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66.59KB ,
资源ID:99264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26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第五讲心理新闻和热点话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第五讲心理新闻和热点话题.docx

1、心理学第五讲心理新闻和热点话题心理学第五讲:心理新闻和热点话题 心理学第五讲:心理新闻和热点话题 一、心理学心理分析类读物升温 中国心理学家网综合媒体报道:2007年图书销售中一大现象是心理学、心理分析类读物、禅学、佛学图书急速升温。 一是心理健康书籍增多 在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充满着挫折和不确定因素,在升学、求职、升迁等诸多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国人之前对待心理问题一般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这是个不健康、不好的现象,唯恐被社会知道。但这两年心理行业的兴起(例如电视心理谈话栏目的高收视率、各大门户网站心理板块、心理咨询业的兴起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增多),让

2、国人越来越正视心理问题,已经懂得用正确的、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心理问题。但是,由于对心理咨询业的不了解,以及求助心理医生的费用问题,大部分国人都靠自身调解,所以心理类畅销书也由前几年的成功励志型(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开始转为探索内心型。这一类的心理学图书主要有:影响力、24重人格、心理学与生活、心理控制术等,它们都有突出的销售表现。此外,心理治疗类的读物,比如女心理师、充满奇想的一年、身份的焦虑、我的抑郁症、克里希那穆提、由陈晓旭的去世拉动的佛学图书了凡四训等,销量都很可观。 二是与心理学相关的“禅学热”带动禅书热 在Google搜索与“禅学”相关的词汇,其中“禅”1440万条,“佛

3、/禅”万条,“修身养性”45万条,“都市人的心理病”128万条,“都市人的健康”631万条。这些搜索结果都表明了一个事实,人们对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开始逐渐热衷于禅学的探讨研究、讲说撰述。 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让他们思虑过度,难免影响睡眠、饮食、身体,读读佛经,让身心静下来,对于休养生息,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大有益处。所以,很多读者都希望能通过读佛经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从2006年底到2007年出版的此类代表作品有:于丹庄子心得、李叔同解经、走到人生边上、正见佛陀的证悟、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禅里禅外悟人生、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故道白云、平常

4、禅:活出真实的自己(胡因梦译)等 二、机器人“心理医生”诞生了 从事心理咨询的当然是心理医生,是活生生的人,也许你这样认为。但是最近机器人心理医生却问世了。 一台名为“精神导师”的机器人心理医生最近在荷兰诞生,有机器人来充当心理咨询医生将为有心理疾病的患病的私密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名为“精神导师”的机器人心理医生是荷兰两位精通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心理学家亚普霍兰德和杰弗量韦恩贝赫设计的一道程序,是机器人心理学家设计所依据的心理学基础,同时引进了其他心理疗法和电子手段,以便机器人能够获知来访者的信息并将解决答案付诸图像。“精神导师”能够系统地向病人提问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复杂问题,可以在一小时内为病

5、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指明新的改变方向。 那么一场和机器人心理学家的互动对话能否解决一位病人生理和精神上的问题呢?其设计者称答案是肯定的,但很多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过霍兰德和韦恩贝赫指出,仅仅一次治疗对话就产生了47的满意率,这是任何其他心理学家都无法达到的。“精神导师”并不通过搜寻答案列表回答病人的问题,而是逐渐引导病人自己找到答案。心理学家发现,正确的解决方法比他人的建议更加有效。 设计者指出,机器人心理学家能够成功解决情绪紧张、家庭矛盾、丧失动力、怀疑人生、失眠、与人相处不和谐等心理问题,但对于精神分裂、躁郁症和吸毒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却无能为力。 但是机器毕竟不是人,难以完全取代

6、人的工作,所以机器人心理医生不会让真人心理医生失业吧。 三、2008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心理事件 2008年是个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内,对国人重大影响的心理事件特别多。现在总结一下,2008年最具有影响力的十大心理事件。 第1位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此次地震来势汹汹,在1000多公里外的地方都感到明显震感。一些县城被夷为平地,无数人无家可归,死亡者数万人。一时之间,举国震惊,中国连续3天举国下半旗哀悼死难者。 此次灾后重建工作可谓倾全国之力。党政军民各方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海内外华人齐心协力。短短时间内,救援队开赴灾区,各种物资源源不断送达受灾群众手

7、中。 解读:汶川大地震是一场自然灾害,但正是在这场自然灾害中,人们开始认识了心理学,接纳了心理学。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年初的雪灾,往年的洪涝灾害,都时有发生。此次的震灾,虽然波及面广,灾情严重,但就其本质仍然是自然灾害。之所以将其列为2008年十大热门心理事件之首,是因为在此次的灾后重建过程中,大规模的心理治疗与干预首次进入救灾行列。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食物和水,也不仅仅是帐篷和衣服,他们更需要社会对他们的爱。那些失去了肢体的人们,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孩子们,他们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与关怀的环境里长大。 心理救助,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是一天两

8、天的事情,对许多受灾者的心理辅导都将是终身的。学会帮助,学会爱,是这次汶川地震给人们的启示。 资源连接: 地震会产生什么心理创伤 大地震不但会对产生巨大物质毁坏,还会对产生很大的心理伤害。大地震对人心理的伤害除了产生恐惧害怕感外,还会带来失眠、易怒、过度警觉、惊吓、坐立不安、心跳加快等身体反常反应,更可能影响人对社会的认知,如颠覆人的善恶标准等。面对灾害,有高达的人会出现急性心理问题,的人心理问题会持续个月,还有的人心灵永远无法复原,成为心理病人。 无论是灾后幸存者、救援者还是离灾区较近的人群,都可能会出现心理阴影。严重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心理阴影会折磨人的一生,导致性格改变甚至极端行为。专家认

9、为,灾难事件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 对于突如其来的地震,人们往往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抱怨,为何没有事先预报,另一种是恐慌,害怕类似情景出现。事实上,地震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特别是那些从灾难中劫后余生的人们。多项研究已经说明,地震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产生持久性应激效应。专家们对大地震后人们的心理研究,就发现了诸多问题。这里有地震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一些病例: 病例一:一个患者在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

10、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病例二:一个患者在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对母孕期经历大地震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母孕期遭受过地震应激的胎儿,成人后其情绪状态、智力水平和脑结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对64例截瘫患者的心身研究证实,他们的心身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还发现,地震孤儿也容易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控制不住回想

11、受打击的经历;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近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验的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去;过分的惊跳反应;反复发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对未来失去憧憬,如很少思考或计划未来的学习、工作或婚姻等 第2位刘翔退赛 奥运会期间,刘翔一直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刘翔比赛当天的门票短时间内就被一抢而空,甚至在某些中行的售票网点出现了“不办存款专售票”的奇观。但8月18日的赛场上,刘翔起跑后右脚出现明显问题。他无奈地将身上的白色2号道标取下,退出了比赛。 之后的中国网络论坛炸了窝 解读: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承认,刘翔面临的压力太大了。

12、各类媒体在此前半年多就开始了纷纷报道。刘翔作为中国的体育明星和“亚洲飞人”,一度成了报道的核心人物。虽然在赛前,各家媒体相约,“给刘翔一个宽松的比赛环境”,减少了对刘翔的追踪报道,但身为大众传媒的特性就决定了这种减少是有限度的。 据西方新闻界研究显示,大众的心理关注热点常在名人身上,而非新闻本身,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即事件”。即使刘翔比赛失败了,对于媒体的影响仍然没有减少。 在这种围追堵截的压力之下,刘翔还能做出退赛的决定,不得不说是其个人心理素质过硬的表现。“自知者智,知人者明”。能够无论何时都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为周围压力所动,不为可能的鲜花和掌声所动,这才是“亚洲飞人”的过人之处。

13、人很难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是因为人对自我的形象都是从外界的反馈中得出。就像一个孩子,他所有关于“自我”概念的形成,都是从父母以及亲朋处得到。如果大家给予的全是过高的期望或是压力,那么这个孩子只会在这种压力下得到一个扭曲的自我形象。 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顽强的可以伤愈复出的斗士,而不是把自己的运动生涯葬送在赛场上的悲剧英雄。 第3位艳照门 2008年年初,“艳照门”事件震惊海内外娱乐圈,时至今日仍然硝烟未尽,时不时还会擦出点火花来。谈及那几个女星时,媒体总会说,“在艳照门事件之后,某某如何如何”,这似乎已成惯例。大众一提及陈冠希、阿娇或是张柏芝等人,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为什

14、么“艳照门”会成为一个热点?是因为那些女星的身份使然,还是另有原因? 解读:那些女星的显赫身份和众多情债,毫无疑问是艳照门事件能被炒热的前提。换了一个人,绝没有现在这种热度。但除了对这件事的猎奇心态外,是什么使得人们对此事如此津津乐道?即使有的当事人以低姿态恳求媒体放过一马时,大众仍然不肯罢休?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欲望。这种欲望可能完全背离社会道德,完全不为世人所接受。平时它隐藏在潜意识里,代表着最本原的那个我。但是经过社会多年的教育,这种本原欲望已经被遏制住了,就像弗洛伊德所谈的“本我”和“自我”之间关系一样。然而当媒体给了一个宣泄口时,这种不能表现出来的欲望就有如黄河决口一般一发

15、而不可收,这也就是为什么“艳照门”事件被人常谈不衰的原因。在内心深处,有些人会因为这种欲望而产生代入感,产生自己就是与知名影星耳鬓厮磨的主角之感,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类似于窥阴癖的执著。 艳照门,其实只是给了这种心态一个宣泄的孔道而已。 资料连接:“艳照门”背后隐藏着孩子的心理问题 导语: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已经喧闹了一个多月了,至今仍未平息。网络上的图片暴露之大胆令成年人瞠目结舌。成年人有分辩是非好恶能力,只是看个热闹而已,但网络如此发达,那些还处于青苹果时期的青少年看了却不仅仅是看个热闹这么简单,谁敢确定他们看了后里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在

16、此,本报提醒家长们,在您看完这个热闹的同时,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事件回放:1月27日,网络中首次流传出疑似陈冠希与阿娇的欲照,网友纷纷传阅; 1月28日,网上续出现类似亲密照片,之后“欲照事件”连续十余天登上香港三大报章头版,警方介入。 1月29日,阿娇、陈冠希所属公司均表示该事已交由警方处理。香港警方寻求国际刑警协助,并于三十日拘捕疑犯锺亦天,怀疑他发布一张相关女艺人欲照。 2月10日,网上又出现第七名女事主欲照,疑为陈现任女友杨永晴 2月11日,二百多名记者挤爆阿娇记者会,阿娇承认自己以前很傻很天真,现在长大了,对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感到抱歉。 事件分析:这个事件对民众和社会的冲击力确实

17、非同一般,也是娱乐圈在新春给我们爆出的一记惊雷,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它呢?就事件本身而言,我相信很多成年人都是可以自然面对的,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事件的主人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们更不会太过惊讶。我们把视角从事件表面移开,扩展到社会背景当中,深入到每个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事件的曝光并不是那么耸人听闻,相反,它可能给每个领域带来一些良性的冲击。 直到现在,网络上传出陈竟与23位女星有沾。陈虽向众人道歉,也宣布退出娱乐圈,但道歉与退出能洗清一个人心灵,能抚平对那些粉丝们的伤害吗? 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锁朋主任从心理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她认为事件的男女主角的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的职业是需

18、要对人性的多个层面进行体验,表演中长时间多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一种“游戏感”,加上他们在外表上从小很出众,年龄很小就跨入演艺圈,失去了加深文化内涵和修养的机会,容易形成骄纵大胆的作风;另外,演艺圈收入高,他们对物质的追求得到了比普通人更多更快的满足之后,想要寻求更刺激的体验和满足感。演员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群体,这个事件也给行业内部提了醒,那就是加强演艺界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疏导。 如何教孩子对待偶像 “艳照门事件”出现后,网上曾有个小姑娘发了一条帖子:意思是求新闻界及网友不要再污蔑阿娇了,阿娇是她的偶像,阿娇是个好女孩,这些照片都是合成的。可当这条帖子帖上后,却招来很多网友的回贴大

19、骂,什么“脑残”,“白痴”,“是不是处女”之类的话席卷而来。给这个小姑娘带来了很大伤害。 崇拜偶像的人不仅仅是这个小姑娘一人,每当开演唱会时那些近似于疯狂的人都是他们的追随者。当自已心里的完美偶像突然被揭出丑陋的一面,孩子该如何面对?家长要如何配合? 支招: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点:人性本身就是立体的,也只有立体的人才是丰富的、真实的。临床上很多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为了保护内心不受伤害,无意识地“以假乱真”,或者回避、掩藏真相,结果就成了病态。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和社会中的每个人不愿意去接受不光彩的一面,而总想去回避或粉饰,那么是不是也会成为一个病态的社会呢?所以,我的观点是家长自己首先不要恐

20、慌,坦然地面对这件事。首先在情绪上理解孩子受到的伤害,可以这样说:“你一定觉得伤心极了!你是不是感觉到比自己受到了侮辱还难过”。这样一些话能让孩子觉得有人懂得自己的感受,情绪就会平静下来,愿意接受事件的真相和家长的建议,然后我们再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丑陋的一面,孩子慢慢接受后我们再耐心地引导他们怎样树立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样的人才是能支持孩子实现理想的偶像。 如何看待网络 在这个网络时代,上网是青少年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大量网上“很黄很暴力”的资讯也进入青少年的浏览范围。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的亿网民中,70%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55是24岁以下,28是学生,有2300万是18岁以下的

21、未成年人。“艳照门”事件的发生正是在大量学生放假的休闲时间,可想而知,其中不乏利用寒假上网娱乐、学习、交友的青少年儿童。 作为家长,该如何适应这个资讯丰富,不良资讯泛滥的网络时代?又如何教孩子正确看待网络? 支招:面对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家长的确显得措手不及,社会提供的帮助目前还很难完善,所以建议家长有条件的话自己多去了解网络,这样我们才能给孩子指导怎样利用网络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我有一个年轻人的QQ群,都是来咨询过的孩子们,我们经常在网上做后期的辅导,他们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给予帮助,起到了巩固疗效的作用。对网络不熟悉的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帮忙了解相关的功能,孩子们会很高兴做这件事的,当然也不一定要家

22、长事必躬亲,您可以找周围对网络熟悉的朋友或老师来帮助孩子。 如何教育子女 “艳照门事件”发生后,曾有报道称其父母向所有受到伤害及影响的人道歉,并称“自已没有教育好儿子”,而当那些与陈有染的女星们家长却频频回避,不愿直面这个事实,相反都是力挺这些女星们。陈赔上了自已的青春也搭上了自已如日中天的事业,而女星们甚至也是如此,而且名声扫地。他们的代价是巨大的、惨痛的。做为家长应如何教育子女,以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已儿子身上? 支招:据报道,陈冠希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很早就和多位女性有了性接触,也许他属于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呢?这里给家长们提几点建

23、议:多花时间陪陪孩子;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环境,包括稳定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少批评多鼓励;不以分数和成就来评价孩子;每月至少有一次和孩子全天在一起的时间。单亲家庭也可以带出健康优秀的孩子,这里要注意几点:单亲父母自己要有情感支持,不能把感情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在处理自己的恋爱问题上要给孩子一种稳定感和责任感。 如何看待两性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他们心里想象的性行为一定是美好的。爱情是神圣的,与自已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性生活是幸福的,而像“艳照门”这样的与很多女孩子在一起发生性行为的网上称之为“滥交”。看了“艳照门”之后,很多青少年会对性生活产生一种厌恶感,甚至婚后拒绝,这是很严重的影响。青少年应如何从

24、此事件上正确看待两性关系? 支招:对孩子的性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都停留在“性生理教育”的层面上,一些专家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孩子们的性刺激,起到了反作用。我个人是同意这种观点的,真正对孩子们终身受益的性教育,应该是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观念的潜移默化。这个事件提供了我们和青少年推心置腹讨论两性之爱的机会,让他们区分演艺圈里的“性游戏”和真正的爱之间的不同,引导孩子们看一些描写高尚爱情的文学名著,和他们一起讨论婚姻中的责任和感情,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触及更深入的性心理问题。所以一些学校不回避这个事件,而是将他作为一个契机,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性教育课。 如何自我保护 阿娇在解释此事时称“很傻很天真”。

25、而这句话现在几乎被贬成为2008流行语。从这句话的表面来看,显然她是后悔了。而这种事情发生往往给女孩的身体上和精神带来的伤害惨痛的。事后,很多学校将此做为活生生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告诫“男生不能不负责,女生不要太随便”。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肩膀还很脆弱,还担不起如此重责任,重要是做到如何保护好自已,不让自已受到伤害。女孩如何做才能不要再说出“很傻很天真”的话呢?教育部门应如何开展相关教育呢? 支招:女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要有相关的教育课和实用的配套读本,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情爱观念。课程可以这样设计:从对待恋爱入手,以情景剧、互动讨论、主题活动等各种生动的形式让女生参与体验自己可能面临的困

26、境,体会如何转化性冲动、避免伤害。学校可以开设女生信箱,教育部门应该开发和推广一些专用网站,像知心姐姐的网站就有专为女生开辟的栏目。 如何遵守道德 “艳照门”之所以流露世间是因为陈修电脑时被人提取泄露。也许奇拿本人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为了揭露,警告那些“执迷不捂”的粉丝,也许只是为了好奇,但不管他出于哪种目的,这种泄露别人隐私的行为都不道德的。如何让孩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保护别人的隐私呢? 支招:最好的教育就是保护孩子的隐私,也就是老话说的“小人有小脸”,要爱护孩子的面子,比如不当众揭孩子的短,不翻看孩子的日记,不追问他们不愿意说的事情等。同时家长自己也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隐私,比如不在家里透露

27、工作机密、不议论家长里短、父母的夫妻生活要顾及孩子的存在等。 第4位金融危机 2008年11月,为期一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的主要议题就是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萎缩,各国股市大幅下跌,原油价格动荡,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裁员。经济风暴对国内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日用品、食物的价格上涨,汽油价格虽经多方调控但还是居高不下,楼市房市呈现奇怪的供求关系,失业待业情况不容乐观,这诸多问题都意味着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卷入了金融风暴。 解读: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让世界上很多人的账户空了,心理却满了:不知未来会如何的焦虑,被炒鱿鱼的愤怒

28、与无助感,以及生活习惯大乱、情绪低落、躯体病痛等压力与负性情绪将人们的内心全部填“满”。 有报道指出,美国因经济危机导致的犯罪案件猛增。对此,休斯敦的临床心理学家查尔斯沃夫解释说,目前的经济环境的确容易令民众滋生绝望、焦虑的情绪,因此导致犯罪冲动增加,社会动荡加剧。 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感谢“危机”有危机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出路所在。其实,经济危机之于人类社会,就好像感冒之于人类个体,起到的是一种预警作用。从集体心理的角度讲,经济危机给全体人类提了个醒:我们该如何面对经济、文化、环保等问题。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讲,它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检视自己的生活习惯、理财方式,甚至家庭关系是否存在问

29、题。关于这一点,查尔斯沃夫特意指出,许多年轻夫妇不喜欢向对方公开财政状况,那么,他们的小家庭在度过经济危机时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心理学中有此观念: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那么,我们也应该相信,社会系统最终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乐观态度坚守到底。 资源连接:莫让金融危机变成心理危机健康网专家提醒高压人群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公司降薪和轮休长假的通知下来时,周琳还是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一个人在广州打拼,两年多前刚买了房子的周琳每个月有着不小的生活压力。在和几个朋友大倒苦水后,她发现与她有着同样状况的人大有人在。而周琳的一个朋友,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被公司裁员,经济状

30、况也并不乐观,但见到她时很意外,整个人气色与状态比原来上班时好得多。原来她为自己做了一个规划,趁经济不好的这段时间,好好充充电,每天坚持健身,给自己进行中医美容,补习英语,把以前自己想了很久但一直没时间做的事情,列入了自己每天的日程表。朋友满怀信心地说:等到大环境逐渐好起来,我肯定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好,而且现在对自己比原来有信心得多,已经有新公司对她有意向了,而且是她喜欢做的行业。她要感谢自己失业的两个月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全新面貌!她朋友还告诉周琳,越是在压力增大的情势下,越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别让金融危机带来的心理压力压倒,演变成健康危机。 一场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引发起不小的心理危

31、机,而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遭遇一系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挫折。而根据39健康网之前所进行的一次金融危机下白领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有%的网民心理情绪不同程度地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39健康网咨询频道专家张徐彦表示金融危机袭来时,人们容易出现焦虑、愤怒、无助、倦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而伴随这些情绪还会出现生活作息紊乱、睡眠障碍、情绪低落、身体病痛以及人际关系变坏等身体症状。据了解,在北京已有相关机构针对这些情况成立了服务于心理亚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心理压力管理中心。 据张徐彦介绍,自去年年底以来,他在线上解答了许多心理亚健康的网友的问题。对由于经济大环境引起心理焦虑或抑郁的人群,除了向相关医生

32、或专家咨询或就诊外,自我调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尽早走出心理阴霾也至关重要。专家提出了几点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首先保持生活正常规律化,按时饮食,起居有规律,营养搭配适宜;其次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让身心更愉悦的运动,比如练瑜伽,跑步,打球等。然后不妨自学一些感兴趣的东西,获得一些新的技能。比如可以学习一些保健医药类知识,成为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健康顾问。 张徐彦专家还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平常工作繁忙,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来说,利用失业或休假的机会重新调整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给身体充充电,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会坏事变好事,切莫让金融危机变成健康危机 资料连接:

33、金融危机下的心理问题 金融危机下,很多白领人士压力陡增,心理、身体上都出现了不适反应,记忆力下降、失眠、焦虑、烦躁等。如何去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心理问题呢?寻医问药网心理频道与您一起解读。 一向精明的陈先生最近发现自己的记性变得很差,10分钟前电话里和客户说好看房的时间,马上就记不清了;手里明明拿着钥匙却到处找周围的人都笑他得了老年痴呆症。陈先生无奈地说,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作业绩逐月下滑,工资越领越少,情绪很失落。近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刺痛了老百姓的神经:工作不稳定、薪酬减少、股市低迷、存款利率下调人们的精神健康在不断经受着考验,特别是一些原本过得挺滋润的白领,心理、身体上都出现了不适反应,记忆力下降、失眠、焦虑、烦躁等,医生称之为“初期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