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80.12KB ,
资源ID:99087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9087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程纲要讲稿.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程纲要讲稿.docx

1、课程纲要讲稿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的编写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今天的交流能给大家的课堂教学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带来一点启发。我区从02年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从洋思、杜郎口到生本教育,再到三级建模,老师们在近几年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有了不少新发现、好做法。课堂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课堂不再完全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引导学生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知识的应

2、用。在学习与实践各种各样的先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我们交流的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解读课标、把握教材的方式方法。一、什么是课程纲要?一提到课程纲要这个词语,大家可能感到特别的陌生,同时,也感到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所谓纲要就是纲领和要点,那么课程纲要就是我们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校情、学情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这四个要素要回答的问题分别是:1、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目标)2、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内容)3、我怎样带他们去?(实施)4、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评价)结

3、果如何简言之,课程纲要就是对本册教材所进行的系统的前期规划,也可以说是整册教材的课程计划与安排。为了更好理解课程纲要的概念,我们做两个对比分析。一是比较一下教学进度表和课程纲要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首先,教学进度表只见教师,不见学生。教学进度表主要回答教师在这学期要做什么,而课程纲要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这个学期将要“学会什么”,紧接着回答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以及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能检测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结果。可见,课程纲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这也回应了课程因学生而生的理念。其次,教学进度表只见进度,不见教学。教学进度表呈现的是教师将在什么时候教完教材上的

4、什么内容,只是一个进度的安排,而没有教与学的活动设计。课程纲要不仅要呈现课时安排,更要回答为达成本学期的目标,关键的教与学的活动及其方式是什么。再次,教学进度表只见课文,不见课程。在进度表中,老师们一般只是把一个学期的时间按照教材目录内容进行分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篇篇课文的题目,而课程纲要要全面而一致的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也即一种专业方案-课程必须要回答的四个要素或问题。归纳一下,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所有元素。那么,有的老师要问:课程纲要不是教学进度表,我们每学期

5、都要写教学计划,那它是不是教学计划呢?二者都有目标,有进度,有措施等。(附件2教学计划)课程纲要与教学计划的区别与联系:项目教学计划课程纲要联系都是对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区别结构不同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教学措施 教学进度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主体不同教师或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内容不同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元素完整地体现课程元素可见,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原来我们所叙写的教学计划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太笼统,行为主体前后不一致,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师,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条件没有或很少分析,没有教学评价的整体规划。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知道

6、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教)材、校情、学情编制的、体现学科各种课程元素的计划大纲,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编制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模块、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如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等情况。编制主体:学科教师(区分学习主体学生) 编制依据:课程标准、学(教)材、校情、学情编制要求:体现学科课程元素 内容范围:规定时间(学期、模块、单元)性质特点:计划大纲、课程计划二、为什么要编制课程纲要?1、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教

7、师编制课程纲要。 编制课程纲要,实际上也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需要研究、分析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如课程目标、相应的课时、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等情况。2、细化解读课标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学习编制课程纲要。学期目标 单元目标学段目标 课时目标学期课程纲要 单元课程纲要 课时教学设计 关于分解课标,一会儿我们还要谈到。3、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次学习的主题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基于课程标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质量底线。因此,把研读课程标准作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以编写课程纲要为载体,引

8、领教师思考课程价值、明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关注课程评价,提高教师理解课标、把握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学科教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变经验型教学为专业化教学、变非理性教学为理性教学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即有利于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教学实践中,老师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非常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但往往忽略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失去了对任教学科的总体把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容易使教师忽略学科的本质特征和目的所在。课程纲要就像一

9、份认知地图,它要求教师在撰写本学期的课程纲要时,教师必须厘清本学期的课程在本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与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整体。反过来,在把握学科知识整体轮廓的基础上,教师更清晰单个知识点的作用与意义。 (2)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需条件 课程纲要是一种规划,也是一种对教学实施的预期,必须充分地包纳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仪器与其他资源、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设计,以及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等。这些条件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必须在课程纲要中加以明确。教师在编制课程纲要时就是对教学所需要的各

10、种条件的审视,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即要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必须是可行的。例如:历史学科设计的课程目标中有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和遗址了解历史,如果没有遗址遗迹或没有条件参观,这一目标就等同虚设,不能实现。 (3)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 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因此在教学前,应与学生分享。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纲要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线路图,并且提供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课程纲要也有利于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这时教师的指导帮助必不可少。 (4)

11、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管理与评价 (略) 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对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设计,而课程纲要确定过程中的集体审议程序保证了课程的全部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都被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范畴之中。教研组和教师个体在课程纲要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使得课程纲要的确定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有助于成功地避免课程管理的形式化、行政化的倾向。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 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部分1、一般项目:题目(如语文七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学科,如语文)、课程类型(必修、选修)、教材来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如初中七年级)或适用对象(如七年

12、级学生)、设计教师(者)、课时(学期总课时)或学分等。示例1:展示课程纲要示例 2、正文-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有时也可加上背景分析,即分析教材和学情。如分析该课程与前后内容的联系或关系,以及教材内容、地位;学生学情的分析,即相关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3、所需的条件:如有必要的话,还有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即有特殊要求的课程须说清楚所需的知识、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须的且是可得到的。 其次,编制课程纲要正文(一)课程目标的撰写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以及对学材和其他现有资源的分析。撰写时要全面、适当、清晰

13、;一般用4-6点来描述;每点1-3句;兼顾三维目标,特别是认知要求;叙写规范。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重点说明课标的细化分解、叙写及研读分析教材。1、所谓分解课程标准,就是通过阅读、分析课程标准,理解、体会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分解细化到每一学期,每一单元,直至每一课时,从而指导教学实践,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历史课程标准,更谈不上以课标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或者是“教教材”甚至是读教材;在一些老师的潜意识里,教学目标是搬来的,拿来的,在目标的确定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听课

14、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或唯“书”是从,或三维失衡,或层次不清,或表述不当形形色色,由于目标的制定出现偏颇,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所以正确理解、分解课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关于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因时间关系不详述,只简单说说课标分解的要求:首先认真研读课标,要熟悉,就像熟悉教材内容一样,其次要清楚分解课标是为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它的核心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匹配”,目标与课标匹配,教学与目标匹配,评价与教学匹配。就是用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呈现课程标准,并制定评估任务以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2、课程目标的叙写现在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叙写,主要是围绕着教师自己要

15、做什么,应该怎样教,如“向学生讲述”“培养学生”“运用”“使学生”,都是在强调教的一面,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就不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传统的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比较笼统含糊,对其中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用这种提法不能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马杰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例如,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例如,提供报刊上的一篇文章。标准:指出

16、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例如,至少有80的句子分类正确。使用马杰的三要素模式编写的学习目标就很明确具体、清楚地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学习目标的四要素:A:对象,即应阐明教学对象。 (行为主体)B:行为,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动词)C:条件,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行为条件)D:标准,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行为程度)。学习目标的构成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行为主体: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能够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行为动词:可观察、可测量。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17、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如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语,怎样呈现这些词语是我们分解课标的核心。(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理解 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应用 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例如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 “不用计算器,计算出”;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方格纸上画出”;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表达”行为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表现,如“三分钟内完成 ”;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

18、来衡量行为的表现,如“准确无误地读出”;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表现,如“80%的学生能够”。学习内容: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简单几何图形”。 目标叙写要注意怎样陈述目标才是规范的。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时,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

19、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学习目标的叙写示例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学生能 准确 说出 分数的基本性质行为条件 行为主体 程度 行为动词 内容提供郑和下西洋的有关资料,学生 能够从多方面 分析 郑和远航的影响和意义。行为条件行为主体程度 行为动词 内容 示例:德课程纲要-目标部分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0、、教育目的的达成。如何分析呢?一是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二是教材结构分析。 既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好是通览全套教材,了解教材的全貌。特别是弄清本册教材与前后册教材相关部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本册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涉及哪几个领域,哪几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然后深入每个单元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承前启后,也就是搞清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它又能为学习哪些后继内容提供基础或作出铺

21、垫。教师只有通晓教材的体系,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是教学内容分析。 可以从科学性的角度、从思想性、智力性的角度、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角度三方面去分析,我们主要说说最后一方面。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某一范围(如一册、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内容中举足轻重的、最重要的内容,或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边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以往,教学重点,不是基础知识,就是基本技能。现在,随着教学目标呈现多样性的趋势,教学的重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双基”,某些基本思想方法、探究过程的某种体验、感悟,同样可能成为教与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学生难于理解、掌

22、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显然,教学难点主要是相对学生来说的。所谓教学关键,是指那些对学生顺利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容。(例如,学习两位数乘多位数,关键是掌握计算步骤和部分积的对应方法,因为每一步的具体计算都是学生已有的技能。)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时具有同一性,可能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找出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呢?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它既需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又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撑。一般地,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

23、上的插图、理解教材上的旁注、对话、提示、结论等内容,不放过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因为教材的编写明确体现了教学的思路,明确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的训练点。 要找出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只分析课标、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时的真实困难程度,以及困惑所在。教师把握了教与学的重点,也就明确了教学时应该突出什么、抓住什么,哪些可以分散,哪些需要预先铺垫,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课程内容的撰写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24、课时安排合理,课时数据包括复习考试时间等。其中第一课时统一为与学生分享此纲要。示例:课程纲要内容部分(三)课程实施的撰写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的实施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涉及学习主题,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法等。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关注点:教/学变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习活动示例:课程纲要实施部分(四) 课程评价的撰写课程评价:是指选择与课程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以获得学生实现目标的证据,包括过程作业与模块、单元测试。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评价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评价主体:学生、同伴、教师

25、、家长 评价要求: 确保目标、实施、评价的一致性。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定量相结合。示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纲要评价部分 (五)编制的程序四、编制课程纲要需要注意的问题1关键是要“一致性”地回答四个问题课程实施部分要有针对性,体现与目标的一致性、与内容和学生程度的适切性评价要能检测目标(匹配),表现性评价最好开发评分规则评价方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怎样做才能达到这门课程的要求。撰写课程纲要要回答的四个问题期望的学生学习结果是什么? 课程目标如何选择和组织适宜的内容或资源? 课程内容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表现? 课程实施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学习结

26、果? 课程评价示例:2课程纲要里的学期目标与课时教案的学习目标有什么不同?制定的学期目标与课时目标相比,会稍显得笼统,但要比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具体。特别是对某些知识目标的分解,要结合教材明确定位,总之,能具体的尽量具体(知识点、方法、程度、数量或速度等)。另外,对一些不易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要列出来。 3教学实施建议一般从哪些方面来提? 一是要围绕教学重点(学段训练重点和读、写训练重点)二是从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薄弱方面来提;三是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大致安排(大型活动) 4撰写单元课程纲要与学期课程纲要有什么不同? 要素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单元课程纲要的目标、实施建议

27、、评价设计比学期课程纲要会更具体一些。 五、编制课程纲要的几点要求1、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2、要分析学情,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3、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 4、课程纲要一经形成,就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每一课时的教学应依据课程纲要来设计,使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围绕课程纲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学科教师应在新学期第一节课。与学生交流分享本学期学科课程纲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学期的课程教学计划以及评价形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期结束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反应和意见,对课程纲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本材料。 总之,编制学科课程纲要是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能否编制和使用具有可行性的课程纲要是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编制和使用课程纲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规划与设计能力,提高学校的课程管理与评价能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