:一门关于纯粹知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科学的理念,用来完全先天地思维对象。这样一门规定这些知识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就是先验逻辑。(P55) (先验)分析论:普遍逻辑把知性和理性的全部形式职能分解为各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描述为对我们的知识所作的一切逻辑评判的诸原则,逻辑的这一部分就是分析论,并因此而至少是真理的消极的试金石。(P57)先验分析论:先验逻辑的申述纯粹知性认识之诸要素、申述那些任何对象要能被思维都不可或缺的原则的部分,就是先验分析论,同时也是真理的逻辑。(P58) 辩证论:被当成工具论的普遍逻

27、辑。(P57)普遍逻辑若作为工具论看待,任何时候都会是一种幻相的逻辑,就是说,都会是辨证的。(P58)辩证论只不过是“幻相的逻辑”,是一种“诡辩者的技艺”。 【基本思路】 知识来自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就是感性,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直观永远只能是感性的。感性表象有偶然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就是知性,通过知性,对象被思维。知性运用主体提供的概念对感性杂多进行规范,使之获得规律性和必然性而成为对象。思维活动之前只有一连串的意象相续,思维将它们分别开来并归到不同对象。感性和对象的关系是直接的,而知性和对象的关系是间接的,知性“要建立的

28、正是主体与对象的区别”。(指P99)“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P51)虽然感性也区分为形式和质料,但二者之和对知性而言只是质料。纯粹直观只包含直观形式,而纯粹概念只包含一个对象的思维的一般形式,即范畴。感性和知性没有不同的优先等级,无感性则不会有对象给予我们,无知性则无对象被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P52)从后半句可知,“感性直观的内容离开了思维,就不能成为被意识着的对象。”(指P100)当然,“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知性中有直观或者直观中有知性,乃是说直观无概念仍然是直观,不过盲目无章;知性无直观还是知性,但却是空洞无用的。

29、在这部分导言的第节,康德顺带论及了真理标准的问题。什么是真理?一个流行的解释就是真理乃知识和它的对象一致。但这里只是错误的提问引出错误的回答,有如一人挤山羊奶一人去接。真理的“普遍标准” 意味着“适用于一切对知识对象不加区别的知识的东西”,但真理又恰好是与内容相关的,故追问这一内容的真理性的标志是荒谬的。所以,对知识的质料(内容)而言无普遍性标志。真理的形式倒是有标准,即一般思维的形式,不过这不充分,因为它仍总可能与对象矛盾。 亚里士多德以来将形式逻辑就被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前者指像三段论这样的推理形式,后者指智者派、苏格拉底等人在对话中常常运用的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辨析思维去追求真理的方法,

30、即柏拉图所谓“辩证法”。(指P107)形式逻辑的辨证论也是超出合法范围的滥用。 康德对一般逻辑的划分如下: 纯粹的逻辑(形式逻辑,知性的法规 抽掉经验内容) 要素/普遍的逻辑(先天) 一般逻辑 应用的逻辑(有经验成分) 工具论(后天,特种逻辑) 形式逻辑不管内容,后天经验科学的特种逻辑无普遍性。先验逻辑综合二者的有点,以纯粹理性本身为对象,其“内容”非经验性的,而是纯粹理性本身的先天知识内容。(指P102)先验逻辑不抽去知识和对象的一切关系,而只抽去一切经验性的关系(换句话说,先验逻辑不像形式逻辑那样抽掉一切内容,而只是抽掉经验性内容),却留下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必然性的先天关系,并由此出发去考察

31、纯思维(纯知识)与对象先天一致是如何可能的,亦即要解释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从而间接说明经验的一切综合判断的可能性。可见先验逻辑立足于认识论,它正是要研究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条件。先验逻辑只是“对经验性使用加以评判的法规”。 先验逻辑关注的是知性。单靠逻辑不足以对对象作出判断,知性会有对根本无法给予我们的对象作出判断的错误。纯粹知识(康德应该是指纯粹概念)的使用基础是:“它可以应用于其上的对象是在直观中给予我们的。”(P58)换句话说,知性的对象必在感性直观中被给予我们,知性没有直观,不能凭空捏造对象。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约定和解释】 概念分析论:概念分析论不是指对概念的分析,而是对知性能力本身的分解,为的是通过我们仅仅在作为先天概念诞生地的知性中寻找这些先天概念并一般地分析知性的纯粹运用,来探究这些先天概念的可能性。(P61) 机能:把各种不同的表象在一个共同表象之下加以整理的行动的统一性。(P63) 综合:把各种表象相互加在一起并将它们的杂多性在一个认识中加以把握的行动。(P69)综合是想象力的结果,没有它我们就绝对不会有说明知识,它是知性的一种机能。(P70) 思维:凭借概念的认识。(P63)思维就是把给予的直观与一个对象联系起来的行动。(P224) 范畴,即纯粹知性概念:赋予一个判断中的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