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62.28KB ,
资源ID:98860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860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1、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中医护理学复习资料整理1、绪论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所谓辩证,是将四诊搜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施护既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遵循辩证的理论确定相应护理措施。二、四诊四诊,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是中医诊断收集病情数据的基本方法,又称诊法。望诊,是中医人员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观察患者神的旺盛,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变的预后。重点反映在人的目光、色泽、神情、体态诸方面,而观察眼神的变化是望神的重点。还要结合神在其它方面的表现,如语言、呼吸

2、、饮食、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一)望诊1、得神 又称有神。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灵光,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表情自然,反应灵敏,言语清晰,意识清楚,体态正常。提示精气充足,体健神旺,或虽病但精气未衰,脏腑未伤,病轻,预后良好。2.、少神 又称有神。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目光乏神,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乏力。提示精气不足,机体功能衰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患者。3、失神 又称无神,(1)正虚失神:临床表现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靡,意识朦胧,反应迟钝,语声断续。(2)邪盛失神:临床表现为昏迷,或猝然昏倒,目闭口张等,是邪陷心包,精气已脱,病情更为严重;或见神

3、昏谵语,循衣摸床,表情烦躁或痛苦。1.常色 健康人面部色泽。我国黄种人的正常肤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为气血平和,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内含,荣光外发的表现。2.病色 是指人在疾病状态下面部显现的色泽。(1)青色:主气滞、血瘀、寒症、疼痛、惊风证。(2)赤色:主热证,也见于戴阳证。如满面通红,多见于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之实热证;如午后仅见两颧潮红,色泽鲜艳,是阴虚之虚热证。久病重病的患者,面色苍白,但时时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称戴阳证。(3)白色:主虚、证寒症。(4)黄色:主脾虚、实证。(5)黑色:主寒证、血瘀、疼痛、肾虚、水饮。1.望形体 望形体,主要是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的表现以观察病

4、情的方法。2.望姿态 望姿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体位变化和异常动作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坐而仰首, 喘粗痰多,多是痰涎壅盛的肺实证。坐而仰首,气短懒言,属肺虚或肾不纳气。患者脸、唇、指、趾颤动,为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抽搐,脚弓反张,为肝风内动;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中风;恶寒战栗,为疟疾,或为伤寒欲作战汗;肢体软弱,运动不灵,为痿证;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多为痹症。(二)局部望诊头摇或抖动不能自主的,多为肝风内动征兆,或为老年气血虚衰,脑神失养所致。突然出现片状脱发,多属血虚受风,或精神刺激所致;年少脱发,多属肾虚或血热;年少发白,伴有健忘、腰膝酸软者,多属肾虚;小儿

5、发结如穗,常见于疳积病。眼的“五轮”学说,反映了目与五脏的关系。即目眦属血轮,侯心;目胞属肉轮,候脾;白睛属气轮,候肺;黑睛属风轮,候肝;瞳仁属水轮,候肾。目色:目眦赤痛,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全目赤肿多 ,迎风流泪,为肝风热。目睛上视,不能转动,称戴眼反射,多见于惊风、痰厥或精脱肾衰之重证。唇色淡白:为少血不能上充唇络,多属血虚或失血。唇色樱红:多见于煤气中毒。唇色青紫:多属血瘀,可见于心阳、心气虚衰及严重呼吸困难患者。牙齿松动稀疏,牙根外露者,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睡中咬牙,多见于胃中有热或虫积,亦可见于常人。乳蛾:为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蛾,表面有脓点,咽痛不适。斑疹:斑和疹都是全

6、身性疾病表现于皮肤的症状。点大成片,或点小如栗,色红或紫,凡平摊与皮肤,摸之不碍手者,是斑;而高出皮肤表面,碍手的为疹。(三)、望舌舌尖反映上焦的心肺的病变;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边多反映肝胆的病变。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合质和舌苔的变化,统称舌象。1. 淡白舌:较正常舌色浅淡,称为淡舌。枯白无血色,为白舌。二者同主气血两虚,或虚寒证。2. 红绛舌:舌色鲜红,称为红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3. 青紫舌:主淤血症、寒盛或热极。4. 胖大舌:多是阳虚、水饮痰湿内停。5. 老嫩舌:多主实证。6. 瘦薄舌:是阴血亏虚,瘦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痩薄而色

7、红绛且干,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7.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水湿内停。8. 厚薄:舌苔的厚薄以是否“见底”为准,舌苔铺于舌面,透过舌苔隐约看到舌质,为见底舌。看不到舌苔,为不见底舌。9. 白舌:苔色白可见舌体为薄白苔;不能见舌体者为白厚苔。一般主表证、寒证。苔薄而滑,为外感寒湿,或水湿内停;苔白厚,为痰饮、湿浊、食积内停;苔白厚腻而干,为痰湿、食积化热。10. 黄苔:主热证、里证。11. 灰黑苔:主里寒证、里热证。(四)、望排出物痰稀、色白、量多、多为寒痰。痰稠、色黄、浊、多为热痰。痰少、而黏难于咳出、多为燥痰。痰稠色白、滑而易出、多为湿痰。痰中带血、色鲜红

8、、多为咳血。咳吐大量脓血痰、而气腥臭为、肺痈。大便清稀如水、腹胀肠鸣、为寒湿泄泻。大便稀溏、完谷不化、为脾肾阳虚。大便黄褐如糜而臭为湿热泄泻。大便夹黏液、脓血、患者伴腹痛、里急后重、为痢疾。大便灰白、溏结不调、为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大便燥结如羊 ,排出困难,为肠燥津亏。粪便带血或便出纯血、色鲜红、属近血、为热伤肠络所致。(二)、问诊问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病情的诊断方法。呼吸表浅微弱,气少不足以息,为气微,或气少,属寒证。呼吸有力,声高而粗,为气粗,实证。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稠痰,属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咳嗽痰多,色白易咳,属痰湿内蕴的痰咳。咳声不扬,痰黄而稠不易咳出,属邪热犯肺或痰热

9、雍肺的热咳。口气 正常人说话,口中无异常气味。如口气秽臭,为胃热;口气酸馊,为为胃有宿食;口气腐臭,是牙 或有内痈。(三)、问诊问诊,是医护人员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主诉是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问现病史: 1、起病情况(时间、病程) 2、病变过程 3、诊治经过 4、现在症。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词组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恶寒发热 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多见外感表证的初期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邪正纷争。但

10、寒不热 为里寒证。但热不寒 里热证。壮热 体温在39度以上。潮热 发热如潮水有定时,定时而发或定时热势升高。低热 即微热,体温多在3738度之间。特殊汗出 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所致。盗汗:阴虚或气阴两虚证。绝汗: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战汗:是邪正相争,疾病发展的转折点。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足厥阴肝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等。 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酸痛、绞痛、走窜痛、固定痛、口不渴饮:提示津液未伤,为寒证、实证。口渴多饮:多为

11、热证,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寒证。口渴不多饮:多属湿热内蕴,或热入营血。先吐而后渴饮,或失血后口渴,多为胃中津液受损和血虚;口渴多饮,食多,尿多,是为消渴。挚痛酸痛 疼痛兼有酸软的症状。绞痛 痛势剧烈,如刀交割的症状。隐痛 疼痛不剧烈,可忍耐,但绵绵不休。走窜痛 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固定痛 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挚痛 抽挚牵引作痛,有一处连及他处。口味 口淡:脾胃气虚消化不良的表现,或见于寒症。口甜:或有黏腻感,多属脾胃湿热。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口中反酸:肝胃不和,或消化不良。口咸:多为肾的病变及寒水上泛所致。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是肝胆火旺、胆气上

12、逆的病变。泄泻:如暴注下泻,水样便,多见于寒症。腹痛绵绵,腹冷便溏,不思饮食,多见于寒症。溏泻不调: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小便频数: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的症状。新病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小便短赤者,因湿热蕴结膀胱,热迫气滞所致,见于淋病类疾病。(四)、切诊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表证。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痰饮、食滞、实证。弦脉:肝胆病,痰饮,诸痛等。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寒痰血瘀证。代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痛证,惊恐等。三、方药基础知识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及毒性等。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湿、凉四种不同的

13、药物。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升、浮、浮、沉是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毒性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篓贝蕺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即甘草反干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箝、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应忌生冷油腻腥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如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疮痈及皮肤病患者忌食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等。桂枝 散寒解表 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14、)桑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菊花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半夏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清痞散结 清肺止痛桔梗 宣肺祛痰 利咽排脓苦杏仁 降气止咳 润肺通便 多用于新病咳喘(生用) 温肺散寒(炒用)丹参 活血调经 清凉消肿 清心安神 (心脏病 冠心病)红花 活血通经 去咳止痛 (心绞痛)桃仁 活血化瘀(强)肠通便 止咳平喘麻黄汤:发寒宣肺 宣肺平喘(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桂枝汤:解饥发表 调和营卫(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银翘散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桑菊饮: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桑叶 菊花 连翘 杏仁 菊荷 桔梗 芦根 甘草)四、中医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是通过对患者疾病的历史和现状的

15、了解,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病情观察的目的:1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2判断疾病的发展和转归3及时了解用药反应和治疗效果 4及时发现为重症或并发症 疾病观察的要求:1) 要具备高尚的护理道德2) 观察内容全面重点明确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 细致而准确观察病情4) 排除干扰获取真确结果5) 全面综合分析判断6) 认真记录观察结果,必要时进行床头交接班,发现异常或危重情况时通知有关人员。病情观察的方法:A. 听取患者主诉,详细了解病情发展B. 深入病室观察,获取准确资料C. 运用四诊的方法,观察病情的变化D. 运用辩证方法分析病情E. 观察治疗与护理效果,及时修正护理计划。病情观察的内容

16、:1一般状况2围绕主要正在进行观察(重点)3色象脉象(重点)辛味,具有能行能山散的特点,即具有行气、行血、散风寒的作用。例如:胡椒辛、大热,花胡椒、热。因人制宜:1、 气虚患者 2、血虚患者 3、阴虚患者 4、阴虚患者气虚患者,宜食用的食物:粳米 牛肉 鸡肉 大枣 芍药 花生 山药血虚患者,宜食用的食物:牛肉 牛肝 羊肉 鸡蛋 乌贼鱼 大枣 龙眼肉 藕 黑芝麻等阴虚患者,宜食用的食物:鸭肉 猪肉 鸡蛋 牛奶 甲鱼 海参 梨 银耳等阴虚患者,宜食用的食物:狗肉 羊肉 干姜 胡椒 荔枝 茴香等 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1、饮食有节 2、饮食随和 3、饮食有洁 4、饮食清楚 5、合理烹制(不重要)情志护

17、理的基本方法:1、说理开导 2、解释解惑 3、移情易性 4、发泄解郁 5、以情制情以情制情,又称情志制约法,是指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报持良好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给药时间中应注意变时给药,辨证给药。 即:饭后服、饭前服、随时服、睡前服、定时服。饭后服:一般药,宜进食后半小时服,消食导滞药、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饭前服:滋补药、开胃药,应饭前服、驱虫、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随时服:急性病者可随时多次给药;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睡前服:安

18、神药、清肠通便药,宜睡前服。定时服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经后停服;平喘药、截疟药在发作前服。需要注意的是,汤剂放冷后,要温服时,应先将其加热至沸,使汤鸡中沉淀沉淀的有效成分从新溶解,然后放温服用。中草药根据机型不同即要求可给予片、丸、粒、克等单位药物服用。小儿根据要求和年龄酌情减量。“八法”通常是指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简称为吐、下、和、温、消、补八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发汗祛邪,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称解表法。吐法又称催吐法,是通过涌吐,使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下法,又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药,荡涤肠

19、胃,通利大便,排除肠胃中的积滞、积水、淤血,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法,又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调和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和解少阳,和中益气、调和肝脾、调理胃肠。温法,又称温阳法、袪寒法。是通过温中、袪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通络,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清法,又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使邪热外泄,以清理里热证的一种方法。消法,又称消导法。通过消食导滞和软坚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

20、消散的一种治法。补发,又称补益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用于脏腑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汗法:i. 汤药宜武火煎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并饮热水以助药力,促其发汗。ii. 常以遍身微寒为宜,不宜过汗。iii. 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可停药。若服药后,无汗体温不降者。不可给与冷饮或冷敷,如前法,继续给药。iv. 汗出不止者,切不可掀被更衣;注意避风寒,汗出停止后再更衣换被;适当调节病室内温度,防止复感。v. 饮食宜清淡消化食物。vi. 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发汗。vii. 服用发汗解表药时,应禁用火或慎用解热镇痛药。据临床用药经验,将有毒中草药依毒性大小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类。也可分为:大毒、常毒

21、、小毒、无毒四类。中草药中毒的解救:i. 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法、洗胃法、导泻法、清洗法。ii. 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除、解毒;增强肾脏排泄。如;透析法、稀释法、解毒法。iii. 支持疗法(对症治疗):1) 若病人烦躁不安、惊厥,可给镇静剂。2) 若病人出现痰阻,可行吸痰。3) 若病人呼吸困难,可采取坐位或吸氧。4) 若病人呼吸(肺阻)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5) 若病人心律不齐,可用强心剂。6) 若病人血压降低,可用升压药。五、辨证施护用药护理:A. 不宜久煎,药加水渗透后武火急煎。B. 药宜温服,服药后静卧,多饮开水。C. 药后注意观察汗出的情况,以遍身微汗为佳,过汗伤正。D. 如汗

22、出热退,表解身凉,不必再进药。E. 如汗出不彻,药力不济,续服药。F. 如汗出过多,要停服,及时处理。1.心与小肠病辨证施护 :心血虚 心阴虚 心气虚 心阳虚 心阳暴脱 心火亢盛 痰火扰神 小肠实热生活起居护理:生活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2.小肠实热的护理要点:A. 密切观察有无心悸、心前疼痛、憋闷等表现及几乎。B. 保持心情放松,避免情志刺激。C. 注意避寒保暖。D.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持重、剧烈运动尤其突然用力。E. 饮食不宜过饱、过饥;尤忌夜餐过饱。忌肥甘、咖啡等。肺与大肠病辨证施护:肺气虚 肺阴虚 风寒犯肺 燥邪犯肺 寒痰阻肺肺阴虚 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

23、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后期阴津损伤所致。【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3.肺阴虚护理要点: A. 咳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出血量、呼吸、面色、脉搏、神志及血压等的变化。B. 肺病有传染者,应做好隔离措施。C. 做好情志护理,避免不良刺激。D. 饮食宜清补、清凉,忌辛辣燥烈之品。对症护理:a) 一般咳嗽不重时,不必给止咳药,特别是痰多不易咳出者,应鼓励病人将痰咳出。b) 咳喘较重者,可用针灸或中草药雾化吸入,以缓解症状。c) 咳喘严重不能平卧时,可取半坐卧位或坐位。d) 痰多者应鼓励病人将痰咳出,痰多难咳者

24、,可轻轻拍背部,以助排痰。e) 呼吸困难,出现紫绀时,应立即给予吸氧;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应吸痰,防止窒息。4.肝与胆病辨证施护:肝血虚 肝郁气滞 肝风内动 肝胆湿热 肝郁气滞: 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抑郁不乐,胸闷不舒,喜叹息,胁肋胀痛或窜痛,食减纳呆,缓气呃逆,脘腹胀满,疼痛,大便不调,或咽部如有物,吐气不出,咽之不下,或为肝经不调,痛经,经前乳房胀痛,脉弦。肝风内动:具有眩晕欲仆,肢体抽搐、震颤等为主要的证状。多因风阳、火热、阴虚亏虚所致。【临床表现】头晕目眩,或头痛如挚,肢体麻木或震颤,步履不稳,重则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甚至神昏抽搐,角弓反张,半身不遂,4

25、热极生风,尚有高热。护理要点:a) 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呼吸、语言、血压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做好随时治疗准备。b)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c) 指导,协助病人适当的活动肢体,翻身等,并取合理体位。d)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e) 饮食宜流质、清淡、忌油腻、辛辣、烟酒之品。5.脾与胃病辨证施护:脾气虚 脾陷气虚 脾不统血 脾阳虚 寒湿困脾 寒湿蕴脾 胃阴亏虚 胃热炽盛 食滞胃脘 脾气虚:指脾虚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便溏,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6.肾与膀胱辨证施护: 肾虚水法 肾阴虚 肾精不足 肾气不固 膀胱湿热肾阴虚:指肾阴虚亏,失于滋养,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虚热证候。多因禀赋不足,久病伤肾,房劳过度,年老体衰。【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烦失眠,健忘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或见于男子遗梦,女子崩漏。膀胱湿热:是指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状。多因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下注膀胱所致。【临床表现】小便频数, 量少黄赤,尿道灼热疼痛,或浑浊尿血,或有沙石,或腰部及小腹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