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19KB ,
资源ID:987941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8794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悲剧.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悲剧.docx

1、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悲剧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悲剧内容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的作家并不多,而已全在这少数作家之中,又处于相当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在他众多作品之中的家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最成功、最优秀的作品。家揭示了封建礼教束缚和“五四”精神召唤 在两种力量斗争中的出身剥削家庭的青年一代的行为和心理,塑造了各种类型的青年, 特别是觉新的形象,出身剥削家庭的具有双重性格的青年典型。以上这些矛盾的心理、行为惊人地统一在觉新身上,使他成为一个逼真、深刻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双重性格; 矛盾; 悲剧 喜欢巴金的文字,多缘于他更的深情。虽然他的思想没有鲁迅的深刻,学问没有钱钟书的广博,文

2、采没有沈从文的绚丽,某些文字,还略显粗糙,如家中一些口号式的对话与自白等,但就是这样的文字有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是许许多多现代作家无可匹敌的,那就是在直率的倾诉式的语言中,包喊着浓浓的人性情昧与赤热良心,如冬夜里的炉火,让人温暖而感动。读着这样的文字,不必花太多的心思去探察什么背后的隐喻或象征,你大可以像对待自己可亲的兄长讲话那样安安静静地斜躺在床上,或专注或散漫地倾听着他那些充满情感的自白或者忠告。 家中的觉新和觉慧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觉新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但是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折中道路。虽然他一昧地敷衍退让,结果却失去的是他所宝贵的一切,只剩

3、下一颗脆弱的心。而与他生活在同一环境之中的觉慧,却看透这个陈腐的家,知道它是无药可救的了。无所顾忌自然十分大胆。他终于成为这个家中的第一个“叛徒”寻得了生活的自决权。觉新是家中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高太爷对觉慧、觉民的压迫和反压迫,高老太爷的“霸道”和克安、克定的“忤逆”,觉慧和凤鸣的爱情悲剧,他和瑞廷、梅之间的爱情纠葛,封建礼教的迫害和他的家庭幸福,在这些矛盾中他都处于焦点。 觉新这个典型比较复杂,他处在封建家庭和判逆青年两种敌对力之间的特殊地位上,各种矛盾冲突都和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也曾有过理想和追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他看到封建家庭中的“仇恨和斗争”,也有自己的不

4、平、不满和愤恨,但是在封建礼教熏陶下,他自幼养成了驯顺的性格。他出身在“诗礼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封建传统观念在他身上打上很深的烙印。父母双亡,他是长房长孙,一方面他不得不过早地承担家庭重担;他是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双方都在对他施加压力,他介于这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力之间也是常常犹豫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另一方面,弟弟妹妹接受新的思想,争取生活自由、婚姻自主、读书图新,需要他的同情和支持。他拘于礼法,于伦理,事事唯长辈之命是从;但他是个青年,特别是他处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历史年代,“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婚姻自主”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他受伤的心灵上必定引起强烈的共鸣。他即不同于

5、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克明、荒淫无耻的克安、克定,专制独裁的高老太爷;又有别于民主势力的先锋觉慧和觉民。觉新在两种势力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就是根源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原因,造成了觉新内心极度矛盾和精神剧烈的痛苦。这个艺术典型是作家把握了旧中国的时代特征,精细地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内涵而塑造出来的。 一、生活准则惟命是从,内心却十分矛盾 从家中我们看到,觉新是封建礼教祭坛上的一个牺牲品,他被长房长孙的家族制度夺去了前途,被不自由的婚姻制度夺去了情人,被封建礼教夺去了妻子。巴金对觉新这系列的惨痛遭遇,是“哀其不幸”。觉新说过:“我们生长在这个年代,就只有做牺牲品的资格。”

6、这是他的生活准则,他认为封建秩序是不可动摇的,不仅自己惟命是从,而且也以此律人。“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是他最好的处世哲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对长辈的任何训令都点头照办,不敢说半句反抗的话;他在任何逆境里都毫无怨言,服从成了他的本能,然而,动人的艺术典型的性格往往是多样化的,为此,作家还开掘了人物的另一方面性格强烈的不满。 因为他对于封建家庭也有所不满,所以他也就容易接受五四时期的新思想,他和觉民、觉慧一道读着新书新报。但是,他并不能认识封建家庭必须灭亡的命运,他也并不想彻底背叛和推翻这个封建家庭,他只是想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作一些改良。因为 当他处理家庭矛盾时:他想,这样不断地跟长辈

7、冲突有什么好处呢?四婶和五婶,再加上一陈姨太,他们永远是那样的女人。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于是他又发明了新的处世方法,或者更可以说是处家的方法,他极力避免跟她们的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的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尊敬,他陪她们打牌,他在她们买东西总之,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她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想息事宁人,求得平静,但“家”在他统管的日子哩,事从未息,人从未宁。当觉慧、觉民同高老太爷发生冲突时,觉新总想调和矛盾,但结果却招致了各方面的责难和抱怨以至攻击,使他始终处在巨大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觉新在每一次屈从封建势力的同时,内心又是十分矛盾的,封建家长

8、用粗暴而简单的手段,断送了他编织的前程和爱情的理想,虽然“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反抗的思想”,可是,他绝望,他痛苦。陈姨太以避免高老太爷的灵枢会遭“血光之灾”为借口,逼迫瑞珏搬到缺医少药的乡下去住,在这关系瑞珏生命安危的时刻,觉新仍然不敢说半个“不”字,他竟屈从于鬼话,以至于把亲人送上了绝路。可是,他那样缠绵痛苦,当面,是平和地接受,背后,却掀起了偌大的感情波澜。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秩序,为了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他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献出了一片真诚。觉新有很多痛苦,其中最揪心的,就是不为弟妹们特别是两个弟弟所理解。两个弟弟情急之下甚至当面申斥自己的大哥真是个懦夫!说他是个“温好人”。面

9、对这种不理解,觉新辩解说:“我们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为什么呢?“我是个承命孙、长房的长孙,高家需要我来撑场面,他们哪儿肯放过我?”我也并非甘心顺从命运。可是我又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们应该了解我。他本来是情弱的,在长辈面前唯唯诺诺,但是后来,当克安、克定两个叔叔要变买田产的时候,他却不能听之任之,说:“如果我们再不管, 高家就什么都会光了”。巴金在描写封建势力压迫觉新就范时,总是从对立的两方面说明人物的态度。顺从和不满、和谐到统一,体现在觉新身上,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杂的双重性格。 在高家的叛逆者同封建家长之间多种多样的冲突之中,觉新的行为和心理,也同样充满了服从与不满的矛盾,作为

10、叛逆者的觉民、觉慧,是觉新相依为命的亲兄弟,一方面,觉新从自身的痛苦渲遇中同情他们的叛边行为,一方面,他又必须按照祖父、叔婶的意愿,忠于自己的职责,对两兄弟进行管教,这种处境造成了他内心极度的矛盾,在长辈面前他是唯唯诺诺的奴才,在妻子、兄弟面前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好人”:在大家族中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愧俑,私底下又是一个会用思想的真正的人。在觉新顺从与不满的矛盾行为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人物的双重性格以及它们的统一。不满是他真实的人性,顺从是他驯化了的奴性:不满是他真实的情感,顺从是他处世的理智。奴性总是压倒人性,理智总是战胜感情。作者染人物对立的性格互为斗争之后,又从和谐到统一起来,继续奉行的“作

11、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塑造了一个永远在矛盾中的性格。 二、清醒的认识却痛苦的遗忘 觉新是一个被压迫被侮辱的人物,他懦弱性格是可悲的,为了使这形象具有更强烈的控诉力量,具有更高的典型意义,巴金还着力刻画了人物性格的另一矛盾清醒与遗忘。 清醒是在觉新目睹了大家庭中的明争暗斗以及遭受到压迫以后产生的。最初,当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时,他不满意,为摆脱这种境况进行了奋斗,可是他的奋斗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之后,他妥协了,对封建大家庭的黑暗内幕的清醒认识,只能给他带来痛苦,不能解脱,于是,他的思想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遗忘。觉新本人承认遗忘是他的一个战略。“现实让我太难受了”,“我只好让

12、自己变得糊涂点,可以在遗忘中过日子,”在这种处世哲学的指导下,觉新的行为和心理充满了有意和无意的遗忘。白天,他在觉民、觉慧的谈论中,触动了心中的隐痛,悲哀地泪流不止,可是到了晚上,在高家四世同堂的除夕宴上,他无禁忌地喝酒和弟妹欢娱作乐,有意排解他的苦痛。他在尊奉父命成亲的过程中,尽管绝望地痛哭过,可是成亲后,遗忘又马上帮了他的忙。他陶醉在一个少女的爱情里,忘记了他的前程。觉新知道新寡的梅重回故旱,刚刚还痛苦万分,但转过身,他又高高兴兴和弟妹们一起踢毽子逗乐。然而,觉新对两个女人的爱情和责任,使他陷入了巨人的痛苦和深深的自责,“遗忘”这副药,只是让他更为忍顺的接受一切不公平的待遇。 巴金在刻画觉

13、新的双重性格时,交织着清醒与遗忘的辩证描绘,使我们看到了人物被严重扭曲的心理,在不满现实,不满自己的痛苦中,遗忘便成了觉新这类软弱性格的一剂良药。但是作者又继续掘进描写觉新的遗忘处世又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清醒,而新的清醒又导致了更可怕的痛苦,他认识到:“为了满足一切的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是结果依旧不曾给他带来和平与安宁,赶走了一个弟弟,又被另一个弟弟骂为懦夫”,瑞珏之死,觉新陡然明白了,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夺去了青年人的前途,夺去了自己最爱的两个女人。清醒之后灵魂的搏斗是那样的激烈,那样的可怕!清醒,又把精神的解脱寄托于遗忘,在痛苦中不断地清醒,在痛苦中不断的遗忘,而清醒和遗忘的交织又使人

14、物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然后又只能在遗忘中偷生,在遗忘中重蹈覆辙,活生生地刻画出被现实扭曲了的性格,展现了旧中国处于新旧势力对抗中受压迫的青年变态的精神特征。 三、信服新理论却顺应旧的环境 巴金在谈(家)中提到:觉新是家里面唯一真实的人物,而这个“真实的人物”被“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活生生地断送了。巴金通过觉新这个人物的描写,告诉读者:在反动势力斗争中,妥协、忍受就会终身遭到不幸。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他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明,在家里深得双亲的宠爱,在私塾里得到先生的赞美。他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到进中学的年纪,在中学里他是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时又名列第一,他对于化学很感兴趣

15、,打算毕业后到上海或者北京有名的大学毕去继续研究,他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但是他这美丽的幻想终于被打破了,中学毕业后,他父亲让他在家里帮助“料理点家事”,这个待飞的雏鸟被残酷的剪掉了双翼,他当时还有一个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的表妹钱梅芳,而他的父亲却用抓阄的方法决定了他的命运,去和另一个少女结婚。他爱梅,但是由于家长的一时任性,把他们的爱情活活的拆散了,另定了李家的亲事,他只好绝望的痛哭。他含着眼泪忍受了这一切不义的行为,从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他父亲死后“他平静的把这个大家庭的担子放在他年轻的肩上”。不久他就发现绅士家庭里,“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的仇恨和战争”,“他自己成了攻击的目标”。他也奋斗过,但毫无

16、结果。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于是他采取新的“处事方法”他极力避免跟他们冲突,在可能的范国内极力的敷衍他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如火如荼的记载也唤醒了他那被忘却了的青春”。刘平农的“作揖主义”和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很适合他的脾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这种矛盾的生活和他在“家”的特妹地位,使得他成了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老辈把他视为得力的助手,“祖业的继承人”,喜欢他;少一辈把他看作可信的依托,敬爱他。在两种势力斗争中,觉新有屈从封建传统的方面,但屈从中有不满和痛苦;有同情那些被

17、长辈们压制的青年人的方面,但同情中有劝诱,比如,觉民不同意高老太爷给他定的亲,觉新就劝觉民说:我劝你还是顺从爷爷吧,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但当觉慧告诉觉新“爷爷喊我去把二哥回来, 他说冯家的亲事暂时不提了”时,觉新十分“惊喜”,觉得“这好像是个奇迹,并想:这个奇迹还会给他们带来幸福”。觉新的这种复杂心态,在对淑英和淑华的态度上表现得特别鲜明。出于对枚的命运的愤怒,淑华对觉新提出她要进学堂读书的要求。对此,“觉新好像受到了一个意外的打击,他的脸色变得惨白了”。然后诉苦地对淑华说“三妹,你何必生气。我并没有说不准你进学堂。无论什么事总该慢慢商量。他真是这样做的。”我一心只是为着

18、你们好,“确实是他的真心和深情。为了淑英的出走、他筹划得最细致,安排得最周全、真正尽到了一个长兄的责任。” 他说过“我自己倒不要紧,只要对别人有好处。”他是言行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对别人有好处”,实际上也是后来巴金再三申说的人生信念。这说明,在觉新的身上,其实是寄托了巴金潜意识中的一些很重要的做人准则和信念的。他深爱自己的大哥,这应该说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又如觉慧要出走,克明等极力反对,借口到上海会做“捣乱人物”,觉新开始也是站在克明等一边进行劝阻。当他知道无法改变觉慧出走的决心时,他就暗中资助路费,并想:“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你在上海,

19、需用钱你尽管放心,不管进什么学堂,我总负责接济你经费。”他把觉慧的路费分寄在重庆、汉口、上海等邮局。还自语道“你们看看吧,家里头并不全是象我这样服从的人”。作家通过典型事件,把人物在沉痛的现实中爆发出来的反抗,以及冲破牢笼、争取自由的强烈愿望提示清楚了。巴金还十分清楚的指出,在几千年袭势力面前,是做俘虏还是做叛逆,应该取决于自已的选择,系列悲剧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制度,而种种不幸的改变,却要靠自己愤起而抗挣。 四、极度的悲哀与有限的欢乐 觉新是一个悲剧形象,从他脱离学校起,就走上了一条封建礼教安排的悲剧道路。 从此,他的青春、生命就被扭曲,被扼杀了,他永远是一个悲哀的人,他的心远是一颗悲哀的心。

20、然而这样一个无限哀痛的人,这样一个极度矛盾的灵魂,为什么远能在压迫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呢?巴金在描述人物悲哀的同时,又显示了人物主观的欢乐。悲哀首先从觉新的婚姻而起,自由恋爱被粗暴地扼杀了,他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这是他极大的痛苦。可是,命运又给他带来了贤淑温柔的妻子,真是喜从悲来。“他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而且整天躲在房早陪伴他的妻子。周围的人都羡慕他的幸福,他也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了。”但是,他却凭借梅花来慰籍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最终被折磨的香消王烦,零落成泥。刚刚是前程的断送,幻梦的破灭,可是由于遗忘的精神特征,觉新又从中得到

21、了人生的种种乐趣,享受了欢乐。接着,悲哀又来了,时疫夺去了父亲,不久他的大妹淑荣因肺病死了,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可是,儿子的出世又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欢乐,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每夜都要对不懂事的孩子倾吐自己未能实现的希望和理想。“这些话并没有什么意义,它们是自然地从他的口中吐出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喷泉从水管里喷出来一样,它们只是感激、希望与爱的表示。”然而作家又写道:“他并不知道从前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曾经从父母那里受到这样的爱,他也曾经从父母那早听到这样的充满感激、希望和爱的语言。”和上面直露的描写相比,这是隐晦、含蓄的描写,它似乎在继续渲染觉新

22、的欢乐,其实是暗示他的悲哀,指出了他的思想形式也是同父辈相仿,而只是自然法则赋予的夫妻、父子之情罢了。巴金一方面描写欢乐,一方面描写悲哀,欢乐是人物感情的明流,悲哀是人物意识的暗流,两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安排在觉新身上是那样的真挚、得体,表达了一种浓烈、动人的艺术手法,有力地批判了觉新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摧残而形成愚昧可悲的性格。这是一个重要场面,它尽管写得较为隐晦,但批判的力量比那些直接的描写丝毫不显得轻。 最后,觉新最大的悲哀终于降临了。觉新断送了最爱的人瑞珏。作家在写瑞珏临死之前,描写觉新一大段心理活动,这是更深地开掘觉新一生悲欢的感情。还有他的 心爱之子海儿,也因他不愿违背“一口不吃两家药

23、”的信条,延误了的病情而夭折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血泪恩怨表明,尽管觉新思想上充满了矛盾,但为了维护那个“春也似冬,秋也似冬”的封建大家庭的秩序和礼教,他还是一次次甘愿充当了封建势力的驯服工具。结果既误了别人的青春和生命,也断送了自己的幸福。当然,他也曾帮助觉慧和淑英出走,但那都是在代表封建势力的老一辈,还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他们发觉有什么迹象,觉新是不是还会那样做呢?巴金创作觉新这个形象的基本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情中有批判,批判中富有同情。巴金从时代背景和人物思想深深开掘,以玲珑剔透的艺术技巧,让我们看到了觉新灵魂中的全部奥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中国“五四”时期,出身剥削家庭的具

24、有双重性格的青年典型,既受礼教的严重残害,又时时处处以礼教为处世行事的最高准则:既极其痛苦,又善于在遗忘和麻木中苟且偷生:既渴望着自由解放,又不相信有力量能自拔:既嚷着为别人牺牲自己,又往往让别人为自己的孝道而牺牲。这就是我们的觉新,一个旧时代的青年,一个让巴金先生念念不忘的人。从感情上说,作者是不想让其这样死去的,因为他应该反抗,反抗那个腐朽的大家庭,反抗一切不平等的命运。然而,他只是挣扎,痛苦地挣扎,蜷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这种矛盾心理行为,惊人的统一在觉新身上,成为一个相当逼真、深刻的艺术形象。 总之,觉新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双重人格的艺术形象。巴金先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快一个世纪,目睹了他所能见到的一切景象。当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巴金先生的愿望便愈加强烈了,他想告诉他的读者:觉新应该活下去,因为只要活下去,总归是有希望的。觉新是个悲剧人物,但觉新的不幸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是封建专制崩溃之际的一种必然产物,否则就不成其为觉新了。注 释 巴金的家 李文多的试论巴金的家 参考文献 l巴金家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 3巴金家四川,合肥晚报文学丛刊, 2003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