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种常用食物寒热属性与六类营养素含量相关性的多元分析176种常用食物寒热属性与六类营养素含量相关性的多元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食物寒热属性与营养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数量关系和依赖性。方法首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典籍中选取176种常用食物作为研究样本,以这176种食物的寒热属性及各种营养素含量作为处理因素,利用统计学原理,探索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物的寒热属性与营养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属性的食物在某些营养素含量上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可根据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关键词】 食物属性 营养素 相关性 多元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2、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 and heat property of food andfirst, cluster sample was applied to choose 176 common food from ancient Chinese books as research samples with cold and heat property of the 176 kinds common food and nutriments as disposalprinciple was ultilized to search the rela
3、tion between them. ResultsThe relationship lies between cold and heat property of food and nutriments. ConclusionCold and heat property of food and nutriments have some certain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 set up a equation.Key words: Property of
4、food; Nutriments; Relationship; Multiple analysis 为了探讨食物寒热属性与营养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76种常用食物作为研究样本,以这176种常用食物的寒热属性及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成分(水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含量作为处理因素,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食物寒热属性与六类营养素含量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 抽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典籍中记载有食物寒热属性的176种食物纳入研究样本。所选176种食物在食物本草学2食物药物毒物3中药大辞典4和中医食疗营养学5中都有确切且统一的食性记载,并且在中
5、国食物成分表20021中这些食物的各种营养素都有具体测量值(使用全国代表值)。2 观测指标以食物的六类营养素成分含量作为观测指标,其23种营养素成分标注水分(x1)、蛋白质(x2)、脂肪(x3)、碳水化物(x4)、膳食纤维(x5)、灰分(x6)、维生素A(x7)、胡萝卜素(x8)、硫胺素(x9)、核黄素(x10)、尼克酸(x11)、维生素C(x12)、维生素E(x13)、钙(x14)、磷(x15)、钾(x16)、钠(x17)、镁(x18)、铁(x19)、锌(x20)、硒(x21)、铜(x22)、锰(x23)。3 统计分析方法 单因素分析对数值变量,首先作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
6、方差齐性条件的作t-检验、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条件的作非参数检验进行不同分类水平间差异的分析。对分类变量,作2检验、趋势检验等。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显着性检验水准取,把握度1。 多元分析在单变量分析和相关自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的逐步筛选,采用等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食物寒热属性相关的营养素。任何在单变量检验中P者,以及被认为是具有生物学重要意义的变量(无论在单因素分析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均应成为多变量模型的候选变量。取P选,P剔6。2 结果本次研究共选择分析五大类食物,其中寒性食物共计57(%)种;平性食物共计64(%)种;热性食物共计55(%)种。由表
7、1可见,3种属性的食物个数大体相当,平性食物略多。表1 176种不同属性食物构成对176种食物营养素的单因素分析为了提高检验的效能,确保结果解释的可靠性,我们首先考虑对数据采用参数检验的统计分析方法。但经过一系列变量变换后仍然达不到要求,所以用非参数法。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分析23个可能与食物寒热属性有关系的因素(x1x23)。结果表明,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灰分、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磷、钾、镁、铁、锌、硒、铜和锰等17个因素与食物属性有显着性相关(),其2(P)值见表2。表2 176种食物营养素的秩和检验分析结果对176种食物营养素的等级回归分析对23个可能与食物寒热
8、属性有关的营养素采用等级回归分析,以水准保留于回归模型的变量有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铁、硒、镁、锌和铜,其OR值(95%C)见表3。表3 176种食物营养素的等级回归分析结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等级回归分析结果得到维生素C的P,很接近于入选模型的标准(),提示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差异与食物的寒热属性也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考虑到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可能是影响食物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7。我们对176种食物的7种维生素(x7x13)作局部的等级回归分析得到入选模型的因素有(入选标准取):维生素C(OR,P)、维生素E(OR,P),见表4。这种结果提示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的差异
9、对食物的寒热属性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对食物的热性有贡献(OR值均大于1)。表4 7种维生素的等级回归分析结果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建立等级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j=j+j1,2 1,2回归系数i表示自变量xi每改变一个单位,y值提高一个及一个以上等级之比数比的对数值。i1,2,233 讨论中医营养学重视食物的性味和它的功能关系,就是用食物性味的偏胜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现代营养学是以各种营养素成分的含量来决定食物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的7。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四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提出食物的性能的“性”即其性质,是指营养和治
10、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能”即其功能,是指食物在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还有学者提出中药性质的实质是理化性质,是产生效能的物质基础;有学者对复合方剂加以研究,发现中药药性与所含无机元素含量间有规律可寻8;也有一些学者对单味药无机元素含量与四性的相关性加以研究,获得植物类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与四性有一定的相关性的结论9;更有实验研究证实,不同性味的食物对病理性体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10。但上述研究大多基于间接测定或相关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11。根据“药食同源”理论,食物不仅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也是维持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
11、到目前为止,食物四性的划分除按照人们的经验与感官外,还没有一种相对科学的判定理论和方法,致使不少食物的性味至今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严重制约了食疗药膳的应用与发展12。 我们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着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食物的营养成分,比较了176种常用食物的寒热属性与其营养成分的关系,在某些营养素的含量上有些变化的趋势,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以上分析结果提示,在控制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食物的膳食纤维、镁、铜含量每增加一倍,则食物寒热属性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寒性平性热性,以热性为参照类)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了67%,7%,和99%(3种营养素的OR值均小于1)。而水、蛋白
12、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硒、锌含量每增加1倍,则食物寒热属性提高1个或1个以上等级(寒性平性热性,以热性为参照类)的可能性均是增加的(OR值均大于1)。可见,食物的膳食纤维、镁、铜含量与食物的寒性有关,而食物的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硒、锌含量与食物的热性有关。 此模型的建立是对食物寒热属性定量化的一种探索,虽然这一模型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好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和现有的条件来说常常是有效的。随着实验数据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一些非营养素(特别是认为将对食物属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化学成分)被纳入模型,模型的拟合可能会更优。【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2
13、002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1. 2刘继林.食物本草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3.3高宣亮,秦洁贞.食物药物毒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0.5施奠邦.中医食疗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1.6陈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89.7蔡美琴.医学营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38.8骆和生.论中药的性能、性质及效能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51.9李恩宽.方剂中无机元素分布与其寒凉、温热性质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1996,34(6):362.10张伟荣,薛惠娟,匡调元,等.食物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生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1):35.11余惠旻,周红祖,肖小河,等.中药四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61.12张静茹,林 平,徐丹慧.判别分析在食物四性量化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概率统计,1994,2:22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