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3.57KB ,
资源ID:9892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92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采煤工作面设计要求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采煤工作面设计要求规范.docx

1、采煤工作面设计要求规范采煤工作面设计规一、围 1、本规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2、本规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6、由矿

2、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公司进行审核备案。三、设计依据 1、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4、采面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

3、规、技术标准和规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四、工作面设计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4、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容及附图。概 述1、工作面的井上

5、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5、该工作面采用何种方式开采(如综采、综放、高档普采、炮采),走向长壁、倾向长壁。 6、其它特殊说明(如小煤矿采空区及废旧巷道、硐室等)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情况1、煤层、水平、采区、工作面名称,工作面标高;2、地面位置,地面标高;3、描述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情况;4、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5、工作面几何尺寸:走向长、倾向长、面积;第二节 煤层情况1、煤层总厚:工作面围煤层的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变化情况;2、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

6、围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及变化情况。3、描述煤层的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4、描述煤层的可采指数、变异系数;5、对煤的特性进行描述。第三节 煤质情况 描述煤种及煤质的各种指标。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老顶):描述煤层顶板的岩性、硬度、物理力学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2、煤层底板:(直接底、老底):描述煤层底板的岩性、硬度、物理力学性质、节理、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绘制工作面综合柱状图,能够直接反映出煤层结构、厚度、夹矸和直接底、老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岩性、厚

7、度、间距等。第五节 地质构造情况 1、断层: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影响的具体程度。 2、褶曲: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褶皱产状,在工作面的具体位置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冲刷带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4、按比例绘制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布置图。第六节 水文地质情况 1、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2、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水等情况及对回采程度的影响。 3、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事故等,开采急倾斜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

8、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4、工作面的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的最大与最小涌水量及正常涌水量。 第七节 其它地质情况 1、矿井瓦斯等级; 2、工作面瓦斯情况; 3、煤尘爆炸指数; 4、煤层开采后煤的自燃发火期及煤层自燃分类; 5、地温、地压情况。第八节 储量计算及服务年限 1、计算的地质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 2、应用下列的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的计算: (1)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的月推进长度; (2)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3、工作面储量表 (包括工作面长度、可采长度、回采面积、采高、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回采率)。 4、工作面

9、倾斜、可采走向长度及可采推进长度、采高及其确定依据。第二章 巷道布置第一节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轨道巷、胶带巷、回风巷布置方式及其布置的位置、设施情况,与矿井大巷如何形成的生产系统。 第二节 工作面巷道布置 1、工作面巷道布置的原则及依据,与邻近采空区煤柱情况;断面规格、支护形式、长度、掘进方式及其主要用途、掘进设备。设计工程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和支护材料消耗情况。 2、切眼布置形式、长度、断面规格及支护要求。 3、溜煤眼个数及设置原则及用途,溜煤眼位置及与运输巷道相互关系。 4、联络巷个数、布置原则及用途,并说明联络巷的主要技术特征。 5、其它硐室规格、位置及用途。 6、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

10、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描述。 7、采用水力采煤时,应对多水力运输石门、回风石门、回采垛的尺寸、快段巷道(采煤头、溜煤道)以及煤水硐室的布置进行描述。8、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的条件下采用排放瓦斯的专用巷道、抽放瓦斯的专用巷道,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尾巷专用巷道进行描述。 9、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的平、剖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的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10、制定“巷道断面特征表”。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一节 采煤方法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及地质条件确定工作面的采煤方法。 第二节 生产工艺 1、描

11、述生产工艺。 2、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3、描述落、装、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4、采用放顶煤工艺,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收顶的放顶工艺等容进行描述。 5、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容。 6、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7、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明确: (1)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等; (2)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的管理要求; (3)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 (4)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之设角度、排列方式和支护密度); (5)回柱放顶的具体规定; (6)

12、支架下放的方式和要求; (7)落煤方式和架爆破规定; (8)架外放煤方式; (9)支架的拆除方式;(10)收做。8、采用倒台阶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各台阶长度、相互之间的错距等做出明确规定。 9、采用水力采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落煤方式(开式、闭式、半闭式); (2)根据煤层顶板的稳定程度选择落垛方式及煤垛参数; (3)根据煤的硬度选择合理的水压; (4)明确水枪的安设位置、安设要求、水压要求等容以及水枪的撤出方式、线路等。 10、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11、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要求: (1)

13、进行炮眼布置设计。描述炮眼布置的具体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正、平、剖); (2)应填写爆破说明书。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围,每个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实用炸药、雷管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容。 12、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运、支、回到整理流程。必要时绘制工艺流程图。13、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 W=LSHRC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吨; L工作面长度,米; S工作面循环进尺,米; H工作面设计采高,米;R煤的实体密度,吨/立方米 C工作面采

14、出率,%。第三节 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顶板控制方式(1)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描述控制方法、控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2)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描述密集支柱、抬棚、戗柱(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3)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支柱(架)、特殊支护等的回撤方式。(4)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5)采用水砂充填或矸石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明确充填的工艺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容。(6)采用放顶煤工艺

15、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描述增加支架(柱)稳定性、防止倒架(柱)的方式。(7)采用水采工艺时,需要描述护枪方式和撤退路线的维护;倾角超过15时还要描述采空区挡矸点柱的支设方式。(8)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容。(9)采用强制放顶工艺的,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10)采用放顶煤工艺需要对顶煤进行弱化的,应描述顶煤弱化的措施。(11)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1、支架的布置和间距说明并附图2、最大、最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3、支架规格质量要求二、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2、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3、描述安全出口的几何尺寸等。4、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5、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正常支护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