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5 ,大小:87.08KB ,
资源ID:992941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29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1、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认识乘法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乘法作比较充分的准备。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联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备继续学习乘法的条件。在已学过的加法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两个数相加和三个不相同的数连加,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由于接触较少,显得相对陌生。为此,教材在教学乘法前加强对几个相同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一位数连

2、加的能力,为学习乘法扫除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2、让学生充分体会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教材没有把乘法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意义的两个主要内涵:在几个相同数相加时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简便。3、把理解乘法意义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的过程。乘法意义属于运算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一般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把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实践中应用概念并进一步拓展概念”,可见概念的形成始终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的

3、数学教材先教学乘法意义再教学乘法应用题的内容结构,从蕴含乘法意义的例题起,就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

4、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第一课时、认识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认识乘法)读课题二、 新授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

5、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教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图。(2)例1,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3)例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4)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6、。3、教学例2(1)出示例2图(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

7、数叫积。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4、教学“试一试”(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说一说,列算式。说一说。先说一说,在填写,

8、完成“试一试”。列算式,说一说。读一读。说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说一说。回答问题再填写。三、 完成“想想做做”151、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学生填空独立完成2、完成“想一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3、完成“想想做做”3(1) 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

9、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5、完成“想想做做”5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完成“想想做做”15。四、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说一说。教后小记:第二课时、练习一(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想想做做”15。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准备:学具(小棒)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

10、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练习一(1)指名回答。说一说。二、完成练习1、第1题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2题a(1)出示第1小题图。(2)提问:有几缸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b(1)出示第2小题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

11、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3、第3题(1)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6、完成“想想做做”5(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2)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比较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较简便?(3)老师小结。完成练习的第15。学生独立操作

12、,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分小组活动,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教后小记:第三课时:练习一(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教学目的: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复习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 ( )( )=( )2+2+2+2+2+2 ( )( )=(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 )个( )相加( )( )=( )或( ) ( )=( )3、

1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一(2)回答问题再填写。二、完成练习1、第6题。(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2、第7题出示第7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3、第8题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

14、法算?4、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第10题(1)出示第10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回答问题再填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汇报结果。三、作业布置:机动教后小记: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教科书不是把

15、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

16、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三、课时划分:共12课时第一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第7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17、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准备:CAI课件、小棒若干。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1、 情景一、玩翘翘板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2、 情景二、玩荡秋千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

18、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3132 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 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

19、四十六。)想一想:414243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4、 试一试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看情景图,回答问题,学习3的乘法口诀。看情景图,回答问题,学习4的乘法口诀。试编1的乘法口诀。二形成应用1、 读读2、3、4的乘法口诀。2、 课本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3、 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完成“想想做做”第14

20、题。师生游戏“找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说一说。四课堂作业课本第9页1、2、3、4题。教学小记:第二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教学内容: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本第10页第510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课本第10页第10题的主题图。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小组背 男、女生背 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句口诀

21、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 23= 41= 22=14= 43= 24= 33=背一背,交流记法。说一说口诀的意义。算一算。二、拓展。 1、课本第10页第8题,学生独立填写。2、第9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3、投影显示第10题图片。(1) 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 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3) 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

22、答案。完成第5-10题。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说一说。四、课堂作业课本第10页第5、6、7题。做作业。教后小记:第三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乘加、乘减(第11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

23、养了多少条金鱼?看图回答问题。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讨论交流。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小组讨论其他的方法。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

24、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说一说。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五、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完成第12页第1、3、4题。六、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独立作业。教后小记:第四课时 :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课本第1314页,第14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船的只数12

25、345人数5根据情景回答问题。二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2、生汇报教师板书;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四人小组讨论交流5的乘法口诀。三、形成应用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3、师生

26、对口令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读一读。背一背。对口令。做游戏。完成“想一想”。四、想想做做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2、第2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5题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6、第6题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五、总结评价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教后小记:

27、第五课时:练习二(1)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5页练习二第1-6题)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复习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2、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背一背。算一算。小组游戏。二、练习1、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2、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

28、交流订正。3、第4题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6题出示第6题主题图(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完成练习第26题。同桌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比赛完成再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教后小记:第六课时:练习二(2)教学内容:乘法应用题(课本第16页内容,“想想做做”第711题)教学目标: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1、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

29、交流订正。2、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3、第9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4、第10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5、第11题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完成。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订正。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订正。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订正。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订正。教后小记:第七课时: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 复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2、列式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